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痛到極處不能言:禮數不能束縛人喪親后的感情宣泄

      2016-04-03 04:08:37孫凱昕
      文學教育 2016年23期
      關鍵詞:劉義慶雅量阮籍

      孫凱昕

      痛到極處不能言:禮數不能束縛人喪親后的感情宣泄

      孫凱昕

      內容摘要:劉義慶《世說新語》中的《雅量》、《傷逝》和《任誕》篇均有記述名士失去親人的內容,但他們所表現(xiàn)的行為狀況卻有很大的差別,有些會壓抑自己的感情,有些卻把內心的傷痛盡情宣泄,劉義慶對這兩種極端的表現(xiàn)均有記述??鬃訛槿寮业膭?chuàng)始人,面對學生顏回的逝世,他并沒有受到“發(fā)乎情,止乎禮義”的禮節(jié)約束而隱藏自己哀痛。至于道家人物莊子,他在妻子去世后鼓盆而歌,這種對于生死抱有樂觀的態(tài)度,與他主張的自然思想相一致。

      關鍵詞:《世說新語》 孔子守喪莊子鼔盆而歌

      一.《世說新語》中壓抑與釋放的感情

      劉義慶《世說新語》是一部記述魏晉南北朝時期一群率性自然、放浪形骸的名士行為的著作。他把名士所遭遇的事情,根據他所定的類別: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識鑒、賞譽、品藻、規(guī)箴、捷悟、夙慧、豪爽、容止、自新、企羨、傷逝等一共三十六類,分門別類的加以記錄。從中亦可見出,劉義慶對于當時名士行為的贊賞?!堆帕俊?、《傷逝》和《任誕》篇均有記述名士失去親人的內容,但他們所表現(xiàn)的行為狀況卻有很大的差別,有些表現(xiàn)得像受到儒家“發(fā)而皆中節(jié)”的感情約束所影響,對于親人的逝去,他們的哀痛表現(xiàn)得很壓抑;而有些卻像道家所主張的自然,對于死亡,抱著樂觀接受的態(tài)度。從這里可以看出魏晉名士一方面注重自己的行為修養(yǎng),另一方面,也主張放任自己的感情宣泄。

      劉義慶認為“雅量”的意思是:遇事處變不驚的一種高雅風度,其中記述了顧雍得悉兒子逝世時的情況?!堆帕俊贰霸フ绿仡櫳?,是雍之子。邵在郡卒,雍盛集僚屬,自圍棊。外啟信至,而無兒書,雖神氣不變,而心了其故。以爪掐掌,血流沾褥。賓客既散,方嘆曰:‘已無延陵之高,豈可有喪明之責?’于是豁情散哀,顏色自若?!保?]顧雍與下屬下圍棋時得知喪子的消息后,但他為了不影響在場官員的雅興,竟強壓悲慟,“雖神氣不變,而心了其故;以爪掐掌,血流沾褥?!敝纼鹤記]有書信回來,他已明白緣故,但神色不變,只是用指甲掐手掌,血流出來沾濕了座褥。直到賓客散去,才說出心里所想。他以季扎喪子時的超脫思想作為榜樣,認為生死是命中注定和子夏哭子失明而勇于認錯,用以警惕自己,表達出自己對于喪子持坦然的態(tài)度。這種作風,帶有儒家“發(fā)乎情,止乎禮義”的味道,對于感情的宣泄都要“發(fā)而皆中節(jié)”,劉義慶所推崇的涵養(yǎng)與儒家的相一致,嚴格來說違反人感情的自然流露。

      但從《傷逝》中記述生者對死去親人所表達的追懷和感傷,卻認為這是人之常情?!秱拧贰佰钨e喪,左右白郗公‘郎喪’,既聞,不悲,因語左右:‘殯時可道?!R殯,一慟幾絕。”[2]郗愔與顧雍同是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這與人們的習慣性思維有異,所以為人父親的一定感到非常傷痛。當郗愔的手下向他稟告兒子死去的消息時,他并不悲傷,只跟手下說“殯時可道”,到了少爺入殮時告訴我,表現(xiàn)得非常冷靜。但到了郗愔參加兒子的大殮儀式時,他之前所壓抑的悲痛感情,一下子迸發(fā)出來,哭得幾乎氣絕。另外,《傷逝》有一段記述了魏文帝曹丕參加王仲宣葬禮的情況?!秱拧贰巴踔傩皿H鳴。既葬,文帝臨其喪,顧語同游曰:‘王好驢鳴,可各作一聲以送之?!翱徒砸蛔黧H鳴?!保?]魏文帝曹丕知道王仲宣生前喜歡聽驢叫,所以他要求去吊喪的客人都要作一聲驢叫來送王仲宣。葬禮本是悲痛而嚴肅,如果大家都一一學驢叫,想必情景會有點滑稽,但我們亦可從中見出大家對死者所表達的一番心意,這也是出自一份真感情。總結以上《傷逝》兩段的記述,都是認為親人去世,自己在感情上有所宣泄是合理和可理解的。

