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康
淺談初中歷史課前演講的實施
■徐康
初中歷史課前演講
在初中幾乎所有課程中施行課前演講,是南京外國語學校初中教學的一大特色。作為文科重要基礎(chǔ)課程的歷史課,一直堅持安排課前演講這個環(huán)節(jié)。經(jīng)過長期實踐,我校創(chuàng)造出了較為獨特的課前演講的實施辦法,深受學生歡迎,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那么,為什么要實施課前演講?如何實施課前演講?實施課前演講的效果怎樣?就以上幾個問題,筆者簡單談談相關(guān)的思考。
2011版初中歷史課程標準明確說明:“學生通過歷史課程的學習,初步學會從歷史的角度觀察和思考社會與人生,從歷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綜合素質(zhì),得到全面發(fā)展?!惫P者作為一名歷史教師,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學生真正喜歡歷史這門學科,通過歷史課學習能夠在提高考試分數(shù)的同時提高自己的人文基礎(chǔ)素養(yǎng),學會用歷史的眼光去分析問題。歷史課前演講就是一個很好的辦法。我認為實施歷史課前演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引導學生更加關(guān)注重要歷史人物和事件,這樣也可以促進學生歷史課堂學習的聽課效率。第二,培養(yǎng)學生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F(xiàn)在的學生獲取信息的途徑很多,信息量很大,但是如何把如此多的信息進行有效地整合,篩選我們演講時最需要的材料,并且按照自己的邏輯順序進行排序,先講什么,再講什么,如何講才能讓同學們聽懂并且感興趣,這對準備演講的學生來說,是一個很好的鍛煉。第三,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現(xiàn)在網(wǎng)上的資料很多,學生需要有較強的計算機應用能力,才能從網(wǎng)上搜集所需要的材料,學生在準備歷史課前演講的過程中,計算機應用能力得到了較大提高。第四,歷史課前演講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有些學生比較內(nèi)向,不太善于表達,歷史課前演講讓他們在全班同學面前展示自我,是一個很好的鍛煉機會。第五,培養(yǎng)學生團隊合作的意識。因為演講采用幾人一組,不論是搜集整理資料,還是上臺演講,都需要同學之間的密切配合。凡是演講效果好的小組,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兩個同學之間的配合默契。第六,歷史課前演講的內(nèi)容對于教材本身是一種有益的補充,它能夠開拓學生的視野,讓學生了解更多的歷史知識。我們的初中歷史教材由于篇幅有限,介紹的是歷史發(fā)展中最重要的主干內(nèi)容,不可避免地對于一些歷史人物和事件沒有提及,歷史課前演講就可以起到彌補教材內(nèi)容有限的作用,開拓學生的眼界。
1.傳統(tǒng)的措施:
每學期我校歷史教師都會在第一節(jié)課規(guī)定本學期演講的相關(guān)要求。主要為以下幾點:
(1)全班60人每人講一個題目,按照學號與題目的題號自動配對。教師提供給學生60個題目,題目的范圍為本學期歷史課學習的范圍。例如七年級上學期教材講述的是中國古代史從遠古社會到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歷史,題目就以此為范圍。教師在確定題目時,主要考慮的出發(fā)點除了所選題目是本學期教學內(nèi)容中的重點內(nèi)容以外,還會選一些教材中沒有提及的,但是對于該時期歷史發(fā)展有重要意義的歷史人物和事件,作為歷史知識的有益補充,最后還要相應地考慮到題目的趣味性,讓課前演講盡量生動一些。
(2)演講分數(shù)定為100分,演講完成之后由教師打分并點評,課代表負責記錄,打分分為幾個梯度,例如100、95、90分等。演講分數(shù)要經(jīng)過換算,計入學期末的平時分一欄。
(3)演講時間限定在5分鐘之內(nèi),一節(jié)課演講兩個題目,按照學號順序從小到大進行。
