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方濤+吳洪
課堂觀察是有別于傳統(tǒng)聽評課的一種教學研究方法,實踐中,由于許多教師在細節(jié)操作上拿捏不準,往往視它為燙手山芋。實際上,關注課堂觀察的過程,我們會發(fā)現(xiàn),課堂觀察是以“觀察量表”為軸心,呈現(xiàn)出三個“基本點”,即“切入點”“著力點”“生長點”。實踐中,這三個“基本點”,既相互獨立,又相互影響,展示了課堂觀察的全過程。如何才能有效把握這三個“基本點”的操作要義,避免“課堂觀察綜合癥”,使我們的觀察呈現(xiàn)出“專業(yè)性”的品質呢?結合我校近兩年的具體觀察實踐,提出三點建議:
一、切入點:從問題切入,科學定位
所謂的“從問題切入,科學定位”就是指觀察者要“帶著問題進課堂”,且問題設計要因需而定?!叭绻覀儾恢涝谡覍な裁矗词咕驮谀阊矍暗臇|西也不一定能看得到”。既然課堂觀察是“基于一定的目的”展開的,我們只有“從問題切入,科學定位”,才會明確相應的主題,增強觀察的針對性,保證觀察的實效性。
“從問題切入,科學定位”,我們要做到以下兩點:1.教學反思,梳理問題。通過反思,提煉教學實踐中出現(xiàn)的有價值的問題,并對這些問題進行梳理,為后續(xù)行為進行有益的“問題儲備”。2.確定主題,細化重點。以某個典型的問題為突破口,形成觀察的主題。同時,將問題具體細化為一個個小問題,確定為一個個觀察點。
【典型案例】
《心田上的百合花》課堂觀察記錄表
研究主題:教師語言評價的有效性
研究問題:教師應如何進行課堂評價
維度視角:課程性質、評價
執(zhí)講人: 學校班級: 時間:
主題明確,觀察的指向才明確;定位科學,觀察的結果才實用。分析以上觀察量表,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不僅觀察主題明確,而且基于主題分析出來的觀察點,操作指向也十分明顯,整個設計模塊呈現(xiàn)清楚,構成要素詳備,為后續(xù)行為提供了有力的“抓手”。
當然,解決什么樣的問題,不能僅憑我們偶爾的興之所至,“從問題切入,科學定位”要處理好以下問題:一是重點突破?!笆裁磫栴}都要解決,其實什么問題也解決不了”。靠一兩節(jié)研究課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觀察要有側重點,切忌面面俱到。二是化整為零。問題范圍太大,過于抽象,不僅針對性不強,也難以駕馭。我們對于研究的問題,要堅持“大事化小”,實施“點”上突破。
二、著力點:將情景聚焦,理性關注
所謂的“將情景聚焦,理性關注”,指的是根據(jù)需要,對特定情景進行重點關注。“要觀察到課堂里的所有情景是不可能的,也是沒有必要的”。進行課堂觀察時,只有那些基于一定的主題的、具有意義的“課堂事實”才需要我們去關注,去描述。
“將情景聚焦,理性關注”,我們要善于做到以下兩點:1.甄別判斷,慧眼捕捉。進入課堂,我們就要擁有一雙慧眼,善于對不斷出現(xiàn)的情景進行篩選,捕捉我們需要關注的“情景”。2.全神貫注,精心描述。“情景”一旦為我所需,我們必須根據(jù)預設進行有條不紊的觀察,對情景定格掃描,切不可見異思遷,而且情景描述要做到準確、精細。
【典型案例】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課堂觀察記錄表
研究主題:教師教學行為的有效性
研究問題:教師如何有效的處理預設問題
維度視角:教師教學(對話)
執(zhí)講人: 學校班級: 時間:
記錄說明:
理答情況:A表揚、欣賞B補充、完善C思路引導D其他;達成情況:按人數(shù)統(tǒng)計
“記錄什么”,是實地進行課堂觀察的著力點。案例中,“我”基于觀察的主題,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方式,真實再現(xiàn)了課堂的“達成情況”和“理答方式”。這樣的觀察記錄,才有內容,才會為下一步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最有價值的佐證。
