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王先謙紳途階段經(jīng)世致用思想研究

      2016-03-15 18:38:11千澤星
      河池學院學報 2016年4期
      關(guān)鍵詞:時務西學學堂

      千澤星

      (陜西師范大學 歷史文化學院,陜西 西安 710119)

      ?

      王先謙紳途階段經(jīng)世致用思想研究

      千澤星

      (陜西師范大學 歷史文化學院,陜西 西安 710119)

      王先謙曾經(jīng)因為在湖南阻撓戊戌維新而被后世史家詬病,成為頑固派的代表人物,但是經(jīng)過分析他的后半生的一系列政治主張、經(jīng)濟活動以及社會活動,可以看出,在民族危亡之際,王先謙作為一個傳統(tǒng)的儒家知識分子,對傳統(tǒng)文化持保守態(tài)度和對西方文化則是有限度的接受,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頑固派。

      王先謙;紳途階段;經(jīng)世致用

      在中國近代史上,王先謙歷來以頑固派的劣紳代表被人所詬病,但是縱觀王先謙的后半生,我們會發(fā)現(xiàn)他是一個有堅定的儒家救世信仰的傳統(tǒng)知識分子,他的一生都在固持圣人之道。近代國家的衰落,使得他的社會經(jīng)世活動具有務實進而開明的特點。

      1889 年,王先謙“在蘇學任內(nèi), 以遭家多難, 兒女夭折, 萬念灰絕, 決計歸田”[1]387,故以“病體未痊, 呈請湖南巡撫代奏開缺。”[2]735自此退居長沙,陸續(xù)主持思賢講舍、岳麓書院、城南書院,成為主導湖南地方教育、思想的領(lǐng)軍人物。

      中年致仕并不意味著王先謙政治生涯的結(jié)束,近代化的改革浪潮又一次將他推向了時代的前沿。雖然王先謙沒有了中央官吏居廟堂之高的地位,但是憑借著國子祭酒、江蘇學政等光環(huán)余暉,使得他成為湘省政治學術(shù)影響力最大的士紳,得到了自曾國藩以來的湖南急速膨脹的縉紳勢力團體的更有效的支持,他的經(jīng)世思想能夠在他影響能及的范圍內(nèi)發(fā)揮實質(zhì)性作用,因此這一時期他的經(jīng)世思想比較前期更具實踐性和具體性。這一時期王先謙的經(jīng)世思想及實踐則更成熟和明朗,以儒家的倫理為核心同時融入西方的器用拯救政治衰敗的思想更是突出。具體表現(xiàn)在政治上是固持保守,但在經(jīng)濟和文化教育方面異?;钴S。

