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溢洋
走向雙性化的幼兒性別角色教育
吳溢洋
為了適應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男女兩性的社會特征越來越趨于同化,兼具了兩性優(yōu)點的人能夠更好的適應社會,這就要求教育要對孩子進行雙性化的性別教育。本文首先對于性別角色和雙性化教育進行了簡單的界定,簡單論述了幼兒雙性化教育的必要性,并且結(jié)合自身實踐,總結(jié)出了幾條實施幼兒雙性化教育的有效途徑,以期為幼兒雙性化教育的開展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幼兒 性別角色 雙性化教育
20世紀80年代,幼兒雙性化教育這一理念在美國開始流行,隨著研究者對雙性化教育理論的完善,幼兒雙性化教育逐漸成為一種新型的家庭教育理念被廣大家庭接受和吸收,并逐漸被納入幼兒的早期教育中。
幼兒時期是個體形成性別認識和性別特征的關(guān)鍵時期,幼兒教育也是人生的啟蒙教育,對于以后的生活學習會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很多家長、幼兒老師都會在很早的時候就對幼兒進行性別教育了,這個時期幼兒對于自身性別角色的定位和認知直接影響到性格、興趣等各方面的形成。所以,雙性化教育需要充分利用幼兒階段這個黃金時期,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1.幼兒家長的雙性化教育意識普遍薄弱。由于傳統(tǒng)的性別教育理念的影響,單性化的幼兒性別教育在我國的幼兒教育中還是普遍存在。很多家長和老師都還堅持認為“男孩子就要像男孩子,要勇敢、堅強,要保護女孩子,女孩子要像女孩子,文靜、溫柔,不能大聲喧鬧”,對于男孩子的要求往往也比女孩子要苛刻一些,摔倒了不能哭,要自己爬起來,而女孩子則不能像男孩子那么瘋跑玩耍。不可否認,讓孩子從小認識到性別的不同,這點單性化教育是有利的,但是這種性別教育需要把握一個度,過度的強調(diào)由于性別的不同,在一些行為方式上也要截然的對立,這對于孩子的性格成長是不利的。
2.教育方法具有明顯的性別角色傾向。目前,從幼兒教育現(xiàn)狀來看,教育方法以及教育內(nèi)容方面都存在著明顯的性別角色傾向。通過對于一些幼兒教師的采訪觀察來看,盡管這些老師都口頭上認為自己在平常的教育中對于不同性別的幼兒是平等對待的,但在實際的教育實踐中,往往會不自覺的表現(xiàn)出對不同性別的孩子會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很多家長也一樣,認為男孩子就要管得嚴格一些,女孩子則可以寵愛多一點。這種不同性別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的情況會束縛了幼兒的個性發(fā)展。
1.充分發(fā)揮家庭教育對幼兒人格品質(zhì)養(yǎng)成的重要作用。家長首先應該擺脫傳統(tǒng)的性別定型觀念,樹立正確的性別角色教育觀。不因孩子的生理性別而給其貼上刻板的印象標簽,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自由的性格養(yǎng)成氛圍,給與孩子充分發(fā)展自身潛力的機會,不因社會的各種習俗偏見而限制孩子的人格發(fā)展。鼓勵孩子嘗試各種感興趣的活動,從而發(fā)現(xiàn)其發(fā)展優(yōu)勢,而不是為其選擇適合其性別的活動。同時,積極引導孩子參與形式豐富的社會活動,特別是同伴交往的集體活動,在不影響孩子與同伴正常交往的情況下,鼓勵并促進孩子與異性伙伴之間的游戲和交往活動,從而使孩子通過同伴間的游戲活動跨越自身性別的約束,獲得學習異性心理特征優(yōu)勢的行為,從行為體驗入手來培養(yǎng)孩子靈活的雙性化人格。
2.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細節(jié)實施雙性化教育。教育無小事,生活中有很多細節(jié)可以成為很好的教育機會,給幼兒留下深刻的印象。幼兒基本上一整天都在幼兒園中度過,只要幼兒老師用心觀察,善于發(fā)現(xiàn),從小處做起,把幼兒的雙性化性別教育滲透在日常的點滴小事中,就可以讓幼兒接受雙性化教育的影響,從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3.通過多種形式游戲活動加強雙性化教育。游戲活動因其符合了幼兒天性活潑好動的特征,所以成為幼兒教育中最常見的一種形式。對于幼兒進行雙性化教育也需要充分發(fā)揮游戲活動的優(yōu)勢,通過游戲中不同的性別角色的扮演,讓幼兒在游戲中體驗各種不同的性別角色,從而形成自己的性別認知,培養(yǎng)不同的性別的特征,從而進行雙性化性別教育。
總而言之,在我國自古以來就倡導男女有別的觀念,實際上男性、女性在生理方面確實存在著很大的不同,加上后天培養(yǎng)教育的影響,造成了男女在性格特征方面存在著很多差異。但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男性和女性都面臨著同樣的生活工作環(huán)境,承擔著相同的壓力,因此,現(xiàn)代社會中的男性和女性只有具有雙性化的性格特征,才能更好的在社會上立足。
[1]吳佳佳.幼兒性別角色教育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 [J].南昌教學學院學報.2013(03):132
[2]陳競芳.關(guān)于新型幼兒性別教育的幾點思考 [J].天津市經(jīng)理學院學報.2008(01):45-47
[3]韓仁生,孫麗麗.關(guān)于兒童教育中的理想性別角色問題的探討[J].臨沂師范學院學報.2002
(作者單位:浙江萬里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