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調是語言最基本的外在表達方式,每一種語言都有其自身的語調規(guī)律,因此,掌握其他國家語言中所蘊含的語調規(guī)律為以后的交際掃清了障礙,人們在交流的過程中總會不由自主地把母語的語調遷入到其他語言當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中國人說英語帶有特色的中國腔,而英美人說漢語即使說的再標準,也難免帶有本族的語調,雖然英語和漢語的語調都存在升降之分,但兩者之間還存在許多差異,本文試通過分析英漢兩種語言的語調特點,在語氣表達功能和說話節(jié)奏兩個方面對語調進行分析、研究,通過了解兩種語言語調差異,對于我們英語學習者來說,在提高英語口語方面大有益處。
【關鍵詞】語調 英語 漢語 對比
引言
語調是說話人說話時的音高高低抑揚變化,是人們日常交流的重要媒介,語調中的抑揚頓挫能夠體現(xiàn)出當時說話人的心理情緒,借此我們可以嘗試從語調的差異中觀察其情緒變化,了解當時的語境以促進說話人雙方之間交流的順利進行。英語是一種語調語言,而漢語則是一種聲調語言,因此,進行英漢語調對比的研究有助于語言學及語言教學實踐的發(fā)展,為語言教學研究、跨文化交際、以及言語交際的發(fā)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一、英語語調
在英語口語當中,一共分為五種基本語調,即平調,升調,降調,升降調以及降升調,說話人使用不同種語調,可以側面地反映出說話人的態(tài)度,表情及其心理活動,陳述句,一般用來陳述事實,通常用降調,如果讀升調,則表示說話人表示懷疑的態(tài)度。例如:
(1)This is his book. (↘)
(2)This is his book. (↗)
在以上的例子中,第一句子中,說話人用的是降調的形式,是在陳述一個客
觀現(xiàn)實“這是他的書”,而在第二個句子中,說話人說話的語氣是升調的形式,是對于這個事實表示疑問,或者是對這個事實表示吃驚即:這真的是他的書嗎?或這真的是他的書??!
在特殊疑問句中,說話人一般情況下均讀降調,在某些場合也讀成升調,其所表達的意義卻是不相同的,以下面的對話為例:
Dialogue 1
A: The yellow shirt is for you.
B: Which one? (↗)
A: The red one.
Dialogue 2
A: Well, for someone who will go skating together?
B: Who? (↘)
A: Haha. Ask for you!
從上面的對話里,我們可以看出在第一個對話里,“which one”用的是升調,表示在聊天過程中,B沒有聽清楚A所說的話,希望A能夠重述一下,而在第二個對話中,“who”用的是降調,表示在詢問除了他(她)自己以外還有誰一起去滑冰。僅僅一兩個單詞,其中一些并非字面上的意思就表達得淋漓盡致,這也就是語調的奇妙所在。
二、漢語的語調
在漢語口語中,出現(xiàn)了兩個相似的詞語,聲調和語調,聲調指的是音節(jié)的高低升降變化,語調則是指說話的快慢,高低,強弱。虛實等各種聲音形式變化的總和,它們是漢語語言所特有的,如今好多人只重視聲調的作用,往往會忽略語調的重要性,其實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語調扮演著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不僅僅表現(xiàn)在朗讀和表演藝術上,在平時的交際中也具有重大的現(xiàn)實作用,人們通過不同的語調來判斷對方的情緒變化,從而做出自己的反應。以下面的詞語為例:
(1)“行” (語調上揚,有輕松愉快之意)
(2)“行” (一般正常的陳述,降調,表示同意)
(3)“行”(曲折語調,有不耐煩,無可奈何之意,只好同意)
(4)“行”(曲折后上揚,表示疑問,反問,表示不同意)(梁春媚,2006)
同樣的一個字,說話人用不同的語調來表述,其表達的意思大相徑庭。
三、英漢語語調之間的對比
在英語語言和漢語語言當中,語調都具有表意功能,語調的變化傳達出了語氣,態(tài)度等的起伏,盡管有人認為相同的語調模式在多種語言中表意功能極為相似(周樹軍,2003),但是英漢語調在功能上和用法上還有所差異。
1.語氣表達功能。首先是語氣表達功能,Peter Roach認為,聽話者必須要理解所聽語言語調表達的信息,才能更多地識別語法和句法結構(Peter Roach,2000)英語屬于語調語言,每一個英語單詞沒有固定的語調,而是在隨著語境的變化而變化,聲調并不能改變單詞的詞義,比如說“school”不管我們怎么用平調,升調,降調,降升調,升降調,這個單詞的意思都不能發(fā)生改變,而語調的作用在于可以表達詞匯、句法結構本身之外的含義。而漢語是聲調語言,很少單獨使用語調表達語氣,經(jīng)常會結合詞匯,結構等共同表達話語語氣,下面是我們對于英漢語言在語氣表達上的對比:
(1)You have so many toys.
