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嘉慧
每當黃昏,落日漸漸往西邊沉下時,我站在陽臺上,在那昏黃的余暉中,總能看見一個中年婦女的影子。
她把頭發(fā)盤成一個髻,穿著舊式的碎花衣服,騎著一輛送貨的自行車,載著她的沙河粉和咸肉粽,每天6∶30準時經(jīng)過我家門口;我在屋里便能聽見她那拖得長長的吆喝:“沙—河粉——……咸—肉粽——”“沙—河粉——……咸—肉粽——……”那聲聲吆喝伴著她漸行漸遠,她已走出好遠,耳朵里仍然回蕩著她那獨特的音調(diào)(tiáo diào),像北方的信天游,像兒時的童謠,在你人生的電影里,凝成亙古不變的黑白剪輯。
有一天,雨下得特別大,直刷刷地打在地面上,雨點在空中積聚在一起,組成細密的雨簾。天空閃著電,劃出一道道銀白色的光。天邊響著轟轟隆隆的雷。我站在陽臺上,手里捧著一杯熱茶,看那迷蒙在煙雨中的大街小巷和急匆匆趕路的行(hánɡ xínɡ)人。遠遠地,我看見一個中年婦女的身影。她披著一件深藍色的舊式雨衣,騎著那輛老式自行車,在細密的雨中,以她獨特的音調(diào)有節(jié)奏地吆喝起來:“沙—河粉——……咸—肉粽——”她那一聲聲吆喝,穿過雨簾,飄進千萬家。那一聲聲吆喝,聽起來是多么歡快,如一曲生活歡樂頌。她那穿梭在大街小巷的背影,成了別人眼里一道美麗的風景。一聲一聲的吆喝猶如一根根平滑的線條,從嗓子里滑出,交織成一張五線譜,吆喝出振奮人心的生活進行曲。
“沙—河粉——……咸—肉粽——”這聲音在大街小巷越傳(zhuàn chuán)越響,越傳越久,久久地,久久地回蕩。
……在雨簾中,我看著她遠去的模糊背影,讀懂了蘊含在吆喝里的堅強、樂觀以及簡單的快樂。
“收買爛銅爛鐵、爛膠鞋——”“修理——洗衣機、空調(diào)、熱水器——”……
這些帶著濃厚生活氣息的叫賣聲,像夏日雨后泥土的清香,撲進你的鼻子,讓你聞到生活的酸甜苦辣。它們又如歷史符號,記下了你成長路上一段特別的記憶。
(選自《清遠日報》,有改動)
考考你
1.從文中的括號里給黑體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2.照樣子仿寫詞語。
酸甜苦辣
3.這位婦女是一個怎樣的人?
4.你是如何看待這些穿巷走街做生意的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