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靖江市城北小學 季愛娟
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數學審題能力
江蘇省靖江市城北小學季愛娟
審題是指學生從看到題目到進行解題過程中的一個理解、思考的過程,是指導學生如何進行解題的關鍵。審題的正確與否與解題的正確與否有著一定程度上的聯(lián)系。因此,在解題過程中,審題有著基礎性的引導作用,是教師應該重點予以關注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對于小學生數學教學而言,如何進行有效的審題能力的培養(yǎng)是值得探討的問題,也是本文的探究對象。
小學數學;審題能力;培養(yǎng)
在小學生進行數學題目的解答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各種因素導致審題錯誤。而這些審題的偏差和失誤本應該可以避免的,它阻礙了學生在做題和考試中發(fā)揮出自己真實的計算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對于教師而言,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數學審題能力成為了日益重要的教學內容。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閱讀能力正處于不斷上升和發(fā)展的階段,因此,正確的引導和訓練對學生正確審題能力的發(fā)展有重要意義。本文將立足于小學生數學審題偏差的現狀和原因,并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對解決這一問題提出可行性措施,旨在不斷推動小學數學教學的健康發(fā)展。
筆者深入了解了學生的審題概況之后可以發(fā)現:大多數學生在審題環(huán)節(jié)往往只是隨意地用眼睛進行快速的瀏覽。這樣的一種快速掃讀,是造成審題偏差的重要原因。眼睛在快速的接受信息時,極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或主觀意識的臆斷,進而在審題過程中出現極其低端的錯誤。而出題者也往往喜歡在題目中設置一些細節(jié)上的陷阱,來誘導學生踏入粗枝大葉的誤區(qū)。
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審題習慣的第一步就是認真讀題。學生能夠在一字一句的讀題過程中,通過眼睛、嘴巴等多種渠道進行信息的獲取,從而準確地避開陷阱,把握住出題者的意圖。人處在環(huán)境中,時時刻刻都在被動地接受來自四面八方的信息。要想從繁雜的信息源中,挑選出只符合自己需求且不受干擾的信息是具有一定難度的事情。因此,讀題是排除干擾、集中注意力的一種有效手段。讀題通過調動眼、口、耳等多個感官來促使大腦集中注意力,淡化外界的信息干擾,并且排除自己的主觀臆斷。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這一審題習慣的引導,以心中的默讀形式為最佳,并在讀題過程中標記好重要的解題信息,為接下來的解題過程做好準備。培養(yǎng)學生一字一句審題的良好習慣,避免審題過程中的信息出現偏差和錯誤,是準確審題的前提和基礎。
讀題能夠保證學生對于題目的完整性和準確性的把握,但是,這還遠遠不夠,正確的審題過程還需要學生對于題目的準確理解。這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密不可分,學生的理解能力越好,則越容易把握住題目的意思,學生的理解能力越差,則在審題過程中越容易發(fā)生偏差。
小學數學題目首先要掌握一些“數學術語”,如在行程問題中的“同向而行”“同向追趕”,行船速度中的水速、船速,倍數關系中的兩倍、翻倍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保證學生能夠準確地理解好有關專業(yè)術語的含義。
其次,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訓練學生對于數量關系進行分析。比如,筆者在一次教學過程中,給學生們出了這樣一道題目:“同學們去采集植物標本,二年級采集了85個,比三年級少采集了18個,三年級采集了多少個?”如果學生缺乏認真的思考,沒有認真分析其中的數量關系,就會直接用減法來進行求解。因此,教師對于學生的數學思維要予以關注,并結合以適時的訓練和培養(yǎng)。當然,理解能力作為一種抽象的思維能力,它的提高需要長期的培養(yǎng)和訓練。對于小學生而言,教師需要投以更多的耐心,耐心地不斷糾正學生的錯誤思維定式,強化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好學生正確的解題思路。
在對學生進行了基礎的審題能力的培養(yǎng)之后,教師需要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審題思路和方法,幫助學生培養(yǎng)好科學有效的審題能力。
在對學生審題能力的強化過程中,對比訓練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在強化訓練中,教師可以給出一系列具有部分相等條件但又存在差異的題目,如題目類型不同,但給出的條件一樣;或者給出的條件一樣,所求內容不同。在這些具有對比性差異的集中訓練中,學生可以更為直觀地感受到審題的思路對于解題的重要性,才能區(qū)分針對不同類型的題目如何審題才能把握到出題者的真正意圖。題目的類型是千變萬化難以捉摸的,但是所考察的知識點和解題的思路和規(guī)律在本質上卻相差無幾。所以,只要學生把握好了審題的方法和規(guī)律,那么即使應對形式復雜多變的題目也能尋求到正確的解題方法。比如說,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就曾使用過這樣一道題目用來進行對比性訓練:在一段120米長公路邊進行綠化帶建設,每隔6米就種下一棵松樹,求(1)若想在公路的兩旁都種上松樹,則需要多少棵樹苗?(2)如果公路的兩端不能進行栽種,則需要多少棵樹苗?(3)如果將種植間隔將6米改為8米,那么要想種滿公路的兩旁,則需要多少棵樹苗?學生在審題過程中,重點對比了“種兩旁”、“不種兩端”和“間隔改為8米”這三種不同條件下的不同解題思路,強化了學生應對復雜題型的解題思路。
總之,對于小學生而言,數學審題能力的培養(yǎng)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審題習慣可以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強化學生的數學思維。在數學教學中,教師也應該關注到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思維特點,有意識、有方法地對學生進行引導和訓練,提升學生的審題能力,激發(fā)學生對于審題的重視和關注,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
[1]戴世同.如何提高審題能力[J].初中生輔導,2005.
[2]李建模.淺析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學數學,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