諶佳
【摘 要】贛劇是江西省地方戲種,前身是弋陽腔,其劇目分為弋陽、青陽、亂彈三類,是古代著名的四大聲腔之一。贛劇弋陽腔起源于江西弋陽,自誕生起就展現(xiàn)了獨特的藝術魅力,它創(chuàng)造了中國戲曲的新形式,在中國的戲曲舞臺上占據(jù)了重要的地位。本文將以弋陽腔《還魂記》為例,對贛劇弋陽腔的特點展開研究。
【關鍵詞】贛??;弋陽腔;《還魂記》;藝術特色
中圖分類號:J82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3-0028-02
贛劇是我國的多聲腔戲曲劇種,其兼具高腔、亂彈等多種聲腔,前身為弋陽腔。弋陽腔起源于江西弋陽,于1950年進入江西省南昌市,1953年正式更名為贛劇。
一、弋陽腔概述
(一)弋陽腔的地位。弋陽腔,簡稱“弋腔”,是宋元南戲流傳至江西弋陽后與當?shù)胤窖约懊耖g音樂結合演變而來的,是活躍于我國古代民間的主要聲腔。弋陽腔可以稱作是中國戲曲史上的奇葩,自誕生以來就在中國戲曲界占據(jù)了極其重要的地位,在弋陽腔產生至今的五百多年時間里,其逐漸形成高腔體系,影響了我國的京劇、秦腔、川劇等四十多個劇種,在我國的戲曲歷史舞臺上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記。
(二)弋陽腔劇目。在我國古代,弋陽腔的劇目有“十八本”之說,也就是《賣水記》《金貂記》《鸚鵡記》《三元記》《白蛇記》《珍珠記》《長城記》《八義記》《十義記》《烏盆記》《青梅會》《古城會》《風波亭》《定天山》《洛陽橋》《搖錢樹》《龍鳳劍》和《清鳳亭》。然而到了1949年,這些劇目多不能繼續(xù)演奏,只能上演四本正戲和部分單折,劇目被整理改編為了以下幾種——《還魂記》《珍珠記》《張三借靴》《送衣哭城》《尉遲恭》《西域行》。本文在分析弋陽腔藝術特點時,主要是以《還魂記》為例。
二、弋陽腔的藝術特點——以《還魂記》為例
弋陽腔藝術特點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一)一唱眾和,注重幫腔。民間的勞動號子通常是一人演唱,多人幫腔,這樣容易使勞動節(jié)奏更為統(tǒng)一,更能鼓舞人心。弋陽腔來自民間,其多于鄉(xiāng)間“山邊水涯”、“禾場牧地”處流動,這樣的流傳方式使其獨具特色——十分注重幫腔,也就是“一唱眾和”的方式。對此,李調遠在《雨村劇話》中有所記載:“弋腔始弋陽,即今高腔,……向無曲譜,只沿土俗,以一人唱而眾和之?!彼^“一唱而眾和之”,就是指一人唱時眾人附和而唱,幫腔需要運用假嗓翻高八度來唱,在幫腔的過程中,只需以鑼鼓鐃鈸來擊打節(jié)拍,從而使弋陽腔更顯粗狂與熱烈。
勞動號子、民間小調等的幫腔多為句尾幫腔,而弋陽腔的幫腔以此為基礎進行了創(chuàng)新,它并非簡單的句尾處幫腔,而是需要根據(jù)演出需要來靈活幫腔,通過幫腔來烘托氣氛、突出人物、鋪陳情節(jié),所以更為復雜,也更具藝術性。在弋陽腔的發(fā)展過程中,不僅是眾人接腔、一人幫腔,還有嗩吶代替人聲幫腔,而且?guī)颓灰膊⒎菐驼洌灿袔桶刖?、幫字、重句、無字幫聲等多種形式,使弋陽腔的演唱形式復雜多變,更利于氣氛渲染和人物塑造??梢哉f弋陽腔融入了弋陽人的性格,是他們頑強生命力的凸顯,通過弋陽腔的幫腔,更是熔鑄了弋陽人的粗獷與豪放。例如江西省古典戲曲演出團把《還魂記》譜入弋陽腔,在演出弋陽腔《還魂記》時,就曾多次出現(xiàn)幫腔。
(二)唱腔靈活,不受束縛。南戲具有順口可歌的音樂特色,弋陽腔是由南戲發(fā)展而來,加之弋陽腔是起源于民間的唱腔,所以少了一分“陽春白雪”式的條條框框和嚴謹格律,其唱腔更為隨意和靈活,甚至可以不斷根據(jù)演出的需要作出改動。對于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凌濛初的《譚曲雜札》中找到對應:“江西弋陽土曲,句調長短,聲音高下,可以隨心入腔?!彼匝輪T在表演過程中,靈活性較強,并不受太多的束縛,而且風格也是可以多變的,比如1959年弋陽腔新劇《還魂記》就受到了毛主席的高度贊譽,被稱“美秀嬌甜”。
