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101名英語專業(yè)學生為被試,用定量研究的方法,調查并分析了不同性別的學生在英語語音觀念和策略上的異同之處。研究結果表明:(1) 性別因素與語音成績之間具有相關性;(2) 女生的語音學習目標、動機以及音段層次的語音自我概念均明顯高于男生;(3) 在分析他們學習英語音段和超音段特征使用的學習策略情況中,t檢驗證明男女學生在個別語音學習策略的使用上存在顯著差異。
[關鍵詞]英語專業(yè)學生;語音學習;觀念;策略;性別差異
[中圖分類號]H31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4634(2016)01001805
近些年來,隨著交際教學的盛行和對交際能力的倡導,英語學習者的語音語調問題越發(fā)引起人們的重視。研究表明[13],學習者的語音水平和他們聽力、口語甚至閱讀水平密切相關。由此,曾經一度被忽視的語音教學和研究被提上了熱議的日程。
學習策略研究是近期二語習得界的熱點話題。學習策略使用中的性別差異也是研究者關注的焦點。袁鳳識等[4]認為,“研究英語學習者性別差異具有深遠的戰(zhàn)略意義,原因在于:性別差異對教育的影響巨大,外語教師作為教育工作者對此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其次,通過研究男女外語學習中的性別差異,可能探索出一條解決中國外語教學問題、提高教學效率的途徑”。
國外對性別差異研究開展得較早,如 Oxford 和 Nyikos[5] 發(fā)現即使女性不參加策略培訓,采用的策略也多于男性;Ehrman[6] 在自己的研究中也發(fā)現,女性比男性使用更多的學習策略。類似的結果見于Bacon[7], Goh & Foong [8] 等等。國內的性別差異研究雖起步較晚,但從研究數量上來說有后來居上之勢,如劉潤清、吳一安[9],朱忠焰等[10],李炯英[11],許保芳等[12],他們分別從性別同策略、四級成績、詞匯學習效果等的關系上做了結論不一的分析。需要指出的是,縱觀國內外的諸多研究,從性別和學習策略角度關注英語學習者語音成績差異的研究卻不多見,所以開展此研究對理解男女語音成績的差異具有重要意義。因此筆者在英語專業(yè)學生中開展了此次調查研究,并試圖明晰以下問題:(1) 性別因素是否能影響英語語音學習成績?(2)不同性別的英語專業(yè)學生是否具有不同的英語語音學習觀念?(3) 不同性別的學習者是否在英語語音學習策略的選擇上存在差異?他們在音段和超音段層次的英語語音學習策略的選擇上是否不同?
1英語語音學習觀念和策略的分類
語音學習觀念可以理解為“學習者在語音學習過程中通過自身的體驗或外界的影響逐漸形成的一種看法”。王烈琴[13]曾就大學生英語語音學習觀念的性別差異做過研究,內容涉及到語音學習的目標、評價標準、語音的重要性、語音學習的自我評價等。實際上,根據王初明[1,2]提出的“外語語音學習假設”,語音自我概念在語音學習過程中的作用也舉足輕重。因此,筆者認為,語音學習觀念涉及三個變量:(1)語音學習的動機;(2)語音學習的目標;(3)語音自我概念。如果學習者有較高的語音學習動機,樹立了明確的目標,并形成了積極的語音自我概念,應該會從整體上促進自身語音學習的效果,反之亦然。
在研究學習策略的過程中,研究者對學習策略的分類作了大量的論述和闡釋,分類有很多種,但是都基本遵循了Oxford[14], O'Malley[15],Stern[16]三個人的分類方法。其中又以Oxford 的研究最為廣泛全面,而且最近的一份調查對比顯示:Oxford 的分類系統(tǒng)相對其他分類標準更優(yōu)越,更能有效解釋學習者反映出的學習策略多樣性的特點[17]。Peterson[18]將從自己研究中得出的語音學習策略按照Oxford 的分類標準作了標注,并把他們重新歸類于元認知、情感、社會、記憶、認知和補償型策略的目類下。因此本文采用了Peterson的語音策略分類框架。
2研究方法
2.1研究對象
調查和測試的對象是鄖陽師范高等??茖W校英語專業(yè)的大一學生,他們于2014年9月進入該校學習。在2015年1月系里組織教師對全系大一新生進行了語音測試,筆者從中隨機抽取被測試的一組學生,共101名,其中女生52人,男生49人,平均年齡20歲。他們來自全國各地,并且在本校學習了一學期的語音語調課程。
