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紅
想了解一個國家,首先要了解她的飲食文化。
如果這么說,那么,想了解中國,就要頗費一番周章了。
袁枚如果活到現(xiàn)在,那么,他一定是位非常會討女孩子歡心的人。暫且不論他在文學(xué)界非凡的建樹,一想到他的《隨園食單》,再想到他的廚藝,沒有女子不心動的。是的,要想打動一個女人的心,首先要俘虜她的胃。如果說,非要選出舊時中國菜的領(lǐng)軍人物,那么肯定非袁枚莫屬了。
袁枚為了還原當年大觀園里那場氣勢恢宏的家宴,在他任江寧縣令時,在江寧小倉山下硬生生的以三百金購得隨園(曹雪芹筆下的大觀園),大擺宴席,就為了找到那道令劉姥姥“我的佛祖,倒得十來只雞來配它,怪道這個味兒”的茄鲞的感覺!
懷不世之絕技,目高于頂。這是人們對袁枚的評價,人們以到袁枚家吃飯為幸事。他家的廚子總能應(yīng)袁枚的跳躍式思維編排出許多花樣來,據(jù)說,僅他家的土豆和豆腐、豆芽就能翻新出幾十道花樣,而且,他家的侍者和丫鬟都穿著精致的絲綢衣服上菜,每一道菜品都會附上一首小令或者典故,并佐以歌舞樂妓絲竹琴弦,那菜自然也便有了身價。的確,經(jīng)過袁枚名人效應(yīng)的包裝,想沒有身價都難,你看,他又這樣炒作魚翅:配以氣場十足的鮮火腿、冰糖、雞湯、鮮筍,以碗扣之,便如龍須柔潤,食之如飴!
這是中國古代最高雅的菜品文化??梢哉f,袁枚在把中國最古老的烹飪推崇為藝術(shù)這方面居功至偉,功不可沒。
聊了古代,再聊聊現(xiàn)代。
對于世界來說,中國菜,就是中國的一張名片,一張臉。
我們到了國外,一杯牛奶,一片面包,一塊烤的能咬出血絲來的牛排,嗯,這就是飯!吃不飽?還有,來幾片生菜葉子,再沾些沙拉,或者芥末膏?不不,魚生魚生!我們還有魚生!魚生配壽司!
扯吧!中國人不喜歡,這東西能當飯吃?這哪能跟泱泱華夏川、魯、蘇、粵、湘、徽、閩、浙八大菜系中的任何一款叫板?
中國菜的復(fù)雜程度,遠遠勝過老外的喜歡。就說前一段時間吧,德意志聯(lián)邦共和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開始訪問中國,首站就是亞洲首個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的“美食之都”和川菜的發(fā)源地及發(fā)展中心的四川成都。呵呵,大概有一部分的饞蟲在作怪,使得四川成為了首選,要不她也不會全程觀摩宮保雞丁的制作過程,還一口氣當場吃掉了一盤的1/4!
當然,中國菜并不單一的體現(xiàn)在川菜上,川菜是我們的帶頭大哥不假,但他手下的這些小弟也不是泛泛之輩。魯、蘇、粵、湘、徽、閩、浙,都有自己的絕活啊。這些以地域為名的菜系,哪一派不是響當當?shù)恼信疲靠凑悴?,東坡肉、西湖醋魚、龍井蝦仁哪一道菜不是聲香活色!看粵菜,品種花樣繁多,飛禽走獸、魚蝦鰲蟹,幾乎都能上席。有人說,粵菜里天上飛的除了風箏,地下長腿的除了板凳,都能往鍋里燴。湘菜的歷史就更有淵源了,它最早叫做軍菜,清朝末年,由于曾國藩湘軍的興盛,湘菜一時間同曾大人的名氣一樣傳遍全國,他就像一位生猛的不加雕琢的農(nóng)村漢子,淳樸有韻味。再看蘇菜,又叫淮揚菜,名字起得婉約,菜品又極精致,款款像極了那裊裊婷婷的蘇州美女,婀娜多姿顧盼生輝,一口清燉蟹粉獅子頭,齒頰留香,又把你帶到了煙花三月的西湖邊上!
說到西湖,就想到了魚。想到了魚,又想到了雞。中國菜,無雞不成席,無魚不成宴。那次,在一家私房菜館里,老板做了一道“河水煮河魚”,魚是當?shù)蒯胶锏囊吧庺~,煮魚的水也是從10 km外的水庫里用保鮮桶裝回來的,那味道,即便是不加一點佐料,也有滿口的魚香!
