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淮安市實驗小學 祖成磊
靈活運用多媒體技術展現(xiàn)高效數(shù)學課堂
江蘇省淮安市實驗小學祖成磊
在以往的數(shù)學學習中,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往往分析不清教學過程,不理解教學情境,效果不佳??茖W地運用多媒體技術,則會給數(shù)學教學改革提供良好的契機。多媒體技術與數(shù)學教學的有機結合,是現(xiàn)代課堂教學的趨勢。
多媒體技術;數(shù)學教學;運用
教學的改革,技術的更新,是形勢的需要,傳統(tǒng)的一塊黑板一支粉筆的教學模式應徹底改變。因此,在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如能合理利用電教媒體的直觀性,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始終保持興奮、愉悅、渴求知識的心理狀態(tài),這不僅可以有效地避免厭學情緒、減輕學生過重的學習負擔,同時,也可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因此,多媒體教學很值得嘗試與推廣。
下面就談談多媒體技術如何在數(shù)學教學中更好地發(fā)揮作用。
數(shù)學是一門具有高度抽象性和嚴密的邏輯性特點的學科。在教學中,任何一個數(shù)學概念的建立、延伸、發(fā)展和運用,任何一組數(shù)量關系的內在聯(lián)系的掌握,都需要學生有一種抽象概括及邏輯推理的思維能力。但是,小學生接受能力之間的距離是很大的,這種距離造成了學生在學習中的種種困難。怎么突破這些難點、縮小這兩者之間的距離呢?那就要想辦法幫助學生完成思維上的過渡,即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由單一思維向綜合思維過渡;由模仿思維向創(chuàng)造性思維過渡;也即要多采用直觀教學。多媒體技術正具備這種特點。投影教學簡單易行、圖像清晰、色彩鮮明,它可以把講解、觀察融為一體,可靜、可動,容易和其他教學手段相結合,便于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多媒體技術只有融于課堂教學之中,才顯示出它強大的生命力。多媒體的使用無疑增多了課堂信息傳遞的通道,由于學生成為思維的主體,師生處于積極狀態(tài)之中,所以使知識信息量加大輸出,又使思維信息量加大反饋,加大密度節(jié)省課時,減輕沒有必要的師生負擔,提高了思維訓練的高精度、高效率。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痹诮虒W中,引導學生充分地利用已學過的基礎知識,采用投影圖形學具,著眼于圖形內在聯(lián)系進行轉化,使學生自己推導各種公式,尋根問底,探究規(guī)律,為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比如,對梯形面積教學時,讓學生自做一組學具即若干個梯形,其中包含直角梯形、等腰梯形、兩個顏色、形狀、大小完全一樣的梯形。教師不做任何提示,給學生充分的研討時間,學生聯(lián)想已知通過折、剪、補、拼等辦法,可以想出很多種計算梯形面積的方法,請學生一一演示并表述自己的思考過程,最后推導出梯形面積公式:
學生a:把兩個全等梯形一正一倒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底恰是原梯形的(上底+下底),高相等,所以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
學生b:取一直角梯形,連接一條腰中點與梯形頂點,沿線剪下這個三角形拼在下底處成一個大三角形。大三角形面積=底×高÷2。底是原梯形上底加下底,高相等,所以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
學生c:取一梯形,沿兩腰中點連線(中位線)剪下,倒放在下底處成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底是原梯形(上底+下底),高是原梯形高的一半,所以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
多媒體直觀演示把幾何圖形和具體事物結合起來,把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學生通過動手、動腦、動口,親自操作感知,就會加深對數(shù)學知識的理解和認識,在動腦中形成鮮明的知覺表象,有助于揭示數(shù)學問題的本質特征和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啟迪心智,培養(yǎng)學生實踐操作探究精神,享受學習數(shù)學的快樂。
例如,講一年級口述加、減法應用題時,學生頭腦中“加”“減”的概念沒有完全建立,到三年級才揭示完整的定義。為了幫助學生準確地口頭描述,可設計這樣的抽拉投影片:
(1)底片是藍天上飛著5只小鳥,移動片上畫3只小鳥。演示時抽拉移動表示又飛來了3只小鳥,提問:一共有幾只小鳥?
(2)底片是停車場上有9輛汽車,移動片上畫2輛汽車,和9輛汽車合在一起。2輛車演示時抽拉移動表示開走了2輛汽車,提問:停車場上還有幾輛汽車?
這種簡單的一拉一動,使靜變?yōu)閯?,使死物變活,在動態(tài)中為學生提供感性材料,使學生清晰地悟出:兩部分“合”起來就是“加”的意思,從總數(shù)中“去掉”一部分就是“減”的意思。這種本來很抽象的“加減”概念,一經演示就具體化了,從而幫助學生完成了從形象入手到建立抽象概念的第一步。
總之,多媒體技術與數(shù)學教學的有機結合,其視聽結合、手眼并用的特點及其模擬、反饋、個別指導和游戲的內在感染力,具有極大的吸引力。但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根據(jù)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心理特點、教學內容、教學任務、學生學習實際等諸多因素去綜合考慮,從實際需要出發(fā),合理地利用各種電教媒體,學生的數(shù)學教學就可能取得預期的效果,數(shù)學教學的明天會更加輝煌。
[1]走進新課標[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2]霍艷玲.關于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思考[J].教學與管理,2008(1):153-154.
[3]戈琴.試論多媒體教學的有效性[J].陜西教育,2008(2):88-89.
[4]林福宗.多媒體技術基礎[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