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姣
226006 江蘇省 南通市第三人民醫(yī)院體檢中心
?
體檢中心護理風險管理的因素與分析
張玉姣
226006江蘇省 南通市第三人民醫(yī)院體檢中心
目的研究護理管理風險應用于體檢中心的臨床意義。方法根據體檢人員、護理人員及體檢管理方面存在的護理風險因素,總結護理風險管理的防范對策。結果實施護理風險管理后,護理差錯及各種投訴明顯減少,體檢人員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率達96%以上。結論加強對體檢中心的護理風險管理,有利于促進護理質量。
體檢中心;護理風險;風險管理
護理風險管理是對護理工作中存在或潛在的風險事件及預防方法的識別、評價,并尋求處置對策和科學管理,是確保護理質量的核心決策[1]。體檢中心是一種新興的醫(yī)療機構,隨著人們對健康需求的增加,其越來越受青睞。體檢中心客戶流量最大,護患接觸最頻繁的地方,也是容易發(fā)生護理風險的主要場所。為此,及時分析體檢中心存在的護理風險因素,制定并落實各項風險管理措施,確保護理質量,有效回避護理風險,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間在我院體檢中心接受體檢的200例體檢人員,在200例體檢人員中,111例為女性體檢者,89例為男性體檢者,200例體檢者的年齡為19至76歲,人均年齡為(45.7±4.3)歲。
1.2 風險誘發(fā)因素
1.2.1 體檢人員因素 體檢人員在體檢前,對護理人員護理服務的期望值較高,希望護理人員能給予其更貼心的服務和更多的知識講解,護理人員未能滿足體檢者所期望的護理服務,引起體檢者的抱怨情緒。如靜脈采血后,體檢人員不按照護士告知的方法進行針眼按壓,造成采血部位皮下淤血[2]。
1.2.2 護理人員因素 (1)缺乏風險意識 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淡薄,在采血過程中缺乏自我保護意識,仍堅持傳統(tǒng)的生物醫(yī)學模式,忽視了體檢客戶的情感與意識,只體現(xiàn)單純的技術,缺乏與體檢客戶的溝通,缺乏危機意識及風險意識。(2)服務態(tài)度欠佳 護理人員表情冷漠,對體檢客戶提出的質疑不進行耐心細致的解釋,而表現(xiàn)不耐心,回答生硬、簡單,易導致體檢客戶不滿意而引發(fā)糾紛。(3)理論知識不足 部分護理人員對某些專科疾病例如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的診治和預防知識不夠了解,導致體檢者有不滿情緒。(4)業(yè)務水平較差 護理人員因實際操作水平低,導致血壓測量不夠準確,靜脈穿刺需反復穿刺,均會引起體檢人員不滿。
1.2.3 體檢管理因素 主要指規(guī)章制度不健全,約束力不強,管理制度執(zhí)行不嚴格或以經驗代替制度,導致制度形同虛設等。未對護理人員進行針對突發(fā)事件的應急培訓,易導致突發(fā)事件處理不當而引發(fā)醫(yī)療糾紛。
1.3 風險管理措施
1.3.1 健全護理風險管理組織 我院體檢中心結合自身特點,制定出相應的職責,分工明確,責任到人,每月召開風險管理組織會,對發(fā)現(xiàn)的風險事件及時研究出風險干預措施,并及時反饋到相關護理人員??剖遗鋫浼本仍O備,如吸氧吸痰裝置、急救藥品等,每天由專人檢查,保證其處于備用狀態(tài)。完善規(guī)章制度是風險管理的前提,是防止差錯事故、提高工作質量的保證[3]。
1.3.2 提高護理人員專業(yè)素質 科室定期組織護士學習靜脈采血的相關理論知識,加強操作技能及突發(fā)事件處理的培訓,進行職業(yè)防護教育,特別是增強應急能力的訓練。
1.3.3 嚴格執(zhí)行體檢流程 實施操作規(guī)范,規(guī)范采血流程,嚴格執(zhí)行無菌技術操作和查對制度,要求護理人員在執(zhí)行采血操作時一人一巾一管一帶一消毒,防止交叉感染,保證體檢客戶安全。采血室的消毒工作也不能忽視,避免院內感染。
1.4 觀察指標 體檢人員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進行統(tǒng)計。
體檢人員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率較高,達96%以上。
本文對體檢中心引起風險事件的原因進行分析,并采取風險管理對策包括健全護理風險管理組織、嚴格執(zhí)行體檢流程、加強護士業(yè)務培訓包括溝通技巧、操作技術培訓、理論知識培訓等措施,對體檢者的滿意度和護理中的護理糾紛情況進行統(tǒng)計,結果顯示,200例體檢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較高,且護理糾紛較少,由此可看出,將護理風險管理應用于體檢中心的護理工作中,能將醫(yī)療糾紛的發(fā)生率降到最低,并且能提高體檢人員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等。綜上所述,將護理風險管理應用于體檢中心的護理工作中,能將醫(yī)療糾紛的發(fā)生率降到最低,并且能提高體檢人員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等。
[1]風險管理在體檢中心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36):9027-9028.
[2]劉婷婷.運用品管圈提高體檢者靜脈采血滿意度的實踐[J].中國護理管理,2013,13(6):9-11.
[3]趙丹.門診護理過程中風險管理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4,11(12):120-122.
10.3969/j.issn.2095-9559.2016.05.115
2095—9559(2016)05—2598—01
2015-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