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蘭詩》拓展閱讀
——西洲曲
憶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單衫杏子紅,雙鬢鴉雛色。
西洲在何處?兩槳橋頭渡。
日暮伯勞飛,風吹烏臼樹。
樹下即門前,門中露翠鈿。
開門郎不至,出門采紅蓮。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
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
置蓮懷袖中,蓮心徹底紅。
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
鴻飛滿西洲,望郎上青樓。
樓高望不見,盡日欄干頭。
欄干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簾天自高,海水搖空綠。
海水夢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
(選自《西漢魏晉南北朝民歌集》,王青、李敦慶編,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
鑒賞空間
與《木蘭詩》相同,這首《西洲曲》也是南北朝民歌中的代表作品。全詩五言三十二句,四句一節(jié),是南朝樂府民歌中少見的長篇。巧妙的是,詩中運用接字法,頂真勾連,技法之“巧”,令人拍案叫絕。比如“日暮伯勞飛,風吹烏臼樹。樹下即門前,門中露翠鈿”,比如“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再如“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鴻飛滿西洲,望郎上青樓”等詩句,接字成篇,環(huán)環(huán)相扣,節(jié)奏和諧,優(yōu)美動聽。
“采蓮南塘秋”六句,集中筆墨描寫了主人公的含情姿態(tài),通過“采蓮”“弄蓮”“置蓮”三個動作,逐層展現(xiàn)了人物細致的感情變化,讀來如詩如畫,跌宕生姿。
[讀有所思]
詩中運用了“梅”“蓮”等意象,請揣摩一下作者的用意。
(徐春方/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