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毅,馮春
?
垂體后葉素聯(lián)合奧曲肽治療肝硬化食管胃靜脈曲張出血療效分析
張毅,馮春
[摘要]目的:觀察垂體后葉素聯(lián)合奧曲肽治療肝硬化食管胃靜脈曲張出血的療效。方法:將68例肝硬化食管胃靜脈曲張出血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34例和對照組34例。2組均給予常規(guī)禁食、補充血容量、輸血、糾正水電解質紊亂、應用抗菌藥物及質子泵抑制劑等支持對癥處理。治療組加用垂體后葉素50 u加入生理鹽水維持靜滴0.1 u/mim;奧曲肽0.1 mg靜脈注射,以后以25 μg/h持續(xù)靜脈泵入;對照組不給垂體后葉素。觀察2組治療效果。結果:治療組有效率94.12%,對照組有效率76.47%,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221,P<0.05)。平均住院天數(shù)治療組(7.29±1.55)d,對照組(9.41±1.74)d,治療組住院天數(shù)短于對照組(t=-5.305,P<0.05)。結論:小劑量垂體后葉素聯(lián)合奧曲肽治療肝硬化食管胃靜脈曲張出血療效確切。
[關鍵詞]肝硬化;食管胃靜脈曲張出血;垂體后葉素;奧曲肽
食管胃靜脈曲張出血是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癥患者嚴重的并發(fā)癥,多突然發(fā)生嘔血和(或)黑便,來勢兇猛,出血量大,數(shù)小時內可超過1 000 ml或者循環(huán)血容量的20%左右,大量出血可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或誘發(fā)肝性腦病、肝腎綜合征等并發(fā)癥,若不能緊急止血,勢必會嚴重威脅患者生命,病死率非常高,如何有效止血成為臨床關注核心,藥物治療仍是其重要內科治療手段。我院應用垂體后葉素聯(lián)合奧曲肽治療肝硬化食管胃靜脈曲張出血取得了較為滿意的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4年8月肝硬化食管胃靜脈曲張出血患者68例,其中男48例,女20例;年齡36~78歲,平均年齡(60.95±7.76歲)。肝炎后肝硬化50例,酒精性肝硬化10例,不明原因肝硬化8例。所有患者肝硬化診斷均經(jīng)肝臟穿刺活體組織學檢查或至少兩種影像學檢查(CT,MRI,B超)明確診斷為肝硬化,且曾行胃鏡或上消化道鋇餐檢查證實存在食管胃靜脈曲張,均伴有嘔血和(或)黑便,結合肝功能、大便隱血試驗等相關檢查,診斷為肝硬化食管胃靜脈曲張出血。68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4例,2組患者性別、年齡、病因構成、肝功能Child評分及出血量情況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2組患者均給予常規(guī)禁食、補充血容量、輸血、糾正水電解質紊亂、應用抗菌藥物及質子泵抑制劑等支持對癥處理。治療組加用垂體后葉素50 u加入生理鹽水維持靜滴0.1 u/mim,至血止后逐漸減量直至停藥;奧曲肽0.1 mg靜脈注射,以后以25 μg/h持續(xù)靜脈泵入,該組患者均排除冠心病。對照組用奧曲肽0.1 mg靜脈注射,以后以25 μg/h持續(xù)靜脈泵入,不給垂體后葉素。
1.3療效觀察(1)無嘔血、黑便次數(shù)減少或大便轉黃。(2)周圍循環(huán)衰竭明顯好轉。(3)胃鏡示出血已止。(4)在補液及尿量充足情況下,血尿素氮水平下降或趨于正常。其中顯效為12 h內出血停止,無再次出血征象;有效為12~48 h內出血停止,無再次出血征象;無效為48 h后出血仍未停止,或血止后短期內再次出血,改用其他治療方法??傆行蕿轱@效率+有效率。
2結果
2.1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治療組顯效26例,有效6例,無效2例,對照組顯效20例,有效6例,無效8例,治療組總有效率94.12%,明顯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76.47%,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221,P<0.05)。
2.22組患者平均住院天數(shù)比較治療組平均住院天數(shù)(7.29±1.55)d,對照組(9.41±1.74)d,治療組平均住院天數(shù)明顯短于對照組,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5.305,P<0.05)。
