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敏 汪子瑤 姜煒
國網安徽蚌埠供電公司
因分時表計量方式與營銷系統(tǒng)計費方式差異造成的長期漏計客戶用電量
姜敏 汪子瑤 姜煒
國網安徽蚌埠供電公司
2016年5月,××供電公司對所屬××供電所經營指標及相關風險管理控制審計過程中,審計人員在對供電所營銷系統(tǒng)中的客戶用電信息與現場檢查客戶計量裝置獲得的信息進行核對時發(fā)現,客戶××面粉廠自2013年安裝分時電能表以來,有功表平段用電量一直未計,累計未計售電量19279千瓦時,折合應收電費14411元。
1.簡要說明
審計發(fā)現,該供電所營銷系統(tǒng)中,客戶泰豐面粉廠采用有功分時表計量,2014年1~4月份每個月用電量中,只有峰、谷段用電量,沒有平段用電量。審計人員再追溯審查以前年度用電量情況,發(fā)現該戶自2013年安裝有功分時電能表以來,平段用電量一直為零。檢查抄表卡發(fā)現:抄表卡格式只是針對普通三相或單相電能表設計,由于分時計量表計需要抄錄的數據較多,無法按欄目對應記錄分時表數據??ㄖ忻吭掠涗浀母黜棓祿帕辛鑱y無序,難以識辨??ㄖ杏涗浀臄祿校河泄?、有功峰、有功總,正相無功、反相無功、無功總。進一步赴現場對客戶計量裝置檢查發(fā)現,抄表卡抄錄數據類型及指數與電能表基本一致(因檢查時間為5月23日,距上次抄表時間不到一周)。電能表指數為:有功谷3009.35、有功峰222.3、有功總3874.27,正相無功914.65、反相無功34.64、無功總949.25,互感器倍率30。由此可計算得出該客戶累計漏計平段用電量為:(有功總3874.27-有功谷3009.35-有功峰222.3)×互感器倍率30=19279千瓦時,電價為0.7475元/千瓦時,電費為14411元。
2.表現特征
營銷系統(tǒng)顯示的客戶分時用電量,正常都應該有峰、谷、平段,而該客戶長期缺少平段用電量,應懷疑不正常。
3.審計方法
發(fā)現該客戶1~4月份缺少平段用電量后,審計人員對此有所懷疑,又追溯審查該客戶以前年度用電量情況,發(fā)現一直為零,更確信疑問。通過檢查抄表卡并赴現場對客戶計量裝置檢查核對,進一步印證了該問題的存在。
4.適用法規(guī)制度
違反了《國家電網公司抄核收工作規(guī)范》(國家電網營銷[2009]475號)文件第四章第二十四條規(guī)定:抄表數據校核結束后……保證計算參數及數據與現場實際情況一致。電價、計量及計費參數等與電量電費計算有關的資料入錄入等作業(yè),均應有記錄備查。
5.審計結論及審計意見和建議
審計結論:XX供電所在將日常抄表數據錄入電力營銷系統(tǒng)過程中,未能把平段指數錄入系統(tǒng),少計客戶電量,造成電費損失。
審計意見:
⑴立即追補漏計的××面粉廠電量、電費。
審計建議:
⑵加強對電力營銷系統(tǒng)數據錄入人員的職業(yè)技能和知識培訓。由于電力營銷系統(tǒng)錄入人員業(yè)務素質差,看到抄表卡中沒有平段指數,就把營銷系統(tǒng)中的平段電量錄入欄空缺未填。
⑶加強對抄表、錄入、審核、收費人員的責任心教育。該客戶長期未計平段用電量,居然在抄表、審核、收費諸環(huán)節(jié)均未發(fā)現問題。
發(fā)生上述問題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微機錄入人員對電力營銷、計量等基本知識知之甚少,不了解分時表計量、計費原理。
2.抄表、錄入、審核、收費人員的工作責任心不強。
3.供電所基礎管理薄弱,考核獎罰未落實到位。該所漏計售電量對高壓線損指標完成是有影響的,但由于該所高壓線損大多數情況下都很難完成指標,致使這個問題得以掩蓋。
對供電所審計,一要充分關注電力營銷系統(tǒng)。因為供電所包括設備、計量、抄核收等大部分管理基礎信息和常態(tài)信息資料都已經逐步納入系統(tǒng)。所以,所有的用電信息在電力營銷系統(tǒng)中均能體現。二要注意系統(tǒng)上與抄表卡、計量表計,下與上報的線損、電力銷售報表,諸環(huán)節(jié)的核對相符性。
[1]汪文娟.分時計量電能表的調校與誤差分析[J].企業(yè)技術開發(fā)月刊,2015(6):86.
[2]張倩.電力營銷中電能計量自動化系統(tǒng)的有效運用分析[J].電工技術:理論與實踐,2015(9):214.
[3]涂靜亮.電能計量自動化系統(tǒng)在電力營銷中的應用成效分析[J].科技與創(chuàng)新,2016(7):115.
[4]山德璞,朱一凡.電力營銷中電能計量自動化系統(tǒng)的使用分析[J].天津電力技術,2015(3):27-29.
[5]牟向陽,邵珊珊,高希棟.智能電能表分時計量方案的研究與實現[J].自動化與儀器儀表,2013(4):186-188.
[6]李飛,李越.電能計量自動化在電力營銷中的具體運作方式分析[J].華東科技:學術版,2013(6):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