2.2研究工具
問卷調查:共分為兩部分,一是語音學習觀念調查問卷,分別對應語音學習目標、語音學習動機和語音學習自我概念,采用5級量表,從“我完全不同意這個看法”到“我完全同意這個看法”;二是語音學習策略調查問卷,調查所采用的是Peterson的語音學習策略問卷。筆者針對本次研究對象對問卷作了適當修改,并譯成漢語以便學生理解。問卷共包括6種策略,即記憶策略、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補償策略、情感策略和社會策略。采用Likert 的1~5 級量表計分,從 “從來不或很少”(1分)到 “總是或經?!保?分),要求被試選擇與自己實際情況相符合或相近的選項。
語音測試:根據Moyer [19]的測試方法,本研究的語音準確性測試問題包括兩部分,滿分為100分,全部采用口語形式進行。第一部分為音段特征測試,首先要求被試朗讀中國學習者比較容易出錯的30個音標,共30分。然后要求被試朗讀40個單詞,這些單音節(jié)、雙音節(jié)和多音節(jié)詞均選自學生課本,共20分;第二部分為超音段特征測試,要求被試朗讀10個給出的句子(20分);最后考核形式是以問答和自由話題進行,共30分。
共有5名教師參與了對本組學生的評分,最后統(tǒng)計結果。由于問卷和語音測試都采用了記名制,最后把語音總成績和學習策略應用情況一一對應輸入電腦,利用SPSS對語音測試成績和語音學習策略結果進行分析,結果顯示5名評分者之間的Kappa 系數為0.812(p≤0.05),具有一致性。
2.3數據收集和分析
2015年1月,鄖陽師范高等??茖W校外語系大一學生參加了語音測試。測試分組進行,每組5位教師負責評分,并做好記錄。待測試結束后,隨機選中的一組共101名學生被召集到一起填寫了問卷。數據輸入電腦,用SPSS軟件進行分析。主要進行如下統(tǒng)計工作:(1) 按性別將數據歸類;(2)計算所有變量參數;(3)對語音成績和性別因素做皮爾遜相關關系分析;(4)用獨立樣本t檢驗比較不同性別受試者的觀念和策略差異。
3結果和討論
3.1性別與語音成績的相關分析
為了弄清是否是性別因素影響了語音成績這一問題,筆者進行了性別和各項成績之間的皮爾遜相關系數分析。
結果發(fā)現,性別和大學入學成績之間沒有顯著相關性,但是卻和語音總成績以及音段特征測試成績和超音段特征測試成績呈顯著正相關,其中超音段成績和性別之間的正相關性尤為明顯(r=0.631,p≤0.05)。換句話說,通常情況下,女生的語音面貌要整體好于男生,對音節(jié)、音素和單詞發(fā)音的準確性也高于男生,語音語調方面女生應該會表現出比男生更強的優(yōu)勢。這也進一步驗證了劉潤清、吳一安[9]的推論,他們認為在英語學習的中高級階段,女生成績往往優(yōu)于男生。本研究的受試對象是英語專業(yè)學生,經過初高中和在大學的半年學習,應該達到了中級學習者的水平。
另外,參加本研究的受試高考成績均不是很理想,且大多存在偏科現象:男生重理輕文,女生重文輕理。雖然他們的入學成績沒有顯著差異,但是都轉向屬于文科的英語專業(yè)學習時,女生自身的優(yōu)勢便凸顯出來,也就造成了男女語音成績存在的顯著差異。
3.2語音學習觀念的性別差異分析
基于以上部分得出的結論,英語專業(yè)男女生的語音水平在英語學習的中級階段存在顯著差異,那么性別是否是造成這種現象的唯一因素呢?對于性別因素對英語學習的影響,袁鳳識等 [4]認為“雖然女生生理上比男生學習外語更占優(yōu)勢,如一般來說女生口齒伶俐,但是這并非是決定因素,其他因素如學習動機與態(tài)度、學習策略,可能起更大作用?!彼杂址治隽耸茉嚾后w的學習觀念和學習策略,表2是受試者在語音學習觀念上的性別差異分析。
通過表2可以看出,男女生的語音學習觀念在整體上具有一致性,針對音段和超音段特征的學習觀念從高到低為SO>SM>PM>PO>SS1>PS1。總體來說,男女生在音段層次的學習動機、學習目標和自我概念均高于超音段。這一情況反映出學生在學習超音段特征過程中相對茫然、不積極和不自信的特點,也從側面說明了兩個問題:一是學生自身對學習英語超音段特征的畏難和回避心理,二是英語教師在英語超音段層次的教學方法和自身業(yè)務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以便把示范和引導工作做得更加有效和到位。
