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于飛
(西南科技大學 文學與藝術學院,四川 綿陽621010)
?
“驚隱詩社”與山陰秘密反清團體交游考
周于飛
(西南科技大學 文學與藝術學院,四川 綿陽621010)
“驚隱詩社”是清初江南地區(qū)重要的遺民詩社之一,該社成員堅持心懷故國、不仕清廷的政治立場,與以魏耕為首的山陰(今屬紹興)秘密反清團體有一定的聯(lián)系。通過考察“驚隱詩社”成員與山陰秘密反清團體成員之間的交游,可見清初遺民結社與遺民交往的復雜性。
驚隱詩社;魏耕;明遺民;反清團體;山陰
明清之際是文人結社活動最為活躍的一個時期。崇禎十七年甲申(1644)明朝滅亡后,南方先后建立了數(shù)個后續(xù)政權,其中永歷政權一直堅持到清順治十八年辛丑(1661)。在此期間,全國各地的反清復明斗爭此起彼伏,遺民結社也往往與之相呼應。清初以江蘇吳江為中心,由蘇南浙北一批遺民所組成的“驚隱詩社”,活動時間長達十七年,“驚隱詩社”成員與同時代遺民志士的交往很多,其中與以魏耕為首的山陰(今屬紹興)秘密反清團體的交往尤其值得引起注意。
關于山陰秘密反清團體,本師朱則杰先生《朱彝尊研究》下編第一篇《朱彝尊抗清考》第一部分《山陰反清集團和浙東通海案》,據(jù)屈大均《皇明四朝成仁錄》卷十二《魏耕傳》,及全祖望《鮚埼亭集》卷八《雪竇山人墳版文》等,考證其主要成員有魏耕(號雪竇)、錢纘曾、張近道、朱士稚(字朗詣)、祁班孫、陳三島(字鶴客)、祁理孫、屈大均及朱彝尊本人。[1]117-118除了朱彝尊后來出仕清廷外,其余成員皆為守節(jié)不仕的遺民。該團體活動時間在順治末年,據(jù)點在山陰梅市祁班孫家,抗清事跡主要集中在魏耕身上??滴踉耆梢?1662)案發(fā),時張近道、朱士稚、陳三島已卒,屈大均、朱彝尊逃脫,魏耕、錢纘曾被殺害于杭州,祁班孫遣戍關外,祁理孫以計免。
山陰秘密反清團體中與“驚隱詩社”成員有交往的,主要是魏耕、朱士稚、祁班孫、陳三島4人(屈大均、朱彝尊與“驚隱詩社”成員如顧炎武等也有交往,此時該反清團體已不復存在,不作討論)。其中魏耕今存《雪翁詩集》十五卷,祁班孫今存《紫芝軒逸稿》一卷。朱士稚及陳三島的著作未見。從魏耕《雪翁詩集》中,可知與其有交游的“驚隱詩社”成員為以下11人:錢肅潤、顧有孝、周燦、顧樵、周安、吳炎、潘檉章、周撫辰、沈永馨、朱鶴齡、歸莊。其中顧有孝提及的次數(shù)最多,共計11次。祁班孫《紫芝軒逸稿》中唯一可以確定是“驚隱詩社”成員的,也只有顧有孝一人。[2]而顧有孝的居所,正是集會地點之一,可見《雪翁詩集》卷四《秋夕宴集吳松顧有孝北郭草堂,顧請予作抱甕丈人歌。予時大醉,為賦此篇,不自知其潦倒也》。[3]
除了顧有孝之外,陳濟生與山陰秘密反清團體的關系也很密切。其居所遠耀堂,也是集會地點之一,可見潘檉章《觀復草廬剩稿》卷五《甲午[順治十一年,1654]孟冬,同赤溟過皇士齋,適慈溪魏雪竇,云間馮天垂、吳六益,鹿城陸彥修,吳門徐貞起、施又王諸子至菊下飲,分得“六麻”》。[4]陳濟生曾作《懷友》詩九首,第一首有“月上山陰追古調,風笠澤下扁舟”句。[5]這里“山陰”指山陰的詩友,而以“笠澤”指代包括自己在內的“驚隱詩社”成員。潘檉章《觀復草廬剩稿》卷五有《和陳皇士懷山陰道中詩友,并吳越同社諸子次韻》二首,[4]這里的“吳越同社諸子”應當就是指“驚隱詩社”成員。由此推測,“驚隱詩社”成員和陳濟生《懷友》詩的作品,想來還有不少,例如沈祖孝亦有《次和陳皇士懷友》詩。[6]此次唱和行為,應當視為詩社的一次自發(fā)性集體活動。至于題中不具姓名的“山陰道中詩友”,必然與詩社大多數(shù)成員相識,以至成員之間不必說出具體姓名,僅提代稱即知其人為誰。符合這個條件的遺民詩人,以魏耕的可能性最大。至于不具名,或許是考慮到魏耕從事反清活動。從潘檉章的和詩來看,陳濟生原詩題目很有可能是《懷山陰道中詩友》,而他人在編入選集中僅以《懷友》簡稱之。
