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近現(xiàn)代書畫鑒定學(xué)科的奠基者

      2016-04-19 23:41:00凌利中
      中國書畫 2016年3期
      關(guān)鍵詞:吳湖帆吳氏文稿

      凌利中

      如前所析,20世紀(jì)上半葉,穿梭往來于上海的古代書畫文物,幾乎囊括了現(xiàn)今海內(nèi)外各大公私主要藏品,尤其是30年代故宮書畫南遷寄存滬隅之際,更是達(dá)到空前,是中國書畫鑒藏史上的重要篇章。而期間發(fā)生的鑒藏活動及其研究成果,同樣是中國畫學(xué)史上的重要組成,以吳湖帆、張珩為核心的兩位古書畫鑒定家,也代表了那個時代的高度與成就。

      對于書畫真?zhèn)蔚呐袛啵瑓呛@得十分自信。從“故宮舊藏真?zhèn)坞s陳”〔53〕之聲明,至不盲從古代鑒定家或著錄的態(tài)度:“雖有棠村(梁清標(biāo))印無用也。”〔54〕“一般人購畫處處以著錄為據(jù)者,真有盲人瞎馬之誚也。 ”〔55〕從認(rèn)為馮超然“鑒別尚不差,而對于董香光書畫完全背道不識”〔56〕等對同時代友人鑒定水準(zhǔn)的直言不諱,乃至與祖父吳大澂的鑒定觀點時有相左〔57〕等,都顯示出其于學(xué)術(shù)上不囿前說、獨立不阿之個性,與其性格之儒雅與隨和反差較大。例如:

      余擬撰《燃犀錄》(本展),專以揭發(fā)前人著名偽跡為旨,以后人不致盲從為本。雖所見有限,終比不說為妙,深知必有人反對,但盡我良心為標(biāo)準(zhǔn),決非妄攻人短也?!?8〕

      [元]錢選蹴鞠圖卷

      28.6cm×56.4cm紙本設(shè)色上海博物館藏款識:蹴鞠圖舊藏秘府,今摹圖之。若非天人輩命,應(yīng)莫觀之,然何畫哉。吳興錢選舜舉。鈐印:舜舉(朱)霅溪翁錢選舜舉畫?。ò祝┟肪皶輩呛?/p>

      帆潘靜淑夫婦同珍之寶(朱)吳湖帆珍藏?。ㄖ欤?靜淑寶藏(白)梅景書屋(朱)長宜子孫(白) 雙修閣圖書記(朱)梅景書屋秘笈(朱)

      嚴(yán)長卿攜來麓臺(王原祁)大冊,最晚年

      作,外間謠為東莊代筆,實非,乃老而頹唐耳,

      筆法則殊神化,不可抹煞之?!?9〕

      遐庵見郭熙《幽谷圖》(本展)不以為然,

      因蔡金臺舊藏?zé)o妙品,此成見也。〔60〕

      需指出的是,吳氏自信但不固執(zhí),其不斷鉆研且時能自我否定之精神始終貫穿于其一生的鑒藏活動中。比如張珩曾攜示其藏?zé)o款《雙鉤竹》軸(現(xiàn)美國私家藏)一件,當(dāng)時吳氏視作管道昇畫,一年后經(jīng)重考,判斷出自明初善畫鉤勒竹的金華畫家王藥之手〔61〕。另如吳湖帆1938年題《元人三段》卷中提到的趙孟頫作品,“山水惟故宮《重江疊嶂》卷及《雙松平遠(yuǎn)》卷而已,如《鵲華秋色圖》卷,猶在存疑中”,但吳氏對其中的《鵲華秋色圖》所持觀點于1960年前已有改變,稱該作為“中年杰構(gòu)”(見題倪瓚《行書題跋水村竹居》卷,本展),足證其崇尚真理的客觀精神。

