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昭波
摘 要: 體育教學在初中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體育教學中的課外活動是體育課的延伸與補充,是一種不同于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形式,很好地響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與精神。初中體育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時,將課外活動有機地加入進去,讓學生明確課外體育活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及身體素質發(fā)展中的意義與作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改進現(xiàn)在教學中存在的不足與問題,最后給出開展體育教學中課外活動的措施。
關鍵詞: 初中體育教學 課外活動 有效開展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及新課程改革目標的提出,我國對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與目標,以促使教師進行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與改革,積極地將課外活動加入初中體育教學中,豐富初中體育課程,給其增添新活力新觀念。課外體育活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具有較大的意義與作用,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體育意識及素質,還能夠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一、課外體育活動的意義
課外體育活動與體育教學一起構成了學校體育,它是體育課的延伸與補充,在體育教學發(fā)展改革過程中具有較大的作用,并且與體育教學互相配合,形成學校體育教學的完整體系,課外體育活動在學校體育中不可缺少。
(一)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體育意識與素質
學校體育中的課外體育活動能使學生體育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技能應用到課外體育實踐活動中,這樣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能夠很好地鍛煉自己的身體,逐漸樹立體育意識。初中體育教學應該圍繞《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各個項目開展,采用形式多樣的活動形式,積極踐行新課程改革精神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自練及自評能力,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體育意識,使其具備終身體育的意識與能力,為其以后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1]。
(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
學校的課外體育活動,將班級界限、年級及性別等界限都打破了,學校中具有相同興趣愛好的學生聚集在一起,選擇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一同練習、一同交流,這樣能很好地增進學生之間的體育溝通與交流,擴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范圍,也能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社交能力,促使學生具備良好的人際交往關系。
(三)有利于增強學生的體質
根據(jù)有關我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表及結果顯示:我國青少年體質呈現(xiàn)出持續(xù)性下降,主要表現(xiàn)在肺活量、速度及力量等方面,大多數(shù)學生體質都較差。因此,我國教育部、體育總局等聯(lián)合開展了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活動,配合體育教學,確保學生每個學習日都有體育鍛煉時間,將課外體育活動納入體育教學計劃中。開展陽光體育活動,不僅能積極響應國家政策,還能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改善學生的體質[2]。
二、初中體育課外活動的現(xiàn)狀
(一)學校對體育課外活動不夠重視
我國教育受到傳統(tǒng)應試教育思想觀念的影響,對初中體育教育還不是非常重視,目前的初中教育是將升學率作為最主要的教學目標,教師與學生在體育理論文化課程中投入的精力較多,學生的運動能力被忽視。除此之外,初中體育教育多數(shù)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技能,學校體育課外活動并沒有很好地開展,學生在這種教育背景下,對體育課程學習的興趣非常低下[3],體育在初中教育中還是比較薄弱的,這種教育模式不利于促進學生長遠發(fā)展與全面發(fā)展。
(二)學校體育教學模式較為單一
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需要借助教學手段,在傳統(tǒng)體育教學觀念下,初中體育教學中采用的還是傳統(tǒng)教學模式,多數(shù)實施采用大課堂的整體教學模式,沒有很好地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及整體性發(fā)展,對于初中生來說,學生的身體素質及心理素質還有一定差異,有些學生喜歡田徑運動,有些學生喜歡球類運動,教師在面對這種情況時,應該因材施教、根據(jù)學生的個性心理特點,開展合理的課外活動,豐富體育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熱情與興趣。
(三)學校課外活動脫離學生實際生活
