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俊
人們常道“南粉北面”。米粉在南方就像面食在北方一樣,隨處可見。走在南方城市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米粉的身影。
在眾多的米粉中,我最好那一口河粉。河粉,又稱沙河粉。河粉之所以叫河粉,與河流似乎并無太大關系,而是因為這種粉最早起源于廣東省廣州市的沙河鎮(zhèn),因此被稱為沙河粉,簡稱河粉。
與尋常米粉不同,河粉呈扁寬的長條形。但和大多數(shù)米粉一樣,河粉的原料也是稻米。將稻米磨成漿后再蒸成薄粉皮,最后切成條帶狀便成了河粉。河粉色澤雪白,看上去略微有些透明。
大部分南方城市的沿街食鋪都有河粉出售。河粉的烹飪方式亦無定式。我習慣于每日清晨到住所附近的一家早餐鋪點一碗河粉,煮粉阿姨隨手丟一把河粉入湯鍋,不消兩分鐘便可用笊籬撈出入碗,加一勺湯底、一勺辣子、一把蔥花,便可開吃。河粉入口韌而爽滑,口感細膩,鮮香無比。細細咀嚼,還能感受到稻米的清香。
要說河粉最負盛名的吃法,那無疑是粵菜中的干炒牛河了。所謂“牛河”,就是牛肉配河粉。干炒無需加水,亦不用勾芡,講究的是一個“快”字。將嫩牛肉炒至半熟起鍋備用,另起油鍋炒干蔬菜后下河粉及調料快炒,最后加入牛肉炒勻出鍋。干炒的河粉香味濃郁,可謂重口味,但不變的是河粉那韌滑而細膩的口感。
炒河粉看似簡單,要做好卻并不容易,甚至有人說,簡單的炒河粉是檢驗一個粵菜師傅水準的試金石,師傅技術好不好,炒一盤河粉便知。炒河粉翻炒要迅速,調味與火候也須掌握得恰到好處。最重要的是,炒出來的河粉要“鑊(huò)氣”十足,才能堪稱完美。
所謂“鑊氣”,是粵菜里評價美食的一個常用標準。鑊就是炒鍋,所以“鑊氣”也就是常說的“鍋氣”。炒菜時須要用猛火下油鍋,將食物味道的精華都烹調出來,這樣的美食才有“鑊氣”。
所以,別看炒河粉價格便宜,可要炒得好還真不容易。我自己有時也動手炒河粉。不過,對我這種業(yè)余選手來說,技巧倒是無從談起,配料隨心,雞蛋、火腿、白菜……全憑喜好。開炒后依次加入調料,最后再來個顛勺,味道只能隨緣。但別說,我炒出來的河粉雖比不上大廚,味道卻也不錯。我想,這大概與我的技術并無太大關系,全賴河粉自身的品質與口感。
就像中華菜肴中的大部分食材一樣,河粉也具有包容的品質,其吃法多樣,蒸炒拌煮皆可??纱钆涞氖澄镆埠芏?,無論與什么配料搭配,都能產生美妙的“化學反應”。即便找不著什么配菜的時候,直接加油炒一炒也成,美其名曰“齋河”。
不過說來也奇怪,干炒牛河屬于粵菜中的名菜。然而,粵菜向來注重食材的本味,所以口味通常比較清淡,力求清中鮮、淡中美。但干炒牛河卻是出了名的香口,而且由于是干炒出鍋,有時會略顯油膩,吃多了還容易上火。這真是一道獨特的粵菜。
河粉的歷史也頗為悠久,關于河粉的起源有著許多傳說,但其確切的誕生年代應該是在19世紀60年代,距今已有160多年。此外,河粉由稻米制成,加上制作工序簡單,相比其他類型的米粉,河粉里的營養(yǎng)成分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留。
河粉自誕生之后便廣受歡迎,并迅速地流傳到了我國南方其他地區(qū)以及東南亞等地,最終成了一種大眾化的特色美食。相傳,越南菜當中的當家美食——河粉,便起源于我國南方的河粉。20世紀初期,來自中國的河粉傳入了越南,后來經過越南人民再開發(fā),河粉終于成了越南菜里的一道代表性美食。
作為一道“平民美食”,河粉沒有什么架子,走在南方城市的街頭,隨便走進一家飲食店,大都能找到它的身影。雖然不是什么名貴美食,但河粉依然給人們帶來了最簡單的舌尖上的歡樂。
(編輯 吳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