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歡歡,魏瑩瑩(漯河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婦產科,河南 漯河 462000)
?
人文關懷護理模式對宮外孕患者的護理效果
丁歡歡,魏瑩瑩
(漯河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婦產科,河南漯河462000)
【摘要】目的 探討采用人文關懷護理模式對宮外孕患者進行護理的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婦產科2014年收治的宮外孕患者80例,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者實施人文關懷護理,并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 護理前,兩組患者SAS、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SAS、SD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率為95%,對照組護理滿意率為7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人文關懷護理模式對宮外孕患者進行護理的效果顯著,可改善患者不良情緒,提高護理滿意率。
【關鍵詞】人文關懷護理;宮外孕;臨床護理
宮外孕是臨床上的常見的急腹癥,該病主要因受精卵未在子宮內著床所致,若不對患者進行及時的治療,嚴重時甚至可導致患者死亡[1]。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宮外孕患者多表現(xiàn)出緊張、焦慮的情緒,心理較為復雜,配合度較差。因此給予患者相應的臨床護理,改善患者不良情緒具有必要性。人文護理是臨床上較為新穎的護理模式之一,該種護理模式遵循以“患者為中心”的基本原則,十分注重患者的心理變化,可有效改善預后,促進康復[2]。本文對我院收治的宮外孕患者的護理方案進行回顧性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婦產科2014年收治的宮外孕患者80例,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0例。觀察組年齡20~42歲,平均年齡(27.8±2.5)歲;對照組年齡20~43歲,平均年齡(28.0±2.6)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次研究經醫(yī)學倫理委員批準,且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具體內容包括飲食護理、嚴格按照醫(yī)囑對其進行相關檢查等;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應用人文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具體如下。
1.2.1心理護理
治療前,護理人員為其講解治療過程,與其進行有效積極溝通,避免患者出現(xiàn)緊張、恐懼等不良情緒,現(xiàn)代醫(yī)學技術較為發(fā)達,只要積極配合治療,可獲得較好的療效。許多患者擔心宮外孕可影響后期妊娠,護理人員可向患者講解治療前后的注意點,希望患者對于宮外孕病癥知識有所了解,提高治療及護理的依從性。
1.2.2環(huán)境護理
改善患者的病房環(huán)境,遵循患者喜好可在病房內放置書籍、雜志等,患者在無聊時可翻閱,以減輕內心的不良情緒。播放患者喜愛的音樂,并主要以積極、輕快的音樂為主,帶動患者的情緒,使得患者感到放松。向患者介紹其他病友,患者之間可相互進行交流溝通,減輕在院內的孤獨感。鼓勵患者家屬包容患者,尤其是患者的丈夫,能夠給予患者鼓勵,更多的關愛患者。
1.2.3護患及醫(yī)患溝通
對患者進行診斷時,往往需向患者詢問一些具體情況,患者因缺乏專業(yè)的知識,在對自身病情描述時往往支支吾吾,語言表達不準確。醫(yī)師需指導患者,希望患者更為準確的描述自身的感受,這對于疾病診斷與治療而言是十分重要的。護理人員需注意自身的語氣、表情,經常微笑面對患者,使得患者感受到溫馨,拉近護患之間的關系。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SAS、SDS評分及護理滿意率。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n)、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AS、SDS評分對比
護理前,對照組和觀察組SAS、SDS評分分別為(56.9±5.7)分、(57.4±6.2)分和(57.0±6.1)分、(57.0±5.5)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評分為(38.0±10.2)分、(40.5±11.2)分,對照組為(48.2±11.2)分、(50.1±10.8)分。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2.2護理滿意率比較
觀察組護理滿意率為95%(38/40),對照組護理滿意率為75%(30/4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11.729,P<0.05)。
宮外孕是指受精卵未在子宮內著床的一類病癥,其作為臨床上的常見急腹癥,若不對患者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甚至可威脅患者生命[3]。宮外孕患者往往伴隨著一定的情緒變化,大多患者出現(xiàn)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在治療過程中配合程度較差。為了改善患者不良情緒,拉近護患之間的距離,在本次調查中,我院對患者實施人文關懷護理[4]。與傳統(tǒng)的護理模式比較,該種護理模式更加注重患者的心理變化,通過專業(yè)的心理干預、健康教育、環(huán)境改善等減輕患者在院內的消極狀態(tài),增加患者對于病情的了解程度,不要終日胡思亂想而增加內心的負擔[5]。
經本次調查結果可知,進行人文護理后,患者的SAS及SDS評分改善優(yōu)于對照組(P<0.05),提示人文護理可更好的改善患者不良情緒。同時觀察組護理滿意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本次研究結果充分說明了人文護理可拉近護患之間的關系,提高患者的滿意度。
由此可見,給予宮外孕患者應用人文關懷護理,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緒,促進護患間距離,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以更好的促進患者康復。
參考文獻
[1] 次旺桑旦.采用人文關懷護理模式對宮外孕患者進行護理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5,(2):107-108.
[2] 曹 新,張 燕.人文關懷在宮外孕護理中的臨床應用價值研究[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5,19(22):97-99.
[3] 黃金花.人文關懷在胎死宮內孕產婦負性情緒中的作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1,08(23):113-114.
[4] 孫曉茹,營明娟,王 效,等.整體護理和人文關懷在子宮頸癌患者圍術期的應用[J].現(xiàn)代腫瘤醫(yī)學,2012,20(10):2213-2214.
[5] 農桂玉,農小花.人文關懷在宮外孕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分析[J].右江民族醫(yī)學院學報,2010,32(6):983-984.
本文編輯:張 鈺
【中圖分類號】R473.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8803.2016.05.16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