      盡管吳湖帆沒有張珩《木雁齋書畫記》《怎樣鑒定書畫》等較為系統(tǒng)的專著傳世,但事實表明,從吳氏《目擊錄》《燭奸錄》《書畫析疑》等筆記、散見于包括《日記》在內(nèi)的各種手稿,以及大量吳氏古書畫題跋等資料,不難發(fā)現(xiàn),吳氏對每一件經(jīng)手或少數(shù)據(jù)照片寓目的古書畫大都有獨立文字鑒定意見。例如:斷為真跡的王珣《伯遠(yuǎn)帖》、杜牧《張好好詩》卷,趙佶《祥龍石圖》卷、趙孟頫《重江疊嶂圖》卷,《謝幼輿丘壑圖》卷〔62〕、《雙松平遠(yuǎn)圖》卷、《竹石圖卷》,趙構(gòu)《真草千字文》卷、王蒙《青卞隱居圖》軸等。認(rèn)為兩卷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卷“乾隆有數(shù)十題之多,實非真跡”,兩幅范寬《溪山行旅圖》軸中有董其昌題者為真、王時敏題跋者系王翚摹本(上述兩件皆藏臺北故宮博物院),項元汴天籟閣舊藏《宋人畫冊》實為“仇(英)為子京臨宋元畫冊未署款記,后人遂誤為宋人畫矣,其實非仇氏有意偽造也”等真知灼見,至今被學(xué)界認(rèn)可。而諸如吳氏所持現(xiàn)藏大英博物館東晉顧愷之《女史箴圖》卷“卷末‘顧愷之畫四字決非原跡,定屬后添,就其結(jié)體,當(dāng)亦在北宋以前”,唐代閻立本《步輦圖》“當(dāng)出宋摹” (現(xiàn)藏故宮),明代董文敏《小中見大》冊非董筆實系“煙客縮臨”(現(xiàn)藏臺北故宮)等目前仍有爭議的美術(shù)史重要作品之觀點,其學(xué)術(shù)參考價值不容小覷〔63〕。

      兼具傳統(tǒng)文人與現(xiàn)代學(xué)者雙重特質(zhì)的吳湖帆,與稍晚的張珩等鑒定家一樣,都已展示出兼融傳統(tǒng)畫學(xué)與現(xiàn)代科學(xué)研究方法的趨勢。試析如下:

      (一)印鑒研究。比如吳氏針對孫仲淵所示一件唐寅畫作之鑒定,就發(fā)揮了印鑒之輔助作用,指出“‘弘治甲寅,時年廿五歲,而鈐‘南京解元印者,廿九歲中解元”,用印與作者生平明顯抵牾,故而認(rèn)為“乃出謝時臣偽作,后人補(bǔ)印者也”〔64〕;而本展中唐寅《攜琴訪友圖》扇,吳氏先據(jù)“筆法款識”,初步判斷“當(dāng)在五十歲以前精力最?漫時所作”,再據(jù)唐氏自鈐“學(xué)圃堂”一印作為斷代年份之旁證,稱“此印亦四十以后所用”;又如吳氏曾指出,“世傳沈周偽本至多,其印各別,大同小異者皆非真跡。余考定石田晚年所鈐‘啟南印,所見者真跡皆同,可知不同者俱偽托耳”〔65〕??梢妼τ¤b于書畫鑒定與研究中所起的輔助功能,吳氏皆予以相當(dāng)重視。

      (二)對書畫家不同時期風(fēng)格特點的梳理。近現(xiàn)代鑒定家中,對諸多古代書畫家生平風(fēng)格演變最為關(guān)注且能如數(shù)家珍,吳湖帆可謂當(dāng)仁不讓。這不僅是過眼鑒藏豐富的結(jié)果,更歸功于其善于思考與歸納之特點。諸如:

      按太守(王鑒)畫三十以前絕不之見,約分甲申以前為第一期,七十以前為第二期,七十后為第三期,作筆墨渾厚而間架松懈。第二期作悉臻縝密,此冊其一也。第三期作雖入神化,不無頹宕處矣。(題王鑒《山水圖》冊)

      故石谷(王翚)畫當(dāng)以四十至五十為極詣。五十至六十自具面目。六十至七十漸落俗套,每失韻致。七十至八十有衰頹氣。八十以外又復(fù)變化入神,用筆如萬歲枯藤,蒼辣兼具,有空前絕后之妙。后人之詆諆石谷者,蓋多見其六十以后八十以前作也。(題王翚《仿巨然夏山煙雨圖》卷)

