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地球宣言:對全球暖化危機的覺醒與挽救

      2016-03-15 20:04王帥
      世界文化 2016年2期
      關鍵詞:馴鹿

      王帥

      2015年12月30日,北極氣溫一度升破0℃,比以往冬季正常氣溫高出近30℃,已逼近盛夏時的高溫。

      美國航空航天局援引衛(wèi)星數據說,2016年的厄爾尼諾現(xiàn)象比預期的更為嚴重,可能達到1997年、1998年的強度,即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水平,對大氣環(huán)流、天氣模式以及北極氣溫均會造成影響。

      2015年12月,巴黎氣候變化大會(第21屆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主席、法國外長法比尤斯宣布,大會的最終文本獲得全球近200個與會國家的一致通過,達成新的全球氣候協(xié)議,為2020年之后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做出安排。面對自然的重重危機,這場被視為“挽救人類命運的最后一次機會”的巴黎氣候變化大會,會給我們怎樣的答案?

      對許多人來說,地球暖化仍是一個抽象概念。我們并未感受到氣溫明顯上升,但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值在增加,如果我們不采取行動,它就會持續(xù)增加。每個系統(tǒng)的穩(wěn)定狀態(tài)都有其臨界點,少許壓力如氣溫略微上升或許沖擊不大,但連續(xù)性的沖擊就會造成系統(tǒng)崩潰,這就是所謂的引爆趨勢。而事實上,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一些現(xiàn)象,也似乎在印證著氣候變暖所帶來的危害。

      馴鹿群日漸凋零

      由于全球氣候變暖,美國境內約25%的兩棲和爬行動物將面臨滅絕的危險,東南亞地區(qū)大熊貓最鐘愛的竹子品種將急劇減少而導致其食物來源受到極大威脅;由于水溫升高,淡水鱷會有意減少長期潛水的頻率,并減少對爬行動物來說必要的天敵防范意識;如果不對全球變暖的勢頭加以遏制,生活在澳大利亞東南部的珍稀品種山袋貂將在2020年前滅絕;南極冰川的不斷融化將導致2100年前后南極阿黛爾地的帝企鵝數量由3000只銳減至500—600只;變暖會使細菌和病毒入侵北極,而北極熊卻沒有能夠與之抗衡的免疫力;魚群為了尋找更冷的水域而向北遷移,使靠捕魚維持生計的動物們失去了口糧……總而言之,全球變暖對已適應了各自生存環(huán)境的動物們造成了最為嚴重的傷害。

      當熱能在全球氣候系統(tǒng)中積累,某些地方所面臨的沖擊更甚他處,比如西北極地、阿拉斯加與加拿大西北地區(qū),這里是生物在全球氣候暖化之下掙扎求生的最前線。冬季寒風能讓氣溫降至-56℃,當地生物早已進化出適應酷寒的能力。如今,這片地區(qū)正在暖化,居住于此地一百多萬年的物種,比如北美馴鹿,面臨著嚴峻的生存危機。

      阿拉斯加漁獵局研究員史蒂夫·亞瑟稱:“波克潘河馴鹿群數量在1989年達到最高峰,約18.7萬頭,之后數量就開始穩(wěn)定下降,現(xiàn)在只剩12萬頭?!?萬頭馴鹿的消失傳達出怎樣的訊息?它們的消失是自然的生命循環(huán),還是一個物種受困于氣溫上升的證據?亞瑟發(fā)現(xiàn)了近幾年夏季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多座谷地糧草充足卻被閑置,而馴鹿群卻常常在巖石與山脊等高地出沒,那里草量貧乏,還需耗費大量體力攀爬。那么,它們?yōu)楹畏艞壺S美的草地而舍近求遠呢?亞瑟懷疑馴鹿是在躲避阿拉斯加“真正的州鳥”——蚊子。蚊群每天能從一頭馴鹿身上吸走一湯匙的血液,為了躲避這些小惡魔,馴鹿只好躲進山上能驅趕蚊子的強風中。當地馴鹿的夏季生活是一場艱辛的斗爭,天氣越溫暖,昆蟲的繁殖期就越長,因此就會有更大的蚊群對馴鹿造成更嚴重的威脅。“它們要花時間趕蚊子,還要進食與休息,用在驅趕蚊子的時間越多,精力消耗就越大,覓食進食的體力就會隨之減少?!眮喩Q。

