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工業(yè)園區(qū)唯亭實驗小學 王燕芳
問“文”哪得清如許,為有“閱讀”活水來
江蘇省蘇州工業(yè)園區(qū)唯亭實驗小學 王燕芳
小學 作文教學 閱讀教學 活水
小學中年級作文教學作為語文作文教學重要學年段,在進行小學中年級作文教學時,使小學生學會基礎寫作方式是所有語文教師的根本責任??扇羰侵心昙壸魑慕虒W與閱讀教學進行分離,不僅直接影響小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還造成小學生閱讀能力發(fā)展受到限制。對此,在小學中年級作文教學時,必須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探尋“活水”。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合乎法度,必然與吸收有著密切的關系?!睂懽魅缤活w大樹,有了扎進土壤的根才能枝繁葉茂,而閱讀正是這個根。
小學生作文能力作為語文教學質量的檢測主要手段,僅僅通過小學生幾篇寫作是難以提升學生作文能力。而在此種狀況下,作文教學就成為了一潭死水。對此,提高小學中年級學生語文作文能力,必須要從中年級語文教學過程中突破。小學語文教師的任務主要是建立語文作文教學與閱讀教學橋梁。為此教師要確定閱讀教學目標,了解小學生具體掌握程度。而閱讀教學若想成為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活水”,不僅要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講解教材內容與情感閱讀,還要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加強小學生寫作。引導學生對課文中經典語句和段落的反復誦讀,賞析文章內容與結構,并展開想象采用多種形式進行練筆,在這一過程中使學生掌握寫作的基本結構與修辭手法,達到“以讀促寫”的效果。
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該使小學生在文章中吸收營養(yǎng),借鑒學習寫作手法,并且通過認真閱讀,學會做人和做事,從而懂得如何寫作文。而作文也就是做事與做人的一種表達方式,小學生利用語言將這些東西有效表達。教師唯有在閱讀教學過程中突破,才可以建立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橋梁,從而在作為教學時從閱讀教學過程中尋求“活水”。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讓學生變得優(yōu)秀的方法不是增加課業(yè)量,也不是補課,而是閱讀,閱讀,大量的閱讀。小學語文學科教學中閱讀教學、作文教學以及課外閱讀指導是不可缺少的三個重要組成部分。學生通過閱讀教學,可以充分發(fā)揮想象,培養(yǎng)觀察力、思維及表達能力,而課外閱讀和作文是學生個性的運用知識的過程,三者缺一不可,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因此,教師應重視課外閱讀,提高學生獨立閱讀和表達能力。
小學中年級語文教材可以為小學生提供大量信息,充分鍛煉小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可是課外閱讀要比教材內容更為豐富,比如《語文課程標準》中向學生推薦的課外書,亦或圖書館和報停以及網絡等多方面閱讀資料,一系列全是小學生吸收信息和積累語言的場所。小學中年級階段的學生比較喜歡童話故事類、科學類讀物,教師盡可能提供多種渠道為孩子的課外閱讀提供機會,利用課外閱讀指導學生寫讀書筆記,如此日積月累,學生會收獲大量寫作素材。教師此時可以通過征文比賽等多種形式開展寫作活動,激勵學生將平時積累的寫作素材應用到實際寫作中,激發(fā)他們讀書和寫作的熱情。同時改編課文和組織辯論會以及開展故事會等,全是閱讀教學過程中所延伸的作文教學手段,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加強小學生的作文能力。
生活如源泉,而寫作正是汲取源泉的溪水。只有擁有豐富而不枯竭的源泉,才有奔流不息的溪水?,F實生活中有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寫作素材。
教師要根據新課程標準中關于寫作教學與現實生活關系的教學理念,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注重將閱讀寫作與生活經驗相聯系。讓學生明白一篇優(yōu)秀的作品是由好詞、好句、好段構成的,引導學生從點滴的詞語段落積累做起,這樣提高寫作水平便指日可待,消除學生對寫作的恐懼。作文最根本的條件就是語言和生活的積累,小學生應該在閱讀教學過程中不斷積累詞匯與多種語句表達模式,才可以使寫作具備更多的語言材料。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教師應該讓小學生掌握大量的詞匯和句式表達方法,經過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生可以在長期的教學引導中領會構詞的巧妙,從而使小學生的寫作變成“活水”。小學生經過閱讀教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造句等能力,并且在寫作中靈活應用。對此,教師必須合理引導小學生在讀中寫,尋找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之間的相同點,并且摸索閱讀教學以及作文教學間存在的訓練結合點,從而建立兩者之間的溝通橋梁。比如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應該教學小學生概括段意,使小學生在許多材料中掌握組材編提綱的方法,從而有效運用在寫作中。
小學中年級課堂閱讀和課外延伸閱讀,不僅要依據小學中年級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還應該依據漢語本身固有規(guī)律和特點。在小學課堂閱讀教學過程中,不僅要使小學生懂得情理和事理,還應該使小學生懂得文理,深刻領悟作家怎樣寫作。同時,還應該使小學生在閱讀教學過程中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不僅要深入掌握教材的基本內容,還要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掌握寫作方法,理解好的作品不是詞語和句子的簡單堆砌,而需要一定的寫作技巧將其糅合成一體。另外,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還應該使小學生明白文章是怎樣寫的,具體寫了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寫的奧秘。而小學生在慢慢懂得作家怎樣寫,就會有效處理自己在寫作過程中,主要寫什么,該如何寫,這樣寫是否合理等相關問題。以此,作文教學就可以從閱讀教學過程中獲取“活水”。
【結 語】
總而言之,若想有效提升中年級小學生寫作能力,就應該從閱讀教學過程中摸索突破口。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時,教師應該使小學生慢慢掌握語文寫作方式,并且合理應用在自己寫作中。同時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還應該不斷積累詞匯和多種句式表達方法,這樣才能夠使寫作具備大量的語言材料,從而使小學生的寫作變得順心應手,有效提升中年級小學生的作文能力。
【1】李曉平.試論小學中年級作文教學如何從閱讀教學中尋找“活水”【J】.閱讀與鑒賞(下旬),2011 (12)
【2】徐璐.城鄉(xiāng)結合部小學中段年級習作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以呼和浩特市山水小學為例【J】.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22)
【3】王鈺.小學三年級快樂作文教學設計與實踐研究——以銀川市二十一小湖畔分校為例【J】.寧夏大學,2010(02)
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于小學中年級作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學作文教學作為語文教學主要構成部分,其直接影響著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與語言水平的發(fā)展。因此,分析與探討小學中年級作文教學怎樣從閱讀教學中尋找“活水”有著深遠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