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薪燚(西華師范大學,四川 南充 637009)
師范院校學生教育與管理探析
文薪燚
(西華師范大學,四川 南充637009)
本文主要分析了師范院校在當前形勢之下的教育管理工作,在此基礎上分析了師范院校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現(xiàn)狀,并提出了針對性的解決措施,提出了一些適合未來的高等師范院校的教育管理的方法。
師范院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現(xiàn)狀問題對策
隨著國家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及師范院校的迅速發(fā)展,我國的許多高等師范院校對學生的管理模式和教學內容進行了相應的調整,目前,這些方面的調整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是盡管如此,由于社會對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不斷提高及師范生的發(fā)展的需要不斷變化。目前某些師范院校存在管理方式和教學內容不被學生接受及學校的管理與學生實際現(xiàn)狀和需要相脫節(jié)的現(xiàn)象,因此,了解學生的實際需求,看清未來教育行業(yè)的發(fā)展趨勢,認清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現(xiàn)狀,并且創(chuàng)新原有的教育方式和管理模式,建立一套適應學生需求和社會人才需求的教育管理模式,就是目前師范學院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問題。
2.1學生水平參差不齊。近年來,隨著國家教育政策的不斷變化,師范院校普遍都在擴招,因此導致師范院校的學生數(shù)量也在不斷增加,但與此同時,跟以前的精英教育相比,擴招導致現(xiàn)在的生源質量明顯下滑。高考不再是通往高等院校的唯一途徑,現(xiàn)在不同年齡層次、社會閱歷的人都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意愿選擇是否需要接受高等教育,因此生源之間的差別逐漸增大;同時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師范生的價值取向、思維意識、行為方式、成長意識及生活方式等都逐漸向著多樣化的方向發(fā)展,而且現(xiàn)在的大學生從小家庭條件優(yōu)越,基本都是獨生子女,因此自我意識較強,通常情況下做事都會以自我為中心,缺乏一定的集體意識,有時候甚至呈現(xiàn)出自私自利的性格特點,因此也導致學生之間的關系存在很多問題;除此之外,大學生普遍都來自五湖四海,在大學這個群體里,有很多寒門學子,因此師范院校里面的貧困生很多,再加上現(xiàn)在的大學生逐漸表現(xiàn)出越來越多的心理問題,就業(yè)壓力的增加等一系列問題和現(xiàn)狀,都導致師范院校原本單一的教學管理模式無法適應目前情況復雜的師范生的培養(yǎng)和教育。因此對原來的教育管理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迫在眉睫[1]。
2.2學生教育管理模式落后。傳統(tǒng)的單一的師范生的教育管理模式在師范院校成立和發(fā)展初期發(fā)揮了很大作用,那個時候學生普遍易于管理,學生之間的差距不是太大,而隨著師范教育的不斷深入改革和學生集體的自我意識的不斷加強,原本的封閉式、保姆式、強制性的教育管理模式已經和現(xiàn)實嚴重脫節(jié),傳統(tǒng)的教學管理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導致師范學院的學生對此抱怨連篇,除此之外,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將學生看做純粹的教育管理對象,對大家實行統(tǒng)一的強制性管理,忽視對學生的自主能力的培養(yǎng),所以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存在的一個弊端是導致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變差,學生的發(fā)展?jié)摿椭鲃觿?chuàng)造性受到了一定的遏制,因此大家很有可能都變成學習機器,不能成長為社會需要的綜合性人才。此外這種管理人員和學生之間的對立或是不平等也間接導致師生關系的不融洽,大學生還處在青春期,有一定的叛逆心理,所以可能導致老師的管理工作開展起來相對困難。
2.3學生教育管理隊伍整體經驗不足。大學生普遍都選擇住校,師范院校的學生也不例外,因此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一般都涵蓋學生和生活兩個方面,可以說學生的管理工作是一項任務非常重的工作,并且需要承擔很大責任和風險,學生在校期間,一旦出現(xiàn)任何問題,則學校的教育管理人員都是第一責任人,而且第一責任人需要在第一時間協(xié)調處理好各項工作,給管理老師需要給學校一個合理的解釋,而學校需要給學生家長一個說法,因此學生管理工作事關重大。但現(xiàn)狀是,某些師范院校的管理老師是研究生剛剛畢業(yè)的年輕教師,缺乏一定的實際經驗,雖然這些年輕老師和學生的年齡差距不大,不存在代溝,但是有些事情仍然需要按原則辦事,管理經驗的不足則會導致年輕教師在處理事情時往往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往往事倍功半。另外,現(xiàn)在的年輕教師往往工資待遇不是很好,因此,學校的管理人員在學校中的地位、未來的發(fā)展及待遇等都會對老師的積極性造成直接影響,導致老師在管理工作中常常出現(xiàn)懈怠、不負責任的情況,因此上述情況都會對師范院校的學生教育管理工作造成一定的阻礙,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和未來的可持續(xù)發(fā)展[2]。
3.1管理模式的創(chuàng)新問題。近幾年來,各大高校都在積極響應國家的教育改革要求進行擴招,因此導致高等師范院校的學生數(shù)量不斷增加,盡管為我國未來的現(xiàn)代化社會培養(yǎng)大批專門的教育人才,促進我國國民素質的不斷提高,為社會主義的精神文明建設和物質文明建設作出巨大的貢獻。但是學生數(shù)量的急劇增加,同時伴隨的是生源質量的下降及學生的素質問題,特別是招生要求放寬之后,一些招進來的學生身上存在學習風氣不濃、基礎知識不扎實等問題,這些學生拉低學校整體的教學質量,同時成為現(xiàn)在的師范院校的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中不能回避也不可以回避的現(xiàn)實,管理人員必須對此采取一定的對策,并且要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狀況的學生采取不同管理模式,在管理過程中不要做無用功,而要時刻考慮什么才是最有效的管理,考慮怎樣把握好管理的尺度,還要根據(jù)學生表現(xiàn)出來的特點隨時改進和創(chuàng)新管理模式,上述這些問題,都已經成為目前師范學院的學生管理中心需要考慮的實際問題。