      到了冬天,馴鹿們更難找到足夠的食物。氣溫上升使得降雪量增加,積雪越高食物埋得越深,它們每天要挖掘數十個雪坑尋找地衣填飽肚子,較深的積雪也令馴鹿們更加難以躲開野狼等掠食者。而當冬雨滲入雪下在地表結冰時,還會形成一層無法穿透的屏障,讓馴鹿吃不到食物。

      冬天吃不到食物,夏天又有蚊蟲不停騷擾,馴鹿自然會變得虛弱無力。馴鹿補充的熱量不足,死亡的成鹿會增加,產下的幼鹿也會變少,這兩項因素都會造成馴鹿數減少。更何況,它們還要應對氣溫升高所引起的另一個必然結果——更多的暴風雪。近些年來,每年春天出現(xiàn)的暴風雪對波克潘河馴鹿群造成了巨大的傷害,遷徙行動被迫推遲,幼鹿在遷徙途中就降生了。

      哥威迅人在極地氣候生存一萬多年,他們是大自然的敏銳觀察者,已經發(fā)現(xiàn)馴鹿群數在減少。他們利用這片土地的資源,在森林里獵捕麋鹿、野羊和野鴨,從河中捕魚,但馴鹿才是他們生存的依靠。哥威迅原住民的后代杰瑞斯·伊萊亞司說:“從我們在母親子宮里成長時起,就有許多養(yǎng)分來自馴鹿,這才是我們的生命之源,我們從小靠它長大,吃它的肉干和骨髓,讓我們獲得能量,擁有健康身體。沒有它們,我們也無法在此生存?!备缤肝幕敲乐拮罟爬系奈幕?,哥威迅人與當地生態(tài)系統(tǒng)共存上萬年,如果馴鹿滅絕,人類也終將受害。

      海洋生物瀕死掙扎

      遷徙對海洋生物和陸地生物來說同樣重要,浮游動物每天的上下往返,可以說是地球上最壯觀的遷徙場面,數十億浮游動物加入其中。而日益變暖的氣候使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導致海洋碳酸化而殺死大量微生物,一旦海洋食物鏈的最底層消失,食物鏈將從下而上迅速斷裂,并蔓延至海洋以外。

      浮游動物在海洋食物網占有中心地位,海洋生物學家比爾·彼得森與組員追蹤了其中一種較大的浮游生物——磷蝦。從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初,彼得森擔憂地眼看美國俄勒岡州太平洋海岸的磷蝦數劇減:“當時浮游動物數量比1950年減少20%,海里幾乎看不見它們,大家都很擔心?!钡堑搅?0年代末,情況卻突然好轉。

      科學家們認為,浮游動物數量的增減跟水域內冷暖流的重組密切相關。俄勒岡外海有冷流時,浮游動物就如魚得水;如果海水變暖,它們的數量就減少。洋流能帶來富含養(yǎng)分的深海海水,而當海洋表面的溫水層變厚時,來自深海富含養(yǎng)分的洋流就會被切斷,80年代至90年代初磷蝦銳減的原因正在于此。而冷循環(huán)的再次到來使90年代的磷蝦情況出現(xiàn)好轉。太平洋的溫度變動,長久以來都悄無聲息地進行著,但在目前全球暖化的大背景下,這一規(guī)律將會改變。彼得森稱:“這種冷循環(huán)很快就會被熱循環(huán)代替,因為全球變暖一直都在繼續(xù)?!币恍┭芯咳藛T擔心,當這種水溫變化達到頂峰時,可能會使浮游動物的數量達到臨界點,從而造成其數量無法恢復。一旦出現(xiàn)這種情況,人和動物都很難在這片水域幸存。