      至于《任誕》記述阮籍喪母時的表現(xiàn),更是與以上《雅量》和《傷逝》所記的完全相反,雖然同是失去親人,但阮籍對于自己的感情毫無保留的盡情表露?!叭握Q”是指任性放縱,這亦是魏晉名士生活方式的主要表現(xiàn)。《任誕》“阮籍遭母喪,在晉文王坐進酒肉。司隸何曾亦在坐,曰:‘明公方以孝治天下,而阮籍以重喪,顯于公坐飲酒食肉,宜流之海外,以正風教?!耐踉唬骸米跉ьD如此,君不能共憂之,何謂?且有疾而飲酒食肉,固喪禮也!’籍飲噉不輟,神色自若。”[4]何曾眼見阮籍在為母親服喪期間,在宴會上喝酒吃肉,認為這是有違孝道,于是向晉文王召請,要流放阮籍。晉文王認為阮籍是傷心過度,而導致身體勞累,所以他現(xiàn)在是因病而喝酒吃肉,這是合乎《禮記》所記述。而阮籍依舊繼續(xù)不停吃喝,神色自若,沒覺得有任何不妥當的地方??梢娝皇芏Y制,不理會旁人的目光。

      另一段也是關于阮籍喪母的記載?!度握Q》“阮步兵喪母,裴令公往吊之。阮方醉,散發(fā)坐床,箕踞不哭。裴至,下席于地,哭吊喭畢,便去。或問裴:‘凡吊,主人哭,客乃為禮。阮既不哭,君何為哭?’裴曰:‘阮方外之人,故不崇禮制;我輩俗中人,故以儀軌自居?!瘯r人嘆為兩得其中?!保?]這一段是記述阮籍母親葬禮的情況,阮籍沒有根據一般的程序先哭,然后向客人行禮。依舊維持自我,唱歌喝酒、披頭散發(fā),不顧旁人的看法。旁人認為既然阮籍不遵循禮制,裴令公也不用一進去就坐在地上哭,一切按照傳統(tǒng)禮數去做。裴令公認為阮籍已經超脫,可以不尊崇禮制,而裴令公自己只是俗人,所以不能與阮籍相提并論。

      從《雅量》、《傷逝》和《任誕》可見,劉義慶對于名士對待親人死去的行為,是有不同的批判眼光。他一方面欣賞名士有儒家的涵養(yǎng),如在《雅量》所述壓抑自己悲痛之情;另一方面亦是主張人應把感情釋放,表達哀痛亦是人之常情,如《傷逝》所記述的情況。而在《任誕》更是主張遇到悲痛的事情應該放縱自己的情緒,如阮籍一樣不受世俗眼光所約束,這種不做作,才是回歸自然,表現(xiàn)出真正的魏晉名士風流。

      二.儒家講求約束與含蓄的感情

      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始創(chuàng)人,他主張人的感情宣泄應該要有節(jié)制,但在他的學生顏回死去時,他所表達的哀痛之情非常顯露,并沒有受到儒家思想“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钡募s束?!墩撜Z·先進》“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顏淵死,子哭之慟。從者曰:‘子慟矣?!唬骸袘Q乎?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6]孔子視顏回為自己的兒子一樣看待,他失去了顏回很傷心,覺得上天不讓他活下去,天要滅亡他了。跟從他身邊的人亦想安慰他,希望他不要太傷心,影響身體??鬃臃催^來罵他們:“我傷心得太過分嗎?如果顏回死我也不悲痛,哪誰死我才會悲痛?”言下之意,其他人死,孔子也不管,不會受影響,更不會傷心。這里孔子明顯的表達出他對顏淵的重視及哀痛,并沒有任何的掩飾和隱藏。

      另一方面,對于父母的死去,孔子主張子女要為父母守三年之喪,以表達出自己的思念及報答父母三年懷抱之恩。孟子亦繼承了孔子這方面的思想,而且都堅持認為為人子者一定要遵守?!墩撜Z·陽貨》“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谷既沒,新谷既升,鉆燧改火,期可已矣?!釉唬骸撤虻荆路蝈\,于女安乎?’曰:‘安?!矂t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于其父母乎?’[7]宰我認為三年之喪太久,守喪期間停止一切活動,一定會讓禮儀、音樂崩壞,農作物失收,影響社會經濟??鬃咏忉屖貑实囊饬x,是由于父母死去了,內心感到非常悲痛,所以盡管有好吃的,能過上好的生活,亦不能安心享受。而對于父母的死,仍然無動于衷的人,孔子視之為不仁。而孟子對于守三年之喪的解釋,比孔子說的更具體深入?!睹献印けM心章句上》“齊宣王欲短喪。公孫丑曰:‘為朞之喪,猶愈于已乎?’孟子曰:‘是猶或紾其兄之臂,子謂之姑徐徐云爾,亦教之孝悌而已矣?!踝佑衅淠杆勒?,其傅為之請數月之喪。公孫丑曰:‘若此者,何如也?’曰:‘是欲終之而不可得也。雖加一日愈于已,謂夫莫之禁而弗為者也?!保?]齊宣王想要縮短守孝的時間。公孫丑認為守孝一年已經足夠,比起哪些沒有守孝的人強些。孟子指出為人子女守喪,這是孝順的表現(xiàn),并且斥責公孫丑自己不愿意守孝,卻阻止齊宣王把三年的喪期守完??梢?,孟子對于守三年之喪的立場非常堅定,認為這是講求發(fā)自內心的對父母的懷念,而且行為上都是含蓄,講究長時間的思念。