(三)土腔土調,生命力強。1.土腔土調。弋陽腔起源于江西弋陽民間,無論是唱腔還是演員、觀眾都來自民間,為了貼合觀眾的審美需求,自然會帶上民間的色彩,吸收土腔土調,具有一定的鄉(xiāng)土氣息。2.生命力強。據(jù)《南詞敘錄》所載,由于弋陽腔在聲腔方面不斷與各地民歌、山歌、小調及道教音樂相結合,在傳播過程中也常常會與當?shù)氐姆窖酝琳Z及民間藝術相結合,并且會逐漸演變,發(fā)展為當?shù)氐穆暻粍》N,所以現(xiàn)在的青陽腔、樂平腔、四平腔、京腔、太平腔等都是由弋陽腔發(fā)展演變而來,因此它們被統(tǒng)稱為弋陽腔系統(tǒng)。由此可見,弋陽腔來自于民間、流傳于民間,其生命力十分強大。
(四)大量武技場面,熱烈粗獷。弋陽腔來自于民間,由于其初始階段時常演出歷史演義,常會有大量的武技場面,所以在武技表演中更勝一籌。弋陽腔的武技使其更具粗獷的生活氣息,加之大鼓大鑼的伴奏,藝術特點熱烈粗獷。
(五)具有極強的可塑性。弋陽腔以打擊樂以及絲竹管弦進行配樂,一唱眾和,唱腔靈活,所以具有極強的可塑性,不僅可以演唱出北方熱烈粗獷的個性,也可以凸顯出南方柔情似水之氣質。比如《還魂記》的演出就是兼具美秀嬌甜、哀婉凄涼與悲憤熱烈,可塑性與靈活性較強。
(六)擅用滾唱。清代王正祥記載,在弋陽腔的演出劇目中,“如系閨怨離情,死節(jié)悼亡,一切悲哀之事,必須暢滾一、二段,則情文接洽,排場愈覺可觀矣。”如何解釋這句話呢?弋陽腔靈活度高、可塑性強,藝人可以根據(jù)唱詞的內容在曲前、曲中、曲尾插入通俗的韻文或慣用成語,以作為解釋劇情、刻畫人物、調劑聲腔的手段,利于演員酣暢地抒發(fā)情感和表述劇情,改調歌之,這也就是我們所謂的“滾唱”。由于弋陽腔中的很多劇目都是移植來的劇本,戲文令人費解,所以藝人會通過在曲文中加入滾唱和滾白的方式,用通俗易懂的韻文對曲文進行解釋,使觀眾更容易理解劇中的人物和情節(jié)。而且“滾唱”的出現(xiàn)使弋陽腔突破原有曲牌格式的嚴格限制,音樂結構更趨靈活自由,為藝人們進行創(chuàng)腔實踐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弋陽腔藝人在唱腔中進行“滾唱”,是通過三種方式來實現(xiàn)的。
1.表現(xiàn)人物內心,抒發(fā)任務情感。藝人對原有曲文進行一番解釋、發(fā)揮、引伸和詠嘆,作為一種表現(xiàn)人物內心活動的過程,以達到抒發(fā)人物情感和渲染戲劇氣氛的目的。2.快速行腔,聲情激越。傅蕓子先生在《釋滾調·滾調之組織》中說:“原曲之外所增滾調詞句,多加于聲情激越之處,想見歌時,必累累如貫珠然?!币馑际?,弋陽腔藝人運用流水急板來快速行腔,抒發(fā)人物的激越之情,表現(xiàn)情節(jié)的突變。3.注重敘事?!皾L”直接導致語言的通俗性和板眼的靈活性。無論“滾唱”還是“滾白”,它必定運用人民群眾口頭的通俗明快的語匯來處理唱詞,其節(jié)奏也不受曲牌音樂固定模式的限制,可隨劇情的需要或長或短、或急或慢。
三、結語
弋陽腔是贛劇中不得不提的唱腔形式,也是我國戲曲界的一顆璀璨明珠。弋陽腔一唱眾和,注重幫腔、唱腔靈活,不受束縛、土腔土調,生命力強,有大量的武技場面、熱烈粗獷,具有極強的可塑性、擅用滾唱,這些特點使弋陽腔獨具特色,極受人民群眾的歡迎。由于起源于民間,弋陽腔更接地氣,也更能反映人民群眾的意愿,更符合大眾審美需求。本文簡單介紹了贛劇弋陽腔的地位與劇目,重點介紹了贛劇弋陽腔的特點。弋陽腔作為一種藝術形式,應該得到更好的傳承、得到更好的宣揚。筆者希望本文能為弋陽腔演員與弋陽腔的愛好者提供更多的參考,為傳承弋陽腔貢獻一份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1]王瀝瀝.贛劇兩路高腔曲牌和腔調關系的研究[J].浙江藝術職業(yè)學院學報,2007(04).
[2]曹暉.高腔溯源——也談弋陽腔、青陽腔在高腔形成中的作用與地位[J].電影文學,2008(08).
[3]楊詠.關于弋陽腔的搶救、保護及傳承的思考——2008年弋陽腔劇團建團五十周年暨弋陽腔戲曲周綜述[J].人民音樂,2009(11).
[4]鄒自振.弋陽腔的發(fā)展及其對當代戲曲的啟示[J].廈門教育學院學報,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