      在美國加州霍普金斯海洋站,氣溫上升對近海地區(qū)的顯著影響已在觀測當中。加州潮池的生物種類開始出現(xiàn)變化,有些動物受暖化影響被迫北遷,但并不是每種生物都能適應遷移后的新環(huán)境。與此同時,生物學家們對殘留生物的未來頗感擔憂。這些潮池生物多半很堅韌,它們必須堅強才可以幸存下來。在這里,生物必須承受無窮無盡的海浪拍擊,來來回回的潮汐還會讓氣溫在一日當中大幅變動。生物學家喬治·索美洛稱:“這些動物原本置身10℃的低溫,當潮水退下,太陽升起,氣溫就會上升到35℃。對生物的生理狀態(tài)而言,這是一種變化劇烈的環(huán)境,它們正承受極大壓力?!?/p>

      對此,生物學家們決心一探究竟,找出這些生物能承受的最高溫度。在一次實驗中,強納森·史提爾曼收集了潮池中的不同小蟹,為它們接上心率監(jiān)視器并放進水里,然后逐漸提高水溫。出乎意料的是,這些小蟹如今在海洋中所承受的最高溫度,幾乎已經達到承受極限。而一旦這些小蟹滅絕,以它們?yōu)槭车纳镆矊⑹艿缴{。食物網的本質即是如此,牽一發(fā)而動全身。隨著地球暖化的加劇,地球生命將面臨重整。

      海水升溫的連鎖反應

      全球變暖的影響不僅僅局限于動物,人類其實也飽受其害。氣候微微變暖,氣溫上升的感覺并不明顯,但是在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的馬拉卡斯海灘上,卻出現(xiàn)了非常奇怪的病例。氣候變化真的會引發(fā)怪病嗎?

      西印度群島大學的醫(yī)生蜜雪兒·蒙提爾一直認為特立尼達是最適宜孩子們生長的地方,但近年來她開始有所質疑,因為她每天都要面對一種如陰影般籠罩整個地區(qū)的神秘疾病。對當地孩童而言,簡單的呼吸已經變成了一種挑戰(zhàn)——哮喘成為特立尼達地區(qū)的常見病,而且病例在持續(xù)增加。

      事實上,蒙提爾并非是加勒比海神秘疾病爆發(fā)事件唯一的研究者。美國地質勘探局的海洋生物學家金杰·葛里森在二十多年前就著迷于圣約翰島的珊瑚礁,它們五彩繽紛,眾多魚類穿梭其間,儼然一場視覺盛宴。但近年來,珊瑚礁逐漸變得面目全非,甚至染上了一種神秘疾病,變得形銷骨立。加勒比海地區(qū)的珊瑚“海扇”逐漸衰亡,和當地日增的氣喘病例一樣,都讓人感到不解。引起這些疾病的原因何在?為什么會在現(xiàn)在爆發(fā)呢?一條始料未及的線索將連結起這些謎題——所有問題竟然都與當地人司空見慣的灰塵有關,來自數千里之外的灰塵。

      50年前,尼日利亞的查德湖是非洲的第四大湖,整個湖面一望無際,曾一度魚獲滿盈。但是,長期干旱使查德湖的面積減少至二十分之一。隨著湖水逐漸干涸,仰賴查德湖生存的社區(qū)也依序在僅存的低淺水道邊緣重建,當地居民只能依靠放牧和耕種來養(yǎng)家糊口,而且基本上只有雨季的時候才能耕種。這個地區(qū)不斷經歷著旱季循環(huán),但與特立尼達哮喘病同期爆發(fā)的這次干旱卻極其嚴重。研究至此,尚無法斷言這是不是全球變暖造成的,但不管什么原因,結果都造成了更多的沙塵。越來越多的塵土被卷入空中,吹往數千公里外的美洲。

