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師范大學2014級教育碩士班 仇小靜
構建教學互通樞紐,營造師生合作學習策略探究
——以數(shù)學教學為例
青海師范大學2014級教育碩士班 仇小靜
在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習能力以及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等各方面差異,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很容易和學生產生各種各樣的矛盾沖突。如何化解矛盾,讓學生能快樂學習是數(shù)學課堂教育教學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師生正確的交流、溝通方式和教師理念、角色、行為的變化是解決師生矛盾的一個重要因素。教師的自我改變會帶來學生的根本變化,因此,改變傳統(tǒng)角色分工,構建師生互通樞紐,營造師生合作學習勢在必行。
教學互通;換位溝通;合作學習
在日常數(shù)學教學活動中,經(jīng)常見到有老師與學生之間出現(xiàn)各種不同形式的矛盾。課堂學習會有矛盾、課后交流會有矛盾、家校溝通也會產生矛盾,這些問題如果沒有及時解決,就會導致師生之間的交流歧位,造成老師一門心思為學生付出,反而得不到學生的認可,教學效果也大打折扣。一個好的數(shù)學老師首先要做到能與自己的學生互通交流,才能受到學生的歡迎,他的數(shù)學課學生才會愿意用心去學習??梢妿熒幕ネń涣鞑粌H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
在教育教學中,老師是帥,學生是兵,教學過程就是一場戰(zhàn)斗,課堂管理法則就是贏得這場戰(zhàn)斗的兵法。在初中的數(shù)學教學中,由于學生個體特征,在思想行為、學習能力等各方面都存在顯著的差異,因此,如何在數(shù)學教學中與學生進行互通交流,就成為了能走進學生內心,并影響學生成長的關鍵因素,并直接影響了高效課堂的形成。在這里,筆者結合自己平常的教學實踐,就在數(shù)學教學中師生之間新型關系的變化談談自己的體會:
教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很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以學生是否聽話、作業(yè)的正確率高低、成績優(yōu)劣來判斷學生的好與差。大多數(shù)老師都喜歡聽話的,或是成績好的學生,對那些學習不好又不聽話的孩子則很少傾注關愛。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我們教師需要做的就是摘掉傳統(tǒng)的有色眼鏡,多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優(yōu)點和潛力,借以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與動力。
蹲下身來看孩子的世界,以關愛的態(tài)度教育學生,這樣的教育才會有安全感,有安全感的教育才會有效,學生才會有自信,才會有追求,才會有奮斗的動力。教師首先學會包容學生的缺點,學生在成長的階段中,其自制力、思維能力、審美能力尚不成熟,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犯一些低級錯誤,做出幼稚可笑的事情。教師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審視學生的所作所為,要從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的角度出發(fā),正確、積極、因勢利導地教育學生,而不是動不動就對學生的行為保持懷疑,批評指責,甚至責罵。
案例一:在剛開始講授有理數(shù)的減法的時候,碰到了—1/3—1/2這個問題,很多老師都會以為這個問題非常簡單,就會叫平時數(shù)學成績一般的同學起來直接回答,而學生的答案是五花八門的,可能教師對于一個同學的錯誤答案是有心理準備的,但是如果多名同學起來回答錯誤之后,教師可能就會勃然大怒,對學生的錯誤回答沉重打擊,甚至會衍生到學生其他方面。實際上如果我們把自己置身于學生的學習層次去想,這個問題確實不是那么簡單:既要考慮通分,又要用到有理數(shù)的除法法則,還要用到異號兩數(shù)的加法法則,幾種過程夾雜在一起,要直接得到答案,當然不是那么簡單。教師以自己的能力給學生來定位,當然會不切實際。經(jīng)常性的回答錯誤,又沒有正確的引導,會給學生的積極思維帶來巨大的影響,直接造成后續(xù)學習的困難。