要做到“將情景聚焦,理性關注”,進行課堂觀察時,眼睛不能被“情景”所左右,再精彩的情景,如果與我們的“問題”毫無瓜葛,也不能過分留戀。而對于我們需要的“情景”,則要全神貫注,關注到每一個細節(jié),且描述要細致入微。1.求“真”。從某種意義上講,課堂觀察捕捉的信息是否真實有效,直接決定著后續(xù)行為能否做出明確的價值判斷。因此,課堂記錄要努力做到真實地再現(xiàn)課堂情景,要保證信息的“信度”。2.求“細”。俗話說,“細節(jié)決定成敗”。課堂觀察也是如此,沒有細節(jié)的關注,也就無所謂課堂觀察。因此,觀察者要善于捕捉有典型意義的細節(jié),重點關注那些典型行為。3.求“嚴”。在進行課堂觀察時,觀察者要堅持一定的原則,不能想記什么就記什么,想什么時候記就什么時候記,想怎么記就怎么記,要確保信息的“效度”。
三、生長點:用事實評判,深度剖析
所謂的“用事實評判,深度剖析”,即通過透視課堂教學事實,謀求課堂教學進一步改善的方式。俗話說:“教學永遠是一門有缺憾的藝術?!庇腥焙?,就隱藏著“教育問題”;是藝術,就蘊含著“教育智慧”。而要透視出課堂情境中隱藏的“教育問題”和蘊藏著的“教育智慧”,我們必須對課堂狀況進行深度剖析,通過與主題現(xiàn)象對話,與同伴進行思維的碰撞,才能顯示出課堂觀察的“研究”特性。
“用事實評判,深度剖析”要堅持做到:1.讓數(shù)字說話。這是基于定量觀察的現(xiàn)象描述與分析,是進行課堂觀察最常用的方法。數(shù)字是最有說服力的事實,我們要善于利用課堂觀察中統(tǒng)計的數(shù)據(jù),來佐證我們的觀點。2.讓細節(jié)說話。這是基于定性觀察的細節(jié)描述與分析,是進行課堂觀察最基本的方法。善于解析細節(jié),才能透視出現(xiàn)象背后存在的問題,才能“窺一斑而見全豹”。
【典型案例】
記錄說明:
1.回答行為:A為點名回答,B為主動回答,C為主動提問,D為插話。
2.回答正誤:回答正確與錯誤用“√”與“×”表示。
3.問題難度:Ⅰ為了解水平的問題,Ⅱ為理解和運用水平的問題。
4.問題編碼:1~N為問題鏈中的問題記錄序號。
5.理答行為:“T答”為老師直接給出答案,“T追”為追問,“S評”為學生互評。
6.候答時間:若候答時間為3秒,則記為“3S”。
觀察結果:
(1)本節(jié)課共8個問題,無主動回答,無主動提問;沒有學生插話。
(2)8個問題中,4Ⅰ;4Ⅱ;回答問題的學生中,6中;2優(yōu)。
(3)師生問答時,近距面-面1次,遠距面-面4次,面-背3次。
(4)學生回答正確后,沒有評價(追問/贊賞等);回答錯誤時,全部由教師做出評價。
(5)師生互動主要集中在兩個小組。
(6)候答時間均超過4秒。
基于證據(jù)的推論與建議:
(1)應考慮“面向全體學生”。
(2)應提高了解學情的意識。
(3)師生互動時,應保持適當?shù)恼婢嚯x。
(4)應增加學生提出生成性問題的機會,培育自由交流的課堂文化。
(5)應增加候答時間,4秒以內的候答時間,對稍有難度的問題,學生的思考時間是根本不夠的。這對一些學困生和部分中檔學生的學習會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降低了學生課堂的參與度。
案例中事實清楚,推論縝密。課堂觀察強調的第一要義是“證據(jù)”,從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出,觀察者必須采集的相關數(shù)據(jù)、事實要進行分類、統(tǒng)計和整理,“讓事實說話”,然后,融入我們的思考,進行理性分析。這樣一來,對一些問題的判斷,才會因思而辯,因辯而明。
“用事實評判,深度剖析”應注意以下問題:1.切忌程式化。俗話說,教無定法。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可謂異彩紛呈,觀課者不能用“面上現(xiàn)象”“大眾問題”生搬硬套,應該進行深度思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用事實評判。2.切忌庸俗化。觀察者對信息的解讀,既要能夠總結經驗,又要能夠發(fā)現(xiàn)問題,要克服傳統(tǒng)聽評課中,只談成績,不談缺點,甚至于把缺點說成優(yōu)點,講假話,吹捧的做法。
總而言之,要真正把握課堂觀察的內涵、本質,靈活駕馭課堂觀察的操作技術,真正意義上發(fā)揮出其“研究”的特性,必須能夠恪守規(guī)范,傾心研究,不斷實踐。■
(作者單位:山東海陽市行村鎮(zhèn)趙疃學校
海陽市留格莊鎮(zhèn)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