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水滸傳》中的儒釋道思想探究

      2016-04-04 12:02:26時麗瓊
      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16年3期
      關鍵詞:水滸宋江梁山

      □時麗瓊,魏 剛

      ( 1.云南師范大學 文學院,云南 昆明 650500;2. 南京大學 文學院,江蘇 南京 211102)

      《水滸傳》中的儒釋道思想探究

      □時麗瓊1,魏 剛2

      ( 1.云南師范大學 文學院,云南 昆明 650500;2. 南京大學 文學院,江蘇 南京 211102)

      隨著佛教的傳入,到唐朝,儒、釋、道已形成“三教歸一”的局面,三教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支柱的思想基礎。《水滸傳》的生成歷經(jīng)了宋元明的漫長時代,對儒釋道三教都有較多較深入的論述。對三教的倫理文化精神及其價值觀、人生觀作了自覺的審美和深入的反映對照,并且以宗教觀念作為表現(xiàn)手段,在寫實的同時,小說又閃現(xiàn)出神秘宗教主義的色彩。

      儒釋道;《水滸傳》;思想;現(xiàn)實意義

      《水滸傳》為中國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描寫了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108位英雄好漢在梁山起義,起義以后接受朝廷招安、為朝廷四處征戰(zhàn)的一個英雄故事,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之一。長期以來,關于水滸主題學術界一直爭辯不休,有 “農民起義說”、 “官逼民反說”、“忠奸斗爭說”、 “為英雄豪杰立傳說”、 “忠義說”、“憤書說”、 “游戲說”、 “誨盜說”、“農民革命的史詩說”等。然而,跳出這些主題限制,我們會發(fā)現(xiàn),《水滸傳》對于儒釋道三教都有較多較深入的論述。隨著佛教的中國化, 釋、儒、道三教到唐代已形成“三教歸一”的局面,三教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支柱的思想基礎?!端疂G傳》的生成歷經(jīng)了宋元明的漫長時代,它對三教的倫理文化精神及其價值觀、人生觀并非泛泛而觀,而是作了自覺的審美和深入的反映對照,并且以宗教觀念作為表現(xiàn)手段,在寫實的同時,小說又閃現(xiàn)出神秘宗教主義的色彩?!端疂G傳》的藝術成就之一就在于,《水滸傳》主要圍繞人物的現(xiàn)實遭遇、人物身份、親身經(jīng)歷,成功地塑造出了許多形象飽滿、獨具特色、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歷來為后人所稱道,因此,本文試圖通過對水滸中的部分事件及人物進行分析,闡述儒釋道在書中的具體體現(xiàn)及分析作者對三教的態(tài)度,從中發(fā)掘出對于現(xiàn)實有指導意義的一些觀點理論。

      一、《水滸傳》中的儒家文化淺析

      儒家思想為水滸主線,“有為”是其核心,“擔當” 為其精神旨趣,強調知識分子對國家、社會的責任感。這在宋江與吳用等人的身上表現(xiàn)得盡致淋漓。并由此可看出,水滸里對儒家的態(tài)度基本持肯定的。

      1.儒家思想簡介

      儒學,春秋時代由孔子所創(chuàng),經(jīng)過戰(zhàn)國時期荀子、孟子發(fā)展,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思想體系。在秦始皇建立秦朝后,“焚書坑儒”使儒學遭受重創(chuàng)。西漢時期,董仲舒發(fā)展新儒學,提出了“天人感應”之說,而被漢武帝劉徹接受,從那以后,“罷黜百家,獨尊儒術”,[1]23于是封建社會的正統(tǒng)思想被儒家長期占據(jù)。隋唐時期建立的選拔官員的科舉制度,考試內容以儒學為主,儒學的地位在歷朝歷代雖然不同,但總體來看,儒家地位較為尊崇,儒家知識分子在歷史上影響力也最大。[2]111在《水滸傳》中,梁山排座次是一個非常重大的轉折點,在此之前,梁山好漢基本上為儒家所厭惡的草寇之徒,在此以后,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漢以為國盡忠為目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儒家“修齊治平”的理想。

      2.儒家思想在《水滸傳》中的體現(xiàn)

