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宓
長沙“老口子”的一天是這樣開始的:起個早,熟門熟路地往學(xué)宮門背街上走。老遠(yuǎn),就看見陳叔在油鍋前忙碌,一邊搟面,一邊翻動著鍋里的面團(tuán)。彭姨則在一旁給客人打包、上桌??匆姵淼摹袄峡谧印?,不用問,早早就把油貨準(zhǔn)備好。而那些剛發(fā)現(xiàn)“新大陸”的客人,則會在店前躊躇,猶豫著吃什么?其實(shí),吃什么,在陳叔的店里真不是問題。因?yàn)閹资陙淼昀锏暮诎迳暇椭粚懼齻€品種:香油餅、扇形馓子和甜酒沖蛋。眼見著旁邊的“老口子”嘬著嘴,小心撕開剛出鍋的油餅,那伴隨著香味的熱氣撲進(jìn)鼻里,還在猶豫的客人也不由自主張開嘴:“老板,一只油餅一碗蛋湯?!?/p>
油貨店的傳說
說起油貨,長沙人是不陌生的。除了生活里常見的油條,偶爾還能在街上看到擔(dān)著挑子叫賣的馓子,然后是少見的香油餅和極少見的開口酥,而牛角餃子和三股麻花則幾乎已在市面上絕跡。這些早幾十年常見的吃食,如今唯有香油餅和馓子,在長沙市中心背街巷子里的陳記油貨店里還能覓得蹤跡。
店主人是一對已到中年的夫婦,陳國元和彭婉林。早前,兩人都是長沙市二飲食公司的職工,一輩子在崗位上兢兢業(yè)業(yè)做面點(diǎn),說到做餅、做油貨的技術(shù),那絕對是過硬的。1987年,彭婉林還獲得了商務(wù)部中四級油貨點(diǎn)心師的資格證書。這可不比現(xiàn)如今滿大街的證書,在當(dāng)年要拿這張證,憑的可全都是真本事:想著方把馓子收頭的地方做到最小,如何讓中間沒有油的面餅鼓起來,怎樣盤面團(tuán)才能炸出好看的麻花,更別提像牛角一樣逼真的牛角酥……這些可都是夫妻二人的看家本領(lǐng)。如今,那些年一起工作的同事們都轉(zhuǎn)了行,只有陳叔和彭姨還在做著“老本行”。
香油餅在陳記是硬通貨,隨時來隨時炸了吃,但馓子不是。馓子是陳叔和彭姨專門用來炫技的。夫妻二人習(xí)慣并排坐在案板前,陳叔負(fù)責(zé)將面團(tuán)搓成長條,彭姨則一邊刷油一邊均勻地將面條盤在盆子里,幾十年的默契就藏在這些微小的動作里。陳叔的“花式面條法”是炸馓子的最大看點(diǎn)。油潤的面條被陳叔纏在手上,像小時候玩的“翻毛線”,兩手靈活地不斷拉伸、收攏,最后用筷子撐好放進(jìn)鍋炸好。和常見的枕頭形馓子不同,陳叔手里的馓子是扇形的,炸好后可以拼成一個圓形,擺放在小店的玻璃柜子里像藝術(shù)品。
當(dāng)初,開這間小小的陳記油貨店,純粹為了生計(jì)。陳叔和彭姨希望靠這門過硬的手藝,支撐家庭的日常開銷,也能讓孩子完成學(xué)業(yè),卻沒想到一開就是30年。香油餅也從當(dāng)年的3分錢一個,賣到如今的4元錢一個。
黑板上的三樣菜
左右鄰居多看了幾眼,覺得不過是面團(tuán)和油鍋,也回家自己搗騰,可總不是這個味兒更做不出那個樣兒。陳叔偷笑說:“香油餅材料最簡單,面粉、雞蛋和糖,家家戶戶都有,配比才是關(guān)鍵?!标愂辶?xí)慣用長沙的老牌子凱雪面粉,因?yàn)槠渌娣鄣奈坎煌?,手感上還得重新適應(yīng)。他把所有的材料都準(zhǔn)備好,放進(jìn)跟了自己多年的陶盆里。
揉面并非只講究力氣,還得用巧勁兒,一邊往里混合雞蛋,一邊恰到好處地用力,面團(tuán)才會變得漂亮。揉好的面團(tuán),“手感就像緞子一樣,油亮不粘手?!苯又脻癫忌w住慢慢“醒”,用長沙話說就是“吐面”。油餅炸得好不好,要看“吐面”徹底不徹底。
等待面團(tuán)慢慢“吐”的時間里,陳叔和彭姨開始收拾小店,雖然只有幾張桌子,但打包的袋子、堂食的筷子,品相都是不錯的。陳叔指著案板特別強(qiáng)調(diào):“做面食的案板,一定得是楓木板子。不傷刀刃,也就不起木屑,這樣客人就不會在油餅里吃到木頭渣子?!?/p>
“吐”好的面,被陳叔麻溜地分成一份一份的,再揪成大小均勻的劑子,撒上干粉和芝麻,搟成牛舌狀準(zhǔn)備下鍋。說來也神奇,面團(tuán)一接觸熱油,就自動鼓起來了,像一只只口袋漂浮在油面上。捧在手里軟軟的有彈性,小心撕開一條口子,混合著糖、油還有面粉甜香的熱氣撲面而來。入口先是酥,然后是柔軟,根本停不了嘴。
陳記油貨的招牌,存在了30年,陳叔和彭姨對食物的講究也堅(jiān)持了30年。夫妻倆只用桶裝油,一桶炸30個餅,炸完就倒掉。老熟人講他們這樣子做生意“要不得”,可陳叔和彭姨知道,油貨店最忌諱油不好。而油的品質(zhì)好不好,食客嘴巴一吃就知道,騙不了的。也難怪早就過了飯點(diǎn),人們還在陸續(xù)光顧。
長沙“老口子”最悠閑,通常是不緊不慢等陳叔炸好油餅,再看著彭姨煮好甜酒沖蛋,撒上一小撮胡椒粉。別小看這撮胡椒粉,意外點(diǎn)睛,既微微辛辣又混合著蛋湯的甜潤。咬一口油餅,喝一口蛋花湯,不知道多愜意。臨走了,還不忘讓陳叔裝上幾根馓子,晃悠悠回家,這尋常日子和油貨是離不開了。
彭姨說自己從來也沒指望靠香油餅發(fā)大財,也就是堅(jiān)持做自己會做的、想做的,并且能做好的事。也許,做油貨在大眾眼里不是什么崇高的職業(yè),但做好油貨和做好人一樣,都不容易。這大約也是夫妻倆多年來一直堅(jiān)持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