在肯定男女生語音學習觀念存在一致性的同時,研究結果也進一步揭示了男女生在三個變量中存在的差異。其中差異大的就是學習動機,不管是在音段層次還是超音段層次。女生普遍有學習音素、音標和音節(jié)以及語調的強烈愿望,而男生表現地不是那么積極,對語音規(guī)則往往認為在初高中時都已經學過,所以常?!皽\嘗輒止”。大部分男生在學習單個音標時還很積極,但到了學習語調的部分就漫不經心了。更有相當一部分男生上英語課不是聽老師講,而是自己在下面看,上課被老師點到提問時更是不知所云。通過課下的訪談也了解到,很多男生上語音課也從來都不聽,只是要求老師給“錄磁帶”,然后回去自學。對此有的教師認為這是一種自主學習,實際上自學和自主學習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20]。最后的學習效果可想而知:上課時老師講過的發(fā)音部位和發(fā)音方法女同學大部分都能區(qū)分,而男同學卻常?;煜蛘吒局v不出相似音的區(qū)別。因此,教師在語音課堂上的作用不容小覷,正如董燕萍[21]所說:盡管多媒體可以有效引進課堂教學,但是教師的示范作用(如作為兒童口音模仿的對象)、個性化的指導作用(如為具體情景中的具體學生提供適宜的語言輸入和反饋)、課堂活動的組織作用(如語言學習所需要的各種交際活動)是多媒體無法替代的。
造成男生學習動機不足的直接原因之一就是他們學習語音的目標不明確。涉及到音段和超音段學習目標這部分,女生均值也都超過男生,而且具有顯著性。這一發(fā)現同王烈琴[13]的研究結果具有一致性:她的調查結果顯示有高達71.4%的女生認為語音學習應該達到本族人的語音標準,而只有一半多的男生(53.8%)持此看法,甚至有將近一半的男生(46.2%)不贊成語音學習應達到英語本族人的語音標準。造成這一差異的真正原因很可能來自男女生對將來就業(yè)取向的不同:男生更喜歡從事一些具有挑戰(zhàn)性的工作,課下訪談時很多男生都表示要從事外貿、翻譯等工作;而女生更傾心于一些相對穩(wěn)定的工作,教師是她們的首選。因此,女生關注英語知識的深度,而男生更注重英語知識面的廣度,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近乎苛刻”的語音語調問題。這也進一步印證了Pardo[22] 的言論:學習者真實的需求,比動機更能推動他們向二語的發(fā)音準確性發(fā)展。對此,袁鳳識等[4]也曾指出社會心理因素可能是造成女生成績較高的原因之一。
最后,在語音自我概念這個變量中,男女生僅在音段層次的自我概念上表現出了較為明顯的差異(t=2.799,p≤0.05),且男女生在音段層次自我概念的均值也都很低,平均分值分別為3.577和3.184,僅高于超音段層次的語音自我概念。最值得一提的是超音段層次的自我概念:男女生的均值都是最低的,盡管女生的分值相對高一些,但這種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的顯著性,也就是說男女生在超音段層次的自我概念應該屬于同一個水平。由此可見,雖然女生比男生學習超音段特征的目標更明確也更積極,但她們對自己學習超音段特征的信心不足,對自己的表現也很不樂觀,往往很努力地去學,可是對自己的語音語調還是不滿意。當然這也可能是由于性格的原因,因為從表2來看,女生的超音段成績已經顯著優(yōu)于男生,造成她們自我概念同男生一樣低的原因可能是女生比較謙虛,而男生具有外傾的性格[12]。
3.3語音成績與策略的性別差異研究
為了進一步驗證男女生在語音學習過程中使用的學習策略是否存在差異性,筆者對他們在學習英語音段特征和超音段特征時采用的策略做了對比分析,結果見表3和表4。
