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宏雅與新變:張說頌文管窺

      2016-04-03 22:56:05張志勇申慧萍
      關鍵詞:張說封禪文體

      張志勇, 申慧萍

      (1.河北大學 文學院,河北 保定 071002;2.阜陽幼兒師范??茖W校,安徽 阜陽 236030)

      ?

      宏雅與新變:張說頌文管窺

      張志勇1, 申慧萍2

      (1.河北大學 文學院,河北 保定 071002;2.阜陽幼兒師范??茖W校,安徽 阜陽 236030)

      因擅長政治實用文體而被譽為“朝廷大手筆”的張說,在頌文創(chuàng)作上不僅堅守傳統(tǒng),言辭宏雅,具有宏闊的歷史和空間視野,還運散入駢,間用詩、賦,打通文體畛域,取得了較大的成就,顯示出強烈的創(chuàng)作個性。造成這種宏雅與新變的原因是應時而出的頌文使其才情價值得到了最大的呈現(xiàn)。在客觀上是盛唐時代精神的感召,主觀上則是盛大國力所培養(yǎng)出來的士人對自我的充分肯定,以及張說昂揚樂觀的資稟和敢為天下先的意氣在頌文審美層面上所表現(xiàn)出來的高度的文學自信。

      張說;頌文;宏雅;新變;時代精神;文學自信

      初、盛唐時期的張說,不僅在政治上有所作為,于文學上更是取得了卓然的成就,被公認為是“大手筆”,《舊唐書·張說傳》載:“……(說)前后三秉大政,掌文學之任凡三十年。為文俊麗,用思精密,朝廷大手筆,皆特承中旨撰述。天下詞人,咸諷誦之?!盵1]《新唐書·蘇颋傳》曰:“……(颋)自景龍后,與張說以文章顯,稱望略等,故時號‘燕許大手筆’。”[2]“燕”是燕國公張說,“許”是許國公蘇颋?!按笫止P”者,當是取自王珣典故,《晉書·王珣傳》曰:“珣夢人以大筆如椽與之。既覺,語人曰:‘此當有大手筆事?!矶郾馈0灾u議皆珣所草。”[3]可見“大手筆”,主要是指代朝廷而作的公文,如哀冊謚議之類,用來指人,則是稱贊一個人能夠?qū)懗龇浅:玫某⒐摹D壳皩W界對張說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詩歌、奉敕而作的碑志和序文,以及禁中書誥上面,對其頌文的關注則比較少。本文主要從時代背景、語言風格和創(chuàng)作技法等主客觀方面,對張說的頌體文進行分析,以期一窺其“大手筆”之不凡。

      一、堅守傳統(tǒng),言辭宏雅

      早在南朝時期,劉勰《文心雕龍》就專立《頌贊》篇,討論頌、贊這兩種文體,從而也為后世文仕的頌文創(chuàng)作指明了道路,確立了法則。在劉勰看來,規(guī)范的頌體要具備三個要素:一是“美盛德而述形容”,二是“容告神明”,三是“義必純美”。[4]這就分別從情感方向、目的意圖和內(nèi)容語言等方面對頌文作了界定。張說的頌體,是很符合這些要求的。張說頌文今存九篇,分別是《圣德頌》、《上黨舊宮述圣頌》、《皇帝在潞州祥瑞頌十九首奉敕撰》、《開元正歷握乾符頌》、《起義堂頌》、《大唐祀封禪頌》、《大唐開元十三年隴右監(jiān)牧頌德碑奉敕撰》、《廣州都督嶺南按察五府經(jīng)略使宋公遺愛碑頌》和《龍門西龕蘇合宮等身觀世音菩薩像頌》。對于第一要素和第二要素,這些頌文很明顯都是贊美頌主,并且也帶有廣而示之,“容告神明”的意圖,此兩點自無需贅述。而第三點,劉勰提出頌是用于純正美好之歌頌,即“義必純美”,以詩經(jīng)三頌的內(nèi)容為美頌和語言為宏雅作為頌體典范的。這一點,顯然為張說所認同,并且在頌文創(chuàng)作中付予實踐,內(nèi)容上對頌主美盛德而述形容,語言上則是既宏雅又不乏文采,符合劉勰所界定的頌體特點。

