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溫經湯臨床應用體會

      2016-03-11 18:27:49郭曉娜
      環(huán)球中醫(yī)藥 2016年2期
      關鍵詞:溫經湯臨床應用體會

      郭曉娜

      100041 北京市石景山區(qū)廣寧街道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中醫(yī)科

      ?

      ·臨床經驗·

      溫經湯臨床應用體會

      郭曉娜

      100041北京市石景山區(qū)廣寧街道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中醫(yī)科

      【摘要】溫經湯是婦科常用方,臨床療效顯著。方中溫清補消并用,剛柔相濟,溫通化瘀,凡瘀、寒、虛、熱等病機錯雜者均可使用。婦科疾病多與肝的疏泄太過或不及、腎的封藏作用、脾胃的升降功能失常密切相關。本方桂枝配合芍藥于歸芎阿膠之中,以升降木氣,而調寒熱,人參、甘草益氣健脾,半夏、生姜辛開散結,通降胃氣,諸藥合用,使得人體之氣機升降有序,疾病自愈。故溫經湯具有止血活血雙向調節(jié)作用,廣泛應用于閉經、崩漏、月經量過多或少、子宮肌瘤、盆腔炎、黃褐斑等多種婦科疾病。

      【關鍵詞】溫經湯;臨床應用;體會

      溫經湯為婦科圣方,《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證并治第二十二篇》:“婦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數十日不止。暮即發(fā)熱,少腹里急,腹?jié)M,手掌煩熱,唇口干燥,何也?師曰:此病屬帶下,何以故?曾經半產,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證唇口干燥,故知之,當以溫經湯主之。亦主婦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來過多,及至期不來?!?溫經湯方藥組成:吳茱萸、麥冬各三兩(9 g),當歸、芍藥、川芎、人參、桂枝、阿膠(烊化)、牡丹皮、生姜、甘草、半夏各二兩(6 g),共十二味藥。結合原文,一般認為本方證屬瘀、寒、虛、熱錯雜,以沖任虛寒,瘀血阻滯為主,臨床以月經不調,小腹冷痛,經血夾有瘀塊,時有煩熱,口唇干燥,舌質暗紅,脈沉或者芤脈為辨證要點,治以溫經散寒,祛瘀養(yǎng)血,兼清虛熱之法。臨床上應用溫經湯治療各種婦科疾病,療效肯定。下面結合兩個病例,談談筆者的認識體會。

      1痛經兼有面部黃褐斑案

      患者,女,37歲,未婚。痛經20余年。每次月經來潮即腰腹疼痛劇烈,小腹冷痛,經前乳房脹痛,經期多錯后一周左右,經量偏少色暗,手腳涼,納可,口干,眠差,大便可。平時工作壓力大,每逢秋冬便咳嗽遷延難愈。舌淡黯苔白,脈沉弦。患者素體陽虛,沖任虛寒,瘀血阻滯,經行不暢,用溫經湯加減治療:吳茱萸9 g、當歸10 g、桂枝6 g、遠志12 g、白薇6 g、牡丹皮10 g、炒白芍15 g、黨參12 g、阿膠烊化6 g、川芎6 g、半夏10 g、生甘草6 g,水煎服,每天一劑,早晚飯后溫服。月經來潮前1周開始服藥。服藥當月患者自訴未出現痛經,且月經量色正常。囑患者月經前一周開始服用本方至月經來潮。3個月后,患者經期疼痛已明顯緩解,臉上錢幣大小的黃褐斑消退,睡眠亦好轉。

      按現臨床中人參多用黨參代替,臨床上依照吳茱萸9 g進行治療,患者未出現不適。文獻統計,應用溫經湯治療時,吳茱萸最大用量在20 g,最小用量為3 g,平均用量為8 g左右,基本和原方用量接近,并未見嚴重不良反應。有資料顯示治療頭痛、眩暈、痛經時吳茱萸用量應加大,超過常用劑量1.5~4.5 g方能奏效[1]。溫經湯中含有芍藥甘草湯,芍藥甘草緩急止痛力效,本方又有很好的溫通作用,止痛效果佳。黃褐斑多為血瘀所致,氣虛、氣滯、寒凝均可導致血行不暢,方中黨參、甘草補氣活血,吳茱萸和芍藥均入肝經,暖肝柔肝,調達木氣,配合養(yǎng)血活血之品,諸藥合用,暖宮祛瘀而斑自消。血行不暢則肌膚毛發(fā)失養(yǎng),出現口唇干、皮膚干、頭發(fā)干枯易脫落,服用本方后許多患者皮膚光亮潤澤,脫發(fā)減少,可見溫經湯確為美容妙方。