顧有孝與陳濟生同是“驚隱詩社”的選詩大家,陳三島還曾為陳濟生編纂的《天啟崇禎兩朝遺詩》作序,而魏耕也編有《吳越詩選》。因此,二人與魏耕交好,也在情理之中。但魏耕本人,不僅是一個詩人,更是一個從事抗清活動的志士?!绑@隱詩社”成員中也有不少人曾經參與抗清活動。他們的交往,除了文學上的往來,也帶有某種政治因素?;蛘哌M一步推測,“驚隱詩社”成員是否參與了山陰秘密反清團體的活動?查魏耕《雪翁詩集》卷五《江上與姑孰陳瑚》,將朱士稚與顧有孝并舉:
君不見,山陰朱朗詣,開口大言輕一笑,欲回白日上青天,鯤鵬折翅終泥滯。又不見吳江顧茂倫,縱橫逸氣直絕塵,黃金使盡兒童笑,垂頭莫錯閉荊榛。兩生棲棲曾如此,今時莫展雄豪技……[7]
此二人在其看來,都是有所抱負而不得實現(xiàn)其志的人。查全祖望《雪竇山人墳版文》,“初諸子之破產結客也,士稚首以是傾家”[8]176。而此處卻說顧有孝“黃金使盡”。且顧有孝因好客而至家貧,人稱“薺菜孟嘗君”,亦屬實情。那么顧有孝是否也類似朱士稚,傾家破產以支持抗清活動呢?又卷十三《渡曹娥江,寄顧有孝、朱鶴齡》有“橫海樓船憶往時”句。[9]雖然詩中的“往時”具體指什么,不得可知。至少可以肯定,顧有孝與魏耕的往來,更多是出于遺民的恢復之志,而非文人的詩酒唱酬。
考察“驚隱詩社”成員的作品,還發(fā)現(xiàn)吳宗漢與陳三島也有交游,可見潘檉章《觀復草廬剩稿》卷四《同南村過茂倫村居,喜遇吳門徐楨起、陳鶴客二子,即席分韻,得“心”字》。[10]至此,“驚隱詩社”成員中,與山陰秘密反清團體有交游的已達15人。
“驚隱詩社”雖然沒有明顯的反清復明活動,但詩社成員通過改名、棄諸生、拜謁孝陵、不應康熙博學鴻儒科等種種行為,來表明自身心懷故國、不仕清廷的政治立場。從共同的政治理想出發(fā),該社與山陰秘密反清團體有較為密切的交往,并不足奇。而令人似乎費解的是,“驚隱詩社”及山陰秘密反清團體,均與“貳臣詩人”錢謙益和曹溶有交游。所謂“貳臣”,在清初是指出仕清朝的明朝舊臣,如錢謙益、吳偉業(yè)、曹溶等?!百E臣詩人”雖然出仕清朝,但不忘故國,多與遺民詩人往來。[11]182-391其中錢謙益和曹溶,與上述山陰秘密反清團體似乎也有關聯(lián)。[1]120,132
首先來看錢謙益。關于魏耕與錢謙益的交往,同治六年丁卯(1867)舉人孫德祖在《〈息賢堂詩集〉跋》中提出了疑問:“虞山尚書,則終始熱中,早更初服,白衣何并有柬寄,殆不可解。豈文人結習,猶有取于幾復風流未能屏絕邪?”[12]這里虞山尚書即錢謙益,白衣即魏耕。對于抗清遺民與仕清貳臣的交往,孫德祖感到不解,以為是明末文人結社之風的余韻,即明末已經建立的社會關系的延續(xù)。由朝代更替所引發(fā)的士人對于行藏出處的不同選擇,竟不能影響其個人之間的交往。這個問題,聯(lián)系錢謙益晚年暗中從事抗清活動來看,就好理解了。據(jù)本師朱則杰先生考證,錢謙益與魏耕、朱士稚、陳三島等人有交往,且共同參與過鄭成功己亥之役。[1]120前及魏耕的抗清活動,其一就是向鄭成功獻計取海道直抵京口。順治十六年己亥(1659)鄭成功依其計,由水路進發(fā),圍攻南京。此戰(zhàn)雖以失敗告終,但卻使得“江南半壁震動”,以至于“聞其謀出于先生,于是邏者益急”[8]176。由此可知,此計策實際上發(fā)揮了不小的作用。
順治十一年(1654)十月二十八日,錢謙益與朱鶴齡、歸莊、陳三島等人曾在長洲張奕的假我堂舉行文宴。錢謙益《冬夜假我堂文宴詩》小序:“客為吳江朱鶴齡長孺,昆山歸莊玄恭,嘉定侯玄泓研德,長洲金俊明孝章、葉襄圣野、徐晟禎起、陳[三]島鶴客。堂之主人,張奕綏子。拈韻征詩者,袁駿重其。余則虞山錢謙益也。甲午陽月二十八日?!?錢謙益《牧齋有學集》卷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上冊第213頁。同頁注[五]:金匱本“陳”下有“三”字,各本無。朱鶴齡《愚庵小集》卷九《假我堂文宴記》一文也記載了此事,而時間卻誤記為順治十四年丁酉(1657):
