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華忠
攙扶不如鼓勵
□朱華忠
現(xiàn)今社會,孩子越來越不獨立的現(xiàn)象,是誰造成的?不是別人,是大人造成的,是我們的家庭教育出了問題。
現(xiàn)在,生活條件好了,大人不再為生計而整日忙碌了,對大多數(shù)獨生子女家庭來說,孩子就是個寶,是家族里的“小皇帝”“小公主”,由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六個大人共同寵著、捧著,在這樣的生長環(huán)境下,孩子生活在溫室中,從而喪失了獨立的能力。
溫室中的花朵,難經風雨,這是古訓,也是不容置疑的真理。我們要有正確的家庭教育,讓孩子有責任感,有獨立意識,能夠獨立地生活。
平時里,小孩子跌倒了,多數(shù)家長趕緊去攙扶,不是讓孩子自己爬起來?!翱蓱z天下父母心”彰顯無遺。但成長路上誰沒有跌倒過,誰保證總是一帆風順,沒有挫折和磨難?“包辦代替”式的家教,顛倒了人的自身發(fā)展規(guī)律。
孩子跌倒了,能夠自己爬起來,卻不讓孩子自己爬起來,不給孩子試一試的機會。因為孩子小,孩子的事,家長包辦代替,使孩子失去了獨立的意識,滋長了依賴性,養(yǎng)成一切依賴父母的心理。
弱小,是人成長中的一個不可避免的階段和過程,父母不能因孩子的弱小而包辦代替,而是要鼓勵孩子勇敢地面對成長道路上的挫折和障礙。
老鷹教子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式的,雖然殘忍,但利于種族的延續(xù)。我們不模仿老鷹,也不故意為孩子的成長設置障礙,但是,當孩子遇到挫折和磨難時,能夠處理和解決的事,我們就不該插手,不要越俎代庖,要讓孩子對外援沒有絲毫的指望,讓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比如跌倒了,孩子完全有能力爬起來,就不要去攙扶,讓孩子自己摸索著爬起來、站起來。
自己的事情自己解決,大人不能夠做孩子一輩子的保姆。對孩子有能力解決的、能夠做的事,要鼓勵孩子獨立完成,鼓勵孩子自行處理和克服,而不是代替。同時,父母要及時地給孩子以表揚和夸獎,讓孩子自信,進而獨立不依賴。好孩子是夸出來的,獨立精神也是夸出來的。
孩子遭遇困難時,家長不要去代替,更不能攙扶,而是給予指導性的幫助。我的孩子讀小學時,一遇到不會做的就問我,我也十分高興地一一解答,時間長了,孩子的成績不是提高而是下降,這是我的包辦代替式的攙扶助長了孩子的依賴、等待心理。于是,我改變了幫助的方式,孩子遇到不會做的題目,我讓他找字典或者是找配套的《教材解析》,自己先看例題,看公式看原理,然后再試著解決,結果,孩子能夠獨立解決難題了。每當孩子獨立攻克一道難題時,我總是及時地夸獎和鼓勵,孩子的成績突飛猛進,有了很大的提高,這讓我不再陪讀,也省了許多事。
當孩子遇到困難,父母不要急著去幫助解決,而是給孩子一些方法和措施,讓孩子自己去解決。好比孩子想學游泳,嗆了水,就不讓孩子下水,這是錯誤的。父母要教給孩子如何不嗆水的技巧,這樣,孩子才能學會游泳。面對新問題,稍做努力能夠解決的困難,父母給予鼓勵和適當?shù)闹笇詭椭?,讓孩子獨立去克服?/p>
面對孩子的問題和困難,攙扶,只會斷送孩子的第一次嘗試,抹殺孩子的獨立意識,而鼓勵、幫助孩子養(yǎng)成獨立意識,給孩子注入信心,是一貼良藥,給孩子自立自強,更好地適應社會。
家庭教育,要鼓勵不要代替,要幫助不要攙扶。孩子能夠做的,不越俎代庖,要鼓勵;孩子不會做的,要積極地指導和幫助他們去解決,不剝奪孩子第一次學做的機會。只有放手讓孩子去試一試,孩子才能夠在“做”和“嘗試”的過程中,不再等待,不再依靠,而是有自信,自立,進而獨立地適應社會。這才是父母正確的選擇。
(責編 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