      回到特立尼達,蒙提爾醫(yī)生懷疑撒哈拉沙塵是孩童哮喘病例激增的主因,她開始分析個案資料,找尋哮喘病發(fā)與非洲沙塵之間的關聯(lián):“我們發(fā)現(xiàn),一旦出現(xiàn)撒哈拉沙塵形成的塵霾,就會有更多哮喘病童前來急診求醫(yī),而且癥狀都表現(xiàn)得很嚴重?!迸c此同時,葛里森針對海扇疾病成因的調查也逐漸定位在撒哈拉沙塵暴。由于珊瑚疾病爆發(fā)的范圍比較大,她懷疑病因應是某種隨空氣傳播的傳染源,或許灰塵中攜帶了一種不知名的有害病原體。而一位美國微生物學家的發(fā)現(xiàn)讓她堅信自己找對了方向。這位微生物學家發(fā)現(xiàn)土壤中一種名為曲霉菌的真菌,可能就是讓海扇生病的元兇。葛里森立刻聯(lián)絡此人,請他分析自己收集的樣本:“在我從維京群島采集的第一批樣本中,他就找到了曲霉素的菌體,而這也是他所發(fā)現(xiàn)的使海扇致病的主要因素?!比缃?,雖然撒哈拉沙塵暴與加勒比海疾病的關聯(lián)性大增,但仍有一個擾人的問題尚待解答:來自非洲的沙塵暴穿越大西洋已有千年,為何現(xiàn)在才出現(xiàn)這些問題?

      大氣學家吉姆·哈瑞爾致力于研究地球氣候系統(tǒng)的內部運作,尤其是大西洋上空神奇的大氣系統(tǒng)。近年來每到冬季,北大西洋大氣系統(tǒng)出現(xiàn)的模式化劇烈振蕩引起了哈瑞爾的注意,他認為這個系統(tǒng)是受到了某種刺激,并鎖定一個主嫌——大氣中二氧化碳值增加造成的全球暖化。他使用電腦模式進行研究,并開始專注于一個平均氣溫上升尤其迅速的地區(qū)——印度洋。當他把印度洋升溫因素加入電腦后,北大西洋的固定模式突然復現(xiàn)。哈瑞爾斷定是印度洋的暖化影響了北大西洋大氣系統(tǒng):這股熱能如池水中的漣漪穿越大氣,當它抵達北大西洋,就會增強北大西洋振蕩的能量,也把更多的非洲沙塵吹向美洲。

      整個過程中所體現(xiàn)出的復雜性及全球性令人難以置信:印度洋溫度升高,然后影響了北大西洋振蕩,進而影響了撒哈拉地區(qū)的沙塵,于是就有大量的灰塵被吹到了加勒比海地區(qū),從而引起了兒童哮喘和海扇疾病的爆發(fā)……日趨變暖的海況對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都造成了災難性的影響。

      冰川融化的致命威脅

      在20世紀,全球氣溫平均升高了0.6℃,升溫的幅度比之前的9個世紀要大得多。隨著氣溫的升高,地球上的海水也正在被緩慢加熱。海水一旦變暖了,它的體積就會膨脹,這意味著海平面將會升高。海水的升溫還會引發(fā)嚴重的熱帶風暴和颶風,而如果加之極地冰原的融化,情況將會更加不妙。

      世界各地,各種不祥的預兆正在發(fā)生:非洲屋脊——乞力馬扎羅山頂的終年積雪正在慢慢消失,美洲安第斯山脈的冰雪世界正在慢慢消融,美國蒙大拿州冰川國家公園里的冰川正在慢慢干涸。每一天,極地冰原都會流失500噸的冰,這引起了科學家的警惕,因為十分之一的地球表面都被冰原覆蓋著。這些體積驚人的極地冰川一旦大量融化,地勢較低的沿海地帶可能會遭受滅頂之災,南太平洋的一些島國可能會完全沉入海底。在孟加拉,數以萬計的災民不得不背井離鄉(xiāng),淪為氣候難民。在美國的許多大城市如邁阿密、巴爾的摩、紐約和波士頓,許多昂貴的沿海設施將會被淹沒。