      《水滸傳》中還沒有哪一個典型的形象能像宋江那樣引起如此廣泛、持久的爭議,喜歡宋江的人,褒他為“上上人物”,屬忠義雙全的典范,認為宋江為相則為賢相,為君則為明君,為臣則為忠臣,為將則為良將;厭惡宋江的,貶他為“真強盜、假道學”,[3]613是葬送梁山好漢的劊子手,是封建統(tǒng)治者的幫兇與走狗。除了宋江之外,《水滸傳》里的軍師吳用,也屬于儒家知識分子的典型代表,而作者施耐庵,開始創(chuàng)作《水滸傳》這部小說則是在明朝時候,那是一個專制制度高度集中的朝代,于是,作者在軍師吳用身上則更是深深打下知識分子所謂儒家“節(jié)義忠孝”之烙印。在《水滸傳》人物的行為對話與思想語言之中,更多的體現(xiàn)了儒家文人及知識分子所應具備的儒家的特點。儒家對秩序非??粗?,在這樣的思想影響下,吳用有時候表現(xiàn)出的懦弱就找到了合理解釋,于是在他們的行動中或思想中,就會出現(xiàn)自覺或者不自覺的遵守這樣的一種準則,所以,在宋江死去以后,他選擇自殺,這也就不難以理解了,他的自殺一方面表現(xiàn)了他對宋江的忠義,從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他對人生結局的選擇,他的一生無不體現(xiàn)出了儒家知識分子的投影。儒家強調對國家的責任感和對自己“伯樂”的忠誠,“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4]269,宋江就是吳用的伯樂,宋江死后,吳用也自盡而亡,對于茍活的人們來說,他的死顯得更加悲壯。

      二、《水滸傳》中的釋家思想淺析

      釋家本質上為無神論,在發(fā)展成宗教再加之與漢文化融合之后,清規(guī)戒律與偶像崇拜亦隨之出現(xiàn)?!端疂G傳》中,作者雖對佛學極其推崇,但對惡僧淫僧、佛教管理亦不乏尖銳諷刺。魯智深與武松,智真與智清長老,修為較高,老成持重,作者對他們呈現(xiàn)出中立偏好的態(tài)度。

      1.釋家思想簡介

      釋家,又稱佛家,其名稱來源于對佛家創(chuàng)始人釋迦牟尼的稱呼。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兩漢時期流入中國,從此在中華文化里占據(jù)了一席之地,并陸續(xù)在一些朝代占據(jù)統(tǒng)治地位。六朝時期,佛教生死輪回、因果報應之說與漢末以來巫蠱之風相結合,受到遭受頻繁戰(zhàn)亂、生靈涂炭的下層人民的追捧。佛教進入中國后,為更好地進行傳教,歷代僧人對其進行改造,也有一些學者深入發(fā)掘其哲學內蘊,這都使得漢傳佛教有別于其他佛家教派,多了一些哲學文化寓意。佛家核心在于“解脫”,主張“勇于放棄”,信奉輪回之說。

      2.釋家思想在《水滸傳》中的體現(xiàn)

      《水滸傳》對于佛教的態(tài)度是復雜的,有崇道尊儒抑釋之說,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書中有不少邪僧淫僧,如生鐵佛崔道成占人寺院,殺人放火無惡不作,欺凌強占婦女,又如裴如海罔顧清規(guī)戒律,與楊雄之妻潘巧云私通,這說明當時佛教管理出現(xiàn)了問題。但作者并不是一味貶低佛教,他褒揚的是另一種佛教:魯智深,一生仗義行俠、豪爽正直、路見不平就出手,吃肉喝酒殺人照樣成佛??v觀整部《水滸傳》英雄演義,與魯智深相關的情節(jié)中,除了魯智深在五臺山的那段情節(jié)的描寫為不是太本分的出家人的生活之外,魯智深給人的形象,基本上是屬于一個擁有俠肝義膽的江湖豪杰,雖然魯智深頂了一個出家人的招牌。但是換句話說,魯智深則是以一個出家人的身份,行走江湖,為人打抱不平,做人世之事的這么一個人物形象。由此可以看出,魯智深的實際所作所為和他的真實僧人身份存在著很大的分裂。所以,這也正是大多數(shù)的評者容易忽略掉的,他們忽略了其僧人的身份,而只從英雄人物,江湖好漢的角度來解讀他的主要原因。[5]89水滸四大主角宋魯林武中,作者對于武松著墨較多,武松的故事在《水滸傳》里占據(jù)了較大篇幅,有“武十回”之稱,比較典型的有醉打蔣門神、景陽岡打虎、夜走蜈蚣嶺、大鬧飛云浦等,這些故事通過文學作品和說唱文學在民間口耳相傳,經(jīng)久不衰。武松,綽號“行者”,這是一個釋家意味很濃的稱呼,這也暗示了《水滸傳》中武松與佛教的淵源。魯智深和武松,最后都以圓寂為歸宿,依照釋家的理論,只有那些長期修行的大德高僧才能“圓寂”,因此魯武二人皆已成佛。出家,在當時人看來,是對人生的一種解脫。出家之后官司可以不用追究。這足以說明,作者本人對于宗教的認識是清楚的,所以他知道所謂和尚未必就是真和尚,所謂道士未必就是真道士,反而很多不是出家人的俗家弟子在實踐著釋家“普度眾生”的理念。