如果這句話用的是降調,則可以理解為是在陳述一個事實,不包含其他任何感情色彩,在語用功能上來看的話,也可以認為是一種夸獎,稱贊,但是如果用升調,則有疑問,驚奇,懷疑的語義含義,對此的判斷我們還需要分析當時語境以及交際雙方之間的關系,因此,語調在英語交際中的變化也能引起語義的變化,從而可以揣摩當時說話人的心理及其情緒。
(2)聽清楚了?
聽清楚了嗎?
(3)不許說話!
不許說話啊!
(4)什么時候走?
什么時候走???
(5)你拿的動?
你拿的動嗎?
從上面的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出漢語中的帶有語氣詞的例句比不帶語氣詞的例句其嚴厲性和強制性大大減弱,語氣大為緩和,委婉,因此,我們可以看出,在漢語交際中,語調體現(xiàn)在與句子中的詞語相結合的方面,不如英語語調豐富。
2.說話節(jié)奏。說話節(jié)奏分為話語重讀音節(jié)和輕讀音節(jié)兩種模式,語言使用的重音方式對節(jié)奏有很大的影響,例如:漢語是一種以音節(jié)計時的語言,即每個音節(jié)所花的時間大體上相等,而英語是一種以重音計時的語言,即重讀音節(jié)之間的間隔大體上相等。
一個漢語語調單位所包含的完全音節(jié)數(shù)量一般要比英語的多,而英語中省掉的音節(jié)就涉及到弱讀,弱讀也是英語教學中薄弱的環(huán)節(jié),由于很多人對這一環(huán)節(jié)的忽視導致說英語不地道,不自然,而且在實際上與英語國家的人交流時,由于對于弱讀的理解不夠導致與外國人之間的交流受到干擾,聽辨理解能力也相應地受到影響。(劉倩,2010)在英語口語中,經(jīng)常被弱讀的詞語不是很多,大多數(shù)是虛詞,但使用頻率卻是相當?shù)母?,弱讀出現(xiàn)的機會也高于強度,因此在連貫的語言交流中,這些詞的弱讀形式比重讀形式更重要,若想語言流暢,表達自然,語音純正,就必須掌握英語節(jié)奏的特點,排除母語的負遷移現(xiàn)象,說一口流利的英文。
四、結語
綜上所述,英漢語言各有自己獨特的語調規(guī)律,漢語有著復雜的聲調體系,相同的音,不同的調代表不同的意思,漢語的語調和聲調相結合能夠反映出人們說話時的心理狀態(tài),而英語擁有比較完整的語音結論,語言系統(tǒng)發(fā)達,體系健全,本文從語氣表達功能和說話節(jié)奏兩方面分析了英漢兩種語言語調的對比,剖析了兩種語言語調的特點,因此,在交際過程中,說話人需要根據(jù)具體的語境來選擇不同語體的話語進行交際,從而達到預期的語用功能,聽話人也要具備相當?shù)慕浑H能力,在交流中能夠順暢自如地對應說話人的話語,并能夠辨別說話人表達的言外之意,這樣才能夠保證交際的順暢進行。
參考文獻:
[1]Roach Peter.2000.English Phonetics and Phonology:A Practical Cours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梁春媚.英漢語語調的比較[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2006(1).
[3]劉倩.英漢語調特點對比分析[J].安順學院學報,2010(2).
[4]周樹軍.英漢語調對比研究[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03(1).
作者簡介:張笑一(1992.8-),女,遼寧省阜新人,山東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英語筆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