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潔
有人說:“一朵花,可以拒絕香艷,但一定不要拒絕綻放;一個人,可以拒絕華麗,但一定不要拒絕成長?!笔堑?,學(xué)生需要成長,企業(yè)員工需要成長,作家需要成長,幼兒教師更需要成長。那么幼兒園教師應(yīng)該怎樣成長呢?我想:首先應(yīng)該有愛,因為有愛才能無私地把愛奉獻給幼兒,時刻關(guān)心和愛護他們。有愛才能更好地與家長溝通,真正實現(xiàn)家園合作的共贏,有愛才能對工作認真負責(zé),對教學(xué)精益求精,不斷地提升自己。愛,是幼兒教師專業(yè)成長的主旋律。
一、愛幼兒——讓愛滋潤幼兒的心
愛的獲得是孩子健康發(fā)展的要素,是孩子精神需求中最珍貴的部分。杰出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有這樣一句名言:“教育的全部奧秘就在于如何愛護兒童?!笔聦嵄砻鳎钤趷壑械暮⒆邮欠e極主動、樂觀向上、堅強自信的。因此,幼兒教師應(yīng)該滿足孩子對愛的需要,向孩子們私地奉獻愛心,把孩子的歡樂和苦惱裝在心中,時刻關(guān)心和愛護他們。
1.愛是情感交流
無論是何種形式的教育活動,只要跟孩子進行情感的交流,都能夠為孩子打開一扇窗戶,同時給孩子展現(xiàn)五彩繽紛的世界,讓孩子在師愛的滋潤下感受到教師寬廣的胸懷,從而愿意走近老師,依賴老師,并且真心實意地和老師交朋友,此時開展的任何教育活動都一定能夠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班有個調(diào)皮鬼皓皓,經(jīng)常跟其他孩子打鬧,破壞課堂紀律,我觀察了他許久,也經(jīng)常同孩子的奶奶交流討論,孩子從小父母就離異,這種行為很可能是要吸引老師的注意。每次犯錯之后,我都走到他的身邊,抱著他溫柔地勸說。剛開始皓皓很不適應(yīng)我的溫柔攻勢,還會躲閃,我便經(jīng)常性地蹲在他的身邊陪他玩,睡覺的時候特意給他理理被子,讓他睡得舒服些,給予他媽媽般的關(guān)愛。漸漸地,我走進了孩子的內(nèi)心,孩子也跟我親昵起來。在長期的教學(xué)中,我的身后已經(jīng)留下一個又一個愛的腳印,而且最讓我感到開心的是,在孩子們感受愛的同時開始懂得給別人回贈愛。的確,當你通過情感交流給孩子澆灌愛時,一定會激起孩子對他人情感的回報。
2.愛是行動體驗
愛是心的呼喚,幼兒教師要喚起幼兒的愛心而引起心的共鳴,我認為比較好的途徑就是教師用自身的行動在孩子的心田播種愛。如我的學(xué)生感冒時,我會和媽媽一樣給孩子沖好藥,等藥冷熱適度時再讓孩子服下;當孩子流鼻涕時,我會親自用紙巾幫孩子擦拭干凈;當孩子剛剛走進幼兒園不適應(yīng)時,我會和媽媽一樣呵護孩子,讓孩子覺得老師和媽媽一樣,幼兒園就是我的家。印象最深的是我班有一個叫萌萌的小朋友,非常害怕吃藥丸,可是他生病了又不得不服藥,他的家長沒有辦法就來找老師,說什么孩子最害怕老師,只要老師命令他吃,他一定會把藥吃下,我沒有聽家長的,因為我覺得幼兒園老師不應(yīng)該是高高在上的權(quán)威者,而應(yīng)該是孩子的好朋友,于是我就跟萌萌講道理,告訴萌萌他的肚子里有很多的壞蛋,這些壞蛋會讓寶寶的身體不舒服,只有將這個藥吞到肚子里才可以殺死這些壞蛋,那樣你就不會不舒服。當孩子將信將疑時,我說老師的身體里最近也有一些小壞蛋在搞破壞,也需要吃一點藥丸,于是當著萌萌的面,我吞下了一顆維生素藥片。還沒有等我完全咽下藥片,萌萌學(xué)著我的樣子把藥丸吞下去,我又立即在他的額頭上貼上一顆五角星,從那以后,萌萌再也沒有害怕吃過藥丸,事后他還告訴我他身體的壞蛋全部逃走了……在我的教學(xué)中,我用我的行動傳遞著我的愛意,無論是一個眼神,還是一個擁抱,都能夠在孩子的心底里灑下愛。
二、愛家長——搭建家園溝通的新橋梁
