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任丘市議論堡中學 吳麗萍
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運用的幾點嘗試
河北省任丘市議論堡中學 吳麗萍
利用信息技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突破教學難點,提高理解力,增強記憶力,拓展了學習的時間和空間,豐富了學生的寫作素材,突出教學重點,化解教學難點,彌補傳統(tǒng)教學的不足,幫助學生不斷提升語文素養(yǎng)。
信息技術 語文教學 激發(fā)興趣 突破難點 增強效果
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筆者在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這一優(yōu)勢在語文教學中解決了很多的問題,如教學的直觀性不強,教學內容枯燥,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單一,課堂氣氛死氣沉沉等。從借助多媒體用于語文課教學的實際效果來看,筆者感覺到在教學中要根據(jù)教學內容和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需要,以及學生的認知需求來選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才能充分發(fā)揮多媒體的優(yōu)勢,才能模擬教學情境更加逼真,才能形成更具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模式。
在語文教學中,根據(jù)學科教學要求和內容特點,適時發(fā)揮多媒體動態(tài)逼真的模擬真實的教材內容的背景,屏幕畫面的新奇和獨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可以充分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一旦對語文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學生的思想情感愉悅升華,既進行了情感教育,又促進學生品格的形成,又有助于鞏固語文教學的成果。例如,在語文教材中,有許多膾炙人口的經(jīng)典傳世之作,如《春》、《濟南的冬天》、《荷塘月色》以及唐詩、宋詞、元曲等等。現(xiàn)在我們借助多媒體進行教學氛圍的創(chuàng)設,利用多媒體超時空鏈接、大屏幕呈現(xiàn)的功能,下載這些古今中外的詩詞文賦的聲音和圖像,創(chuàng)設身臨其境的教學情境,語文案例的情景再現(xiàn),美的氛圍和近乎真實的教學背景意境真實美妙,在魅力無窮的教學情境美的氛圍中體味文本的內涵,咀嚼鑒賞作品的美,這是一種愜意的、賞心悅目的教學境界,一種完美教學藝術的體驗。
多媒體動態(tài)逼真、形象直觀的畫面活化課文內容情景,變抽象為具體,化難為易,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理解和對知識的記憶能力。多媒體直觀、生動、視聽結合、針對性強的特點,可以各個擊破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和教學的難點,使學生更容易掌握知識點,激活學生思維,促進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強化學生的記憶,使學生理解掌握知識更加牢固。例如:在教學《鄉(xiāng)愁》內容時,字詞預習、淺易的識記知識不必占用課堂教學時間,完全在預習指導中完成。作者介紹等環(huán)節(jié)通過多媒體去自學,對課文重點句子的理解及作者情感的把握、梳理通過多媒體呈現(xiàn)、梳理、記憶。如果利用多媒體展示《二泉映月》視頻片段,來對比理解作品,能夠很快激起學生的興趣,引發(fā)學生對生活態(tài)度、生命意識更深入廣泛的思考和探討。這樣,既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更有助于對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培養(yǎng)。同時使學生不知不覺的學到了知識,很輕松的解決了教學的難點,讓學生牢固把握好教學的重點,增強了記憶,提高了能力。
多媒體輔助教學,借助多媒體搭建互動的平臺,利用多媒體的交互性特點,有效增加了師生互動頻率,拓寬了交流互動的時空,加大了教學容量,把有限的教學時間留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去進行思維訓練,學生可以更有效地開展更多的實踐和思考,給予大部分學生溝通的機會,更有機會獲得更多的體驗,可以大幅度提高學習效率。在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可以創(chuàng)造近乎真實的虛擬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根據(jù)教學內容的設計,大量的習題練習,多媒體及時反饋評獎,拓寬時間和空間,既方便又快捷。通過人機交互,網(wǎng)絡互動,促使學生自主探究獲取語文知識,以解決語文學習中的問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例如,在教學《桃花源記》這篇文章時,先用圖片展示、配樂朗誦來創(chuàng)設一個聲情并茂的情境,使學生感受作者思想情感,有助于梳理課文內容,促使學生自主發(fā)表見解、合作探究。
在作文教學中,增加時事教育的內容是對語文課教學內容的重要補充。時事教育內容所涉及的重大新聞事件,以及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新聞事件都是語文課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充分利用好這些從報刊、電視、廣播、網(wǎng)絡以及耳聞目睹的新聞資訊來喚醒學生的情感體驗,加深他們對時政教育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從中進一步了解社會,體驗人生的意義,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例如,在命題作文《改革開放帶來的新變化》時,適時播放改革開放帶來經(jīng)濟建設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社會進步發(fā)展的巨大成就;國民生產(chǎn)總值翻番,人均GDP和居民收入不斷增長與提高。展示播放一組組反映改革開放以來我們身邊發(fā)生的巨大變化的照片:富足的生活,肉、魚、蛋、菜應有盡有,不僅吃得豐盛,而且吃得營養(yǎng),吃得健康;人們穿著靚麗的服飾,新潮的款式服裝;住的是一排排嶄新瓦房和一座座拔地而起寬敞明亮的樓房;鄉(xiāng)村也和城里一樣有了寬敞筆直的柏油路,不少家庭買了小轎車;在農(nóng)村不僅誕生了中國超級村莊華西村、永聯(lián)村,也出現(xiàn)了溫州、義烏、白溝小商品批發(fā)大市場。這樣,通過借助多媒體圖片、視頻、數(shù)據(jù)對比展示了我們衣、食、住、行的巨大變化,感受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主義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讓學生真正感受改革開放不同階段的成就,了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歷程,引導學生充分認識我國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意義,提高了愛黨、愛祖國、愛家鄉(xiāng)的情懷。在這樣情感豐富的背景下,學生的肯定會寫出內容豐富,情感真摯的文章來。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適當和有針對性的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創(chuàng)造了全新的近乎真實的教學情境,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對豐富課堂容量,提高課堂教學的密度,拓展學生的空間和途徑來獲取專業(yè)知識,突出教學重點,化解教學難點,彌補傳統(tǒng)教學的不足,幫助學生不斷提升語文素養(yǎng)。
【1】陳之忠.要重視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1(04)
【2】黃巧玲.語文教學的幾點嘗試【J】.安徽教育,2012(09)
【3】邵永坤.命題作文的訓練不應忽視【J】.山西教育,1999(07)
【4】杜天宇.提高課堂教學的密度的幾點做法【J】.海南教育,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