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揚州市江都區(qū)吳橋中心小學(225222) 徐曉娟
?
淺議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策略
江蘇揚州市江都區(qū)吳橋中心小學(225222) 徐曉娟
音樂屬于藝術(shù),具有獨特的藝術(shù)魅力。然后由于種種原因,音樂科目在小學的地位相對低下。音樂教師需要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策略,創(chuàng)設條件,搭建平臺,豐富課堂教學內(nèi)容,最終提高教學實效。
音樂有效策略 導入
音樂屬于藝術(shù),具有震撼心靈的獨特魅力。然而現(xiàn)實中由于種種原因,音樂科目在小學的地位相對低下。雖然學生對音樂課感興趣,但是他們更多的是對唱唱跳跳感興趣,而對音樂本身卻缺乏興致。所以教師要正本溯源,讓音樂課不僅僅是唱唱跳跳,更重要的是洗滌學生的心靈,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相對而言,學生對音樂課程也感興趣,然而,很多學生不是對音樂本身感興趣,而是喜歡音樂課中寬松的氛圍。所以教師需要精心設置課堂導入,盡可能地在最短的時間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進而順利進行下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
例如,在教學《小小牽?;ā芬徽n時,筆者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曾根據(jù)歌詞內(nèi)容,用彩筆在黑板上畫了一幅牽牛花的簡筆畫。筆者問:“同學們,你們認真瞧瞧,老師在黑板上畫的是什么呀?”學生一致回答:“牽?;?。”“你們答對了!”筆者接著引導學生,“那我們今天就來學習一首關(guān)于牽?;ǖ母瑁脝??”這樣既能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能導入新課,一舉兩得。當然,導入的方法還有很多。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從文本內(nèi)容出發(fā),采取最合適的導入方法。
音樂是有節(jié)奏、有律動的,教師在音樂課中應多運用拍手、點頭和跺腳等肢體語言,強化課堂節(jié)奏,引導學生體驗、感受和理解音樂。教師要盡可能地創(chuàng)造條件,給學生搭建平臺,充分利用一切機會,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律感。這樣一方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學生對音樂的理解,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例如,教學管弦樂曲《瑤族舞曲》一課時,在學生試唱過程中,筆者不僅引導學生跟著唱,而且在這個過程中還積極運用跺腳、捻指、擊掌等肢體語言,讓學生一邊跟著唱,一邊做動作,培養(yǎng)其節(jié)奏感。學生興致高昂,對節(jié)奏、音調(diào)把握得非常準確。音樂律動不僅可以豐富課堂內(nèi)容,還可以引導學生深刻體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xiàn)音樂。
對于流行音樂,十個學生八個愛。教師需要正確認識流行音樂,不要視流行音樂為洪水猛獸。教師應盡可能地化被動為主動,化不利為有利,在課堂上積極引入流行音樂。從學生最感興趣的流行音樂出發(fā),不但可以幫助學生學識簡譜,而且能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為他們學好音樂奠定基礎(chǔ)。
例如,對于《對面的女孩看過來》這一首歌,曲調(diào)簡單,旋律相對優(yōu)美,教師可讓學生跟唱,使學生在熟悉歌詞和旋律的基礎(chǔ)上,再去接觸曲譜。這樣不僅可以降低學習難度,而且能保持學生的興趣。當然,流行音樂并不是全都適合學生,教師要給學生把好關(guān),選擇與教材內(nèi)容、學生年齡特點相適應的流行音樂。這樣可豐富課堂教學內(nèi)容,拓展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毋庸置疑,很多學生對音樂課感興趣,但不是對內(nèi)容感興趣,而是對課堂上的唱唱跳跳感興趣,一旦教學涉及樂理或者音樂知識,必然會“冷場”,而及時引入流行歌曲,可以穩(wěn)定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更好地學習音樂知識。
小學生容易對新鮮的事物感興趣。音樂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開展實踐活動或者采用其他教學形式,豐富課堂教學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師只有把學生感興趣的東西與教學內(nèi)容相結(jié)合,營造一種節(jié)奏感和形象感都很強的課堂氛圍,才能提高學生的興趣,調(diào)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讓學生感知音樂就在身邊,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例如,教學音樂游戲《森林音樂會》時,筆者就曾積極創(chuàng)設情境,并準備了小羊、小貓、小鴨以及大公雞的頭飾。筆者讓學生先聽各種動物的叫聲,接著讓學生識別動物,引導他們進行模仿。在這里,筆者用鋼琴進行伴奏,然后讓學生聽音樂、做游戲,引導學生識別哪段音樂屬于哪種動物的叫聲,接著,戴相應動物頭飾的學生就跟著哼唱。這種游戲方式最大限度地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提高了學生的識別能力,增強他們對音樂的感悟和體驗。方法雖然簡單,但是效果卻很好。
總之,提高音樂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方法有很多,這里不再一一舉例。在這里,筆者需要說明的是,措施沒有最好,只有最合適。教師需要真正從教材內(nèi)容和學生的實際出發(fā),盡可能采用合適的教學方式,從而真正提高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責編鐘偉芳)
G623.71
A
1007-9068(2016)18-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