至于雞,就更別說了。江湖四海味,各地均不同。在江南,除了燉雞湯,還喜歡做成白斬雞,上海人尤其好這口,好這口的清爽利索。而東北的風干雞則另有一番滋味,咸香馥郁,滿口生津,頗有嚼頭,最適宜做下酒的原料?!峨S園食單》里就羅列了30余種雞的做法,而在“廚師實踐經(jīng)驗集大成”的《調(diào)鼎集》里,更是把它的花樣推廣到108種。
除雞毛外,雞身上其他部分皆可入饌成菜。以雞制成的名菜各菜系均有稱謂——北京的白露雞,山東的德州扒雞、黃燜雞塊,廣東的白斬雞,四川的棒棒雞、怪味雞塊等等。有趣的是雖然制法各有其妙,但說起來還是叫花雞最有創(chuàng)意。同樣都是雞,可是它們跟叫化雞比起來在噱頭上就首先遜了三分。傳說,很早以前,有一個叫花子,沿途討飯流落到常熟縣的一個村莊。一日,他偶然得來一只雞,欲宰殺煮食,可既無炊具,又沒調(diào)料。他來到虞山腳下,將雞殺死后去掉內(nèi)臟,帶毛涂上黃泥、柴草,把涂好的雞置火中煨烤,待泥干雞熟,剝?nèi)ツ鄽?,雞毛也隨泥殼脫去,露出了雞肉。“道法自然”。叫花子在饑不可耐的情況下,得到大自然的點化,就地取材,成就了人間的一道美味。在100多年前,常熟縣城西北虞山勝地的“山景園”菜館就根據(jù)這個傳說,去粗取精,精工效法開始創(chuàng)制此雞。
從南到北說了一大堆,羅列了正規(guī)菜系,那么流落到民間的美味也不在少數(shù)。只是需要正名,不然老是掛著江湖菜的招牌,很有一些江湖草莽的味道。說到江湖菜,不得不提一位響當當?shù)娜宋铮l?黃蓉!
為了討得洪七公的歡心,鬼丫頭黃蓉竟然制出了最經(jīng)典的江湖菜“玉笛誰家聽落梅”,據(jù)說,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不少的飯館里正在試制這道菜。羊羔坐臀,一條豬耳朵,一條牛腰子,二斤獐腿肉和兔肉,只是,不知食客能否達到七公喜至若狂的境界?這還不算,那道“荷葉筍尖櫻桃斑鳩湯”,把江湖菜又提升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黃蓉也是頗有幾分耐性,竟然把櫻桃取空,里面瓤上斑鳩肉,嘖嘖,單單這份細膩與耐心也足以令這道江湖菜名聲大熾!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更難得的是這道江湖菜竟然又把詩經(jīng)里面對愛情的向往融入到了里面。如果屈原在世,恐怕也會一唱三嘆,唱出那文人對活色生香的中國菜最緋紅的酡顏!
無論八大菜系也罷,私房菜江湖菜、譚家菜官府菜也罷,中國的飲食文化可謂波瀾壯闊蔚為壯觀,在我們大快朵頤或細嚼慢咽的同時也征服了不少外國人的味蕾,暫且放下那盤宮保雞丁,還有一道名菜咱不能落下,一說到這,福建的朋友們要鼓掌了,對,就是那道引起了全世界百分熱度的閩菜“佛跳墻”!說起這道菜當然也不能不提它的來歷。據(jù)說,一群乞丐每天提著陶缽?fù)吖匏奶幱戯垼延憗淼母鞣N殘羹剩菜倒在一起燒煮,這本來是乞丐們再平常不過的一頓晚餐,或許是那天討來的剩菜殘羹配伍的極其合理,頓時熱氣騰騰,香味四溢??墒?,闖禍了!當時的唐朝高僧玄荃,在往福建少林寺途中,正好路過福州,夜宿旅店,又正好隔墻貴官家以“滿壇香”宴奉賓客。高僧嗅之垂涎三尺,頓棄佛門多年修行,跳墻而入一享“滿壇香”。“佛跳墻”即因此而得名。遭了罪了,和尚犯了葷戒!一代大師竟然和一群乞丐互相爭起食來!
這便有了那句流傳千古的 “醞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墻來”的千古佳句。
這“佛跳墻”不僅征服了玄荃大師,也屢次成了西哈努克親王、美國元首里根、英國女王伊麗莎白的宴上頭牌!噓,這是咱自家的事,出去可別說咱拿丐幫的伙食招待人家!
呵呵,要不說,想了解一個國家,就首先要了解一個國家的飲食文化么?
吃的東西多了,也就難免造成了一些資源的短缺。幾十年前,家鄉(xiāng)西面廟家凹的山坡上,到處是野雞咕咕的叫聲,可時間不長,那些古時被稱作“錦雞”的飛禽就成了餐桌上的土家菜。少小離家的朋友回來,看到滿山的荒崗上,連一根野雞毛也找不到了,不由大發(fā)感慨。是的,因為我們饕餮大軍多了去了,野雞的繁殖率如何快的過我們的舌頭?愛處即死穴。
野生的野雞,肉質(zhì)緊湊,大有柴感。實在不算是一種好的食材,可是,肉不能吃,湯總能喝吧!于是,在清燉的時候再配以野生的小鯽魚,嘿嘿,那味道倒也算是土菜館里不可多得的美食!
林語堂說:“我們的身體里面總富有一種饕餮的精神,中國人看見一條蛇,一只猢猻,一條鱷魚或一個駝峰時,他始終只想嘗嘗它的滋味!”
正是這種饕餮精神,推動了中國餐飲文化多元化的發(fā)展。這也正應(yīng)了——“食以華為尊,世界無出其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