處在學習過程中的學生就像一杯沒有倒?jié)M的水,很多教師只看到那空的一半,而沒有注意到杯子的大小、材質是否存在差異。有的學生因為外觀上空白的比別人多,就成了教師眼中揮之不去的陰影,教師總是想通過自己的教育、批評來填滿學生空白。而直接表現(xiàn)就是對這些學生的毫無根據(jù)的指責與不切實際的要求,并且教師在批評這些學生時,凌駕于學生層次以上,指責他們這也不會,那也不會,極大地傷害了學生的自尊,結果導致學生率先放棄自我,迷失在教學之中。如果教師能換個角度,盯住學生的另一半,捕捉他們的閃光點,呵護他們,鼓勵他們,讓水慢慢漲潮,讓他們在教師的角度轉換下產生自信,那效果豈不更好?著名特級教師魏書生老師說過:改變了自己,昨天最難教育的學生可能變成今天最與自己知心的學生;昨天最不愿講的課,今天講起來可能就是一種享受。這樣的課堂,誰不喜歡。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欣賞是一種智慧,作為欣賞者的教師,必定要有愉悅之心、仁愛之心、成人之美的善念;而作為被欣賞者的學生,在教師的欣賞下必產生自尊之心、向上之心、奮進之力。學生在某一方面取得了進步,作為教師,應該趁熱打鐵地及時對學生的成績做出賞識與引領,這樣就可以激發(fā)學生看到自身的優(yōu)點。他們會在潛意識中發(fā)現(xiàn)自己有著非常優(yōu)秀的一面,從而帶動學生在其他方面的進取心,并且相信自己在其他方面也同樣會做得非常出色。在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要察言觀色,設身處地地理解學生所處的境地,對學生此時此地此情此景下的言行給予認同,能放下架子,暫時放棄積極的立場和觀點,表現(xiàn)出胸懷大度、寬宏大量,對學生可能不一定正確的語言行為給予諒解、寬容。寬容,顯示了寬容者睿智的思維和博大的胸懷,給被寬容者自省的余地和改過的機會,使寬容者因此而受人親近、喜歡和尊重,從而具有感染力和影響力。
案例二:新初一開學不久,就發(fā)現(xiàn)班上有一男生總是不能按時完成數(shù)學作業(yè)。但通過了解,筆者發(fā)現(xiàn)他家庭條件很好,父母對他的要求也不高,放學回家基本是在電腦游戲的陪伴下度過的,自己對自己也毫無要求。這個時候正好講到求代數(shù)式的值,筆者找了個機會對他的樂于幫助同學的優(yōu)點以及足球踢得好等特點進行了大肆表揚,并在他的家作記錄本中寫下了這么一段話:如果給a、b、c、d……這26個字母給定對應的值分別為“1分、2分、3分……”,那么你能計算出money、knowledge以及attitude的分別得分嗎?你是一個能夠吃苦耐勞,懂得生活的好孩子,老師很欣賞你,老師更希望你能真正懂得這三個英語單詞所賦予的意義,有位著名的足球主教練說過:態(tài)度決定一切!從那次之后,他的作業(yè)再沒遲交過,從字里行間我都能看出他每天的進步!信任的話語讓學生充滿自信,委婉的語句又不讓其喪失自信,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擺正自我,并在不斷的鼓勵中逐步超越自我。
信任的意義在于相互依賴,溝通的目的在于贏得共鳴。也就是說,你所說的每句話,你所做的每個動作,都要顧及到學生的感情,盡量不要表現(xiàn)得冷冰冰的。教師與學生的溝通,正所謂:動之以情,深于父母;曉之以理,細如雨絲。教師與學生溝通時,說話的角度如果不能和學生的心理對接,就好像兩條平行線永遠不會相交一樣,此時如果教師能找到一個能引起學生共鳴的切入點,就好比將一粒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面,會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的心扉自然而然就會為你而敞開了。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要具備一雙慧眼,帶著一份愛心去發(fā)掘,去搜尋一個與學生溝通的共鳴點,只有這樣,你才能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里,達到與學生愉快交談的目的。與學生溝通應該要做到:順其所思,予其所需;同其所感,引其所動;投其所好,揚其所長;助其所為,促其所成。
教師應該通過因勢利導的溝通藝術,對學生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審時度勢、揚長避短,水到渠成般地為學生傳道、授業(yè)和解惑,使他們在欣然接受意見或建議的同時,又有收獲的喜悅、良好的啟迪,并自覺地喚起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從而引發(fā)學習的興趣與動力。
反思現(xiàn)在的教學,在很多方面確實是有所欠缺,教師很多的時候并沒有考慮學生的可接受性,教師在很多的時候要學會對自己教學理念的反思,對自己教學方式的反思,對自己教學行為的反思,對自己學生學情的反思。反思自己的行為需要勇氣,能改變自己更需要決心與毅力。作為教育工作者,這種敢于正視自己、反省自己的勇氣是必不可少的。當我們有勇氣直面自己的時候,才會發(fā)現(xiàn),其實自己做得很不夠。