      三、《水滸傳》中道家思想淺析

      在中國文化體系里,道家和道教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道家近似于一種自然哲學,道教則更偏向于對神奇法力的崇拜。道家和道教,既受古代隱逸思想的影響,也有古代原始宗教的沉淀,還受古代哲學的影響。水滸里表現(xiàn)出的崇道傾向,既有對道家“清靜無為”等思想觀念的肯定,也有對道教無上法力的推崇。因此就給水滸的英雄染上神秘色彩,道教亦成為了水滸英雄的一種精神寄托。

      1.道家和道教簡介

      道家是中國先秦時期的一個思想派別。代表人物有莊子、老子等。道家以自然、道、天性為核心觀念,其核心為“無為”, 主張“順其自然”。這種“順其自然”即消除人的種種欲念,以復歸人的清靜本性,以達到“天人合一”之境界。[6]25道家思想講究做人做事以修心養(yǎng)性為主,他們大力提倡清靜無為,這種思想還一度成為了漢朝初年統(tǒng)治者們遵循的統(tǒng)治思想——“黃老之術”思想的基礎。這里邊的某些思想,經(jīng)過東漢時期的“五斗米道” “符水道”等道教思想的發(fā)展,成為了中國土生土長的所有宗教里邊影響最為重大的一支。道教則產生在秦漢時期,奉老子為祖師,信奉三清,在唐朝建立以后,統(tǒng)治者奉老子為祖先。道教發(fā)展很快,地位尊崇,位壓儒釋。北宋時期,由于皇帝追求長生不老,信奉道教,因此道教地位很高,這些都體現(xiàn)于《水滸傳》。值一提的是,道家和道教既有區(qū)別亦有聯(lián)系,二者不能完全等同。在水滸中,儒家代表人物是宋江,佛家的代表人物是魯智深,道家的代表人物則是排行第四的公孫勝。作者對于宋江和魯智深都有大篇幅的描寫,而對于公孫勝,除關于他的法術外言之甚少,公孫勝的形象在書中是非常單薄的,離“有血有肉”相差甚遠。但這并不能說明道家和道教在水滸中影響小,恰恰相反,《水滸傳》中道家和道教影響無處不在。

      2.道教對水滸的影響

      水滸開篇“洪太尉誤走妖魔,張?zhí)鞄熎盱烈摺本弯秩玖说澜谭Φ母呱詈蜕衩兀酥?,水滸中道教文化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梁山一百零八好漢乃是天上魔君下凡,洪太尉“誤走妖魔”是上天安排。然而,正是這群魔君,卻又是上映天星的七十二地煞、三十六天罡?;实凼翘熳樱菫楹紊咸旆叛陆鐨拇笏谓??必定是上天對皇帝不滿,這就從宗教角度為梁山好漢賦予了正義性。正如水滸先寫高俅發(fā)跡后寫108好漢一樣,放走妖魔的是朝廷命官洪太尉,這都暗示了亂自上作,梁山聚義造反的根本原因在于朝廷的腐敗墮落。