      應(yīng)該說,這些思考與歸納對吳氏而言,與其供研習(xí)創(chuàng)作之需,不如說更有助于養(yǎng)就一雙明察秋毫、鑒真識偽之慧眼。可以看到,基于梳理風(fēng)格演變作為比較判斷的依據(jù),是吳氏鑒研古書畫過程中運(yùn)用較多的重要手段。比如本展王翚《早年山水圖》軸,吳氏分析道:“石谷子初名象文,后易名翚。曾在故宮博物院獲觀其弱冠時畫小冊署名‘象文,其時尚未以‘翚名也。書法初學(xué)米襄陽,此幀款式猶不脫米法而已。易名翚,印中仍存‘象文,可證為初易名時之作,驗其筆法款書,當(dāng)在三十以前無疑”;又唐寅《送別圖》卷“雖無年月可稽,審其款署,當(dāng)作于正德晚季唐氏五十左右時也”;再如本展中吳湖帆題董其昌《北山荷鋤圖》軸“審其筆勢,在七十歲以前所作無疑義”等。皆透露其“研為詮釋,俾為考證石谷畫者之助”(本展吳氏題王翚《早年山水圖》軸)用意。

      (三)總結(jié)個人風(fēng)格特點。從吳湖帆大量斷真識偽所用言辭看,掌握古代書畫家之個人筆性特征為鑒定高手所必備,即不僅能領(lǐng)悟共性,又能區(qū)別個性。對此,吳湖帆本人無疑是十分細(xì)膩與深入的,從其對“清初六家”風(fēng)格同異之精到剖析即可見一斑:

      石谷(王翚)能實處實做,麓臺(王原祁)能虛處虛做,此即石谷之能虛,麓臺之能實也;漁山(吳歷)能于虛處實做,南田(惲壽平)能于實處虛做,即漁山之能虛,南田之能實也;西廬(王時敏)能處處皆實而虛其韻,湘碧(王鑒)則處處皆虛而實其筆;香光(董其昌)于人實我虛、人虛我實上制人,故能搏唐宋為丸泥,耍倪黃為膠粉,欲分則分,欲合則合,三百年來由一董分為二王,由二王分為王鑒、王、惲、吳為四,斯皆大成,舍之則旁支流脈而已。最著如石濤

      [清]王翚仿巨然夏山煙雨圖卷

      28.5cm×350cm紙本墨筆1676年上海博物館藏款識:夏山煙雨圖。烏目山中人石谷王翚,丙辰中秋客潤州鶴林寺之杜鵑樓,仿巨然筆意。

      鈐?。和趿氈。ò祝┝_天池鑒定藏之修梅仙館(白) 雙修閣圖書記(朱)寶勤堂書畫?。ㄖ欤?吳湖帆潘靜淑珍藏印(朱)曾藏潘氏海山仙館(朱) 孟嘉保藏(朱)六湖(朱)仕成(朱) 吳湖帆珍藏?。ㄖ欤╈o淑寶藏(白)梅景書屋(朱)

      而奮勇掙扎,亦不能越此范圍,況其他哉。(題王翚《唐宋人詞意圖冊》;匡時2007秋拍1121號)

      “清六家”畫各有面目,各有專長,煙客(王時敏)以柔,南田(惲壽平)寓巧,麓臺(王原祁)存拙,漁山(吳歷)取生,石谷(王翚)存熟,獨湘碧老人(王鑒)剛?cè)岵?jì),巧拙兼施,生熟互用,平淡洵爛具羅筆端,驟觀之似平易,細(xì)審則韻雋味永,自足與玄宰、西廬頏衡無愧也?!?6〕

      在吳氏眼中,清六家系出同源但趣味有異,

      只有感悟至深者才能洞見秋毫、舉一反三。由

      此,吳氏的代筆說亦應(yīng)運(yùn)而生。例如:世傳湘碧(王鑒)畫雖多,而真跡絕少。有爽利森秀者,石谷(王翚)早年之代筆也。有圓潤婀娜者,高澹游(高簡)之捉刀也。有雄邁過放者,薛辰令(薛宣)之摹

