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涼山州寧南縣朝陽小學校 陳 偉
書法,是我國漢字書寫的一種傳統(tǒng)藝術,是中華民族文化中的一件瑰寶。2002 年 5 月 27 日,國家教育部下發(fā)了《關于在小學加強寫字教學的若干意見》的文件,要求教研部門和學校加強寫字教學研究,目前小學幾乎都開設書法課或書法第二課堂進行書法藝術教育。但是,當代書法教育也面臨著新形勢、新環(huán)境的嚴峻考驗,尤其是電腦的普及,使書法教學顯得更加艱難。在此,我作為小學硬筆書法教師,就硬筆書法教學談一下我的體會。
書法,它能陶冶人的性情,給人以美的享受。學習書法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需要經過長時期的艱苦練習方才可能有所收獲。古人云:“書者玄妙之技也。”所以,要讓這些以前幾乎沒有接觸過書法或剛接觸書法的小學生對書法產生興趣、在學習中有所領悟、有所進步,那就更困難了。經過近幾年的教學我發(fā)現目前小學生學習書法存在以下狀況.
一是興趣不足,學習書法往往要從最簡單的基本筆畫開始臨習,這樣的臨習是很枯燥、很乏味和很艱苦的。所以大多學生對學習書法興趣不濃甚至是興味索然。
二是由于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許多學校雖然開了寫字課,但形同虛設:或讓學生做作業(yè),或挪用上其他課。
三是積習難改,有很多小學生在以前的寫字過程中,執(zhí)筆、姿勢、認真程度等方面都無形中形成自己的一套寫字的特性,并且還有些學生未受到規(guī)范的寫字教育,正處于不良的寫字習慣中。進入課堂,可以看到,學生寫字時的坐姿和執(zhí)筆方法非常糟糕。翻開學生的各科作業(yè),字跡潦草、行款不整齊、卷面不整潔等現象很普遍。
基于以上幾點在書法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我在教學工作采取以下策略。
古今大書法名家的感人事跡是引導學生培養(yǎng)興趣的良方,在書法教學中間我會經常給學生講一些通俗,生動,有趣的小故事。與此同時再適當插入一些理論知識,向學生展示書法的發(fā)展歷史,讓學生明白書法藝術寶庫中的精髓,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不知不覺的學到知識。
教室是學生的“家”,在書法教室中張?zhí)沤翊髸胰宋锵?,古代名碑名帖,讓學生領略名家的風范,創(chuàng)設濃厚書法古典氛圍。
不定期地把學生優(yōu)秀的作品或練習展示出來,增添學生的自信與自豪感,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力,讓墻壁說話,使班級形成濃厚的人人爭先的學習氛圍。
兒童好勝心強,成功的喜悅往往能帶給他們無窮的力量,身邊的好的榜樣更能激起他們的寫字興趣。當獲獎的同學拿到獎牌、獎杯、獎品時,旁邊的同學都非常激動,羨慕不已。所以,通過參加各級各類的書法比賽是提高書法水平,激發(fā)學生寫字興趣的重要手段。
在書法教學中不應該求快、多,而要力爭少而精。只有讓學生養(yǎng)成每天臨帖的習慣,持之以恒地學習,日后才能學有所成。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學不好書法的,最終只能半途而廢。同時教師要努力幫助學生克服急于求成、驕傲自滿的情緒,擺脫急功近利的心理。因為這些不良習慣都是學生習書過程中的攔路虎。另外因為書法的范帖很多,在學習的時候應該博采眾長。但是在學生的臨帖過程中,不可朝三暮四,見異思遷,一帖沒學好就改換其他字帖,這樣只能學一帖,扔一帖,最后哪一帖也沒有學好。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堅持按照選帖、讀帖、臨帖、出帖的教學方法,要求學生持之以恒,專攻一帖,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保證學生學書過程中不走彎路。從中不斷提高學生的臨帖能力和自學能力。
書法中每一個字都是由基本筆畫構成,其藝術美自然蘊含在每一個點畫之中,可以說每一個筆畫都為這個字的美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書法教學中我經常找一些這樣的圖片,讓學生來欣賞,對比,感悟,把筆畫與貼近生活的具體的自然物聯系起來,讓學生更真切具體的感受每一個筆畫的形態(tài)美,這樣不會讓學生感覺到生硬,枯燥,而更加適合孩子們的年齡特點以及童真的個性。同時在書法教學不但要使學生認識點線各處形態(tài)及其變化之美,而且要讓學生領會點線在書寫動態(tài)中所顯示的節(jié)奏韻律美。音樂之美在其力度速度的變化,或帶給人悠揚愉悅;或帶給人低沉深思;或帶給人活潑律動;或帶給人振奮,激昂等,讓人的思緒在其變化中體驗音樂帶給人的無窮魅力。書法也是一樣,用筆的輕重,用筆的快慢,會表達出千變萬化的美。在教學中我經常讓學生會欣賞老師在書寫過程中筆畫的力度變化體現出來的美。
教師必須明確要求學生在動筆臨習之前,一定要先對所臨的字進行詳細的觀察、記憶后再臨寫,寫完后將自己所寫的字與碑帖中的范字進行細致的比較,找出不足之處,再臨第二遍改正。讀帖應從以下幾點出發(fā):找出帖中字的主要共同特點;觀察并說出字形結構的主要規(guī)律;找出帖中字的相同筆畫之區(qū)別所在;對每一筆畫的起筆、行筆、轉折、收筆做仔細觀察;對筆畫的行筆快慢進行分析概括等。通過這樣的讀帖,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由整體到局部、由輪廓到細節(jié)、由現象到本質的全面有序觀察習慣。
書法家馮國語先生的名言“無情何必來斯世,有好終須累此身”??梢?,要想在書法藝,書法學習方面有所進步,不經過勤學苦練,不經過深鉆細研和認真的體驗醒悟是不能的,但光“悶著頭”苦練也不行,易走彎路。書法教學,應堅持講練結合的原則,講和練相互穿插,發(fā)現問題及時糾正。只講不練那只是紙上談兵,因為書法訓練是一門技能訓練,一些問題只有在學生實際書寫的時候才會暴露出來。同樣,只練不講也不行,因為學生臨習時并不容易抓住問題的關鍵,而是盲目的、隨意的臨習,這樣不會很快掌握其技法,反而走彎路。因此,本人提倡在教學過程中應講練兼?zhèn)?,發(fā)現問題及時解決。
總而言之,小學硬筆書法教學過程中面臨一些困難,需要我們教師盡心盡力、想方設法不斷地幫助、引導和鼓勵學生進行書法學習,并且不斷探索總結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這樣,我們的書法教育必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績,學生的綜合素質也必然會有較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