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qū)實驗小學幼兒園 于志華 王金香
離開媽媽我不怕:新生入園焦慮案例分析
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qū)實驗小學幼兒園 于志華 王金香
分離焦慮是幼兒內(nèi)心沖突的產(chǎn)物,是幼兒從自然人到社會人轉(zhuǎn)變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情緒。分離焦慮是焦慮的一種,通常出現(xiàn)在與家長、與所愛和依賴的人分離或面臨分離的威脅等情況下。分離焦慮是剛?cè)雸@的孩子最常見的現(xiàn)象,是小班新入園幼兒最大的心理障礙,是孩子、家長、老師面臨的難題。孩子哭鬧、厭食、摔東西、尿褲子甚至生病是最常見的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常常讓家長心疼不已,讓老師筋疲力盡。其主要原因就是幼兒對幼兒園環(huán)境、老師不熟悉,從而產(chǎn)生一種極大地不安全感和恐懼心理,這是每個入園孩子必然經(jīng)歷的情緒反應。那么,孩子為什么會產(chǎn)生入園焦慮?怎樣才能更好地克服入園焦慮呢?于是,我選擇了我班幼兒昱昱這個較為突出的典型做為研究對象,進行個案分析。
昱昱是家里的小寶貝,家長對孩子的情感過分關(guān)注,行動上過度保護。孩子對父母具有較強的依賴性,在家里幾乎寸步不離地跟著母親,晚上要求與父母同睡,平時缺少獨自面對外界環(huán)境的機會,缺乏應付外界環(huán)境變化的心理承受力,所以孩子在離開父母時非常痛苦。為了保護自己,孩子在面對新環(huán)境的時候處處小心謹慎,沉默寡言,惟恐做錯事情。
“我要找媽媽!”“媽媽幾點來接我?”這是昱昱在剛?cè)胗變簣@時說的最多的話。剛來幼兒園昱昱就比別的小朋友愛哭,別的小朋友來幼兒園的第三天就能在大人離開后停止哭鬧,自己玩玩具,還能和老師一起做游戲了??申抨旁谠绯縼韴@時不停地哭鬧,他象膏藥一樣粘著媽媽,不讓媽媽離開,離開媽媽后就一直粘著老師,讓老師保護他,或者一直在教室中間轉(zhuǎn)圈,時不時的用牙咬衣服的領子 。
到了吃中午飯的時間,昱昱又開始哭鬧了,不肯吃飯,不停地走來走去,不停地前后擺動著自己的小手,嘴里反反復復地說“我要媽媽,媽媽來接我,我不吃菜!”。
到了午睡的時間,昱昱不愿意上床,被老師抱上床后也不躺下,說自己睡不著,嘴里一直不停地說“我要回家洗澡,我身上太臟了。”
昱昱的行為是典型的依戀行為。心理學研究表明:依戀是嬰兒尋求在軀體上和心理上與撫養(yǎng)人保持親密聯(lián)系的一種傾向,常表現(xiàn)為微笑、依偎、追隨等。2~3歲是孩子依戀感最強的時期,也是孩子處于依戀關(guān)系明確期。在此階段中,孩子對特殊人的偏愛變得更強烈。由于爸爸工作忙的原因,在家的時候,孩子主要是和媽媽生活在一起,媽媽走到哪兒,他就跟到哪兒,一步都沒有離開過媽媽,也很少與別的伙伴在外面玩耍,甚至睡覺的時候還要媽媽摟著睡。所以當他進了幼兒園,離開了熟悉的家人后,并沒有轉(zhuǎn)移依戀的目標。經(jīng)過分析,我和配班徐老師認為,在昱昱的焦慮中,媽媽是關(guān)鍵。
1.做媽媽的工作:請昱昱的媽媽用積極的情緒去感染昱昱。
⑴每天入園前,媽媽都會告訴他:“寶寶長大了,要到幼兒園學本領,老師教你唱歌、跳舞,小朋友和你做游戲,還有很多好玩的玩具??熳甙?,老師和小朋友都在等你呢!”媽媽在送完孩子后因為舍不得孩子哭,就妥協(xié),在教室門口不停地安慰孩子抱抱孩子,久而久之,使寶寶形成習慣,哭就成了要挾媽媽的手段。孩子的分離焦慮不但不能很好的解決,反而有可能加重,所以,孩子入園后我們老師要求媽媽馬上離開,而且不要在門外的玻璃上偷看。
⑵媽媽回家后要注意多問一些正面的話題,如在幼兒園里有什么高興的事啊,和小朋友們玩過哪些好玩的游戲啊,講一講班里有意思的故事等。最好不要問孩子是不是受委屈了,是不是想媽媽了——本來孩子就覺得離開父母受了很大的委屈,再一強化,孩子就更不愿意離開媽媽了。應該告訴他幼兒園及所在班級的名稱,并結(jié)合孩子的興趣把幼兒園的有趣之處描述給孩子,讓孩子多多熟悉環(huán)境和教師,使幼兒園對孩子來說不再是一個完全陌生的環(huán)境。
2.我們老師的工作