初中體育活動長期受到傳統(tǒng)教學觀念及理念影響,所開展的體育課外活動非常大眾化,缺少個性化,沒有很好地滿足學生的興趣與需求,課外體育活動得不到長足發(fā)展。在目前的初中體育教學改革中,應當將課外活動有機地融入學校體育教學中,并且一些學校體育活動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差較大,不能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課外活動的熱情與興趣,影響學校體育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與舉辦。
三、開展體育課外活動的應遵循的原則
(一)安全性原則
初中生對一些課外體育活動如籃球比賽、足球比賽及乒乓球比賽都比較感興趣,也非常樂于參與,體育比賽也會分出勝負結果,因此體育活動具有非常激烈的對抗與競爭,在這樣的狀況下,很容易導致學生出現(xiàn)一些意外受傷,例如磕碰、骨折等安全事故。初中教師在重視學生運動興趣的同時,還要充分考慮到這些活動中可能出現(xiàn)的安全隱患,及時制止一些違反安全性原則的課外運動與活動,保證學生的人身安全。
(二)教育性原則
初中體育作為一門課程,與其他課程一樣都具有教育性特點,旨在促進學生身心發(fā)展,因此教育性必須深化到體育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體育教學應該積極開展課外活動,強調其關鍵作用,體育活動內(nèi)容、形式及過程都要凸顯出體育課外活動的教育意義與價值,教師在開展這些活動時,應該考慮到學生的智力體力發(fā)展特點,引領其在課外活動中獲得教育意義。
四、初中體育教學中有效開展課外活動的措施
(一)體育教學中融入游戲
初中生的心理發(fā)展特點及年齡決定了其在體育教學中的表現(xiàn),初中生對體育課程中的課外活動具有較強的新鮮感與興趣,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初中體育教師應該依照學生的興趣特點,結合學校實際情況,設計不同類型種類的課外活動與游戲,將這些游戲融入初中體育教學中。例如,教師可以將學生比較熟悉的跳箱子活動融入體育教學中,有效激發(fā)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引導學生參與體育教學課堂,而且能發(fā)揮提高學生跳遠、跳高等體育能力的作用。在體育教學的實際體育活動中,教師可以將有防護措施的軟墊箱子排成一排,學生依據(jù)自身能力選擇單腳或者是雙腳跳,教師在學生活動之前及活動過程中要向其講解有關的運動技巧與知識,讓學生學會助跑,從而提高跳箱子的成績。教師對于課外活動中出現(xiàn)失誤學生,讓其表演才藝懲罰他,這樣的懲罰手段能夠很好地緩解其心理壓力,讓學生在這種環(huán)境氛圍中得到很好的教育熏陶。
(二)體育教學中融入舞蹈
近年來,初中體育課上出現(xiàn)了運動負荷過重的現(xiàn)象與問題,這引起了人們的關注與重視,解決這種運動負荷過重現(xiàn)象的有效手段就是采用體育舞蹈形式開展教學,體育舞蹈不僅具有很好的美觀性、受到大多數(shù)初中生的喜歡與歡迎,而且多數(shù)的體育舞蹈需要學生之間的溝通、合作及交流,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體育活動的順利開展。例如初中體育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將體育與舞蹈有機結合,舞蹈不需要過多的運動負荷量,這樣就能有效地降低學生的運動負荷,也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合作、舉止文明等優(yōu)良品德,有效地調動學生參與體育課外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實現(xiàn)強身健體及娛樂休閑的雙重功效與價值。
(三)調動學生的主體性
初中體育教育要很好地開展,必須首先調動學生的主體性,激發(fā)學生對體育項目的興趣,不僅依靠學生對體育運動項目的了解,最重要的是在體育運動過程中的主體及主觀感受。在體育活動中只有感受到輕松愉悅的運動氛圍,才會有對體育活動興趣,然后才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初中數(shù)量較多,屬于特殊群體,不同學生的個性思想存在差異,因此具備不同多元化的學習興趣與思想,教師如果采用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方式及思想,不僅會給學生造成一定學習壓力,還會使學生在心理上有一種厭煩厭學情緒。體育教師應該事先征求學生對體育課外活動的意見與要求,并結合體育課程標準制定設置科學合理的課外活動形式與計劃,教師設置的課外活動符合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才能主動參與其中,并在體育活動中感受到參加體育活動的樂趣。
五、結語
在初中體育課程教學過程中加入體育課外活動是非常重要與有價值的,初中生的身體與心理等都處在一個發(fā)展成長的階段,教師如果采用單一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模式,很可能使學生產(chǎn)生一種厭煩抵觸情緒,那么學生開展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將降低。體育課外活動的開展,不僅有效地降低了體育課初中生的運動負荷,而且有效緩解了其心理壓力,一些有趣的體育舞蹈或者是游戲能夠激發(fā)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進而促使學生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實現(xiàn)新課改目標。
參考文獻:
[1]董海龍.淺議課外活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地位[J].青春歲月,2011,(24):240.
[2]鄧開民.江蘇省蘇南、蘇北初中排球運動課外活動開展狀況的對比研究[J].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15(1):202-204.
[3]崔成奎.初中體育教學中課外活動的有效開展[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5,(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