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運紅
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全面實施與推進,“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小學語文教學模式成為了主流。那么,在教學中如何體現(xiàn)出來呢?
一、精心設(shè)計課程導入
課程導入是一堂課的開始,如果教師能設(shè)計出一個好的導入,就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其強烈的求知欲望,從而為整節(jié)課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例如在講解《十里長街送總理》時,可以這樣導入:“歲月的風雨,可以洗去我們許多的記憶,歷史的車輪,可以磨掉我們許多的往事,但是,我們永遠不會忘記這一天——1976年1月8日,我們敬愛的周總理逝世了。遺體火化那天,百萬群眾云集在長安街兩旁,向徐徐而去的總理的靈車沉痛告別。一直到今天,十里長街送總理的感人情景,依然清晰地留在人們的記憶里。盡管我們沒有親眼見到那感人情景,但《十里長街送總理》這篇課文,卻可以把我們帶進那催人淚下的場面中去?!苯處煗M懷激情,以莊重的語調(diào),緩緩地朗誦著。學生專注地聽著、想著……精心設(shè)計的課程導入,能使得學生們迅速進入到學習狀態(tài)當中,對接下來的課堂展開能起到良好的作用。此外,教師用富有感情的語言講解課文,能夠調(diào)動學生的感情,使之與教材、教師之間達到一致,從而產(chǎn)生強烈的共鳴,以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二、實施個性化激勵
在生活中,每個學生都是有差異的,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效果也不盡相同,但是,他們都很在意教師的評價,教師鼓勵性的語言會增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在課堂上,如果教師面向?qū)W生個體,有針對性地使用以鼓勵為主的評價語言,就會給學生一個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同時也能使師生之間的關(guān)系和諧、融洽。教師對成績好的學生要時時鼓勵,對較差的學生要重視發(fā)掘他們的閃光點,大膽肯定,及時表揚。在指出學生的不足時,語氣要委婉,不能輕易傷害學生的積極性和自尊心。
三、培養(yǎng)學生說的能力
語文教學的整個過程,都應該是培養(yǎng)學生語言能力的過程。聽話、說話訓練是小學語文教學內(nèi)容的重要部分,學生只有在現(xiàn)實場景中進行聽和說的訓練,才能感受到說話的樂趣。低年級的課文每篇都有形象有趣的插圖,中年級和高年級的課文,也有相當數(shù)量的插圖,這些插圖往往是訓練說話的好幫手。在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從圖入手,充分利用插圖對學生進行聽和說的訓練。如在教學《春天來了》一文時,教師讓學生觀察了解大體內(nèi)容后,提問:“從圖上哪一部分可以看出春天來了?”接著加以點撥,拓寬學生思路,“粉紅的桃花開了,白色的梨花開了,我們身邊的還有哪些野花也開了?它們是什么顏色的?”這樣,學生會開動腦筋想問題,說出具體、連貫的內(nèi)容。
課堂教學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在教學目標的指導下,我們以探究學習為核心,形成了教師與教法、教師與學法、教法與學法之間相互作用的整體。在這個整體中,教師引導學生掌握學法,為學生提供探究學習的條件,最大限度地開發(fā)學生的潛能。學生自主地運用科學的方法,理解知識,逐步認識語文知識在個人發(fā)展和進步中的作用。教師為學生的學服務,也體現(xiàn)著教師的主導作用。在學生充分自學的基礎(chǔ)上,教師設(shè)計的課堂討論必須使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實現(xiàn)雙向、多向的信息交流,創(chuàng)造性地讓學生學習新知識,交流情感??傊?,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應該是一個多方面的探究過程,是獲取新知識、培養(yǎng)新能力的過程。
(責 編 阿 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