      2功能性子宮出血案

      患者,女,33歲,月經淋漓不盡一月余?;颊咦栽V去年產后體弱,怕冷明顯,近來月經淋漓不盡,在某三級醫(yī)院診為“功能性子宮出血”,經治療無效。當時自訴月經量少,淋漓不盡,色黑,面色蒼白,心慌乏力,頭暈頭脹,納眠可,大便2日一行,偏干。舌淡黯邊有齒痕苔薄黃,脈沉弱。予溫經湯加減治療:吳茱萸3 g、當歸10 g、桂枝15 g、 澤蘭10 g、茯苓15 g、炒白芍15 g、炒白術10 g、黨參15 g、阿膠烊化6 g、半夏10 g、炙甘草6 g、麥冬10 g、續(xù)斷15 g,水煎服,日一劑,早晚飯后溫服。服用4劑后,出血漸止。復診時訴記憶力差,舌淡暗苔薄黃,脈沉弱,用補腎調經之法治療。予五味子10 g、菟絲子10 g、枸杞子10 g、女貞子10 g、川斷10 g、沙參12 g、生地黃12 g、白芍10 g、當歸10 g,水煎服,每天1劑,早晚飯后溫服,共服14劑。后隨訪月經恢復正常。

      按患者產后月經不止,量少色黑,是瘀血未除盡的表現,經血淋漓不盡則加重氣血虧虛,氣虛不能統血,出血更難自止。氣虛則血行更加不暢,瘀血阻滯加重,新血不生,形成惡性循環(huán)。溫經湯,氣血同補,溫養(yǎng)經脈,吳茱萸、桂枝祛寒溫通,白芍、阿膠、當歸養(yǎng)血活血,麥冬、黨參、半夏、甘草調理脾胃,中焦為樞,中焦得養(yǎng)則氣機通暢,升降有序,疾病自愈。本方無一味藥是為單純止血而設立,服藥后頑固性出血自止,效果神奇。故見血不能一味止血,否則容易造成閉門留寇,為瘀血致病留下隱患,應因勢利導,通因通用,溫經祛瘀而血自止。何成先[2]認為臨床使用溫經湯時不宜減去任何一味藥物,宜在原方基礎上加量或加味運用,如治療崩漏重用炮姜炭、艾葉炭溫經止血,加川續(xù)斷、黃芪補氣益腎止血,有很好的臨床參考價值。

      3小結

      溫經湯廣泛應用于婦科諸證,李雯等[3]認為溫經湯的病機為沖任虛寒血瘀,此證型主要癥狀有“月經異常(包括周期異常、經期異常、經量經質異常、痛經、閉經),小腹冷感或脹痛, 口唇干,手足心熱” ,主要舌象為“舌質淡黯或夾瘀斑, 主要脈象為沉細無力或緩弱”?!靶「估錇榘麑m有寒,痛為瘀阻胞宮,手掌煩熱是瘀血化熱之癥;口唇干燥,喜飲,為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津液難以上潤。下血日久,陰血必虛,故見舌淡,舌質黯或夾瘀斑為瘀血阻滯沖任,脈沉細無力或緩弱屬虛寒之象”。臨床上應用溫經湯加鹿角膠等治療閉經,配合破血之品如三棱、莪術等治療子宮肌瘤,配合小茴香外敷治療盆腔積液療效肯定。還可應用于不孕癥的治療,血虛甚者,加熟地黃;肝氣郁結者,加香附、柴胡;氣虛者,加黃芪、升麻;腎陽虛者,加巴戟天、菟絲子[4]。

      溫經湯的組方本義,歷來沒有統一的認識。清代徐靈胎認為從《神農本草經》來理解溫經湯似乎更準確一些。其代表作《神農本草經百種錄》中記載“漢末張仲景《金匱要略》及《傷寒論》中諸方,大半皆三代以前遺法,其用藥之義,與《本經》吻合無間,審病施方,應驗如響”。方中吳茱萸三兩為君藥,《本經》中記載其“辛、苦、熱,有小毒;歸肝脾腎經。主溫中下氣,止痛……”,可溫脾益腎暖肝。當歸、川芎、芍藥為臣,補血活血,柔肝止痛,配伍人參,“補五臟,安精神”。桂枝為臣,助吳茱萸溫通經脈,溫心脾腎之陽,祛散寒邪。阿膠是血肉有情之品,補血要藥,“主心腹內崩,……女子下血,安胎”。為防止阿膠滋膩礙胃,合生姜降逆和胃,半夏降肺胃之氣以調理氣機。丹皮甘、苦、微寒;歸心、肝、腎經,“主寒熱……除堅癥瘀血留舍腸胃,安五臟…”,涼血而不留瘀,活血而不妄行。麥冬甘、微苦,微寒;歸胃、肺、心經,“主心腹結氣……胃絡脈絕,羸瘦短氣”,阿膠和麥冬相配養(yǎng)血止血,滋陰潤燥。