      一、士紳階段的政治保守主張及活動

      甲午戰(zhàn)爭中清政府敗于東洋蕞爾島國,簽訂《馬關(guān)條約》,“兩萬萬膏腴之地,四萬萬秀淑之民,諸國眈眈”[3]3,劇烈的社會政治震蕩和心理落差, 使中國的有志之士, 猶如霹靂驚夢般蘇醒??涤袨榈热税l(fā)起了一場規(guī)模空前的維新運動,迅速在全國蔓延開來。此時的湖南,因曾國藩鎮(zhèn)壓太平軍起義在全國的地位從邊緣進入到中心,濃厚的忠君愛國思想使得湖南知識分子以天下為己任的抱負尤為強烈。由于甲午之戰(zhàn)中湘軍在遼東關(guān)外的慘敗,使湖湘人士倍感“甲午的敗仗,實是我們湖南人害國家的”[4]。加上同時期的湖南巡撫陳寶箴,學政江標, 按察使黃遵憲等湖南主政官員“向以志節(jié)自負, 于地方政務, 亦思有所振興”[2]280,力主變法維新。在此期間王先謙積極充當時務宣傳者。時任岳麓書院山長的王先謙,曾閱讀維新派《時務報》認為該報議論精辟,文章大都是拯救時弊的救時之作,“開廣見聞, 啟發(fā)志意”[5]549。于是他聯(lián)合城南書院和求忠書院院長, 征訂六份《時務報》,“由管書齋長隨時派人分送。每齋自第一號起,盡一日之力,或翻閱抄謄,或略觀大意”[6]1993,并撰寫了《購時務報發(fā)給諸生公閱手諭》,指出“近日文人, 往往拘守帖括, 罕能留意時務……。今強鄰逼處, 列國紛乘、膠我脂膏, 環(huán)顧幾無所憑恃?!瓰槭孔诱?出則疏庸貽笑,無以勵相國家,處則迂腐不堪,無以教告子弟, 枉生人世, 孤負圣明”[5]549。他告誡士人要讀書致用,期望士子們開闊眼光以成為國家的棟梁支柱。1897 年,王先謙、熊希齡、張祖同等六人, 建議在湖南建立時務學堂, 在士紳中籌集款項, 購置圖書,培養(yǎng)學貫中西的新式人才。時務學堂建立后,按察使黃遵憲與陳三立、熊希齡合議梁啟超擔任時務學堂中學總教習,得到了王先謙的贊成。十一月,梁啟超到達湖南,王先謙又“特加熱鬧,議于曾忠襄祠,張宴唱戲,普請各紳以陪之”[7]。王先謙認為:“天下學術(shù),斷不能盡出一途”[1]388,各派的學說可以相互借鑒,互補吸收,以達到救治時弊的目的。南學會成立之初, 王先謙曾陪同陳寶箴到會參加講演。他在自訂年譜中寫到:“學會之初立也, 中叢邀余偕往, 聽講者亦多。中承升座, 首舉‘有恥之志’四字為言, 聞者灑然動容”[2]280,“道合志同,各自立會,互相切,亦不失敬業(yè)樂群之義”[1]388。由于他開明的做法和積極支持,譚嗣同、熊希齡等屢屢邀請他講學。伴隨維新運動的深入,梁啟超等人積極提倡民權(quán),批判君為臣綱的倫理模式,主張“執(zhí)民權(quán)而強之,用民權(quán)而變之”[8]12。王先謙則認為“吾人舍名教綱常,別無立足之地。除忠孝節(jié)義;亦豈有教人之方? 今康、梁所用以惑世者,民權(quán)耳、平等耳。試問權(quán)既下移,國誰與治? 民可自主,君以何為? 是率天下而亂也。平等之說,蔑棄人倫,不能自行,而顧以立教,真悖謬之尤者!”[9]874并于7 月向巡撫陳寶箴遞交了《湘紳公呈》, 以辭去岳麓書院院長相要挾,要求屏退梁啟超等人。鑒于王先謙在湖南紳士集團中的學術(shù)影響力,陳寶箴做出妥協(xié),“請釋戈解甲, 容再負荊”[10]531。在這次事件中,王先謙前后的迥異態(tài)度,不難看出他對于維新派的支持僅僅在于《時務學堂招考示》中說明的:“查泰西各學, 均有精微,而取彼之長,輔我之短,必以中體為根本”[5]294。根本之圖在于驚夢世人,講求救治危亡。一旦運動超出了變革文化倫理的范圍,就會立刻被他摒棄。圣人之教,綱常之紀,總是萬不可動搖的。1907年,清政府實施憲政,湖南巡撫岑春蓂奏請王先謙等人為咨議局籌辦處會辦,王先謙推辭不得,勉強履職,但他對憲政表現(xiàn)的異常冷漠,表示“近歲師法西人,不得要領(lǐng),民生已大困,又欲淆亂其耳目,撓惑其心志,而有憲法自治之舉,誠非預籌補救之策”[9]933。他力主當今的急務在于“利民之實政耳”[9]933。在文化心理層面上來講,無論康梁的平等之說,還是清政府自上而下的體制變革,都觸動了王先謙底線——圣人之道和君臣大分,對于前者他可以采取有效的強制行動加以打擊,而對于后者,只能采用靜默的方式消極抵抗,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信仰一步步走向崩潰。辛亥國變后,王先謙仍留心清廷,確切的說是留戀固有的意識形態(tài),在自定年譜中亦以天干地支紀年而不采中華民國尊號,以示決心。