      擬也?!?7〕

      吳賓臣取董其昌《設(shè)色山水》軸,似出吳易代筆。〔68〕蔣廷錫、張宗蒼、董邦達(dá)、錢維城、鄒一桂皆工致有余,半出捉刀。〔69〕

      徐邦達(dá)來,見示文衡山《龍池疊翠圖》(劉靖基舊藏),畫之精妙無可言喻,然以八十五歲之老翁,恁任目不花、手不顫,總不相稱,恐是文嘉、伯仁輩代作也,款書絕佳,決非代庖?!?0〕

      吳賓臣攜來……王元照小幅,仿巨

      32

      然,恐出朱令和代作,表面甚漂亮,外間均目為真跡也。又文衡山《前、后赤壁賦》卷,書時八十四,諦審筆法,乃出三橋(文彭)代書?!?1〕

      晚徐邦達(dá)來,授以王廉州(王鑒)畫中有漁山(吳歷)代作之據(jù)。〔72〕林爾卿來,攜觀仇十洲《輞川圖》青綠小卷,畫甚精,但出陳祼輩所摹。〔73〕

      此外,吳氏又曾指出董其昌另有代筆人如趙左、沈士充,惲壽平有一花卉代筆人范廷鎮(zhèn)(為其弟子,“能亂真,各書俱不載”),仇英有替周臣代筆之事實,楊文聰、鄒一桂等人也有代筆現(xiàn)象,王翚、王原祁亦曾為王時敏代筆(指出世傳王時敏八十后設(shè)色山水“多出麓臺代筆”)〔74〕等。再如陳楫《虎阜十二景圖》冊,吳氏跋中又指出:陳氏為王問捉刀者,故宮博物院藏王氏《秋林樵影圖》出自陳手。上述觀點,多屬前人所未及,有些結(jié)論影響至今。

      (四)旁征博引、見微知著。或許出于吳湖帆“古書畫(真?zhèn)危┤巳速澩?,頗非易事”現(xiàn)狀之感慨〔75〕,在實際鑒研中,吳氏本人十分注重相關(guān)材料的綜合對比,小中見大,進(jìn)而為其結(jié)論提供確鑿依據(jù),而不僅依靠主觀感受與經(jīng)驗。比如:

      王選青又?jǐn)y王山樵來看,所鈐“天昇”印與余所藏《松窗讀易》卷同;蓋山樵本號“天昇”,未經(jīng)前人道過,自余得卷后始發(fā)見之,他人皆不之信,今又見《林麓幽居圖》上,可謂無疑,的有“天昇”之號矣?!?6〕

      款鶴為王酉室吏部之父,曾見祝枝山書《款鶴先生墓志墨跡》冊于閩友處,款鶴卒年一時記憶不清矣。按石田翁卒于弘治己巳年八十三,是歲六如居士四十歲。此卷畫法與六如之《南州借宿圖》相同,其為一時作無疑義。又石田翁詩題與吾家《苔石圖》詩題亦似一時手筆,《苔石圖》(上海博物館)作于丙寅,石翁年八十,則此卷為居士三十七八歲作可證也。(題唐寅《為款鶴先生寫意圖》卷)

      徐邦達(dá)來談,為查考仇十洲生卒年,依然無結(jié)果。總之董其昌云仇生短命不可靠,最少仇氏在六十左右。又仇英與唐六如無往還無一字可尋亦可證也,蓋衡山與仇往還已在六十以后矣,或仇事師東村已在六如去

      世后也?!?7〕

      大癡富春山居圖疏證。卷中凡紙六截,每截接處皆鈐“吳之矩印”,余所得之一節(jié)左上角有“吳”字,與故宮所藏之卷第一段右上角之“矩”字合符,且下半砂腳小枝一一總合,即一卷所分無疑?!?8〕

      石湖精舍為王涵峰守、履吉寵兄弟讀書處,家有“囗囗齋”,余曾收履吉書《小楷三賦》冊,亦鈐此印可證。(題文徵明《秋聲賦圖》卷)

      田叔生平畫籍俱不詳,今得此箑,作于順治十四年丁酉年七十三,推其生在明萬歷

      十三乙酉也。(題藍(lán)瑛《江亭詩思圖》扇)

