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愛珍
?
從仿寫入手
●汪愛珍
閱讀和寫作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為了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指導學生掌握初步的習作方法,筆者以仿寫為載體,循序漸進地指導低年級學生愛上習作。
句子是構段成篇的基礎。為了指導學生寫好句子,筆者常常從范文中精選出優(yōu)秀的句子讓學生仿寫。
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用詞造句是寫好句子的基本方法?!墩n間十分鐘》一文中,作者用“有的……有的……還有的……”的句式,寫出了同學們多姿多彩的課間生活。筆者引導學生體會這組關聯(lián)詞的用法,并試著練習說話。學生在《今天我值日》《逛超市》《陽光活動一小時》等日記中,運用這組詞語寫出了條理清晰、情感真實的句子。
在仿寫句子的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常常把“一邊……一邊……”與“一會兒……一會兒……”相混淆,于是進行了這樣的指導:前者所說的兩個動作應當發(fā)生在一個人身上,動作是可以同時進行的,例如“我一邊跳繩,一邊數(shù)數(shù)”這個句子正確,因為跳繩用腳,數(shù)數(shù)用嘴,兩個動作可以同時進行;后者所說的兩個動作也是發(fā)生在一個人身上,但不是同時發(fā)生的,而是有順序的,例如“我一會兒看電視,一會兒寫字”是對的,因為看電視和寫字都要用到眼睛,但這兩個動作有先有后。通過講解、訓練,學生懂得了兩者的區(qū)別,能夠熟練運用了。
小學階段,比喻句、擬人句的仿寫是練習的一個重點,對低年級學生來說,它更是一個難點。為了突破這一難點,教學中,筆者充分利用文本中的比喻句、擬人句引導學生練習。例如:教學鄂教版《語文》課標實驗教材二年上冊(同版本教材以下只注明冊數(shù))的《湖》時,筆者讓學生模仿“它亮得像面鏡子,它綠得像塊翡翠”的句式,仿寫“妹妹的臉紅得像_________,樹上的柿子像_______”;教學二年級上冊《自然界的時鐘》時,筆者讓學生模仿“五點鐘,野薔薇綻開笑臉”等句子,仿寫“小樹_______,小草________,蜜蜂________”。通過反復訓練,學生逐步掌握了寫比喻句和擬人句的方法,并寫出了很多充滿情趣的句子。
優(yōu)美的有特色的片段也是仿寫的對象。
啟發(fā)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培養(yǎng)想象能力是二年級上冊《黃山奇石》的一個教學目標。這篇課文的結尾用“黃山的奇石還有很多,像‘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概括地介紹了其他怪石,以表現(xiàn)黃山奇石數(shù)量之多和形狀之怪。
教學時,筆者讓學生想象這些奇石的樣子,并模仿“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的寫法說一說,然后寫下來。有一名學生這樣寫:“天狗望月”就更好玩了。遠遠望去,那巨石就像一只狗蹲在高高的山峰上,靜靜地望著天邊的月亮,好像要把這個“大月餅”吞進肚子里呢。這個句子想象合理,結構與課文中的例子基本一致。經(jīng)常進行這樣的訓練,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能同步得到提升。
文章的結構就是文章的“骨架”。要寫好文章,必須先搭好框架。
二年級上冊綜合性學習《秋天的色彩》,要求學生通過觀察秋天的色彩,積累、運用有關顏色的詞句,感受秋天色彩的絢麗多姿,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精妙。教學時,教師先引導學生交流形容秋天色彩的詞語,用“_________的__________”的句式說話,接著交流形容秋天色彩的句子,用“秋天有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的句式說話。在指導寫話時,教師讓學生用片段中的“走出校園,走進大自然,我發(fā)現(xiàn),秋天是五顏六色的”作為開頭,中間具體描寫秋天的色彩,最后寫一寫自己對秋天的感受。學生運用這種方法,寫成了許多“總分總”結構的小作文。如,“走出校園,走進大自然,我發(fā)現(xiàn),秋天是五顏六色的。秋天有紅紅的蘋果,有黃黃的梨子,有綠色的桔子,有橙色的柿子……秋天真好??!”“走出校園,走進大自然,我驚喜地發(fā)現(xiàn),秋天是五顏六色的。秋天有藍藍的天空,有黃色的銀杏樹,有紅色的甘蔗,有綠色的芹菜……秋天真像一幅美麗的畫!”
(作者單位:武漢市新洲區(qū)邾城街第六小學)
責任編輯姜楚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