      三.道家回歸自然之情

      道家對于生死采取自然的態(tài)度,認為人死是自然環(huán)境的變化?!肚f子·養(yǎng)生主》“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9]就是說人不只要接受眼前的事實,而且要“處順”,懂得隨著環(huán)境自然的變化而變化,不與外在環(huán)境對抗。若抱有這種生活態(tài)度,人自然不會受哀痛快樂的情緒所影響。又如《莊子·至樂》:

      莊子妻死,惠子吊之,莊子則方箕踞鼓盆而歌?;葑釉唬骸芭c人居,長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莊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獨何能無概然!察其始而本無生,非徒無生也而本無形,非徒無形也而本無氣。雜乎芒芴之間,變而有氣,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今又變而之死,是相與為春秋冬夏四時行也。人且偃然寢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隨而哭之,自以為不通乎命,故止也?!保?0]

      莊子面對自己妻子的去世,并沒有呼天搶地的啕號大哭,他只是張開雙腿的坐著,敲著瓦缶唱起歌來。這種對生死的樂觀態(tài)度,也表示出對喪妻的悲哀。這里莊子與阮籍對于親人的去世所表現(xiàn)的態(tài)度接近,如前面所述,阮籍服喪期間飲酒,在他的母親舉行喪禮時,他也一樣沒有哭泣,自顧地奏著樂曲。莊子能做到這個境界,因為他認為人本來是一團氣,《莊子·知北游》“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11]氣聚就是生,氣散就是死,生死只是形體的不同,所以妻子死了只是回歸到自然,以另一種形體存在。

      四.結語

      總結《世說新語》、孔子與莊子對于喪親乃至于生死的看法,終歸離不開哀痛感情的宣泄,這是人正常的表現(xiàn),所以更不受道德禮儀規(guī)范的約束。無論是《世說新語》所記述喪子之痛的先壓抑后釋放的感情表現(xiàn),還是孔子悲慟得不聽別人的勸說,但在冷靜過后接受現(xiàn)實,仍然堅持守三年之喪的禮制,或者是莊子的鼓盆而歌,表面上的“今朝有酒今朝醉”,背后也是為自己的哀痛尋找出路。這些都是他們痛到極處,到了無法自已的地步。

      參考文獻

      1.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8月。

      2.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6月。

      3.郭慶藩《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月。

      注釋

      [1]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8月,頁343。

      [2]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8月,頁643。

      [3]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8月,頁636。

      [4]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8月,頁728。

      [5]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8月,頁734。

      [6]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6月,頁125。

      [7]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6月,頁180。

      [8]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6月,頁361。

      [9]郭慶藩《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月,頁128。

      [10]郭慶藩《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月,頁614。

      [11]郭慶藩《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月,頁733。

      (作者介紹:孫凱昕,香港樹仁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助理教授)

      猜你喜歡
      劉義慶雅量阮籍
      Visiting Dai on a Snowy Night雪夜訪戴
      Taiqiu Going out with a Friend陳太丘與友期
      Taiqiu Going out with a Friend陳太丘與友期
      Ode to Snow詠雪
      癡篤意在繪畫,雅量成就器局
      金橋(2022年4期)2022-05-05 06:10:10
      淺談阮籍《詠懷》詩八十二首的突轉
      青年文學家(2022年9期)2022-04-23 15:29:19
      充滿人情味的雅量
      公民與法治(2020年5期)2020-05-30 12:33:56
      “青睞”與“垂青”
      雅量與膽量良性互動促進民主監(jiān)督
      從阮籍、嵇康與傅玄的詩歌看正始與西晉詩風的嬗變
      锡林浩特市| 田林县| 嘉善县| 奎屯市| 平潭县| 科技| 基隆市| 泽州县| 晋城| 酉阳| 惠来县| 德钦县| 碌曲县| 新化县| 卓尼县| 汤阴县| 双柏县| 德昌县| 梅州市| 金华市| 屏东县| 吴旗县| 西乌珠穆沁旗| 甘洛县| 淮安市| 牟定县| 新乡县| 万年县| 普定县| 军事| 宜兰市| 兴隆县| 大荔县| 麻城市| 布拖县| 江孜县| 仁布县| 河源市| 雅安市| 泗阳县| 长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