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爾欣
新聞I:
2016年2月4日,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答復(fù)谷歌的咨詢。NHTSA認為可以把谷歌的SDS無人駕駛操作系統(tǒng)解釋為法律意義上的“司機”。
新聞 II:
2016年2月14日,谷歌的無人駕駛試驗車在加州山景城與一輛公交車發(fā)生擦碰事故。谷歌表示,對于本次事故,谷歌無人駕駛車方面確實要承擔一定的責任。
解讀:
短短一個月,谷歌的無人駕駛車就爆出兩條大新聞。如果說前一條讓谷歌看到推廣無人車的希望的話,那后一條則像是一記悶棍:當時谷歌SDS正“駕駛”雷克薩斯RX450h以2mph的龜速變道繞過前方擋路的沙包;而對于側(cè)后方正在接近的巴士,SDS跟坐在副駕駛位上的谷歌測試員都認為巴士會讓他們先走,所以繼續(xù)挪動;可巴士司機大概沒看出來雷克薩斯正在移動,竟然提速直行,結(jié)果巴士以15mph的速度撞上。順便一提,若是普通人遇到這種情況,通常會打手勢告訴巴士司機自己的意圖,但沒有手的谷歌SDS顯然做不到??!
那么,對于NHTSA,谷歌的事故算不算打臉呢?畢竟在出事前幾天才公開“承認”谷歌SDS的司機身份。答案是:沒有。
因為NHTSA之所以會回復(fù)谷歌,是由于谷歌在2015年11月時發(fā)函咨詢NHTSA:規(guī)范有人駕駛車輛的FMVSS《聯(lián)邦機動車安全標準》中的某些條款是否適用于谷歌的無人駕駛車。而在回信中,NHTSA明確告訴谷歌3點:第一,我必須先把SDS假設(shè)為合法的司機,才能跟你解釋那些FMVSS條款,否則毫無意義,因為FMVSS是針對方向盤后邊的人類司機而制定的,可你的無人駕駛車連方向盤都沒有,明顯不能套用FMVSS對司機的規(guī)范;第二,一旦SDS被認為是符合特定標準的司機,那你就必須得證明SDS能像正常人類司機一樣駕駛車輛;第三,這封信并不是你家SDS已獲得合法身份的聲明,相反,根據(jù)安全法,NHTSA不會不做測試就裁定某個產(chǎn)品是否達到FMVSS之標準。
顯然,NHTSA是在提醒谷歌,SDS這套AI人工智能系統(tǒng)要想獲得跟人類司機同等的權(quán)利,就應(yīng)該具備與人類司機相當?shù)哪芰?,此后更有可能要承擔相同的責任。另外,谷歌的無人駕駛車作為一款交通工具,要想合法上路,自然得跟其他交通工具一樣,先通過NHTSA等有關(guān)部門的各項測試。
老實說,相比2015年底美國加州機動車管理局的草案,今次NHTSA的解釋已開明得多,至少它不再強調(diào)必須有人類駕駛員并配備方向盤等操作部件,而只要AI系統(tǒng)能像人類一樣駕駛車輛即有望合法上路。另外,經(jīng)過事故谷歌也該意識到:各種莫名其妙的急剎、加塞等行為都是人類司機的日常習(xí)慣,SDS有必要學(xué)會靈活應(yīng)對人類司機的駕駛行為,并能與其他車輛的司機進行有效的溝通!
通過這兩件事能看出來:要讓社會的傳統(tǒng)勢力接納純無人駕駛車真是“道阻且長”,加油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