      二、士紳階段的經(jīng)濟活動

      戊戌維新前后也是王先謙的一系列經(jīng)世的經(jīng)濟和文化、教育活動的頻繁時期。王先謙提倡在中國發(fā)展工商業(yè),強調(diào)“民之要圖在商務”[1]388,“西人以工商利國, 用其貨物, 膠我脂膏。我不能禁彼物使不來,又不能禁吾民使不購, 則必講求工藝以抵制之,中國機庶可轉(zhuǎn)。故聲、光、化、電及一切制造、礦學,皆當開通風氣, 力造精能。國家以西學導中人, 亦是于萬難之中,求自全之策”[1]394。

      早在甲午戰(zhàn)后之初王先謙就開辦了本國的工礦企業(yè),以期爭回利權(quán),達到自強救國的目的。1895 年, 王先謙首先和陳寶箴在長沙創(chuàng)辦和豐火柴公司, 募集股本十萬余兩白銀,制火柴十余種,經(jīng)營狀況良好。1898 年春,王先謙與張祖同、熊希齡等創(chuàng)辦寶善成制造公司,采用官督商辦方式, 以王先謙和熊希齡等為經(jīng)理, 由王先謙負責具體事務。由于經(jīng)費短缺, 經(jīng)營意見不合,生產(chǎn)效益不顯。后來他向畢永年道白:“仆擲萬金于制造, 實見中土工藝不興, 終無自立之日。此心不為牟利, 較然甚明。眾志不齊, 中道相棄, 仆之寸念, 亦無改悔, 所恨滔滔天下, 忠信不立, 彌望虛偽, 非世運之佳征耳!”[1]388王先謙苦苦支撐, 希圖為湖南奠定富強之基。此后, 寶善成制造公司轉(zhuǎn)為官辦, 增加了紡織、舂米、榨油等項目, 還設(shè)立了一個小型發(fā)電廠, 成為湖南電力之肇端。后來在寶善成的基礎(chǔ)上又創(chuàng)辦成湖南電燈股份有限公司。此后不久, 王先謙又向陳寶箴建議開辦小內(nèi)河輪船,至1897 年夏,方才得到湖廣總督張之洞的準允, 并于1898年開拓航行。湖南、湖北之間開通輪船航運, 大大加快了兩湖的溝通和交流。然而王先謙發(fā)展工商業(yè)的經(jīng)世目的除了對內(nèi)以實民生外,更重要的是對外爭奪利權(quán)。1897年創(chuàng)辦的火柴公司招募流民入廠“計養(yǎng)活者約七八百人”[11]713,而且“大體上尚能與日本貨競爭”[12]55-56。

      庚子拳匪之亂后,清政府量天下之物力結(jié)與國之歡心,中國的礦產(chǎn)和鐵路修筑權(quán)也成為列強爭奪的焦點。在此期間湖南圍繞礦產(chǎn)的涉外糾紛達到一千多起,為抵制列強的掠奪,王先謙會同龍湛霖等人于1902年至呈巡撫成立湖南煉礦總公司,得到巡撫支持創(chuàng)立了阜湘總公司,采挖中路、南路礦山。之后又成立沅豐公司,采挖西路礦山。1903年,兩公司合并為“湖南全省礦務總公司”,遲至1906年,該公司壟斷了湖南礦業(yè)開采,進而抵制了外國勢力的入侵。正可“以稍塞漏卮,借圖補救”[12]192。同樣抵制外來勢力的活動還有1905年左右達到高潮的收回鐵路利權(quán)運動。列強以鐵路為侵略脈絡(luò),步步深入內(nèi)地?;洕h鐵路風波,導致官紳開展鐵路自辦。以王先謙等人為首的湖南士紳和商人“同具成呈稿,上之督撫,力請廢約”[9]753,并于1905年成立鐵路總公司,以王先謙與龍湛霖為總理積極籌辦自筑鐵路。此舉正如張之洞所夸贊的:“于爭索路權(quán),王力居多”[12]137。1909年清政府再度出賣路權(quán),王先謙、余肇康等人致電鐵路主管部門郵傳部,力主廢除借款。凡此種種正是王先謙看到了鐵路作為帝國主義勢力延伸的載體,使得“亡國有余”,才呼號奔走以求免于陷落。