2.32組患者藥物治療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治療組發(fā)生腹部絞痛2例,大便次數(shù)增加2例,胸悶1例,惡心、嘔吐1例;對照組發(fā)生頭暈2例,大便次數(shù)增加1例,惡心、嘔吐2例,不良反應經(jīng)過滴速調整及對癥處理后癥狀均得到改善,不影響病情。治療組患者藥物治療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略高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是肝硬化患者嚴重并發(fā)癥及主要死亡原因,尤其是食管胃靜脈曲張破裂出血,首次出血1周內死亡率可達25%~50%,約50%~80%的患者會再次發(fā)生出血,再次出血死亡率可高達30%~70%[1-2],內鏡直視下注射硬化劑或套扎等治療可有效治療食管胃靜脈曲張出血,但對操作醫(yī)生的技術要求比較高,很多基層醫(yī)院尚無法完全開展。因此,首選藥物治療仍是肝硬化食管胃靜脈曲張出血的重要治療措施。
垂體后葉素是臨床上最早使用的降低門靜脈壓力的藥物之一,其主要作用機制是直接作用于動脈的平滑肌,收縮腹腔臟器毛細血管及小動脈,降低內臟的循環(huán)血量及門靜脈血量,門靜脈壓力下降;同時還可降低心輸出量及奇靜脈血流[3],從而起到止血作用。而其強烈收縮血管作用亦可產(chǎn)生較多副作用,如腸道缺血、高血壓、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等,但小劑量應用可大大減少其副作用,必要時可同時應用硝酸甘油,能有效減少心血管并發(fā)癥。
奧曲肽是人工合成的8肽生長抑素擬似物,該藥半衰期較長,約90~120 min,亦是近年治療肝硬化食管胃靜脈曲張出血的常見藥物,其主要作用機制是:(1)選擇性降低門靜脈壓力和內臟血流,但不伴有全身血流動力學改變。(2)收縮食管下端括約肌,壓迫食管一端靜脈叢,從而降低曲張靜脈的血流量[4]。(3)通過抑制體內胰高血糖素分泌而導致內臟血管收縮,從而降低門靜脈血流速度,減少門靜脈血流量。(4)抑制胃酸、胃蛋白酶及胃泌素的分泌,促進黏膜修復及血小板的血塊收縮和凝集等功能[5],從而有助于止血。
從本資料結果看,治療組采用小劑量垂體后葉素聯(lián)合奧曲肽協(xié)同降低門靜脈壓力,提高胃內pH值,有助于止血,且住院天數(shù)縮短,藥物治療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雖略高于對照組,但2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顯示兩者聯(lián)合應用止血療效更高,并且相對經(jīng)濟、安全、快速,不良反應率低,可視為較理想的治療方案。
綜上分析,小劑量垂體后葉素聯(lián)合奧曲肽治療肝硬化食管胃靜脈曲張出血療效確切,且安全性較高,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較低,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De Franchis R,Primignani M.Natural history of portal hypertension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J].Clin Liver Dis,2001,5(3):645-663.
[2]D,Amico G,de Franchis R.Upper digestive bleeding in cirrhosis.Post-therapeutic outcome and prognostic indicators[J].Hepatology,2003,38(3):599-612.
[3]王桂良,文萍,文劍波,等.垂體后葉素與生長抑素治療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成本-效果分析[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0,19(18):2217-2218.
[4]Barrioz T,Bordenrie C,Strock P,et al.Effects of octreotide on 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and portal hypertension[J].Dig Dis Sci,1998,453(7):1566-1571.
[5]李英荃.奧曲肽和奧美拉唑聯(lián)合應用治療上消化道出血70例療效分析[J].醫(yī)學信息,2011,6(24):3521-3522.
(收稿日期:2015-11-24)
[中圖分類號]R 57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7044(2016)03-0332-03
DOI:10.14126/j.cnki.1008-7044.2016.03.039
[作者簡介]張毅(1984-),女,醫(yī)師,在讀研究生。
[作者單位] 安徽省蚌埠市第三人民醫(yī)院 消化內科,23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