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各種教育輿情事件的發(fā)生,給學校管理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本文從多角度分析了海南省中學校長輿情領導力的現狀,并認為校長輿情領導力的提升需要從重視輿情事件、加大培訓力度、完善體制機制這三方面抓起。
【關鍵詞】輿情領導;中學校長;領導力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特別是微博、微信等各種新媒體的快速發(fā)展,使得各種教育輿情事件,呈現出傳播渠道多、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的特點,給學校管理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以“校長”為關鍵詞在百度新聞中搜索,會發(fā)現類似“貧困生‘請客續(xù):涉事校長被撤”、“蘭州一民辦校學生打架,校長掄起PVC管暴打學生”等之類的大量負面信息充斥著我們的眼球。不論事情的原委如何,事實如何,不可否認的是,“新媒體”以及“校園突發(fā)事件”應對已成為校長教育管理工作中最為頭痛的問題,對校長輿情領導力的探究也成為當前基礎教育管理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何為校長的輿情領導力
一個好的校長,除了要有正確的辦學思想外,還要在工作實踐中不斷提升領導力。什么是校長領導力?校長領導力,是指在學校特定的組織體制和管理規(guī)范環(huán)境下,校長個人素養(yǎng)與學校團隊領導力等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一種綜合領導力。校長的領導力由校長個人領導力與校長團隊領導力構成,直接關系到整個學校的工作效率和領導效能。
而校長的輿情領導力作為校長整個領導力的一個組成部分,是指以校長為中心的學校管理團隊,在推動學校發(fā)展過程中應對學校輿情發(fā)展,引導學校教育輿情方向,創(chuàng)造良好輿論氛圍的能力及其過程。有效的輿情領導是校長實現有效的管理,成功構建幸福和諧校園的重要途徑。
二、海南省中學校長輿情領導力現狀分析
伴隨著國家海上絲綢之路發(fā)展戰(zhàn)略的實施,以及國際旅游島的建設,海南政治、經濟、文化都日益被媒體密切關注,海南基礎教育亦是如此。類似“海南澄邁校車事故”等事件在全國引起的軒然大波,至今尚未完全平息。這些“媒體事件”不僅反映了海南基礎教育管理中的疏漏,同時也反映出當前海南省中小學教育管理者在面對校園突發(fā)事件發(fā)生時,“媒體應對能力”與“輿情管理理念”的不足。
(一)缺乏對輿情應對的前瞻性決策力
很多校長保留著原來陳舊的思維模式,由于自身知識、經驗、性格等方面的原因,他們比較滿足于現有的教育管理理念和領導方式,不能適應“新媒體”環(huán)境下,學校管理的變化。固步自封,對輿論形勢沒有一個主動而又敏銳的洞悉力,甚至漠不關心。往往事件被媒體炒熱以后,才后知后覺,錯過了輿情處理的最佳時機。
(二)對輿情應對的方法掌握不到位
通過對海南基礎教育的一些輿情事件的調查分析,我們發(fā)現有很多校長不善于與媒體打交道,缺少應對突發(fā)輿情的技巧和方法。很多校長面對輿情事件時,“躲”的思想嚴重。信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對媒體采取能躲則躲、能拖則拖的辦法,話語上模棱兩可,行動上拖拖拉拉,偶有回應也是避重就輕,抓不住關鍵,導致媒體不滿,不利輿論引導,也給后期工作帶來被動。
(三)現行體制機制束縛了校長輿情領導力的發(fā)揮
在輿情應對方面,除了思想上的認識不到位以及應對方式不當外,我們發(fā)現很多學校,尤其是鄉(xiāng)村中學在實際工作中缺乏科學應對輿情的網絡平臺以及工作機制。工作手段跟不上新媒體發(fā)展的速度。很多校園突發(fā)事件發(fā)生后,除了學校自身外,更缺乏多部門的聯(lián)動配合,導致校長在應對輿情時往往是“說啥錯啥”“不說也錯”。體制機制的不順暢,執(zhí)行力的不足,嚴重束縛了校長輿情領導力的發(fā)揮。
三、海南省中學校長輿情領導力培養(yǎng)
輿情領導作為一門科學、一門藝術,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校長要領導好一所學校,就離不開有效的輿情領導。因此,針對海南省基礎教育的現狀,結合政治學、傳播學在輿情應對方面的有益經驗,海南省中學校長輿情領導力的提升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一)重視輿情領導在學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輿情處理”是一把雙刃劍,處理拖沓、方法不當的可能進一步激化矛盾,使事態(tài)進一步擴大;處理及時、方法得當的可能不僅有助于事件的平息,同時也可能為學校的發(fā)展提供新的機遇。因此,正確對待“輿情事件”,重視“輿情應對”在學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加大校長輿情領導力的培訓力度
校長輿情領導力的提升不僅僅需要多方的配合,更需要通過教育、培訓、演練、培養(yǎng),提高校長應對輿情事件的應變能力。這包括對媒體的認識、對新聞的認識、對記者的認識、對輿情性質及特點的認識,同時還包括對學校管理機制、校園突發(fā)事件涉及到的法律條例的認識、媒體應對方式方法等多方面的內容。這些能力的形成還有賴于系統(tǒng)的培訓,通過培訓使校長認識輿情事件的形成和發(fā)展規(guī)律,及早判斷,理性處理。
(三)建立機制體制保障校長輿情領導力的發(fā)揮
良好的體制是校長輿情領導力得以發(fā)揮的保障。結構合理、配置科學、程序嚴密、制約有效的“輿情事件”應對機制,有利于“輿情事件”的處理,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校的有效管理。因此,引導校長以及教育管理部門建立一個民主的、動態(tài)的、責權分明的領導體制輿情事件處理體制機制,保障校長輿情領導力的發(fā)揮。
總而言之,輿情領導力是新時期校長管理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面對輿情時不躲不怕,積極應對,妥善處理,化被動為主動才是處理輿情事件的合理路徑。
【參考文獻】
[1]馬云.教育輿情場域中的校長輿情領導力建構探析 [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05)
[2]鄭祥專.教育輿情分析須堅持“四性”[N].中國教育報,2009(004)
[3]張會杰.教育輿情評析及大學公信力場域之構建——以清華“真維斯樓”輿論話題為例[J].復旦教育論壇,2012(02)
【作者簡介】
郭曉君(1986-),女,籍貫:山西平遙,海南師范大學教師,主要從事教育理論、教師教育研究。
(本文系基金項目:2014年海南師范大學青年教師科研啟動項目(編號:QN1402)資助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