      三、士紳階段的教育改革活動及主張

      王先謙認為:“西國強,源于富,富源于商,商源于工,工源于學”[13]378。在如何培養(yǎng)洋務人才的經(jīng)世問題上,王先謙對于傳統(tǒng)的科舉取士制度和學校制度脫離社會現(xiàn)實的弊端,亦頗有微詞。王先謙本人就是由科舉入仕的,而且入職中央以來,一直擔任教育官員,先后擔任云南、江西、浙江等地的主考官,對于科舉有異乎常人的洞察,曾談及八股取士,使士人為“章句所困”,“而庸庸者因之束書不觀,人才消耗,半由于此”[14]274。因此,在光緒丁酉戊戌年間群議變科舉法時,王先謙追述“光緒己亥合肥李公有請廢制藝之疏……予以為不必輕議……非當時之急務。今萬不得已而求轉(zhuǎn)機于異日之人才?!盵14]274早年的王先謙反對變革科舉,然時變則事變,甲午后面對國家的內(nèi)憂外患,王先謙肯定了戊戌科舉改革的積極意義,依據(jù)“窮則變,變則通”的理念,又一次走上務實的道路。然而王先謙的文化教育活動重點并不在科舉上,而是從人才的培養(yǎng)模式上著手,通過自己所掌握的切實有效的資源進行教育改制。首先對岳麓書院進行課程改革,然后通過自己在文化界的影響力引導湖南其他書院跟進。戊戌變法之前,王先謙在擔任岳麓書院山長主持書院改革時認為“方今時事多艱,培才為急,將欲講求實用”,他依據(jù)西方的教育模式,對原來書院教授的傳統(tǒng)經(jīng)史課程進行改革,將課程分為六類:“曰經(jīng)學,曰史學,曰掌故之學,曰輿地之學,曰算學,曰譯學”[15]5。“經(jīng)史掌故”之學王先謙督導,譯學則延請教習擔當。書院對學生的譯學課程在課時、考試、分數(shù)、請假、放假、黜退、補習等方面制定了詳細的獎懲措施,以及課程規(guī)條。要求學生無論在書院內(nèi)還是書院外“師生問答皆用西語”,以此來強化學生的外語學習。學生所修習的課程中“中學”的比重雖遠遠大于西學,但是西學作為經(jīng)世致用的必要措施,被根深蒂固的受中學影響的王先謙等人接受,這是西學優(yōu)越性被學人認知的開始,也是湖湘之地實事求是、反對故步自封、專侈游談的務實風氣的反映。戊戌變法之時,國人受西方影響,辦報之風盛行,王先謙認為“西報尤切要者,洵足開廣見聞,啟發(fā)志意,為目前不可不看之書?!盵16]11于是聯(lián)合城南、求忠兩書院山長訂購《時務報》六份,分于書院十二齋,每兩齋一份,由管書齋長隨時派人分發(fā),以供學生閱讀謄錄,最后由管書齋長收回備存。這種做法在全國開風氣之先,而這也要歸功于王先謙等人的開明思想和務實精神。較之于經(jīng)史類禁錮學生思想的做法,這種改革一方面可以對學生的思想進行引導,使學生免于極端邪說的誘惑,另一方面增加了學生的知識儲備,從而使學生對世界和知識有更廣闊的認識。王先謙在“周知當世之要,成為有用之才”的理念的指導下進行的微觀教育方面的改革嘗試,為傳統(tǒng)的教育注入了一股新鮮的血液。