表3中的t檢驗結果顯示,女生在記憶策略(t=2.893,p≤0.05)、認知策略(t=5.011,p≤0.01)、元認知策略(t=2.892,p≤0.05)、情感策略(t=2.639,p≤0.01)和社會策略(t=3.218,p≤0.01)上的應用水平均顯著高于男生, 這些數據說明參加此次調查的受試中的女生更善于理解、記憶、識別和重復英語音段特征規(guī)則,她們也具有比男生更有效的自我管理和監(jiān)控能力。同時,本研究發(fā)現女生在情感策略和社會策略上的優(yōu)勢也同前人的研究具有一致性[8, 12, 23],即女生比較細膩,感情豐富,依賴性強,更期望尋求教師、同學等他人的幫助,運用這些策略可以給學習者提供目的語練習的機會和環(huán)境,從而提高她們自身語音的準確性。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男女生在學習音段特征規(guī)則中使用的補償策略。表3顯示女生在6個策略中補償策略使用的頻率最低,而男生在學習英語音段規(guī)則過程中使用此策略的頻率要略高于女生。對于語音補償策略,根據Peterson[18]對其的定義,可以認為補償型策略是指學習者在學習語音過程中往往通過模仿使用主觀臆斷的最接近目的語發(fā)音的發(fā)音來代替標準發(fā)音。在沒有豐富的目的語接觸的環(huán)境中,補償型語音學習策略往往也是學生運用比較多的策略之一。根據中國英語學習者自身和學習環(huán)境的特點,語音補償策略可以看作是一種母語遷移策略。通常認為母語遷移是一種負遷移,而根據王魯男[24]的分析,語際遷移是學習者內化目標語規(guī)則的必要過程。那么語音學習過程中的補償策略作用到底是積極還是消極的呢?通常的情況是在學習英語語音的一開始,使用補償策略是不可避免的,很多中小學生依靠注音符號甚至漢字來幫助記憶英語音標,簡化了英語單詞的發(fā)音,取得了不錯的效果,這是不爭的事實。但隨著學習的深入和對目標語接觸量的加大,學習者應該盡量回避使用補償策略,這也正是在英語專業(yè)學生中開設語音課程的出發(fā)點。如果過度依賴補償策略,學習者語音的準確性和水平的提升就會受到阻礙[25]。參加此次調查的受試是中級英語學習者,所以采用的補償策略是應該避免的,這也可能是造成男生在音段層次測試成績低于女生的原因之一。很多男生基于在小學和初中學習的經驗和體會,認為英語單詞會讀并能識記即可,繼而把注意力轉向擴大自己的詞匯量和應付各種考試,而不愿像女生一樣操練并糾正語音,結果導致自己音標和單詞發(fā)音的準確性低。
在學習英語超音段特征規(guī)則的過程中,男女生在策略使用上存在顯著差異的分別是記憶策略(t=4.415,p≤0.01)、元認知策略(t=1.508,p≤0.05)和社會策略(t=1.703,p≤0.05)。這表明女生在識記語音語調規(guī)則、自我約束和管理及尋求幫助層面上投入了更多的精力。通過觀察也可以發(fā)現,很多女生都有操練語音和晨讀的習慣,有的女生甚至早中晚各抽出一小時練習朗讀,而男生卻極少能做到這一點。女生也更喜歡找外教聊天,參加英語角、英語演講比賽等活動,這些都屬于應用社會策略的范疇,而男生普遍反應不積極。至于在學習超音段語音規(guī)則過程中使用的認知策略和情感策略,男女生之間不存在顯著差異。最后,正如表4中反映的情況一樣,男生在此部分的補償策略仍略高于女生,雖然不具有顯著性,但是課堂教學實踐證明男生朗讀英語課文和語篇時語音語調更生硬平淡,少于變化,遠不如女生的圓潤婉轉,這也是他們漢語聲調語言特性影響的結果。
4結論
本調查利用語音學習觀念調查表和Peterson的英語語音學習策略問卷,對101名英語專業(yè)學生在音段和超音段的學習觀念以及學習語音過程中所采用的策略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中國英語專業(yè)學生的性別差異與英語音段、超音段和總體語音成績之間存在相關關系;男女生在英語語音的學習目標、動機以及超音段層次的自我概念上存在顯著差異。在學習語音音段規(guī)則過程中,女生在記憶策略、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會策略上的應用水平均顯著高于男生;在超音段層次,男女生在策略使用過程中存在顯著差異的分別是記憶策略、元認知策略和社會策略。需要指出的是,影響英語語音水平的因素有很多,如開始學習英語的年齡、母語類型、文化背景、民族和社會心理等等不一而足。本文做的只是初步性的分析,尤其是對英語超音段層次的研究還有待完善,希望后續(xù)研究能夠更加科學全面的關注語音教學問題。
參考文獻
[1] 王初明.自我概念與外語語音學習假設[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4,(1):5662.