      從具體文本上來看,張說顯然繼承了《詩經(jīng)》等先秦經(jīng)典的語言風格。如《皇帝在潞州祥瑞頌十九首奉敕撰》中的《黃龍》篇曰:“黃龍土精,五方之長。在田而見,文明厥象。”[5]乃化用《易·乾卦》中“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一語,言辭宏雅,用意也很妥帖:《乾卦》中的這句話是說真龍出現(xiàn)在田野,預示著有大德之人會出來治世,張說化用此句,是贊美皇帝是真龍,他來到了潞州,一定會有賢才之士出現(xiàn)來輔佐他。再如《圣德頌》采用了《詩經(jīng)》中的不少詞句,如“皇哉皇哉,胡可舍旃。”是本于《詩經(jīng)·采苓》:“舍旃舍旃,茍亦無然。人之為言,胡得焉?”[6]“旃”是“之焉”的合聲,“舍旃”是“放棄它吧”的意思,這一詞在先秦之后很少使用,而張說用在頌文中,更增加了一種典懿之氣。再如其中的“思皇嘏焉”之“思皇”,也是《詩經(jīng)》中的詞語,《文王》篇曰:“思皇多士”,“思”作為發(fā)語詞無實義,“皇”是盛美的意思。張說顯然非常熟稔先秦經(jīng)典,他將其中的詞匯選擇性的運用到自己的頌文中,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一個很明顯的對照,同樣是說盛大壯美的意思,同樣是《圣德頌》,初唐時期也很擅長冊奏文章的顏師古在文中說“皇矣大圣”,“皇矣”是一個形容詞加上一個表示語氣的虛詞,這顯然是一個很常見的結(jié)構(gòu),與“思皇”相比,就少了點典懿的味道。再如張說《圣德頌》末尾“懷我好音,稽顙天闕”,更是直接移用《詩經(jīng)·泮水》中的句子:“食我桑葚,懷我好音?!闭且驗閺堈f直接向先秦經(jīng)典尤其是《詩經(jīng)》學習,通篇而觀,他的《圣德頌》就明顯要比顏師古的《圣德頌》宏雅有致。再如《上黨舊宮述圣頌》頌文部分四字一句,三句一節(jié),每節(jié)最后一個字都以語氣詞“兮”字收束,也是源自于《詩經(jīng)》,如《十畝之間》、《伐檀》、《無衣》、《月初》等篇,以四言為多,或句句末尾用“兮”字,或間雜少量非“兮”字句,張說此文顯然繼承了《詩經(jīng)》中“兮”字的用法而又有自己的創(chuàng)造,結(jié)構(gòu)的規(guī)整與“兮”字的靈動意味很好地結(jié)合在了一起。

      此外,張說的頌文有的還寫得像詩歌一樣優(yōu)美,如《皇帝在潞州祥瑞頌十九首奉敕撰》中《紫云》篇曰:“天臨壺口,露座山眉。紫云來覆,如蓋如帷。畢景不滅,含風自持。一人有慶,兆民賴之?!盵5]《李樹》篇曰:“李興帝族,寺榜延唐。異枝同干,雙名合祥。花轉(zhuǎn)瑤萼,子綴珠光。本支百代,永永蕃昌?!盵5]前者狀云之奇異,如在目前,后者以樹作比興,言辭宏雅,意象密集,是極富文學色彩和詩意化的語言。由此可見,張說的頌文是很符合劉勰對頌文的體認的。

      二、宏闊的歷史和空間視野

      頌文雖是褒美之辭,一般人寫來容易流于形式之浮夸,成為缺少實質(zhì)內(nèi)容的阿諛逢迎之語,但張說的頌文,主旨不離褒贊,具體行文時,追述歷史,引經(jīng)據(jù)典,使人讀來不僅不覺得矯飾夸大,反而覺得有甚合情理之處,而張說行文之結(jié)構(gòu)嚴謹又步步盤升的特點,又顯示出了一種宏闊的歷史和空間的視野,以及作者汪洋的才情和文氣。以《圣德頌》為例:

      太古厥初,遺文闕矣。書祖二典,聿陳五教。唐虞之訓,歷代宗焉。孰同理而不休,奚同亂而克韙。……孝和晏駕,嗣子幼沖;兇臣嬖女,蹙弱王室。人甚崩角之危,朝深綴旒之嘆。賴天獎忠勇,大戮鯨鯢。……少主奉天命以至禪,皇上拒天命以固違。群公卿士胥進曰:“陛下孝弟之至,歷數(shù)在躬,……為天下君,其誰與讓?”皇帝義不得已,曰:“吁,所憂之長也?!蹦吮坏鄯?,……是日也,景云至;茲歲也,戎狄來。其尤祥極瑞,雜沓異類,蓋玩狎而不記矣?!舴驕瀭黛犊几?,文什著於周公,臣子之志,不可闕也。敢作頌曰:……[5]

      張說將《圣德頌》分為兩個部分,此段是序文,其后才是頌文主體。在這段篇幅要遠遠長于頌文主體的序中,作者遠溯歷史,追憶唐虞,然后思路一轉(zhuǎn),指出太宗之后武后亂政、時局危急,其后點明在這危急時刻,是皇帝率領著忠義之士平復了危瀾,如此,玄宗就是上承堯舜的英勇之主。按理,再直接說封禪就是很自然了,但是這里又有一個小轉(zhuǎn)折:按照功績,皇帝進行封禪是順天應命理所當然的,但是皇帝卻很謙虛的推辭,群臣一再進諫要求,皇帝才“義不得已”,答應此事。其后舉“景云”、“戎狄”等祥瑞事再一次證明封禪的正確性,最后又援引上古帝王封禪,臣子作文以頌,說明自己寫這篇文章的必要性。這段序文在意思上步步跳轉(zhuǎn)又層層遞進,構(gòu)思嚴密,引證合理,又極盡開闔變化之能事,就像一個優(yōu)秀的軍事將領,其行文如調(diào)兵遣將絲毫不亂,又似信手拈來,具有一種內(nèi)在的充沛氣勢。

      《大唐祀封禪頌》與封禪事有關。封禪本就是帝王崇廣成功的儀式,并沒有太多其他的意思,而張說在這篇頌文里,居然重新對封禪做了一番闡釋,認為其義有三:“由此推之,封禪之義有三,帝王之略有七。七者何?《傳》不云道德仁義禮智信乎?順之稱圣哲,逆之號狂悖。三者:一,位當五行圖箓之序;二,時會四海升平之運;三,德具欽明文思之美。是為與天合符,名不死矣。有一不足,而云封禪,人且為許,其如天何?”[5]作者在這里并不是單純地贊美玄宗封禪一事,而是表現(xiàn)了他對封禪的個人理解和體認?!扒曳虿癔幫馐拢弁踔髦?;丞嘗內(nèi)事,后妃助之。是開元正人倫、革弊禮,起百王之法也。故令千載睹末光,聆絕韻,咀甘實,漱芳潤,爍元妙之至精,流不已之淑聲?!边@里既有對盛世明君的美頌,也有對封禪的“新解”。再如《開元正歷握乾符頌》中的“正我長歷,同符大衍。天地清焉,日月貞焉。四時行焉,萬物生焉。窮神知化,美功成焉。金版玉牒,遠頌聲焉?!盵5]內(nèi)容充實,語言有力,聲音之高,不可比肩,既有宏闊厚重的歷史比對,也有視野交錯的空間鱗次,顯示出張說思想的廣度和深度。

      作為文儒代表的張說,不僅以國家建設事業(yè)的積極認同和參與為己任,還以此作為人生價值的最高理想來點評江山,高歌時代。他以豁達雄放和豪邁寬遠的精神氣度紀圣德、頌君主、美事功等。這些頌文既有集體的認同,也有個體的展現(xiàn),除繼續(xù)向政治獻禮外,在禮樂體系的自覺建設中有著宏闊的歷史和空間視野,這正是盛大國力所培養(yǎng)出來的士人對自我的充分肯定,也是對時代的充分肯定。

      三、運散入駢,間用詩、賦

      唐代能為應制文章的人很多,但是要成為其中的佼佼者,并且被大家公認為是“大手筆”,這就不單需要他們能創(chuàng)作出非常規(guī)范的文章,還要具有一種強烈的創(chuàng)造個性,在規(guī)范之外有所突破。張說的頌文,其新變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