      但王先謙的改革主張“變器不變道”,以中學為主,在傳統(tǒng)的教育中加入西學課程,以造就明時務、通中西的人才。岳麓書院在譯學黜退條例中規(guī)定:“凡新來學生試讀二月,可學者收,不可學者退,學生學問雖優(yōu),不遵約束或品行不端者斥退”[17]5。中國傳統(tǒng)文化歷來重視對人的教化,品行則是教化的反映,西學側(cè)重于技藝,而忽略了對人品格的培養(yǎng)。因此,“中學為主,西學為輔”的認知就成為王先謙的思想主流。光緒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清政府“新政”改革,八月初二日發(fā)布詔書,“著各省所有書院,于省城均改設(shè)大學堂,各府及直隸州均改設(shè)中學堂,各州縣均改設(shè)小學堂,并多設(shè)蒙養(yǎng)學堂”。王先謙卻建議巡撫俞廉三對上諭采取敷衍態(tài)度,將求實書院改為學堂,而岳麓、城南、求忠等書院一切照舊。王先謙之所以這么做,這與他的西學觀念密不可分,“西學無論巨細, 止當以工藝統(tǒng)之?!盵13]425他在《學堂論》明確區(qū)分了學堂與書院的區(qū)別,認為“學堂者,西國教授工藝之地,與中學之書院,名相似,實不相涉也”。學堂本身就是講求工藝技術(shù)的場所,書院的任務則是在于“一道德而同風俗”[1]388,傳道解惑。如若書院盡改為學堂,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維系就少了有力的輿論陣地。然至于學堂一事,王先謙本身并不反對,他曾建議:籌經(jīng)費;建學堂;擇教習;招學徒;設(shè)管領(lǐng);附建制造所;區(qū)分學目;游歷外國;勸工場;獎勵學生;獎捐輸。相反倒是認為這種做法有:開利源;塞漏卮;養(yǎng)窮民;收游民;開民智;紓民困;培邦本;足國用;張國威;保名教等十大好處。但是當時清末新政學制改革照搬照抄日本的學堂模式,所用的教科書亦不例外,這些個教科書宣揚的是西方的資產(chǎn)階級思想,與中國的倫理綱常相悖。王先謙認為,“中國初等小學,本有《四書五經(jīng)》可讀,無須旁及,則不必用教科書……而中國中學有群經(jīng)以資誦覽,有諸子史以供涉獵,則又不必用教科書。外人由中學入高等學,則有各種專門;而中國士人,就平日所誦習之書,已自經(jīng)分科,義理學、詞章學又分科……終身由之而不盡,豈尚有余力它求?則又不能用教科書”[9]928。認為學堂與書院之爭不是應不應該有之爭,而是量度比例之爭,文化主次權(quán)之爭。因此,這種對于西學既要用又要防的做法,凸顯出西方的政治倫理,在王先謙等人的眼中只不過是中國改革的具體手段,絕不可以替代儒家的意識形態(tài)染指中國名教。王先謙此舉并非他頑固不通時務,而是在盡量保護圣人之學不至淪喪,同時規(guī)避西學可能帶來的“地方風氣,日益敗壞,無術(shù)挽救”[9]753??傮w上來說,王先謙的改革思路和經(jīng)世實踐雖然是保守的,但是它所體現(xiàn)的是一種民族文化自保與穩(wěn)健的革新趨勢,辛亥國變后,王先謙曾評論:“或曰:‘清失天下,以法外洋故。’不知西人工藝,今日有必學之理勢,而為堂以聚學者,其事本與中學無關(guān)。且日本學之,有利無害,國以富強。明明前軌可循,棄而不用,而出此予智自雄之政策,使中學并受其殃”[9]15。清王朝的覆滅,或多或少的是在他進行改革的同時忽視了中學的綱常,過分的重視技藝,推崇西學,導致西方的政治思想等意識形態(tài)慢慢侵蝕掉維系王朝統(tǒng)治的根基。而這一切在王先謙的書院改革中已經(jīng)被提前偵知,這不能不說算是一種長遠的策略籌劃。

      結(jié)論

      時代的際遇讓王先謙經(jīng)歷了中國近代史上的歷次重大變革,而且或多或少的置身其間。王先謙一生經(jīng)歷了仕途,紳途,是一個典型的近代士大夫形象。作為地方大儒紳士親自參加影響湖南的實質(zhì)性經(jīng)世建設(shè)活動。他的紳途其實是仕途的繼續(xù),同時又是自成一個有核心有主題的實踐體系。正是社會地位的多角度變換使得他的經(jīng)世思想經(jīng)歷了從傳統(tǒng)方式到中體西用模式,由全局性、全國性層面到局部性、地方性層面的轉(zhuǎn)變。縱觀王先謙的一生,入世,出世,由學而仕,由仕而學,由學而紳,由紳而商。他的經(jīng)世活動帶有很強烈的時代感和憂患意識,既能夠因時制宜地采納西學,又能夠在西學之外護持本民族文化。雖然某些行為不利于近代化的進程,但是我們應該看到王先謙所主張的近代化是穩(wěn)健的本民族文化近代化,而非全盤西化這種絕對化的做法。這是中體西用在他身上的表現(xiàn),同時也是一個不能脫離自己的信仰的儒家傳統(tǒng)知識分子的近代化進化方式。以王先謙為代表的近代中國傳統(tǒng)儒家知識分子,在中國近代尋求出路的過程中的所采取的既開明又保守的態(tài)度和做法,正是植根于他們所固有的文化。他們的進步則可以歸結(jié)為一種穩(wěn)健的文化進步方式,由王先謙所引發(fā)出來的中國文化近代化的道路方式值得我們深思。

      [1]葉德輝.翼教叢編[M].臺北:文海出版社,1966.