幼兒園和家庭是幼兒學(xué)習(xí)生活兩個重要的環(huán)境,這兩者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促進的,如果孤立某一方的教育,另一方的教育就不會成功。老師和家長是孩子最親密的教育者,在家園共育的過程中,老師與家長融洽的關(guān)系、良好的溝通、默契的配合等,都是促進幼兒健康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和有效渠道,這些都是與幼兒的發(fā)展成正比的。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家園共育的重要性,用“愛”做好各項家長工作,實現(xiàn)家庭與幼兒園的同步教育,從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1.愛是細心了解
每個家長都有獨特性,他們有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知識結(jié)構(gòu)、不同的性格興趣,因而對幼兒園或孩子的教育也有不同的期望、態(tài)度和觀點。比如有的家長認為家園合作教育對孩子的成長十分重要,因此非常重視與教師建立良好的關(guān)系,保持家園的密切配合;有的家長認為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后,教育就是幼兒園的事情,他們要么很少與教師主動溝通,對孩子的教育不聞不問,要么完全依賴教師,對孩子的教育過于關(guān)心卻沒有任何主見,把孩子的教育全盤托付給教師。為此,教師首先要了解家長的性格、興趣、特長,了解家長對孩子教育的方法和教育的期望,根據(jù)不同的家長,采取不同的溝通方法。
2.愛是耐心傾聽
在家長工作中,有時教師會遇到家長的無端指責(zé),因此,教師的耐心傾聽尤為重要。有時家長會帶著一些情緒表達自己的看法,甚至將諸多的不滿集中在一起,言辭尖銳刻薄。教師一時難以接受,想急切地加以辯解,其結(jié)果卻是加劇家長的不滿。此時,最好的方法是耐心地聽家長把話說完,待家長的不滿傾訴完后,情緒有所好轉(zhuǎn)時,再作安慰和解釋工作。首先,自我檢討自己工作的不到位;其次,與家長商量處理的辦法,征求家長意見;最后,闡明自己的觀點,加強溝通。傾聽既給自己留有思考的余地,又能仔細分析家長的要求;既讓家長感受到尊重,又解決問題;既體現(xiàn)教師的修養(yǎng),又拉近家園的距離。
3.愛是真心交流
在與家長溝通時,不少教師喜歡報“喜”,因為誰都希望聽到教師夸獎自己的孩子??墒呛⒆釉趫@不可能總是“喜”事,遇到孩子頑皮、淘氣,甚至闖禍,教師最苦惱的是怎樣報“憂”。獨生子女家長很容易護短,有的甚至聽到教師說孩子的不是還會當場打罵孩子。因此,在與家長溝通時一定要注意技巧,首先,與家長交流孩子的長處,多從正面入手,穩(wěn)定家長的情緒;然后切入正題,交流孩子的不足,談問題時要就事論事,不要籠統(tǒng)地把孩子說得一無是處,要幫助家長分析孩子出現(xiàn)問題的主要原因,從教師與家長等方面尋找原因,不要將責(zé)任全部推給家長或孩子;最后,重點與家長交流如何幫助孩子改正不足,并提出建議。通過真心交流,讓家長感受到教師的認真與細致,感受到教師的水平與能力,這樣才能讓家長更加尊重和信任教師,從而更加配合教師。
有一首歌是這樣寫的:“愛是love,愛是愛心……愛能創(chuàng)造人間的歡樂和美好?!钡拇_,像這首歌曲唱的一樣,愛應(yīng)該是教師專業(yè)成長的主旋律,就讓愛的陽光照射到每一個孩子,讓他們感受到溫暖、歡樂和幸福,從而挖掘內(nèi)在的潛能;讓愛的微風(fēng)吹向每一個家長,換取家長的支持與配合,贏得家長的信任與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