      第一,運散入駢。張說在創(chuàng)作時不拘于一般頌文全用駢體的成例,而是運散入駢,注重在整齊中賦予變化。

      《圣德頌》的主體部分全用規(guī)整的四字句,而前面的序文部分雖然也是以駢句為主,卻按照時間順序,一層層寫來,又三字句、四字句、六字句、七字句、八字句和九字句參差換用,中間又夾以皇帝用散句回答之語,很明顯是運散入駢,這段錯落有致的序文,正與整齊的四言句頌文主體互為補充,形成對照。與此相類似的再如《皇帝在潞州祥瑞頌十九首奉敕撰》,其中頌文前的序全用散體,如《逐鹿》篇曰:“皇帝景龍二年二月二十有八日,巡屬縣至潞河。有鹿奔走渡河,水深三丈,帝馳鞭逐鹿,水不及馬韉,應時獲鹿。司戶參軍崔弼隨帝而涉,才入數(shù)步,馬溺焉?!盵5]值得注意的是,這段交代事情前因后果的序文全用散體,在一個充滿戲劇性的場面中突出天子之尊顯不凡,這種重敘事尤其是突出戲劇性場景的刻畫,隱隱中帶有《左傳》等先秦敘事散文的影子。在駢體的頌文中用序,在序中全用散體,散體又著重敘述,并且這種敘述方式是遠承先秦敘事散文典范,這不能不說是張說的一大創(chuàng)造。

      第二,間用詩、賦。張說的頌文不堅守四言,而是間用詩、賦,靈活變通,顯示出強烈的創(chuàng)作個性。

      一般來說,頌體之作的序文應以記敘說明為主,然如前所引,張說《圣德頌》序文中卻實錄群臣一問一答,這已經(jīng)突破了頌體文之軌范,而帶有賦體問答的痕跡了。再如《開元正歷握乾符頌》的序:

      四星入輔五將出御,倚禮樂為國計,仗仁義為軍勢。英賢集殿而文教成,干戚舞階而武功振,敬讓光於九族,孝慈行於萬宇。磧嶂西南,渤瀚東北,織皮火毳,暍炎山,汜熱海,向風來王;黑貂駮駿,浮天溟,絕冰漠,連歲獻款。鳥獸無猜人之意,草木無不遠之氣,外中於天,比天同貴:是之謂圣人握符之大政也。

      這里回答了“圣人握符之大政”的主觀與客觀原因,借鑒的是賦體的主客問答形式。頌部分則為:

      文含玉律,字吐金鉤。鳴絲鶴舞,調(diào)箭猿愁。集賢榜殿,花萼名樓。神用外表,事行先兆。萬目朝徹,千心暗曉。卿云爛漫,黃龍窈窕。游姑射,神人窅。登太山,天下小。飛祥走瑞,均靈踳類。鞮譯窮天,琛維盡地。爍此金戟,鑄為農(nóng)器。匪直也然,探元索秘。軸止輪運,辰居星轉(zhuǎn)。得一神凝,吹萬情辨。發(fā)斂潛合,晦明幽闡。階蓂朝開,宮槐夜卷。正我長歷,同符大衍。天地清焉,日月貞焉。四時行焉,萬物生焉。窮神知化,美功成焉。金版玉牒,遠頌聲焉。[5]

      頌中前六句為詩,第七、八為三言,中間再為詩,后四句則為文,全文語氣紆徐而跌宕,錯落有致,有虛有實,聲色兼美。對此已有論者指出:

      頌這種朝廷述作,講究典雅大氣,一般是駢文形式。張說也用駢體,但能夠靈活變通,自由發(fā)揮,不為駢體的板滯所拘。以《開元正歷握乾符頌》為例。此頌名為“正歷”,是糾正歷法之義,是為行《大衍歷》而作?!罢龤v”之圣人是執(zhí)掌天命的天子,帝王因廣德修仁方能“握符”。因此,該文的目的就是“賡歌以美時”“鼓舞以頌德”,規(guī)格很高。張說在此文中采用了主客問答體,以主答客難的方式展開頌美,這本是賦的常用手法,既保持了散文的流暢,又避免了駢體典雅之余的呆板,在頌一類的文章中別出天地。[7]

      按照劉勰《文心雕龍·頌贊》篇所說的“敷寫似賦,而不入華侈之區(qū)”,[4]可見劉勰認為頌體是可以借鑒賦體的鋪陳描寫之法的,而張說顯然不滿足于此,他進一步發(fā)揮,將主客問答的形式移植到了頌體文創(chuàng)作當中,為頌體注入了新的生氣。