[2] 王初明.英語語音自我概念與實際英語語音水平[J].外語界,2004,(5):6267.
[3] 董燕萍.心理語言學和外語教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
[4] 袁鳳識,劉振前,張福勇.英語專業(yè)和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學習策略差異研究[M].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6.
[5] Oxford R,Nyikos M.Variables affecting choice of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by university students[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89,(7):291300.
[6] Ehrman M.The role of personality type in adult language learning:an ongoing investigation[A]. Parry and Stansfield (eds.).Language Aptitude Reconsidered.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1990.
[7] Bacon S M.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der,comprehension,processing strategies,and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response in foreign listening[J].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92,(2):160178.
[8] Goh C M,Foong K P.Chinese ESL students′ learning strategies:A look at frequency,proficiency,and gender[J].Hong Kong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tics,1997,2(1):3953.
[9] 劉潤清,吳一安.中國英語教育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10] 朱忠焰,宣勝利.高師非英語專業(yè)學生英語學習策略調查[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2001,(4):104106.
[11] 李炯英.中國學生二語學習策略的觀念與運用——一項實證研[J].外語教學,2002,(1):1418.
[12] 許保芳,袁鳳識.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學習策略和課堂表現的性別差異研究[M].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6.
[13] 王烈琴.大學生英語語音學習觀念的性別差異研究[J].商洛學院學報,2009,(1):7477.
[14] Oxford R L.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M].Boston:Heinle,1990.
[15] OMalley J M,Chamot G.Learning Strategy Applications with Students of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J].TESOL Quarterly,1985,(19):557584.
[16] Stern H H.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
[17] Chamot A U.Issues in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y research and teaching[J].Electronic 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2004,1(1):1426.
[18] Peterson S S.Pronunciation learning strategies:A first look.Unpublished research report[R].2000,(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ED 450 599;FL 026 618).
[19] Moyer A.Ultimate attainment in L2 phonology:The critical factors of age,motivation and instruction[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1999,(21):81108.
[20] 何蓮珍.自主學習及其能力的培養(yǎng)[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3,(4):87-89.
[21] 董燕萍.從廣東省小學英語教育現狀看“外語要從小學起”的問題[J].現代外語,2003,(1):3947.
[22] Pardo D.Can pronunciation be taught? A review of research and implications for teaching[J].Revista Alicantina de Estudios Ingleses,2004,(17):3144.
[23] 高韻萌.性別模式與性別平等[J].社會,2002,(4):79.
[24] 王魯男.L2語音語際遷移的多維解析[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4,(12):812.
[25] 何建友.中學生英語語音學習策略調查研究[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2007,(6):3843.
Study of gender differences seen in pronunciation learning
beliefs and strategies of English majors
HE Jianyou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Yunyang Teachers′ College,Shiyan,Hubei442000,China)
AbstractThe present study is an attempt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gender difference over English pronunciation learning effect of 101 English majors.With a quantitative approach,it examined the similarity of and differences in their English pronunciation learning beliefs and strategies.The findings showed that:(1)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gender and pronunciation learning achievement; (2) female respondents were reported to outperform their counterparts in terms of their pronunciation learning motivations and aims with with higher pronunciation self-concepts at the segmental level.(3) ttest revealed that females involve themselves in learning the segmental and supersegmental features of English with certain strategies on a more frequent basis than males.
Key wordsEnglish majors;pronunciation learning;beliefs;strategies;gender dif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