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臣園
思維作為人腦對客觀事物和本質(zhì)和內(nèi)在屬性的概括和間接反應,對人的發(fā)展具有至關(guān)重要的意義。而求異思維也就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是指在對問題的研究上以新穎獨特的方式去揭示事物的本質(zhì)和內(nèi)在聯(lián)系。高中的語文課堂對于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或許都有一絲絲枯燥乏味,這對于教師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如何能夠讓課堂更加生動,學生積極性更高是教師需要研究的問題。本文主要講述在課堂中教師通過開發(fā)學生求異思維來提高學生對語文課堂積極性,構(gòu)建氣氛活躍的語文課堂。
一、靈活提問,詩歌鑒賞中的求異思維
求異思維作為創(chuàng)新性思維的核心,在人們對待問題以及解答問題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高中語文課堂相比于之前初中小學的語文課堂而言,每一節(jié)課的知識量和需要理解的內(nèi)容大大增多,對于學生而言,教師在提問過程中過于標準化的提問模式往往會影響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比如在學習詩歌鑒賞時,教師常常會讓學生背過一些名詞甚至直接背某一首詩的鑒賞答案以期在考試中碰到類似的詩歌可以直接作答。這樣的教學方式和提問方式大大壓抑了學生的求異思維,導致試卷的答案往往千篇一律,很難找出一個獨特的答案來。因此,在課堂過程中,靈活提問,開導學生求異思維能有效提升學生學習能力。
在詩歌鑒賞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往往會通過課本中古詩進行賞析,帶領(lǐng)同學走入詩人的世界。在學習杜甫的《登高》過程中,教師會首先交代古詩的背景,即杜甫在夔州所寫,全文通過寫對秋景的描寫,抒發(fā)作者常年漂泊的復雜感情。在教師對學生進行提問的過程中,提問問題可以設置為“這首詩主要是描寫什么的?”首先學生在了解了古詩的寫作背景后,對這個問題心里都會有一個差不多的答案,在學生回答完這個問題后,繼續(xù)提問“這篇古詩主要通過描寫秋天景色想要表達作者的什么感情?”教師通過這種發(fā)散性的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發(fā)散學生思維,這樣的提問方式相比于教師提問答案為“是”或“否”性質(zhì)的問題和直接告訴學生答案讓學生死記硬背這兩種方式要好的多,不僅僅可以讓課堂變得更活躍起來,而且在培養(yǎng)學生求異思維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引導反思,作文表達中的求異思維
學生在學習高中語文的過程中,合理的運用換位思考、反向思維等思維過程更有利于學生把握文章的主旨,而處在高中學習階段的學生往往在語文課堂的學習過程中很難自主有效的運用反向思維等思維方式進行問題的解答。而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的學習過程中,運用合理的方法開導學生的反向思維,多元化思維方式。
在當前高中語文學習過程中,作文常常是考試的重頭戲,作為語文考試的重頭戲,教師當然對學生的要求也格外嚴格,但是當下語文作文存在的問題便是在寫作立意上難以創(chuàng)新,在文章的選材論據(jù)上也千篇一律,往往都是教師上課所講的內(nèi)容,很少有學生運用比較新穎的例子。而且在題目的選擇上,教師往往也很難讀到一篇具有創(chuàng)意的,能夠引人入勝的題目。因此,在教師教授作文技巧的過程中,可以在作文的選擇主旨上多進行引導,比如可以在課堂上拿出歷年高考的作文題目,提問學生相比于表面意思,能否想到更加深刻或者新穎的題目主旨。在2012年高考中,某地作文題目為“站在路邊鼓掌的人”文章主旨大部分學生想到的可能都是一個普通人的夢想,而很少有人會想到從反面出發(fā),考慮主人公沒有野心,不想成就大作,而只甘心成為別人的陪襯。教師在教授學生閱讀材料時,應當教導學生合理的運用發(fā)向思維方式,往往能夠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
三、點撥拓展,閱讀理解中的求異思維
在高中的閱讀理解學習過程中,常??梢钥吹竭@么一個現(xiàn)象:學生所做的閱讀理解和所讀的文章不在少數(shù),然而每次在做鑒賞文章題時就無法做到得心應手,往往看到問題內(nèi)心就產(chǎn)生一種恐懼心理,讀完文章后很難把握文章主旨大意,在一些開放性的問題上,學生常常會選擇之前教師上課所講的標準答案生編硬套,很難在閱讀理解中取得很好的成績。
比如,在《祝福》一文的講解過程中,這篇文章主要通過講解祥林嫂這個社會底層的悲慘遭遇來揭露了當時社會的殘酷黑暗,在這一篇文章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對祥林嫂肖像的描述帶領(lǐng)學生把握文章的要點主旨,文章通過對祥林嫂不同的肖像描述,生動形象的刻畫了祥林嫂一生的悲劇經(jīng)歷,教師在帶領(lǐng)學生解讀這篇文章時,可以通過對祥林嫂的肖像描寫提問學生“文章對祥林嫂的肖像描寫的不同之處以及所體現(xiàn)的不同含義是什么?”從而引發(fā)學生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求異思維,這樣學生在進行閱讀理解的學習過程中,不僅僅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答題技巧和能力,而且還能有效的開發(fā)學生求異思維。
在高中語文課堂的學習過程中,求異思維對于學生的提升是巨大的,培養(yǎng)學生求異思維作為當下教師較為關(guān)注的教學方式不僅在詩歌鑒賞的學習過程中能夠幫助學生解讀詩人的寫作意圖和寫作情感,在閱讀理解和作文的學習中也能幫助學生擺脫桎梏,開拓視野。除了在課堂的學習過程中需要培養(yǎng)求異思維,在課堂之外,教師也應當鼓勵學生多進行課外書本的閱讀,與學生多進行課本之外的交流,這樣才能在真正意義培養(yǎng)學生的求異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