      四、應時而出:才情的價值呈現(xiàn)

      文體是由一定的話語秩序所形成的文學體式。它首先是一定作品的體裁體制,其次是一定體裁對語體語勢的要求。張說的頌文在體裁體制上,繼續(xù)沿著先秦漢魏六朝以來的體制,不再變化,但是在語體語勢方面,因個人的秉性不同,反映到作品上還是有著一些或多或少的差別。張說的這種運散入駢,間用詩、賦的文學表達,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張九齡、李白、李華、韓愈、白居易等人。

      如同時代稍后的張九齡的《開元正歷握乾符頌并序》(與張說同題),也多用賦體創(chuàng)作,駢散結(jié)合,語言多散化暢達。另一《開元紀功德頌》:“赫赫天威兮被遐荒,蠢茲山戎兮不來王。命南仲兮整六師,出幽陵兮躪九夷。簸赤山兮蕩滄海,吊無告兮伐有罪。徒不勤兮車不殆,虜震驚兮兵氣倍。昔負固兮今安在?魁自殲兮裔既平,謀既集兮圣自明。我不戰(zhàn)兮獻戎捷,俾厥后兮揚天聲。”[8]則全是賦體。

      稍后李白的《趙公西候新亭頌并序》:“耽耽高亭,趙公所營。如鰲背突兀於太清,如鵬翼開張而欲行。趙公之宇,千載有睹。必恭必敬,爰游爰處。瞻而思之,罔敢大語。趙公來翔,有禮有章?;突顽I鏘,如文翁之堂。清風洋洋,永世不忘?!盵9]則是詩賦結(jié)合。

      李華的《無疆頌八首并序》中的《太宗烈頌二》:“高祖受天命誕興,太宗承天之命。帝煬昏逾,黎人毒痛,甚爇於爐,甚溺於涂,以號以呼,呼天無辜。高祖謂太宗,爾必有天下,爾其訏謨,太宗稽首,恭受天命。臣請滌除,張我?guī)煋嵴魉膰?;翦薙群慝,鼓一方三方振驚。默炤其靈,隨顧而平。我負我乳,我安我成;以奉君父,以臨天下。任忠孝文武,建禮章樂舞。我雖明德,諫則納汝,時維帝降祐之。自古明后,莫如我德我勛,唐無疆天子之無疆,本太宗成命。”[10]則是詩賦結(jié)合、駢散結(jié)合。

      到了中唐韓愈的《子產(chǎn)不毀鄉(xiāng)校頌》:“我思古人,伊鄭之僑,以禮相國;人未安其教,游于鄉(xiāng)之校,眾口囂囂。……”[11]則全是古文結(jié)撰。

      白居易《中和頌》:“權(quán)輿胚渾,元黃既分。煦嫗絪缊,肇生蒸民。……於戲!德洽道豐,萬邦來同。微臣作頌,垂裕無窮?!盵12]則是詩論結(jié)合。

      據(jù)此我們可以看出張說頌文對后世的深遠影響。那么張說頌文宏雅與新變的成因及歷史意義是什么呢?我們認為應時而出的頌文使其才情價值得到了最大的呈現(xiàn),是最好的回答。

      自初唐貞觀之時,李世民君臣即以三代盛世為施政理想,以楊隋覆亡為教訓,取法漢魏、借鑒北周,通過倫理與禮樂的內(nèi)外配合,重建與普及儒家思想為主體的文化體系,“以文德綏海內(nèi)”作為不變的治國綱領,博采廣取,兢兢治世,以此期許整個社會的道德人格能夠提高和完善,并形成安定有序的社會關系。迨至玄宗執(zhí)政,繼續(xù)廣納人才,勵精圖治,任用賢能,如先起用姚崇、宋璟為相,其后又用張嘉貞、張說、張九齡為相,他們各有所長,并且盡忠職守,使得朝政充滿活力。這一時期朝廷所采取的重建儒學、撰制《大唐開元禮》和《唐六典》、校注《孝經(jīng)》、重視道家以及《道德經(jīng)》等這些文德治國的措施,特別是玄宗時麗正院、集賢殿的先后設置,以及皇帝本人的鼓舞,盛唐文士不斷地在自我發(fā)現(xiàn)與實踐中得到充分的肯定,他們在將一己之命運參與政局之時,以儒學詩教的內(nèi)在邏輯,在禮樂體系的建設中找到了各自的契合點,構(gòu)建著新的時代文明。而文學創(chuàng)作的實踐和文體功能的堅守,就成為當時文士們必須(不管主動還是被動)面對的問題。