      鮮于太常撰《張總管彥享行狀》,道光

      間蔡世松得之,勒入《墨緣堂帖》中,向為質(zhì)

      莊親王所藏,有‘永珹小印可印證。〔79〕

      與(徐)邦達(dá)觀余新得盛子昭《斗方山

      水》,以故宮藏盛畫印本較之,甚合。(《吳

      湖帆文稿》第59頁)

      余曾見仇畫《漢宮春曉圖》卷,亦為懷

      云作,亦有文衡山題,與此堪稱珠璧?!?0〕

      從相關(guān)作品之比較,畫家生卒、名號、齋名、上款人及相關(guān)背景人物交游等方面之考證,乃至用印、裝潢與形制等細(xì)節(jié)觀察,無不表明對吳氏而言,書畫鑒定是一門目鑒與考證相結(jié)合的學(xué)問,誠如其告誡弟子王季遷所言,“書畫之足證如此,不獨以玩賞為雅事云”(題藍(lán)瑛《江亭詩思圖》扇)。因此,帶著問題并反復(fù)琢磨查考研究,系吳氏日常鑒研中的重要功課,如“今日細(xì)閱王叔明《煮茶圖》,叔明與宇文公諒二題字似出一手為疑,容緩再細(xì)研究之”〔81〕,“惜王景熙不詳何人,俟他日考之,茲《百尺梧桐圖》卷正中歲經(jīng)營之作,圖中主人不知誰,何元賢七題俱未及其姓氏,待考”(題元人《百尺梧桐圖》),“余疑方(亨咸)畫或無如是之佳,出吳(歷)代筆,但無佐證”〔82〕等不勝枚舉。在長期探求中,吳氏不斷將經(jīng)驗與心得予以總結(jié),并將這些成果大量運(yùn)用于實際鑒定中,成果斐然。諸如“廉州(王鑒)畫多刻實,其縹緲一種俱非真跡,觀者益信”〔83〕,“冬心(金農(nóng))親筆畫,鮮用此紙,而他人則絕無用之者”(題羅聘《與方婉儀梅花合作圖》卷),“觀此可證纖弱一種,皆非方氏真跡”(方薰《仿大癡山水圖》軸),“吾家《潞河舟次圖》(上海博物館),款書‘其昌,不用‘玄宰,亦其贈友謹(jǐn)飭之一證,足見非泛泛尋常作也”〔84〕,“欲求董畫之最精者,當(dāng)以高麗玉版箋為驗,十可得八九不虛也”〔85〕,“觀最高峰頭及‘戲墨,‘戲字缺筆,皆是證明(王時敏)真跡無疑”〔86〕,“吳漁山軸,惜不真,稿本則甚好,必從真本來也”〔87〕,“(文徵明)傳世贗跡咸學(xué)七十余一種書,用懷仁集右軍《圣教序》一派,無有摹山谷一派書也”〔88〕。又如趙孟頫《急就章》冊,吳氏聯(lián)系前于故宮庫房所見俞和小楷《急就章釋文》冊,通過比對兩本寬廣尺度、所用宋藏經(jīng)紙,得出原為一冊之結(jié)論;而對于佛利爾美術(shù)館龐萊臣舊藏元吳鎮(zhèn)《漁父圖》卷之鑒定,吳氏對自己的斷偽依據(jù)剖析甚詳,其曰:

      校仲圭《漁父圖》龐氏藏《式古堂》著錄本??钭置坊ǖ廊恕懊贰薄暗馈倍謺怀勺帧!笆嗄暌印敝坝唷弊謺`作“余”?!傲鞴庖椎谩敝耙住睍啤瓣隆弊?。“風(fēng)攬長江”之“攬”字手旁誤不成字。“弄曉霞”之“霞”下半似“霜”非“霜”、似“霞”非“霞”?!熬破總?cè)”之“側(cè)”字似“倒”字而缺筆?!爸幌蚝小敝跋颉弊植怀勺??!?9〕