丁酉冬日,牧齋先生僑寓其中。山陰朱朗詣選二十子之詩,以張吳越,先生見而嘆焉。維時孤館風凄,嚴城柝靜,悵云巒之非故,悲草木之變衰,乃命袁重其招邀同好,會宴斯堂。步趾而來者,金子孝章、葉子圣野、歸子玄恭、侯子硯德、徐子禎起、陳子鶴客,并余為七人。[13]
秦輝先生《朱鶴齡及〈李義山詩集注〉研究》一文,據(jù)《皇明遺民傳》卷四“朱鶴齡小傳”認為,順治十一年假我堂文宴諸人結詩社唱酬,是朱鶴齡繼“驚隱詩社”后參加的第二個詩社。[14]如果從結社的角度來看,這個詩社的領袖無疑是錢謙益。而所謂“悵云巒之非故,悲草木之變衰”,實際上就是對明清易代、江山易主的悲哀和惆悵。從哀思亡國之痛、緬懷大明王朝這一點來說,它和“驚隱詩社”及山陰秘密反清團體是一致的。而除了朱鶴齡、歸莊,錢謙益還與“驚隱詩社”多名成員有交往。前及錢謙益曾相助吳炎、潘檉章等修《明史記》,[15]吳炎、潘檉章等人也恰恰與山陰秘密反清團體有交往。至少在客觀上,錢謙益起到了聯(lián)絡遺民的作用。至于“驚隱詩社”成員是否有可能通過錢謙益與山陰秘密反清團體聯(lián)系,甚至參加該團體的活動,目前為止,這還僅僅是筆者的推測。
其次來看曹溶(號秋岳)。他與魏耕、朱彝尊、顧炎武、歸莊、朱鶴齡等人皆有交往。謝正光先生《清初貳臣曹溶及其“遺民門客”》一文有較詳細的介紹,該文指出:“明亡后,秋岳投清,竹垞則‘主山陰祁氏兄弟’,和魏耕等人共圖恢復明室,曾經參加抗清戎務。事敗后,一度走海上,久而得免。秋岳邀他入幕,則或有為故人子弟作掩護的苦心。”[11]249這里事敗即指浙東通海案。按朱彝尊與曹溶是世交,據(jù)則杰師推斷,曹溶對于整個山陰秘密反清團體的有關情況應當有所了解,但他本人卻從不去告發(fā),恐怕即與之有瓜葛。[1]132-133從朱彝尊與曹溶的交情來看,確實存在這個可能。但曹溶并沒有像錢謙益那樣暗中從事抗清活動,也就是說他不太可能參與到山陰秘密反清團體的具體活動里去,而最多在客觀上起到掩護和聯(lián)絡遺民的作用。
[1]朱則杰.朱彝尊研究[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
[2]祁班孫.紫芝軒逸稿·泛舟鑒湖,寄吳江顧茂倫[M]//祁彪佳.《祁彪佳集》附編.上海: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60:333.
[3]魏耕.雪翁詩集:卷四[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66.
[4]潘檉章.觀復草廬剩稿:卷五[M].上海:“民國”二年神州國光社排印本,第12a頁.
[5]卓爾堪.明遺民詩:下冊,卷十四[M].上海: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61:595.
[6]鄭佶.國朝湖州詩續(xù)錄:卷一[M].道光十一年辛卯(1831)刻本,第12b頁.按原題“皇”字作“星”字。
[7]魏耕.雪翁詩集:卷五[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75.
[8]全祖望.鮚埼亭集內編:卷八[M]//全祖望集匯校集注:上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9]魏耕.雪翁詩集:卷十三[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178.
[10]潘檉章.觀復草廬剩稿:卷二[M].上海:“民國”二年神州國光社排印本,第11b頁.
[11]謝正光.清初詩文與士人交游考[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
[12]魏耕.雪翁詩集:卷十七附錄[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201.