      二是以九天玄女為代表的道教神仙。宋江在去接老父上山的途中路遇官兵,倉皇中逃進還道村玄女廟。九天玄女顯靈,救了宋江一命,并賜法旨道:“宋星主!汝可替天行道為主,傳汝三卷天書,全忠仗義為臣,去邪歸正,輔國安民。他日功成果滿,作為上卿。吾有四句天言,終身佩受,汝當記取,勿泄于世,勿忘于心。”[7]236教導宋江替天行道。這種神秘的神授天書,既彌補了宋江在文治武功方面的不足,又以天神的名義賦予了梁山替天行道的合法性,對梁山起義起到了指導性的作用。需要指出的是,九天玄女娘娘在道教神仙系統(tǒng)中地位尊崇,是一位戰(zhàn)爭女神,也是梁山好漢的精神導師。

      三是以公孫勝為代表的道士。除了描寫道教神仙法力無邊外,道教神仙在人間的代理人也大多法力高強,公孫勝自不必言,以一身法力躋身第四把交椅,就連身負道教神通的高濂也算是高俅家族中少有的人才。此外,水滸中宋太祖、宋徽宗皆是道教神仙下凡,無不體現(xiàn)道教的尊崇,這與宋代對道教的極度尊崇是一致的。同時,書中對高濂、包天師、鄭魔君等旁門左道進行批判,則客觀反映了當時道教內部宗派林立,為了自尊其派而相互攻訐,這對于我們今天去了解宋元道教狀況有一定的歷史意義。

      3.道家對水滸的影響

      與道教不同,道家宗教色彩較弱,哲學意味頗濃,道家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點:

      一是梁山好漢叛逆、追求自由的氣質有道家的印記。道家以自由為工具,最終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自然主義。老子這樣說:“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余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盵8]434如晁蓋率眾智取生辰綱,正是這種“損有余以補不足”的體現(xiàn),而梁中書搜刮民脂民膏為岳父做壽正是道家“人道”的體現(xiàn)。另外,在梁山好漢中,受儒學教育越久、官職地位越高,往往奴性越重。以關勝為代表的降將一系自不必言,處在統(tǒng)治階層最低端的林沖、楊志等莫不是奴性氣息濃厚。反倒是未受教化的李逵、阮氏三雄更顯出“自然”之象,如果少了這些野性,水滸的魅力將大打折扣。

      二是道家 “盛極而衰”、“物極必反”、“天道循環(huán)”[9]99的觀點始終貫穿在水滸中。宋太祖建立北宋,盛極而衰,生出那108魔君作亂天下;水泊梁山兵強馬壯,至受天文、排座次時發(fā)展至巔峰,之后在征戰(zhàn)中實力漸損,正如道家所說“水滿則溢,月滿則虧”,同時,梁山接受招安也是順應時勢之舉,否則梁山或內部分裂,或終究是草寇,難以成氣,也不能實現(xiàn)“替天行道”的誓言,這暗合了道家順應天道、順應時勢的觀念;深諳天道的公孫勝在消滅王慶后,即返回家鄉(xiāng)修道,成為少數(shù)沒有參加征方臘的將領之一。

      三是道家清靜無為的思想在人物命運中至關重要。在對梁山英雄歸宿的描寫上,他們見機而退者都得到善終,凡是執(zhí)著名利者均不得好死。這種描寫,是對宋江等人“萬古留名、千年廟食”[10]103的理想的一種否定,進一步說明了個體生命價值的可貴。

      四、《水滸傳》中儒釋道文化的現(xiàn)實意義

      水滸中的儒釋道文化今天仍然具有現(xiàn)實意義,從微觀層面而言,水滸中的“忠義”、見義勇為等優(yōu)秀品質值得每一個人學習,以此來建設我們的精神家園;從中觀層面看,水滸中的諸多社會弊端,對于在當前環(huán)境下政府加強和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有所啟示,同時也啟示每一個公民行動起來共建和諧社會;從宏觀層面看,水滸中表現(xiàn)出的對民生的關注、對自由的渴望、對公平正義的追求、對美好社會的向往,至今仍然是民之所向,應當成為政府施政所向。