      從復方角度來看,溫經湯中含有芍藥甘草湯,可養(yǎng)血斂陰,柔肝止痛。半夏、生姜配伍為小半夏湯,辛開散結,通降胃氣,化痰以助散瘀。本方以吳茱萸湯去大棗加桂枝,降氣通經,溫肝暖脾;并麥門冬湯去粳米、大棗,滋陰潤燥。川芎、當歸、芍藥、牡丹皮、阿膠等養(yǎng)血調經,祛瘀生新,所以治療范圍廣。

      《圓運動的古中醫(yī)學》[5]一書中指出“溫經湯治婦女病證甚多,不外五行六氣的圓運動”。人秉大氣的五行而生臟腑,不論男女,所有生理病理醫(yī)理,總不外五行六氣圓運動。月經不調多與肝木疏泄太過或不及有關。疏泄不及,婦人出現月經來遲,月經量少,甚至閉經等病,疏泄太過,則出現帶下疾病,月經提前,月經過多,崩漏等病。疏泄不及,說明水中的火氣不足。金氣不足,致腎水封藏不及,又會出現木氣疏泄太過。脾胃之氣如軸,心肝肺腎四臟之氣如輪,軸旋轉于內,輪升降于外,使得人體氣機條暢,“大氣一轉,其氣乃散”,疾病自愈。 溫經湯組方兼顧五臟,溫清補消并用,剛柔相濟,溫通化瘀,其中當歸、川芎為仲景常用配伍,養(yǎng)血祛瘀,溫暖升發(fā),以培木之生氣,防止木氣疏泄不及。芍藥、阿膠,收斂滋潤,養(yǎng)木息風,以助水之藏氣,防止木氣疏泄太過。桂枝配合芍藥于歸芎阿膠之中,以升降木氣,而調寒熱,半夏、生姜辛開散結,通降胃氣,人參、甘草益氣健脾,調中氣之樞紐,使得人體之氣機升降有序,疾病自愈。法為妙法,所以臨床效果出奇。從氣機升降的角度認識溫經湯也可以給臨床上一些新的啟迪。翻閱文獻資料,還會發(fā)現溫經湯被廣泛應用于皮膚、風濕等多種內科雜病。只有從本義上理解溫經湯,仔細辨別體會,在臨床應用中才能心到意到,藥到病除。

      參考文獻

      [1]郭健,李巖.吳茱萸處方劑量芻議[J] .中醫(yī)雜志,2012,53(2):264-265.

      [2]何成先. 略論《金匱要略》溫經湯運用[J]. 中醫(yī)雜志,2009 ,50(1): 7-8.

      [3]李雯,朱雪瓊,蔡進章,等.溫經湯對無排卵型功血沖任虛寒血瘀證患者生殖激素分泌的影響 [J] .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13,31(2):67-68.

      [4]劉濤.溫經湯加減治療不孕癥10例 [J]. 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07,9(15):64-65.

      [5]彭子益.圓運動的古中醫(yī)學[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7:130.

      (本文編輯: 蒲曉田)

      (收稿日期:2015-07-07)

      【中圖分類號】R289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4-1749.2016.02.039

      作者簡介:郭曉娜(1984-),女,碩士,住院醫(yī)師。研究方向:中醫(yī)臨床。E-mail:gxn_1111@sina.com

      猜你喜歡
      溫經湯臨床應用體會
      溫經湯加味對EM腎虛血瘀證大鼠局部微環(huán)境MMP-9、TNF-α、Collagen Ⅰ、Collagen Ⅲ的影響及其意義
      溫經湯治療原發(fā)性痛經的網絡藥理學作用機制
      溫經湯在相關疾病中的應用概況
      淺談如何做好辦公室文秘工作
      奧美拉唑的藥學藥理分析及臨床應用探討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2:34:21
      淺談留級生的教育管理實踐與體會
      大學教育(2016年11期)2016-11-16 20:36:27
      淺析涌泉穴
      科技視界(2016年18期)2016-11-03 23:09:08
      戲曲表演藝術給予我的啟示
      戲劇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7:28:08
      京劇舞美創(chuàng)作中形式感的運用
      戲劇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7:17:05
      珍珠的市場前景及藥性成分、功效的研究
      绥中县| 彩票| 呼玛县| 电白县| 镇康县| 北票市| 河源市| 闻喜县| 淳化县| 兰州市| 工布江达县| 神池县| 景洪市| 灌阳县| 武鸣县| 江陵县| 浏阳市| 祁阳县| 淮安市| 健康| 应城市| 石狮市| 历史| 英德市| 咸丰县| 文安县| 宜阳县| 定日县| 潍坊市| 竹北市| 建平县| 仙游县| 天全县| 临西县| 新建县| 梁平县| 榆林市| 曲周县| 长汀县| 万州区| 苍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