[13]朱鶴齡.愚庵小集:卷九[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91.
[14]秦輝.朱鶴齡及《李義山詩集注》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5.
[15]孫之梅.錢謙益與明末清初文學[M].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10:306-311.
(責任編輯 張玲玲)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CompanionshipbetweenJing yin Poetry Society and Secret Reverse Qing Dynasty Group Members from Shanyin
Zhou Yufei
(College of Literature and Art, Southw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Mianyang,Sichuan,621010)
Jing yin Poetry Societ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adherents poetry society of Yangtze River Regions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The members of the society insist on their political stand , deemed highly for their loyalty of the old sovereign , refuse get offcial Career in the Qing government,had a connection with secret reverse Qing Dynasty group members led by Wei Geng came from Shanyin (Modern Shaoxing).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companionship between Jing yin Poetry Society and secret reverse Qing Dynasty group members from Shanyin, therefore, can find complexity between adherents forming an association and adherents communication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Jing yin Poetry Society ;Wei Geng; Ming diehards;reverse Qing Dynasty group members;Shanyin
I206.2 G127
A
1008-293X(2016)06-0037-04
10.16169/j.issn.1008-293x.s.2016.06.007
2016-09-20
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類青年基金項目(14sd1109)階段性成果;西南科技大學社科基金資助成果(12sx7110)
周于飛(1984-),女,湖南衡陽人,西南科技大學文學與藝術學院講師,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