⑴每天早晨我和配班老師都會站在門口迎接昱昱,我總是微笑著從媽媽手中接過他,親親他,抱抱他,領著他在身邊幫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拿他最喜歡的圖書《托馬斯和他的小伙伴》給他看;一日生活中,耐心尋找他身上的閃光點,及時鼓勵、表揚他,給他獎勵小紅花,讓他喜歡老師,喜歡上幼兒園。
⑵我還以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條件下,把“特別的愛”經(jīng)常地給他。我在娃娃家里設置了一個公共電話區(qū),每當他要找媽媽的時候,我便讓他去給媽媽打電話,通過和媽媽“交談”,緩解當時痛苦焦慮的情緒。
⑶到中午睡覺時,我就會把托馬斯的書放到床上,吸引他能到床上去。因為昱昱非常喜歡小蟲子,于是我會告訴他,眼睛太累了會生蟲子的,趕緊閉上小眼睛,老師來幫你抓小蟲子,等你醒來就會看到它們,于是,在我的撫摸下,孩子漸漸進入到夢鄉(xiāng)中。
⑷對于昱昱的哭鬧,我不用抱怨、責備、訓斥的態(tài)度對待他,而是經(jīng)常多給他一些關(guān)心和安慰,多同他傾談,給他情感上的理解和支持。我用加倍的愛來溫暖他、幫助他,手把手教他插玩具,教他如何穿鞋子、疊衣服等。并告訴他,當你有不會干的事可以找老師來幫忙。我還利用“幼兒園像我家,老師愛我我愛他,老師夸我好寶寶,我說老師像媽媽”這首小兒歌,告訴他,上幼兒園真好,有兩個媽媽,一個是家里的媽媽,一個是幼兒園的媽媽,晚上家里的媽媽陪你玩,白天幼兒園里的媽媽陪你玩。由于他比其它孩子更渴望母愛、師長之愛,為此他把我當成了他在幼兒園的媽媽,有什么事情都要和我來分享。漸漸地他對我有了依賴,喜歡和我玩耍交談,甚至連我開會都要跟著一起去。
⑸我還注意發(fā)展孩子的獨立交往能力,尋找幼兒感興趣的觸點,引起幼兒的興趣,激起他的積極性,同時在直接接觸中讓其能體驗到自己和別人的關(guān)系,在接觸中不斷適應。有一天,我問他,“你上幼兒園這么長時間有沒有好朋友?”他搖搖頭說:“沒有?!蔽矣謫査骸澳阕钕矚g誰?”他想了想說:“靜靜?!蔽揖蛯λf:“我叫靜靜過來和你一起玩好嗎?”他很高興地點頭答應。然后我們?nèi)齻€人便一起玩了起來,這一天他的情緒就有所好轉(zhuǎn),嘴里一直不停地說“我的好朋友是靜靜?!膘o靜是一個非常活潑好動的孩子,在她的帶動下,昱昱開始參加班里的區(qū)角游戲。在以后的活動中,我又引導他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看書,讓他給小伙伴講述托馬斯的故事,孩子們都喜歡圍著他,聽他講托馬斯的故事。這件事讓他體驗到成功的快樂,也體會到小朋友對他的喜愛。戶外游戲時,我會特意讓昱昱當排頭,并和他一起手拉手做游戲,讓他去主動找小伙伴自由組合,結(jié)伴游戲,這樣一來,他會感受到老師和小朋友都喜歡他,在這種快樂的氛圍中,他學會了和老師、小朋友們友好相處,既滿足了精神上的需求,還體驗到和同伴一塊游戲的喜悅。
從不愿意來園到現(xiàn)在能離開媽媽的懷抱,下午因為沒玩夠不愿離開幼兒園;從一整天跟著老師左右扭動身體要老師打電話給媽媽到現(xiàn)在可以在老師的視線里活動;從不愿入睡到現(xiàn)在能自己去睡覺了;從不要吃飯到愿意讓老師喂飯,再到愿意自己動手吃飯;從我陪在他身邊玩過渡到我在他視線范圍之內(nèi),他和同伴一起玩的游戲活動中,我們看到了昱昱的顯著進步。
我們通過給孩子創(chuàng)設一個溫馨安全的人際關(guān)系,使孩子對幼兒園和老師產(chǎn)生了安全的依戀感,而這種安全的依戀,使孩子在活動中逐漸建立安全感,使他能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去探索、學習,可以更好地促進孩子的心理、智力發(fā)育。孩子之所以有這么大的進步,我想恐怕還因為游戲的巨大魅力吧——喜歡玩游戲是孩子們的天性,它能讓一個分離焦慮特別嚴重的孩子慢慢走出傷心情緒,從被游戲吸引、看著別人游戲,到慢慢參與游戲,感受游戲的歡樂,最后收獲游戲的喜悅。相信在幼兒園這個快樂的王國里,有游戲這個可愛的精靈的陪伴,昱昱會越來越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健康成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