      冰川融化對當地居民來說一直以來都是一種威脅。秘魯的冰川融化就曾引發(fā)一場巨大的雪崩,給當地居民帶來恐慌。生態(tài)研究專家丹尼爾·法格雷稱:“這些冰川上掉落的冰塊會跟山上的火山灰混合在一起,變成一種火山泥漿,跟液體水泥差不多,它們從山上快速地流下來,這會帶來毀滅性的破壞。”不但如此,在一些地方,融化冰川形成的高山湖泊隨時有爆發(fā)洪水的危險。而在高山地區(qū),冰川起到了天然蓄水池的作用,美國西部居民87%的水源都來自冰川。“這些冰川一旦融化,當地居民就必須尋找其他的水源,或者干脆搬家了?!敝饾u升高的海洋還將會淹沒耕地、小鎮(zhèn)和城市,但是跟以往洪水不同,一旦海水泛濫便不會停止。如果極地冰冠融化到一定程度,后果可想而知。

      在南太平洋的島嶼上,居民們正在跟侵蝕海岸線的海浪做斗爭。圖瓦盧島平均海拔只有1.8米,如果海平面不斷升高,整座島將面臨被吞噬的危險。在孟加拉,逐漸升高的海水已經滲入國民的飲用水系統(tǒng),養(yǎng)育著幾百萬人口的稻田也可能會消失在鹽水之下。沒有了賴以生存的淡水和水稻,孟加拉的3000萬氣候難民可能將背井離鄉(xiāng)。對一個國家來說,這樣大面積的人口遷移可能會帶來混亂。美國海軍陸戰(zhàn)隊的退休上將安東尼·津尼(Anthony Zinni)參與撰寫了一份報告,內容是關于環(huán)境變化給國家安全帶來的潛在威脅:“像這樣因為環(huán)境問題使大規(guī)模的人口搬離居住地,常常會發(fā)生嚴重的健康問題,這對國家的安全也會有影響。我們可能會失去一些資源,這些資源可能是我們必需的,這就會引起一些經濟問題,導致沖突,威脅國家安全,對國家軍隊產生直接的影響?!?/p>

      氣候變暖的訊號也發(fā)生在了北極,一些正在溶解的永凍土向大氣層中釋放甲烷,而甲烷也是溫室氣體的一種,這種現(xiàn)象將會加劇溫室效應。北極的海水升溫后,鯨魚、海象和海豹就會改變原本的飲食和遷徙方式,當地居民想要捕獵它們將會更加困難。禍不單行,當地土著居民面臨著食物短缺的嚴重困境時,越來越高的海水正在一點點侵蝕著他們的家園。

      隨著冰川的融化,地球表面能反射光線的白色部分逐漸縮小,取而代之的是土壤和海洋。而這些深色的表面會吸收更多的熱量,從而加速冰川的融化,這也就是科學家們所說的“反饋效應”。

      海水升溫引發(fā)的嚴重熱帶風暴和颶風也在雪上加霜。颶風所需的熱量來自海水的上層,所以如果海水升溫,颶風會吸收更多的熱量,威力也會更大。在切薩皮克灣,居民們已經注意到在過去的100年里,已經有13個島嶼徹底消失了。他們不但會失去了家園,也失去了保護他們的天然屏障。當颶風向內陸地區(qū)移動的時候,這些島嶼就像是天然的減速帶,可以降低颶風的威力;海浪經過濕地時會再次減速。所以,當海浪沖到人口稠密地區(qū)時,大部分力量都已經被分散掉了。失去了島嶼和濕地等“減速帶”的保護,許多沿海城市如紐約、邁阿密和巴爾的摩都暴露在了海浪和颶風的威脅之下。在20世紀,167次颶風襲擊了美國東南部的墨西哥灣和東部沿海地帶,但在6次最強烈的風暴中,有3次連續(xù)發(fā)生在2005年的僅僅52天之內。聯(lián)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認為,全球氣候變暖應該為這些劇烈風暴的發(fā)生負一定的責任。

      捍衛(wèi)家園,共同應對氣候暖化

      引起全球氣候變暖的因素很多,目前世界范圍內的主要原因是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排放量過多。這要追溯到19世紀中葉的工業(yè)革命時期。當時,工廠開始燃燒化學燃料,數以百萬噸的二氧化碳和許多其他溫室氣體被排放到大氣層中,而二氧化碳就像一條毛毯,能夠非常有效地攔截地球散發(fā)的熱量,然后再把這些熱量發(fā)射回地球。此外,人口劇增、大氣環(huán)境污染、海洋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土地遭破壞、森林資源銳減、酸雨危害、物種加速滅絕、水污染、有毒廢料污染等人為因素,以及火山活動、地球周期性公轉軌跡變動等自然因素,也都加劇了氣候變暖。