      [2]王先謙.清王葵園先生先謙自定年譜[M].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

      [3]梁啟超.戊戌政變記[M].北京:中華書局,1954.

      [4]揚子五.工程致富演義[N].湘報,1898,(94):373.

      [5]沈云龍.戊戌變法[M]∥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第四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

      [6]陳谷嘉,鄧洪波.中國書院史資料 (下冊)[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7]熊希齡.上陳中丞書[N].湘報,1898,(112):445-448.

      [8]唐才常,譚嗣同.湘報類纂·雜錄[M] .臺北:大通書局影印,1969.

      [9]王先謙.葵園四種[M].長沙:岳麓書社,1986.

      [10]王先謙.虛受堂書札[M]∥陳中丞復書:卷一. 臺北:文海出版社,1971.

      [11]湖南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湖南省志:第一卷[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62.

      [12]湖南歷史資料編輯室.湖南歷史資料[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60.

      [13]王先謙.復萬伯任[M]∥虛受堂書札:卷二.臺北:文海出版社,1971.

      [14]王先謙.科舉論[M]∥虛受堂文集:卷一.上海:上海圖書館,光緒二十六年刻本影印.

      [15]王先謙.岳麓書院院王月課改章手諭[N] .湘學新報,1897,(9):4-6.

      [16]王先謙.岳麓院長王益梧祭酒購時務報發(fā)給諸生公閱手諭[N].時務報,1897,(18):11-12.

      [17]王先謙.岳麓書院新定譯學會課程[N] .湘學新報,1897,(10):4-5.

      [責任編輯 韋志巧]

      The Research on Wang Xianqian's Thought of Humanistic Pragmatism at Gentry

      QIAN Ze xing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Shanxi 710119, China)

      Wang Xianqian ever since obstructed the Hundred Days Reform in Hunan and was criticized by later historians as a representative of diehards; However, after analysis of a series of political views,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social activities in his later life, it can be seen in the occasion of national peril, Wang Xianqian, as a traditional Confucian intellectual, holds conservative attitude to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and acceptance of Western culture is limited, so he is not a static diehard.

      Wang Xianqian; gentry; humanistic pragmatism

      K256

      A

      1672-9021(2016)04-0090-05

      千澤星(1990-),男,河南武陟人,陜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2014級在讀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國古代史。

      2016-05-06

      猜你喜歡
      時務西學學堂
      古稀之年上學堂
      鄉(xiāng)村的“時務”——鄉(xiāng)村治理如何理?
      當代陜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9:16
      《時務報》的內(nèi)訌風波
      完形填空一則
      康熙皇帝的西學教師
      紫禁城(2019年11期)2019-12-18 03:14:36
      長沙時務學堂研究綜述
      孤本《性原廣嗣》與西學之影響
      西學大家系列叢書
      天津人大(2015年9期)2015-11-24 03:26:46
      森林學堂
      寶寶國學堂
      娃娃畫報(2015年6期)2015-07-30 04:48:07
      汤阴县| 宣化县| 五寨县| 南靖县| 景宁| 沈阳市| 葫芦岛市| 内丘县| 福鼎市| 蒙自县| 阜平县| 吉木萨尔县| 荔波县| 阿拉善左旗| 富裕县| 万年县| 汝南县| 康马县| 鄂州市| 湘西| 钟山县| 西乡县| 五家渠市| 苏尼特左旗| 东莞市| 阿勒泰市| 佛学| 教育| 藁城市| 阜平县| 石棉县| 咸丰县| 江山市| 开封市| 康定县| 宜昌市| 铁岭市| 锦州市| 繁峙县| 德昌县| 济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