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教師在教學中,不僅僅是教學的設計者,更應成為學生知識的引領者,只有在教師的不斷引領之下,學生對于知識的探索過程才會更加得心應手,對于知識的理解才能更加根深蒂固,對于知識的應用才會更加水到渠成。
案例三:在講授對頂角一課時,老師設計了一個利用對頂角解決問題的題目,但是學生在書寫過程中,老師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居然還是利用鄰補角來解決這個問題,老師就納悶了,這個題目明明是利用對頂角就能簡單完成,學生為什么轉來轉去,避簡就繁呢。實際上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是老師對學生學習情況的把握不力,學生剛掌握了領補角的性質,剛能利用這個知識來解決問題,又怎會用不熟悉的知識去解決呢。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教師對課堂教學進行反思,究其因,思其故,對自己的教學思維是否能適應學生進行改進,化被動傳授為合作學習。只能這樣,才能了解學生、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也才能有針對性地組織教學活動。
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過程,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是教師和學生彼此分享思考、經(jīng)驗和知識,彼此交流情感、體驗與觀念,不斷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fā)現(xiàn),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xiàn)教學相長和共同發(fā)展的過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能實現(xiàn)三個轉變:
1.擺脫傳統(tǒng)意識,實現(xiàn)教師的角色由“課堂主宰者”向“活動引導者”轉變;
2.改變傳統(tǒng)教學,實現(xiàn)教師的角色由“課堂講解者”向“知識引領者”轉變;
3.重視合作學習,實現(xiàn)教師的角色由“課堂承包者”向“教學協(xié)助者”轉變。
教師不應把自己凌駕于學生之上,尤其在教學中要允許學生有自己的想法,要鼓勵學生能夠把自己的設想、觀點大膽地說出來。每當學生說完自己的構思之后,教師都應給予充分的肯定與表揚。學生有自己的想法,這是學生的優(yōu)點,哪怕學生說錯,也要讓學生把想法說出來,這是教師對學生優(yōu)點的欣賞。這是培養(yǎng)學生能夠獨立思考、創(chuàng)新意識的需要,也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的需要。
數(shù)學教學的過程,是一個快樂但辛苦的旅程,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尤其在數(shù)學課堂管理中不斷學習和提高,改變陳舊的觀念,適應新的角色定位,接受新鮮的事物,才能從根本上走出教育誤區(qū)。轉變自己的角色觀念,化“講授式教學”為“師生合作學習”,不同的師生交流方式會產生不同的課堂效果,更會對學生今后的人生發(fā)展產生不同的影響力。通過師生之間的新的角色定位以及交流互通樞紐的構建,通過高效課堂的建立以及優(yōu)化提升,必將對數(shù)學教學的進一步優(yōu)化產生巨大的推動力!
[1]黎齊主編.新課程背景下的有效課堂教學策略[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2](蘇)B.A.蘇霍姆林斯基著.給教師的建議[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
[3]吳中民.構建高效課堂的理念與方法[M].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13.
[4]謝明初.數(shù)學學困生的轉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5]嚴育洪.微雕課堂-教學的細節(jié)功夫[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6]張仁賢.激勵教師的80篇心靈美文[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