      從武后朝到玄宗朝,張說都是參與者、建設者和見證者。由于傳統(tǒng)的禮法制度再次被重構(gòu)、創(chuàng)新,傳統(tǒng)的文體也再次被繼承和發(fā)揚,以玄宗為例,在《全唐文》中有:賦、頌、令、制、詔、敕、批、誥、冊文、表、書、序、詩、贊、戒、銘、碑等多種文體;稍前的陳子昂也有:賦、頌、表、策、諫、書、啟、序、詩、贊、戒、銘、碑、祭文等諸多文體;張說則有賦、頌、表、策、疏、議、書、露布、序、詩、記、贊、箴、銘、碑、祭文等,文體也十分豐富。對于傳統(tǒng)文體的堅守是因為文體自身的基因,這種基因的堅守,使之固有的功能或價值得以保持,而不會與其它得文體相混淆,頌文體也是這樣。張說的頌在功能(美盛德、告神明)和語言運用方面(“義必純美”、“辭必清鑠”),繼承了傳統(tǒng)頌的創(chuàng)作規(guī)范,尤其是對《詩經(jīng)》等先秦經(jīng)典語言風格的繼承,突出了美頌藝術的本體特征,正是對傳統(tǒng)頌文的認知和把握。

      但是,我們也應看到,當一種文體固化之后,它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個開放的系統(tǒng),一方面受時代的因素、地域的因素、文學傳統(tǒng)、民族因素等客觀因素影響,另一方面也受作家資稟、氣質(zhì)、審美體驗、審美趣味、審美理想等主觀因素影響。

      從張說的頌作可以看到,一方面不可避免地受客觀因素的影響,呈現(xiàn)出一種與當時盛唐精神相符合的特點:具有一種宏闊盛大的氣象?!笆裁礃拥纳鐣螚l件和環(huán)境,就給文學提供什么樣的題材,觸發(fā)作家什么樣的寫作動因,也就產(chǎn)生出什么樣的文學作品?!盵13]《新唐書·文藝傳序》也有:“玄宗好經(jīng)術,群臣稍厭雕琢,索理致,崇雅黜浮,氣益雄渾,則燕、許擅其宗。是時唐興已百年,諸儒爭自名家?!盵2]“氣益雄渾”,正道出了此期文壇的主要特點,而特言“燕、許擅其宗”,雖然這說明了張說正是提領這一文壇風習的佼佼者,但是我們還應看到頌這種文體在張說的努力下與時代精神的完美結(jié)合。

      另一方面則是主觀因素的影響。張說他們對于傳統(tǒng)文體有繼承的要求,但在社會的不斷發(fā)展過程中,傳統(tǒng)文體如果只是繼承而不能創(chuàng)新的話,則是無法長足進步的?!皬堈f曾經(jīng)和主張文體改革的楊炯、陳子昂有所交往。長壽元年,楊炯遷盈川縣令,張說作《贈別楊盈川炯箴》相呈。在萬歲通天元年,張說從武攸宜討契丹,為軍中管記,與陳子昂成為同僚,來往密切。四杰及陳子昂對盛世到來相當敏感,疾呼文體改革,呼喚文學向著剛健質(zhì)樸的方向發(fā)展,倡議雖好但終因其壽祚短暫而難以踐行。而時代給予張說充分進行文體改革的機會,其承上啟下,以其大手筆的地位才能,將文體改革與文學發(fā)展潮流、現(xiàn)實政治需要結(jié)合起來”,[14]但是張說并不刻意追求在作品中顯露與時代有關的符號(潞州祥瑞、起義堂、封禪、握乾符等),外向化的創(chuàng)作思維并非他的主要特征,面對創(chuàng)作,他所要解決的是傳統(tǒng)的美頌(圣德)與個體的精神在文本上的互動問題,思考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進入傳統(tǒng)(美盛德),領悟傳統(tǒng),進而在時代中再次強調(diào)傳統(tǒng)的美頌精髓。

      他的努力是自覺地吸收詩經(jīng)三頌、兩漢以及魏晉經(jīng)典的經(jīng)驗,同時不拘于一般頌文全用駢體的成例,而是運散入駢,間用詩、賦,這些在整齊中靈活變通的方式方法,表面上是打通了文體畛域,也是他“大手筆”的具體體現(xiàn),但我們更應關注的是作者昂揚樂觀的資稟和敢為天下先的意氣在頌文審美層面上所表現(xiàn)出來的高度的文學自信。

      [1]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3057.

