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海燕 荊汝頂 韓俊偉 李 磊 常衛(wèi)波
(1.新鄉(xiāng)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河南新鄉(xiāng) 453000;2.新鄉(xiāng)市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所,河南新鄉(xiāng) 453000)
豬巨細胞病毒病的流行特點及其診斷方法
杜海燕1荊汝頂1韓俊偉2李 磊2常衛(wèi)波2
(1.新鄉(xiāng)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河南新鄉(xiāng)453000;2.新鄉(xiāng)市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所,河南新鄉(xiāng)453000)
豬巨細胞病毒病是由豬巨細胞病毒(PCMV)引起仔豬的一種條件性傳染病,主要是侵害豬的呼吸系統(tǒng),臨床上以鼻炎為特征,在感染的鼻甲骨黏膜黏液腺中巨細胞可見到大量嗜堿性核內包涵體,又稱包涵體鼻炎。PCMV是繼偽狂犬病的病毒之后發(fā)現的第二個豬皰疹病毒,屬于皰疹病毒科、β皰疹病毒亞科、巨細胞病毒屬的成員,它可感染人、鼠、牛、馬、貓、豬等多種哺乳動物。由于該病常呈隱形感染,在生產中不易引起重視,給養(yǎng)豬業(yè)造成很大的疫病隱患。
巨細胞病毒病;流行特點;診斷
豬巨細胞病毒病在豬群中分布相當廣泛,常規(guī)條件下飼養(yǎng)的大多數豬群均存在PCMV 感染,尤其仔豬的PCMV抗體陽性率都最高,有研究對豬群進行PCMV 感染狀況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PCMV 的感染呈逐年增加趨勢,不同的飼養(yǎng)環(huán)境條件下,散養(yǎng)戶豬PCMV 陽性率最高。該病毒主要在豬肺泡巨噬細胞中增殖破壞機體免疫系統(tǒng),造成機體感染后抵抗力降低,易并發(fā)和繼發(fā)其他病原體感染,調查顯示PCMV與豬偽狂犬病毒,豬圓環(huán)病毒2型和豬藍耳病病毒存在混合感染現象。該病毒在體內外有高度的宿主特異性,僅豬感染,大多數為亞臨床型,臨床發(fā)病則很少見。其他動物如兔、小鼠、蒼鼠、雞胚和牛均不感染。PCMV 對豬體內的上皮細胞有特別感染嗜好,最易傳染和擴散的途徑是上呼吸道。通常認為1 個月齡左右的豬是經鼻感染的,仔豬可能主要是通過與母豬接觸而感染。病毒可由鼻、眼分泌物及子宮頸黏液等排出,尿液也會加大環(huán)境污染??赡芙涳w沫和吮乳途徑在豬群中呈水平傳播。本病毒還可通過胎盤傳播,垂直感染胎兒,從初次感染PCMV 懷孕母豬的眼、鼻分泌液、尿液和子宮頸黏液中都可以分離出病毒。也可從公豬的睪丸和附睪中分離出該病毒,所以通過交配也能發(fā)生傳染。該病毒在56℃經30 min滅活。22℃只能保持24 h活性。但將患病仔豬鼻黏膜組織保存于- 30℃,其感染力至少可維持5 個月,病毒液在-80℃下可保存2 年以上。PCMV 對如氯仿和乙醚等有機溶劑敏感,經過試劑處理,可使其喪失感染力。
豬巨細胞病毒病感染的潛伏期大約10~20d,新生仔豬感染死亡率可高達50%?;疾∽胸i上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流鼻涕或膿性鼻涕,眼瞼水腫,糞便呈黃白色糊狀,增重緩慢。育肥豬后肢明顯的彌漫性出血,全身皮下組織感染嚴重發(fā)紫,耳朵發(fā)紫。感染后的母豬精神倦怠,食欲頹廢,尿液發(fā)黃,有的出現神經失調,感染1個月后,母豬流產,產出木乃伊胎,未流產的母豬所產仔豬也會在出生后大量死亡,存活的仔豬發(fā)育不良、增重緩慢、下頜水腫。公豬感染后眼瞼有明顯的淚痕。病毒首先在鼻粘膜腺、淚腺復制,經過3~5d的復制后,迅速擴散到其它組織器官,可引起肝臟灶狀壞死,腎組織水腫發(fā)紫,神經系統(tǒng)紊亂,青年豬肉眼可見全身淤斑。胸腔和皮下組織常見水腫,胸腔可見心周和胸膜滲出液,肺水腫明顯,肺小葉腹尖呈紫色并實變,在喉頭及跗關節(jié)周圍水腫最明顯,腎包膜下水腫明顯,外觀呈斑點狀或完全發(fā)紫色,小腸變薄多有出血,胃呈卡它性炎癥或潰瘍。
3.1病毒分離與鑒定
采集胎兒或新生仔豬的鼻汁,或鼻腔、喉頭、結膜等拭子以及肺、腎、淋巴結等材料,接種肺泡巨噬細胞或輸卵管類成纖維細胞,進行病毒分離,也可以用肺泡巨噬細胞直接培養(yǎng)分離病毒。接種病料后培養(yǎng)7~14 d,觀察細胞病變。用熒光抗體染色檢查細胞核內包涵體出現情況,或檢查細胞漿內的熒光抗原。如用已知標準毒株的免疫血清,以標準的病毒培養(yǎng)物為對照,對分離毒株進行中和試驗,可對病毒分離物予以鑒定。電鏡檢查在感染的細胞核和細胞漿內(主要為空泡內)能發(fā)現結晶狀排列的病毒。
3.2血清學試驗
血清抗體是確證豬群中存在PCMV 最可信的方法。對育肥豬隨機采取血清樣品做間接免疫熒光試驗或者EL ISA 試驗測定,將感染病毒的肺泡巨噬細胞或類成纖維細胞用丙酮固定,然后進行間接熒光抗體染色法檢查,其試驗敏感性比病毒中和試驗至少高8 倍。也可應用感染的輸卵管類上皮細胞作EL ISA,它與間接熒光抗體具有相同的敏感性。
3.3分子生物學檢測方法
采用直接從具有不同臨床癥狀的病豬肺和鼻黏膜的刮取物提取DNA 進行PCR擴增的方法,成為PCMV 檢查和監(jiān)測的常規(guī)方法。PCMV的主要衣殼蛋白(MCP)基因長度有4026個核苷酸系列,編碼一個含1341個氨基酸殘基的蛋白質。并預測PCMV主要衣殼蛋白的質量為151456Da,和其他皰疹病毒主要衣殼蛋白質量相等。并且根據衣殼蛋白基因設計一對引物,以檢測PCMV感染,該PCR方法對于檢測慢性PCMV感染比傳統(tǒng)方法更有效。為了解決種間特異性,針對DNA聚合酶基因設計兩對引物,分別為415bp和257bp,構建一種巢式PCR方法,成為區(qū)分種間特異性的有效方法。目前用熒光實時PCR方法極大的提高了檢測的效率和靈敏度。
目前尚無有效的PCMV疫苗預防該病,可通過加強飼養(yǎng)管理有效控制本病的發(fā)生。進行自繁自養(yǎng),不從疫區(qū)引進豬種,若須引進種豬時,進行血清學檢查,以防帶來新的傳染源或帶病毒的豬。針對發(fā)生本病的豬場,可使用抗生素藥物防治細菌引起的繼發(fā)感染,從而控制病情蔓延。并且可通過增強自身免疫力來達到治療和預防該病的發(fā)生。
[1]王宇英.豬巨細胞病毒感染的流行、診斷和防治[J].獸醫(yī)導刊,2015,(1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