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定堂
【摘要】小學生作文能力的培養(yǎng),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一項重要工作,作文水平的高低也直接體現(xiàn)了學生整體素質(zhì)的高低。新課程標準對小學生作文有明確的要求,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我在作文教學中,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采取了一些策略,學生作文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生 作文能力 提高學生 語文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4-0190-02
作文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目前小學作文教學存在著學生寫作熱情不高,內(nèi)容嚴重脫離生活現(xiàn)實、作文中套話連篇、說假話現(xiàn)象、模式化現(xiàn)象嚴重、評改時間長等問題,學生的寫作存在“高耗低效”的問題。本文從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入手,論證了語文實踐活動和小學生寫作能力培養(yǎng)的關系以及利用語文實踐活動提高寫作能力的可能性,指出進行語文實踐活動對培養(yǎng)小學生寫作能力的影響。
一、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激發(fā)寫作興趣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前提。愛因斯坦說過:“興趣和愛好是最大的動力?!迸d趣是最好的老師,最好的老師是最善于培養(yǎng)學生興趣的人。普遍學生感到寫作困難,談“文”色變,產(chǎn)生厭學情緒。如果老師不及時醫(yī)好這塊心病,那么寫作教學將事半功倍。學生厭惡寫作,最根本的原因是不知道寫什么,如何寫。根據(jù)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我從他們感興趣的事做起。比如寫《一次活動》,寫作之前,有目的地組織學生參加各種有趣的活動。如:參觀加工廠、游覽名勝古跡、舉行跳繩和拔河比賽等。寫作時,先在班上進行口頭訓練,鼓勵學生人人參與,把活動過程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思講出來,讓他們無拘無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消除對寫作的神秘感和畏懼心理。在此基礎上進行書面訓練,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完成作文,寫作興趣隨之而來。
二、教師的示范作用
“打鐵還需本身硬?!卑駱拥牧α渴菬o窮的。作為語文教師,就得有“兩刷子”,能說會道,能講會寫,給學生留下愛讀書、勤學習、常動筆的好習慣。在教學中,老師可以跟學生一起寫“下水”作文,把自己的構思、安排、選材、立意等與學生交流共享,要放下架子,學會當學生的“學生”,充分參與到學生的寫作全過程,共同學習提高、共同學習分享、共同成長進步,在指導學生寫出好文章的同時,自己也多出“精品”,這種引領、示范的作用是無形的、巨大的,可以影響到學生對寫作的態(tài)度、向住和追求,甚至于成就一個孩子的一生。當然對老師來說,也是提煉、升華的過程。在這一點上,現(xiàn)在的大多數(shù)語文老師做得不好,只是習慣于讀范文、講范文,很少在課堂上交流自己的作文,也很少有文章見諸于報端,拿句通俗的話來說,“語文教師不會寫文章!”令人費解,發(fā)人深省。
三、引導學生發(fā)展個性
在培養(yǎng)學生作文能力過程中,鼓勵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思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才能,寫出自己的個性至關重要。這也是當前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客觀要求?!皞€性”是文章的靈魂,一篇沒有“個性”的文章不會有真情實感,也不會有獨到見解。這如同人造鮮花,雖然美麗,但總缺乏自然逼真的感覺。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我們要注重對學生個性的培養(yǎng),無論是作文命題、作文目標確定,還是材料選擇、作文評改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都要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讓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創(chuàng)作欲望,堅定寫好作文的信心,正確地評價自己的文章,使學生的個性在作文中得到正確的引導和培養(yǎng)。
四、傳授方法,掌握自改要領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深入淺出、由易到難,傳授給學生自改方法的要領。(1)在多讀中精心“自改”。學生習作后,我要求他們用朗讀的方式,一句一句反復朗讀,仔細推敲,做到在讀中“換”拗口、意思不明確的語句;在讀中“調(diào)”前后紊亂的語序;在讀中“添”一些具體內(nèi)容;在讀中“刪”多余的內(nèi)容。然后,教師收閱瀏覽,肯定學生的點滴進步,指出明顯的不足之處,并選擇改得較好的文章,印發(fā)給大家學習參考。(2)教給“反思法”,培養(yǎng)“自改作文”的能力。對高年級學生,教師可進行以總體要求為目標的“改”的輔導,使學生學到綜合性、整體性自改作文的本領。這就要使學生明確:自改作文時,一定要認真、反復地讀初稿,在讀中運用“反思法”去發(fā)現(xiàn)完成命題作文的寫作步驟所包含的每一寫作項目,是否在自己的文章中得到落實;審題是否正確,中心是否明確,選材是否合理,層次是否分明,詳略是否得當,表達是否準確。
五、重視作文講評,挖掘?qū)W生寫作潛能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寫作有了興趣,就會產(chǎn)生寫作的快樂感和幸福感。教師可以重視寫作講評,來激發(fā)學生產(chǎn)生寫作的興趣。教師可以在每篇寫作教學的時候講評兩次。一次是學生作文草稿交上來以后,教師粗略地看一遍,好的中等的差的各選擇一篇,在課堂教學中進行評講和修改,表揚學生精彩的構思,精妙地選材,優(yōu)秀的詞句,指出學生寫作的不足之處,讓學生繼續(xù)修改作文,寫的不好的學生還要重新寫作文。最后學生謄交的作文上來,教師還要進行認真地批改和講評。第二次評講的時候,教師重點表揚學習有進步的學生。尤其是寫作基礎差的學生,教師要堅持正面地引導,重視鼓勵學生,充分肯定學生取得的進步,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快樂和幸福。教師應該充滿寫作教學的激情,這樣雖然辛苦,但是,教師要給學生熱情地贊美,激發(fā)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寫作興趣,挖掘?qū)W生的寫作的潛能。
教育家葉圣陶說過:“生活就如泉源,文章就如溪水,泉水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流不停。”他的話深刻地揭示了作文和生活的密切關系。作文是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體現(xiàn),寫作能力的高低,在生活中的應用是無處不在的,所以,從小就培養(yǎng)其寫作能力是很有必要的,意義也是深遠地。最直接的影響將是高考,決定人生方向的關口。論語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生對作文達到“樂之”的癡迷程度,其它一切均可迎刃而解。
參考文獻:
[1]劉艷萍;別把作文藏起來[J];課外生活(小學版);2007年Z2期
[2]陳淑華;共享作文的樂趣[J];金色少年;2004年Z1期
[3]劉曉云;改變評改方式 提高作文能力[J];學周刊;2011年04期
[4]張甲文;提高農(nóng)村小學生作文水平之我見[N];學知報;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