      [2]新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4402,5725.

      [3]晉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4:1756.

      [4](梁)劉勰著,王志彬譯注.文心雕龍[M].北京:中華書局,2012:97,102.

      [5](唐)張說.張燕公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75,72,82,75,75,77,77,80.

      [6]劉毓慶,李蹊譯注.詩經(jīng)[M].北京:中華書局,2011:303.

      [7]肖瑞峰,楊潔琛.論“大手筆”張說的散文[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6):17-22.

      [8](唐)張九齡著,劉斯翰校注.曲江集[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6:378.

      [9]詹锳.李白全集校注匯釋集評[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6:4235.

      [10] (清)董誥.全唐文[M].北京:中華書局,1983:3190.

      [11]曲守元,常思春.韓愈全集校注[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6:1362.

      [12]白居易集[M].北京:中華書局.1979:978.

      [13]劉江.論文學需要政治[J].石家莊鐵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2):48-54.

      [14]徐海容.論張說碑志文創(chuàng)作的思想理念及時代精神[J].文藝評論,2016(3):72-76.Magnificence, Elegance and New Changes: Focus on Zhang Yue's Songs

      Zhang Zhiyong1, Shen Huiping2

      (1.Literature College, Hebei University, Baoding, 071002, China;2.Fuyang Infant Normal School, Fuyang, 236030, China)

      Because Zhang Yue is good at writing political and practical literature, he is known as a capable writer in the imperial court. His Songs have broad historical and spatial vision. In his Songs, he not only sticks to the traditional, magnificent and elegant in rhetoric, he also uses the language of prose parallel with rhythmical prose, as well as poetry and prose language, such an approach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opening the stylistic boundaries and showing a strong creative personality. The reasons for this magnificence and elegance on rhetoric, and new changes are the resul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so that his talent and value has been the greatest showed in this era of the Tang Dynasty. The objective reasons are inspired by the spirit of the era of the Tang Dynasty; the subjective reasons are the full recognition of the self due to the national power and Zhang Yue high-spirited and optimistic character, his passion to be the first and his confidence on the aesthetic level in literature embodied in Songs.

      Zhang Yue; Songs; magnificence and elegance; new changes; spirit of the age; confidence of literature

      2095-0365(2016)04-0066-06

      2016-07-25

      張志勇(1971-),男,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文學。

      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14FZW009);河北省社科聯(lián)社會發(fā)展項目(201303008)

      I206

      A

      10.13319/j.cnki.sjztddxxbskb.2016.04.12

      本文信息:張志勇,申慧萍.宏雅與新變:張說頌文管窺 [J].石家莊鐵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0(4):66-70,86.

      猜你喜歡
      張說封禪文體
      “因事立體”的封禪文
      輕松掌握“冷門”文體
      漢武帝封禪
      泰山封禪
      炎黃地理(2019年12期)2019-09-10 07:22:44
      文從字順,緊扣文體
      學生天地(2019年36期)2019-08-25 08:59:44
      宰相詩人張說與岳陽樓的“款款深情”
      和別人無關
      《文心雕龍》與《文選》“封禪”文體的比較
      名作欣賞(2017年3期)2017-01-19 05:55:48
      若干教研文體與其相關對象的比較
      死敵送來平安符
      古交市| 师宗县| 垦利县| 腾冲县| 兴山县| 武宣县| 肥东县| 乐安县| 拉孜县| 二手房| 仲巴县| 北海市| 中牟县| 汶川县| 娱乐| 荃湾区| 泽州县| 连山| 习水县| 芮城县| 大名县| 洛阳市| 县级市| 张家港市| 婺源县| 房山区| 广水市| 巢湖市| 鄂伦春自治旗| 怀仁县| 桂东县| 吐鲁番市| 莱阳市| 淮滨县| 渭源县| 莒南县| 宜都市| 蛟河市| 紫云| 吉安县| 德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