3.2如何銜接好學生的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不是一個部門的事,這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需要學校的老師、學生全員參與,各個部門都要參與其中,還要默契配合和有效合作。目前,師范院校學生的日常事務管理、輔導員工作、學生技能培訓、團委活動、學生會活動、學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寢室建設等工作都分屬于不同的部門,因此學校就需要有專門負責學生學習和專門管理學生生活的老師,但是目前存在這樣的情況,某些老師認為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學校的主要任務是教學生學習,因此老師會認為自己的主要任務是專心為學生講授專業(yè)知識,傳授技能,忽視對學生的管理工作,很多老師內心都形成只教書、不育人的潛意識。但是學生的生活上的管理老師不注重學生專業(yè)上的差異性,因此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只強調思想教育和紀律約束,不能在專業(yè)知識上指導學生學習,導致部分學生的差異性得不到尊重,使得部分學生不能信服管理人員的工作,這種脫節(jié)現(xiàn)象目前普遍存在于師范院校,并且短時間之內得不到很好的調和和解決,最終導致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方面受到不同的限制,也導致老師的管理工作受到一定的阻礙,因此針對這種情況,學生的教育管理的合力很難形成[3]。
3.3怎樣有針對性地開展女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女大學生在大學生群體里面可以說是一個特殊群體,尤其是對于師范院校而言,女生數(shù)量較多,因此針對女生開展專門的教育管理工作則顯得非常有必要,女生受到性別角色的影響,個體主要表現(xiàn)為比較敏感、自尊心較強、情感脆弱、有焦慮意識、相比男生而言有更大的心理壓力、自我能力較差等特點。盡管考慮到師范院校女生群體較大,人數(shù)較多,所以學校的學生管理中心在學生管理模式和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方面都對女生這一群體頗為關注,但是目前很多師范院校關注的著眼點在于方法、手段、載體、形式等方面,所以通常都流于形式,走形式化道路,忽視女生的實際狀況及性別方面的實際需求,導致管理效果并不是十分突出。就總體而言,高等師范院校的管理模式仍然延續(xù)著傳統(tǒng)的男女一致、以男為主的模式,尤其是在安排學生鍛煉、娛樂、休息、甚至飲食等方面都很少考慮到女生的實際需要,例如:每個學校都有健身房,但是健身房的項目只適合于男生,適合女生的健身項目相對較少?;蛘咴趯W生自治組織或是社團里面,女生的參與比例較小,女生發(fā)揮主導作用的機會則更小,而針對女生更為隱私的心理狀態(tài)或是心理困擾等問題,很多高校沒有開展專門的心理輔導機構,這導致很多女生在經濟感情問題或是意外傷害時往往很無助,久而久之,就形成心理問題,嚴重的情況下甚至會導致自殺等慘劇的發(fā)生。因此高等師范院校這一整套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模式,在無形之中就宣揚以男為主的價值形態(tài)和標準,使得女生的能動性和主動性受到抑制,因此,筆者認為,大學的教育管理工作應該本著以人為本的理念,針對女生這個群體開展專門的教育管理工作,這也是一個值得師范院校關注和深入研究的領域。
4.1創(chuàng)新管理理念,強化以人為本的服務意識。在傳統(tǒng)管理模式中,師范院校比較強調管理者的優(yōu)先地位,忽視學生權益,但是在管理工作中應該以學生為主,這種模式往往壓抑和約束本性,以不出問題為管理的最終目的,因此忽視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在管理過程中,學校應該高度重視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潛能,考慮到學生的特殊性,在管理中為學生提供一種特殊的成長服務[4]。
4.2加強學生管理隊伍的建設。大學生已經是成年人,所以不能單純地靠約束才能做好分內的事,所以學生要學會“自我管理”。因此大學都有很多學生團體,這些學生團體在平時會組織一些活動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同時在學校組織的活動中擔當著重要的管理角色,因此加強學生管理隊伍建設至關重要。
4.3提高管理人員的綜合素養(yǎng)。師范學生的復雜多樣化也對管理人員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管理人員除了基本的身心素質和業(yè)務素質之外,更要有強烈的責任心和事業(yè)心,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涉及方方面面,這就需要管理工作者有足夠的耐心,所以只有熱愛管理工作、熱愛學生的人,才會主動激發(fā)自身各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的真實需求,并且找到合適的解決辦法,切實照顧每一個學生的利益。
對師范院校的教育和管理實施探究對于提高我國的高等師范院校的教育水平有非常重大的意義,最根本的在于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解放思想,摒棄落后的教育思想,在管理過程中一切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fā),創(chuàng)建適合當前就業(yè)形勢的教育管理模式,提高高等師范院校的整體教育水平和教學質量,為學生日后的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基礎。
[1]唐恒鈞.頂崗實習中師范生專業(yè)素質發(fā)展研究[D].西南大學,2011.
[2]楊愛君.高師教育實踐課程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2.
[3]莊瑜.我國高等師范院校課外活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3.
[4]杜平.信息化環(huán)境下提高免費師范生教育教學能力的策略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