      而諸如吳湖帆替張珩鑒定所藏《消夏圖》

      [明]唐寅款鶴圖卷

      29.6cm×145cm紙本設(shè)色上海博物館藏款識:吳趨唐寅奉為款鶴先生寫意。鈐?。禾撇⒃姰嬘。ㄖ欤┨凭邮浚ㄖ欤┌采綄彾ǎㄖ欤?/p>

      謝氏阿曾秘玩(朱)曼農(nóng)偶得(朱)

      卷出自劉貫道筆,斷定己藏黃公望《剩山圖》為《富春山居圖》卷火燒本首段,根據(jù)故宮博物院藏仇英三大幅為友人林爾卿鑒定其藏?zé)o款《右軍書扇圖》軸為仇英真跡無疑等,皆屬吳氏生平諸多成功鑒定之典例。

      不可否認(rèn)的是,因時代或個人局限,經(jīng)吳氏鑒定的古書畫,現(xiàn)今看來其中不乏值得商榷重新研究者,比如鄭思肖《蘭花圖》卷(耶魯大學(xué)博物館)、梁楷《睡猿圖》軸(美國火奴魯魯博物館)、趙孟頫《百尺梧桐圖》卷、楊文聰《送譚公圖》卷(吳氏題語中認(rèn)為真,而數(shù)年后改變觀點認(rèn)為贗品。故宮博物院)〔90〕,以及趙孟頫等《山水三段》卷(現(xiàn)定元人)、趙孟頫《章草急就章》冊(筆者亦傾向于學(xué)界的作者俞和說)等。需說明的是,一般情況下,明知其贗而作跋,往往為吳氏所拒,如吳璧城曾攜蘇軾《歸去來辭》一卷索題,“余直言其偽,不題,彼殊懊喪而去”〔91〕。但事實上,心知其偽而題者亦不在少數(shù),比如1938年,吳湖帆曾為友人攜示的馬守真《蘭花》卷作題,日記卻寫“贗本也”〔92〕。另有人持吳鎮(zhèn)畫一件求跋,吳氏當(dāng)即“拈題《清平樂》一首了事”,但日記中記道:“偽本”“只能以不著邊際話題之 ”〔93〕。此外,

      若遇畫偽、水平尚佳者,吳氏亦有作題情形〔94〕。由此可見,或礙于情面,或出于以畫養(yǎng)畫之需,吳氏亦難以完全免俗。遇此情形,后人當(dāng)需詳加審辨,不能輕信盲從,比如吳氏題唐寅《永夏茅堂圖》卷偽本(上海博物館),味其措辭,亦不排除敷衍應(yīng)

      酬性質(zhì)〔95〕。

      需指出的是,雖然上述諸多手法有助于鑒定與研究的深入,但仍屬次要。在吳湖帆眼中,作為真正的書畫鑒定高手,需具備兩點:一是畫派要正,二是目光不偏。而兩者兼?zhèn)涞?,吳氏?dāng)時惟屬意于張珩、沈劍知二人〔96〕。從吳氏本人的畫學(xué)實踐追求主線(如一生推崇董其昌、趙孟頫等),以普通物換巨跡之鑒藏理念(比如將兩件王翚畫作抵換倪瓚《汀樹遙岑圖》軸),以及對石濤、髡殘、金陵畫派與宮廷畫家之微詞(如“若徐揚(yáng)、金廷標(biāo)輩真不值一觀,何論藝術(shù)哉”)〔97〕等,足見其崇尚正統(tǒng)文人畫的畫學(xué)審美追求在其藝術(shù)生涯中所起的主導(dǎo)作用,以及在傳統(tǒng)畫學(xué)與現(xiàn)代科學(xué)研究方法轉(zhuǎn)捩中的奠基意義。這對現(xiàn)今的鑒藏與創(chuàng)作而言,無疑仍具十分重要的啟示與借鑒意義。

      (作者為上海博物館書畫部研究員)

      責(zé)任編輯:歐陽逸川宋建華

      注釋:

      〔53〕前揭《吳湖帆的藝術(shù)世界》第 193頁。

      〔54〕前揭《吳湖帆文稿》第 221頁。

      〔55〕前揭《吳湖帆文稿》第 222頁。

      〔56〕前揭《吳湖帆文稿》第 31頁。

      〔57〕“黃慰萱自蘇攜余舊藏之宋拓《孔廟碑》及陰二幅來,考為清初拓本,而愙齋公題簽為宋拓也”;前揭《吳湖帆文稿》頁75。

      〔58〕前揭《吳湖帆文稿》第 67頁。

      〔59〕前揭《吳湖帆文稿》第 85頁。

      〔60〕前揭《吳湖帆文稿》第 20頁。

      〔61〕前揭《吳湖帆文稿》第 80頁。

      〔62〕吳湖帆 1960年題倪瓚《行書題跋水竹居》卷“松雪翁書畫為晉唐以來第一,余就所見其山水、人物、花卉無不工,如青綠山水有《幼輿丘壑圖》、《百尺梧桐圖》二卷,皆早歲精進(jìn)之作”;上海博物館藏。

      〔63〕就筆者初步梳理與統(tǒng)計,經(jīng)吳氏寓目且留有文字真?zhèn)斡涗洠ò}跋)、尚存世的古書畫不下 2000件。對此,筆者計劃一一整理并單獨刊行,書名暫定為《吳湖帆過目古書畫鑒定圖錄》,初擬 15大冊。其中 10冊,每冊收 200件古書畫;影印吳湖帆《目擊編》《書畫析疑》等二十余種鑒定手稿,計 5冊(圖九)。相信該圖錄的出版,與附有中國古代書畫鑒定小組鑒定意見的

      《中國古代書畫圖目》以及《木雁齋書畫鑒賞筆記》《徐邦達(dá)集》一樣,無疑又添一部極為重要的參考工具書,且有益于梳理 20世紀(jì)上、下半葉幾代鑒定家之間的淵源脈絡(luò)與傳承關(guān)系。

      [明]唐寅騎驢思?xì)w圖軸

      77.7cm×37.5cm絹本設(shè)色上海博物館藏款識:乞求無得束書歸,依舊騎驢向翠微。滿面風(fēng)霜塵土氣,山

      妻相對有牛衣。吳郡唐寅詩意圖。鈐印:唐伯虎(朱)鑒藏?。弘p修閣圖書記(朱)吳湖帆潘靜淑珍藏印(朱)

      靜淑寶藏(白)吳萬寶藏(朱) 吳湖帆潘靜淑所藏書畫精品(白)梅景書屋秘笈(朱)

      〔64〕前揭《吳湖帆文稿》第 197頁。

      〔65〕前揭《吳湖帆文稿》第 253頁。〔66〕〔68〕〔86〕前揭《吳湖帆的藝術(shù)世界》第 221頁。〔67〕〔84〕前揭《吳湖帆的藝術(shù)世界》第 222頁。

      〔69〕前揭《吳湖帆的藝術(shù)世界》第 194頁。

      〔70〕前揭《吳湖帆文稿》第 60頁。

      〔71〕前揭《吳湖帆文稿》第 246頁。

      〔72〕前揭《吳湖帆文稿》第 269頁。

      〔73〕前揭《吳湖帆文稿》第 246頁。

      〔74〕前揭《吳湖帆的藝術(shù)世界》第 221頁。

      〔75〕前揭《吳湖帆文稿》第 73頁。

      〔76〕前揭《吳湖帆文稿》第 247頁。

      〔77〕前揭《吳湖帆文稿》第 222頁。

      〔78〕前揭《吳湖帆的藝術(shù)世界》第 185頁。

      〔79〕前揭《吳湖帆的藝術(shù)世界》第 184頁。

      〔80〕前揭《吳湖帆的藝術(shù)世界》第 215頁。

      〔81〕前揭《吳湖帆文稿》第 197頁。

      〔82〕前揭《吳湖帆文稿》第 81頁。

      〔83〕前揭《吳湖帆文稿》第 48頁。

      〔85〕前揭《吳湖帆的藝術(shù)世界》第 218頁。

      〔87〕前揭《吳湖帆文稿》第 206頁。

      〔88〕前揭《吳湖帆文稿》第 409頁。

      〔89〕前揭《吳湖帆文稿》第 22頁。另,對于吳湖帆認(rèn)為佛利爾本《漁父圖》“非真跡”,張大千當(dāng)時“亦以為然”。見《吳湖帆文稿》第 20頁。

      〔90〕吳湖帆 1933年題《楊龍友山水》冊:“予所見龍友真跡,可信者只三事。此冊而外,龐氏《雁宕八景》冊、張氏《水村圖》卷而已。若《為譚公》長卷,不可信也?!鼻敖摇秴呛乃囆g(shù)世界》第 221頁?!皸铨堄选稙樽T公》卷皆贗本”(1939年),前揭《吳湖帆文稿》第 261頁。