      根據聯(lián)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報告,未來可能會是這樣:各個大陸的沿海城市岌岌可危,數以千萬的人口被迫遷移,淡水資源和食物越來越緊缺。

      專家們呼吁,我們應該更嚴格地限制溫室氣體的排放。但是,即使我們限制了排放,大多數溫室氣體也要很長時間才會在大氣層散去。安東尼·津尼說:“這是一個需要20年甚至30年才能解決的問題,但是如果我們現(xiàn)在不做,當災難來臨的時候一切就晚了,我們就失去了降低災難影響的最佳時機?!睘榇?,需要我們努力去做的是:全面禁用氟氯碳化物,開發(fā)替代能源;保護森林,實施大規(guī)模造林工作,努力促進森林再生;限制汽機車排氣量,抑制臭氧和甲烷等其他溫室效應氣體;改善汽車使用燃料狀況, 減少化石燃料的消耗;改善各種場合的能源使用效率,尤其是住宅和辦公室的冷暖氣設備;鼓勵使用天然瓦斯作為當前的主要能源,鼓勵使用太陽能;實行二氧化碳總量控制,對化石燃料的生產與消費依比例課稅,征收污染、排放稅,等等。

      按照巴黎氣候大會的新草案,各國的目標是將21世紀末的氣溫升幅控制在不超過工業(yè)革命前的2℃之內,甚至是1.5℃。2020年后,發(fā)達國家每年至少會撥出1000億美元,幫助發(fā)展中的國家實行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的措施。

      為宣傳普及環(huán)境保護的必要性和緊迫性,讓普通百姓也知曉利害,各路媒體頗動腦筋。《華爾街日報》從人們的日常生活入手,設計了一款交互式的地圖來聚焦汽車尾氣的排放。英國《衛(wèi)報》采用多媒體技術,講述了全球變暖給湄公河流域帶來的困擾?!都~約時報》和美聯(lián)社公布了用無人機在北極拍攝的冰川融化視頻:曾經一望無際的冰面在幾年時間當中碎裂四散,不少冰川已經融化成為橋梁狀的冰洞,冰冠之間也形成了小河,融化的冰水如瀑布一般傾斜而下?!杜聿┥虡I(yè)周刊》用一組可視化的圖表來分析影響全球變化進程的因素:從1880年到2015年,地球的溫度呈現(xiàn)出不斷上升的趨勢;而一些自然因素變化不大,只有溫室氣體的增長曲線與全球變暖的曲線相當。英國《金融時報》在網站上創(chuàng)建了氣候變化計算器,根據各國發(fā)布的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計劃及可能采取的措施,創(chuàng)建相應的數據模型。

      人類在不知不覺中調高了地球的溫度,而全球變暖給地球帶來了致命的威脅——生物消亡、空氣污染、冰川融化……為了避免災難逐漸變成現(xiàn)實,讓我們緊急行動起來,捍衛(wèi)自己賴以生存的家園!

      猜你喜歡
      馴鹿
      馴鹿錦標賽
      馴鹿人
      假如人過馴鹿的生活
      圣誕馴鹿來了
      一只小馴鹿的生死時速
      馴鹿零錢包
      探訪查坦族,走進最后的馴鹿部落
      喂馴鹿
      找一只馴鹿過圣誕
      美麗馴鹿
      永仁县| 沙洋县| 电白县| 孙吴县| 绥中县| 苗栗市| 南昌市| 万全县| 清远市| 磐石市| 兰州市| 永济市| 嵊泗县| 南阳市| 绥宁县| 聂拉木县| 平武县| 永川市| 凤翔县| 麦盖提县| 深水埗区| 南川市| 高阳县| 松原市| 来安县| 和政县| 潼关县| 米易县| 那坡县| 孙吴县| 灵石县| 平定县| 岫岩| 嘉义县| 晋州市| 故城县| 中卫市| 西峡县| 日喀则市| 江源县| 郑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