(4)演講要求盡量脫稿,整個演講過程不允許完全讀稿,完全讀稿的演講只能定為不及格。學生可以制作PPT,但是不得照搬網(wǎng)上搜索到的資料,要對資料加以取舍和整理。
2.經(jīng)過多年的實踐,這幾年初中歷史教研組不斷地對課前演講加以改進,具體改進措施為:
(1)演講題目由60個減少為30個,在改進之前,學生是每人講一個題目,改進之后兩個學生合作講一個題目,學生自由組合,題目由教師在每學期第一節(jié)課給學生,學生分組之后自由選擇演講題目。這項改進增加了學生演講的自主權(quán),學生可以自己選擇感興趣的題目,并且可以自由組合,該措施大大提高了學生歷史課前演講的積極性。本學期,南外初二年級在此基礎(chǔ)上再次改革,不再由教師給學生定題目,而是讓學生自由組合,自己選擇感興趣的題目上報給課代表,由課代表統(tǒng)一按照時間順序整理好之后交給歷史任課教師進行審定。歷史教師審定的原則主要是學生報的題目是否符合一系列國家和教育的基本原則,是否適合作為演講題目。題目審定通過后便可以準備演講。
(2)演講分數(shù)由100分改變?yōu)?0分。百分制的分數(shù)在實際演講中打分比較麻煩,分值較大,在學期末換算為平時分的過程中比較繁瑣。所以,將演講的分數(shù)由百分制直接改為10分制,最后直接計入學期末的平時分之中,避免了不必要的計算過程。
(3)鑒于在以往的演講過程中,每學期都會發(fā)生個別學生因為各種原因,當輪到其演講時不能正常演講的情況,我們決定在每學期初就和學生說清楚要求。如果輪到某一小組演講但該小組不能正常進行時,不再往后順延,也不再利用課堂時間補講,因為課堂時間是有限而寶貴的。只要沒有正常演講的小組,全部留待每學期期末結(jié)束之前,利用課下時間單獨去找歷史教師完成演講。歷史教師則根據(jù)每一小組沒有正常演講的原因相應地在該小組演講總分里扣除一定的分數(shù)。該項措施大大提升了學生對歷史課前演講的重視程度,有效地提高了歷史課前演講的質(zhì)量,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
(4)加強對學生課前演講的指導。教師會在每學期開學時針對本學期的歷史教學內(nèi)容告知班級學生自主選擇題目時的一些注意事項,提供一些不同的角度啟發(fā)學生,開拓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自主選擇題目的同時能夠結(jié)合自己的興趣,選取自己感興趣的內(nèi)容進行演講,不拘泥于教材本身。一學期演講結(jié)束后,能讓班級整體擴大歷史視野,了解到很多新的知識,這樣,歷史課前演講對于歷史教材本身就是一種有益的補充。每一小組演講結(jié)束之后,教師都會對該小組的演講進行點評。
(5)每個小組演講結(jié)束之后,需要完成教師制作的一張演講表格,填寫每個小組成員在本次演講中的具體分工,以及本次演講的創(chuàng)新之處。并且要求學生要寫反思,反思可以是自我感覺比較成功的地方,也可以是不夠完美需要改進的地方。這種做法對于學生而言具有重要的意義,能夠讓學生通過演講不斷地進步,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
歷史課前演講的實施達到了歷史教師初步預設的效果,通過改進之后的兩人合作的演講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同學們在搜集、整理資料方面,計算機應用方面,語言表達方面,實驗設計、分析能力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團隊合作的意識也有所增強,對歷史學的學習興趣更濃了,大大地提高了學生的歷史學素養(yǎng)。應該說,學生經(jīng)過初中階段的課前演講訓練,逐漸提高了自己的綜合能力,尤其是培養(yǎng)了在公眾場合的表達能力,對于學生以后的學習和工作都受益匪淺。
(作者為南京外國語學校教師)
歷史課前演講是南京外國語學校初中歷史教學中的一個特色。經(jīng)過多年的實踐發(fā)現(xiàn),歷史課前演講能夠很好地激發(fā)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素養(yǎng),引導學生關(guān)注歷史現(xiàn)象,并且能夠培養(yǎng)學生整合資料的能力,提高學生語言表達的能力和計算機應用的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