      〔91〕前揭《吳湖帆文稿》第 234頁。

      〔92〕前揭《吳湖帆文稿》第 183頁。

      〔93〕前揭《吳湖帆文稿》第 185頁。

      〔94〕前揭《吳湖帆文稿》第 202頁。

      〔95〕吳湖帆題:“甲申四月鄉(xiāng)后學(xué)吳湖帆敬觀唐子畏、文衡山《永夏茅堂圖詩書畫合璧》卷真跡于魏氏停云閣(魏停云),同觀者朱甥梅村。 ”“據(jù)《石渠寶笈》編御書房藏唐寅《燒藥圖》一卷,題款一詩與此相同,惟御藏卷畫設(shè)色,《燒藥》及長三尺七寸五分,皆與此不相同,蓋另一卷所錄,一詩兩用為題耳。又案張丑《清和書畫舫》載一卷所題詩亦同此詩,不止一題可證矣。辛卯五月吳湖帆重觀又識。”

      〔96〕資料表明,對于同時代諸多鑒定家,吳湖帆大都有微詞,唯獨對張珩、沈劍知二人十分看好,且贊頌有加。如“劍知為沈文肅公(沈葆楨)曾孫,閩人……劍知畫派甚正,目光亦不偏,鑒別力殊深刻,所嫌看得不多,再多觀摩,必成鑒別專家無疑,近日不可多得之同志也?!鼻敖摇秴呛母濉返?242頁。“蔥玉年才廿六,所藏法書為海內(nèi)私家甲觀,而自書仿元人亦至佳,洵少年中英俊才也?!鼻敖摇秴呛母濉返?257頁。

      〔97〕前揭《吳湖帆的藝術(shù)世界》第 194頁。

      [清]郎世寧聚瑞圖軸

      109.3cm×58.7cm絹本設(shè)色上海博物館藏款識:聚瑞圖。雍正三年十一月十五日,海西

      臣郎世寧恭畫。鈐?。撼际缹帲ò祝┕М嫞ㄖ欤╄b藏?。虹R塘藏荷(朱)

      猜你喜歡
      吳湖帆吳氏文稿
      文稿規(guī)范
      文稿規(guī)范
      《祭侄文稿》
      輪椅上的好醫(yī)生,發(fā)明“吳氏膏藥”
      華人時刊(2021年23期)2021-03-08 09:27:10
      吳湖帆《謝朓青山李白樓》
      湖湘吳氏響塘紙影戲藝術(shù)語言探析
      流行色(2018年5期)2018-08-27 01:01:40
      吳湖帆鑒藏古代書畫專題(下)
      中國書畫(2016年3期)2016-04-19 17:11:36
      吳氏溫陽助減湯治療甲減的臨床研究
      吳湖帆黃賓虹兩大山水巨匠力作領(lǐng)銜誠軒春拍
      東方收藏(2015年6期)2015-10-21 19:25:49
      文稿打字的小方法
      观塘区| 隆化县| 通城县| 聂拉木县| 台湾省| 临江市| 阳东县| 民乐县| 饶阳县| 贵溪市| 津市市| 清镇市| 边坝县| 永仁县| 金昌市| 岗巴县| 平昌县| 苍梧县| 郧西县| 诸城市| 邻水| 南召县| 泌阳县| 密山市| 福安市| 宜昌市| 丰城市| 星子县| 吴川市| 黄浦区| 五原县| 临潭县| 岳阳县| 师宗县| 南通市| 呼和浩特市| 平凉市| 徐汇区| 宿州市| 定州市| 曲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