韓毓梅
(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學 吉林梅河口 135000)
高考任務驅動型作文的應對策略淺議
韓毓梅
(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學 吉林梅河口 135000)
近幾年高考作文都在用材料引發(fā)考生思考、激發(fā)寫作欲望的基礎上,通過增加任務型指令,著力發(fā)揮試題引導寫作的功能,增強寫作的針對性,使考生在真實的情境中辨析關鍵概念,在多維度的比較中說理論證。在材料型作文中增加任務驅動型指令,較好地解決了材料型作文的泛角度與闡釋型作文收縮生之間的矛盾。
任務驅動型作文 高考 指導思想 寫作技巧
“任務驅動式”作文考查明確增加了任務驅動的導向,要求學生讀懂材料,在此基礎上按照任務指令作文,所以審題時對閱讀能力和領悟能力要求較高。如全國新課標Ⅰ卷要求考生給“女兒舉報”事件相關方寫信來入情入理地談問題、講道理,全國新課標Ⅱ卷要求考生在深入思考“當代風采人物”推選標準的基礎上優(yōu)中選優(yōu),都會引導考生就一個具體明確的要求來寫作。[1]
任務驅動型作文寫作具有一定的封閉性。寫作要求更加明確、單一??忌谡鎸嵉那榫持斜嫖鲫P鍵概念,在多維度的比較中說理論證。這種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更貼近社會生活;注重材料的啟發(fā)和引導作用,更能體現(xiàn)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2]
任務型材料審題立意包含三部分:讀懂材料內容與含意,明確寫作任務,立意。[3]
作文材料的類型大致可分兩大類――事件(事實)類和闡述類,下面分別就這兩類材料談談任務型材料作文的審題立意。
事件(事實)類材料作文題中的材料以“事件”的形式呈現(xiàn)。這些“事件”有的是一個虛構的故事(包括人物故事、哲理故事和寓言故事等),有的源于現(xiàn)實生活,如時事新聞,調查報告等。漫畫類材料往往隱含了一定的故事,可歸入此類。
事件類材料一般包含了“人”(可以是一個,也可是多個,如果是多個,則其中有主要人物,有次要人物),和“事”(即情節(jié),情節(jié)可詳細,也可簡單)。
事件類材料有的體現(xiàn)出較明顯的感情傾向,有的則相對客觀;有的事件有相對明顯的結局,有的則結局較隱晦;有的材料中有明顯的中心句揭示材料中心,有的則無;有的材料只有一個事件,有的包含兩個或多個事件。
此類材料審題立意的基本方法有:概括中心法,分析材料含意、揣摩命題意圖法,提取關鍵詞、以果溯因法。
1.概括材料中心
概括材料中心指通過用一句話(有時可用兩句話)概括材料核心事件,從而把握材料中心內容的方法?;揪涫绞牵赫l做什么,結果如何(或什么地方發(fā)生什么事,結果如何)。
2.分析材料含意,連接現(xiàn)實,揣摩命題意圖
概括中心法只是把握了材料的主要內容,但很多材料(尤其是寓意類材料)往往在材料內容、文字的背后隱藏了更深層的含意。這恰恰是命題人真正希望考生思考和探討的東西。其實任何一個作文題,命題人最終目的都是希望考生通過他所給的材料(或題目、話題)理解、思考現(xiàn)實社會、生活、人生中的某一問題或現(xiàn)象,從而形成一定的認知(觀點),或表達一定的情感。因此,在準確把握材料內容,分析材料含意之后,必須連接現(xiàn)實社會、生活、人生,仔細揣摩命題人在材料中或隱或現(xiàn)地表達出來的命題意圖(即材料的含意)
1.具有敘事性,且事態(tài)發(fā)展具有層級性。例如新課標Ⅰ卷中所涉及事件先是女兒小陳舉報了父親,然后是警方查實并依法對老陳進行了教育和處罰,再是警方將舉報發(fā)在官方微博贏得眾多網友點贊與質疑,最后經媒體報道后激起更大范圍更多角度的討論。
2.具有真實性,讓考生在真實語境中表明對事件的看法;新課標Ⅰ卷中的作文來源于生活中真實的新聞《23歲女兒微博舉報爸爸高速上開車打電話》,考生必須圍繞這段敘事性材料完成“給老陳、小陳、其他方寫一封信”的任務。無論從材料來源還是完成任務的過程都是真實的,有效防止了套作的發(fā)生。
3.爭議性或矛盾性,事件往往具有爭議的焦點,考生需抓住材料爭議的焦點進行闡述。
4.具有以小見大的特點,通過“女兒舉報父親開車打電話”這個生活中的小事件,引導學生樹立并踐行正確的法治觀念。
5.事件材料具有思辨性,要求考生說理時就事件本身的矛盾做出權衡和選擇,并從概念中體現(xiàn)辯證思維。
第一步:簡評材料現(xiàn)象,亮出自己的觀點。
在文章開篇,要簡要地對材料中的建議進行選擇或對材料中的現(xiàn)象進行分析評論,然后引出自己的觀點。
第二步:結合實例理論,分論自己的觀點。
分條分析比較,通過事例以及理論(名言名句和詩文)來分析自己觀點成立的理由,并且分析過程要追尋其社會歷史文化原因。這些都要根據事理的內在規(guī)律,并考慮說服效果來組織安排,要力求做到綱舉目張,環(huán)環(huán)相扣,使觀點和材料有機地統(tǒng)一起來。
第三步:結合社會個人,提出建議和方法。
通過結合社會和個人的實際情況,提出建議和方法。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踐行自己的觀點,聯(lián)系當下,背景分析,凸顯其“最有價值”。
第四步:小結歸納全文,再次回扣觀點。
結尾呼應開頭,或進一步強調論點,或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或提出希望要求。這一總結是對現(xiàn)實生活的分析中得出結論,更能夠令讀者接受,同時也進一步強化了作者在文章開頭提出的中心論點,起到首尾呼應的作用,使全文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面對任務型作文,考生必須轉變觀念,再不是那種抓住一個詞就立意;準備幾個例子就作文的時候了。必須按照指定的任務去作文,“任務”是什么?必須認識清楚,否則徒勞無功。從這個意義上說,高考作文的難度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特別是對于中下等水平的學生來說。
審題的落腳點是立意。立意,就是確立文章的主題,是作者見解的體現(xiàn),是文章靈魂的樹立。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的審題工作充分了,細致了,立意不過是水到渠成的事??忌灰x擇一個適合自己、緊扣材料、貼近時代、能給人啟迪教益的角度,盡可能宏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體現(xiàn)依法治國的理念,不折不扣地完成寫作任務就行了。
[1]馬小芹;構建任務驅動型高中數學高效課堂探析[J];新課程導學;2014年20期
[2]廖桂蘭;中職數學“任務驅動型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新課程(教師);2010年11期
[3]孫雁;任務驅動型教材:讓技能和知識“骨肉相連”[J];中國培訓;2008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