      五、結語

      儒釋道三教鼎立的格局已有兩千年的歷史,在文化史上有重要影響。北宋孝宗時期明確提出“以道修身,以佛養(yǎng)心,以儒治世”三教并用之政策,這在《水滸傳》中也有體現(xiàn)。水滸英雄中,既有扶危濟困、慈悲為懷的人間活佛魯智深,也有功成身退、法力高強的道長公孫勝。宋江則是《水滸傳》里的核心人物,他的悲劇最具代表性。他主要接受儒家忠孝思想,但亦受到道家思想的影響,特別是道教人物九天玄女。儒家的忠義思想導致宋江走向招安之路,道教九天玄女的“忠義”勸說是宋江走向招安道路強有力的催化劑。儒道二家思想共同鑄就了宋江及其眾梁山英雄的人生悲劇,宋江及其義軍最終走向悲劇勢在必行。同時,在惡勢力橫行、良善備受欺凌的亂世和江湖習氣濃重、濫殺無辜成風的梁山,還有魯智深這樣懲惡揚善、為民做主的俠僧和武松這樣的行者,為全書增添了一絲人文關懷。儒釋道在全書中既相互獨立,又互相包容,整體來看,儒學在書中占主導地位,佛學則是對儒學的有益補充,讓全書在刀光劍影中多了一絲慈悲之情。道家和道教的影響在書中無處不在,貫穿整個敘事結構。正如三教共同構成中國文化骨架一樣,三者在《水滸》中并不是對立的,不存在揚此抑彼的問題。

      [1]劉琦譯評.論語[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23.

      [2]南懷瑾.中國文化泛言[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111.

      [3]楊義.中國古典小說史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613.

      [4]曾良.明清小說研究[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5:269.

      [5]夏志清.中國古典小說史論[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89.

      [6]老子.道德經(jīng)[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2001:25.

      [7]施耐庵.水滸傳[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236.

      [8]馬成生.水滸通論[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4:434.

      [9]張智彥.老子與中國文化[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6:99.

      [10]張春興.現(xiàn)代心理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103.

      本文責編:董 娜

      Probe into the Thought of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in the "Water Margin"

      Shi Liqiong1, Wei Gang2
      (1. School of Literature,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650500;2. School of Literature,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1102)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Buddhism, to the Tang Dynasty,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has formed a situation of "three religions normalization". The three religions complement each other to constitute the ideological found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he generation of "Water Margin" has gone through a long period of Song, Yuan and Ming Dynasties, which has a more in-depth discussion on Buddhism and Taoism. Using the religious ideas as a means of expression, this paper makes a conscious appreciation and deep compare of the ethical culture spiritual values and outlook on life of the three religions,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novel flashes out the color of mystic religion.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Water Margin"; thought; realistic meaning

      2016—04—05

      時麗瓊(1990—),女,云南大理人,云南師范大學文學院,在讀碩士; 魏 剛(1993—),男,云南宣威人,南京大學文學院,在讀博士。

      I206.2

      A

      1008—8350(2016)03—0086—04

      猜你喜歡
      水滸宋江梁山
      “知心姐姐”孫二娘
      江西采茶戲中的梁山調腔系音樂考
      戲曲研究(2021年4期)2021-06-05 07:09:48
      上大梁山(外四首)
      岷峨詩稿(2019年4期)2019-04-20 09:02:08
      梁山車展:最容易忽視的五款亮點產品
      專用汽車(2018年10期)2018-11-02 05:32:18
      延攬人才,宋江最佳
      感悟(2017年3期)2017-03-24 22:51:04
      宋江給李逵的一封信
      小說月刊(2015年12期)2015-12-17 01:08:17
      《水滸》求疵錄二則
      中學語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1:45
      《閑看水滸》里的黑暗江湖
      小說月刊(2014年3期)2014-04-23 08:58:26
      宋江為什么不殺情敵張文遠
      百家講壇(2014年15期)2014-02-11 11:52:21
      ”官迷“宋江
      唯實(2013年11期)2013-04-07 07:02:56
      仁怀市| 晋江市| 北海市| 依兰县| 登封市| 大田县| 青龙| 乌审旗| 开江县| 托克逊县| 包头市| 宝应县| 阿克苏市| 潜山县| 泗阳县| 榆林市| 鄄城县| 开原市| 北宁市| 鲜城| 望城县| 姚安县| 民权县| 平安县| 宜章县| 鄂伦春自治旗| 津南区| 沙田区| 武平县| 井陉县| 麻阳| 东源县| 乾安县| 永城市| 新乐市| 黄大仙区| 来宾市| 宁陕县| 五寨县| 攀枝花市| 亚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