斌卡
為了健康,很多人過得跟苦行僧一樣,不吃主食、油脂,出門后只吃素……殊不知吃得太“健康”,其實也是一種病。
隨著人們對健康的重視與日俱增,對待飲食也出現了兩種極端的態(tài)度。一種是不信飲食健康說,仍然自顧自地該吃吃,該喝喝;另一種則是,超級鄙視第一種飲食態(tài)度,并將自己的飲食控制到品種、量、顏色搭配,自認為這樣吃最健康,結果卻患上了完美食欲癥。
不要小看這種疾病,它不僅危害身體,還侵蝕精神。
在完美食欲癥早期,人們因為把它認定為健康的生活方式,根本無法察覺對身體的危害。但越到后期,長期只進食綠色蔬菜,身體陷入嚴重營養(yǎng)不良中,甚至導致代謝失調、早衰。
精神同樣被波及。過于偏執(zhí)地追求與癡迷綠色健康食品,導致嚴重的“綠色”迷信心理,最終神經過敏、精神不振。
1.食品標簽誤導
食品市場打出健康牌,夸大有機蔬果對身體的好處,還在食品的標簽上大做文章:在每一種食品的包裝上都附上營養(yǎng)說明,但往往言不副實。而一般的消費者根本沒有能力做出正確判斷,僅靠營養(yǎng)說明購買食物。
2.夸大的宣傳語
為了最大限度地吸引消費者購買商品,很多商家在廣告宣傳語上也大做文章,號稱 “無谷蛋白”“無發(fā)酵”“無添加劑”“純天然”食品,誘導消費者消費這種“前衛(wèi)健康”的生活。
3.自媒體胡亂吹噓
互聯網+時代的興起,各種自媒體也如雨后春筍般應運而生,尤其是健康類的自媒體,擴大了虛假健康信息的傳播范圍,卻不能承擔鑒別信息真?zhèn)蔚呢熑巍6分鹚麄兊姆劢z,其實陷入和當年“吃綠豆茄子治百病”一樣的陷阱,把綠豆茄子改為你正在大肆采購的食物,那種狂熱的追星心態(tài),是不是一樣的?
現代很多人下定決心追求健康的飲食,第一件事就是戒掉主食。然而,米飯、面條通通甩開2、3個月后,脂肪沒有減下來,身體卻出了不少問題:小便味道大、月經不調……
大米作為人類的主食之一,含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1、A、E及多種礦物質,被稱為“五谷之首”。是預防腳氣病、消除口腔炎癥的重要食療資源。除此之外,大米中特有的谷維素,還有美白祛斑的功效。
面粉主要由小麥磨制加工而成,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鈣、鐵、磷、鉀、鎂等礦物質,有養(yǎng)心益腎、健脾厚腸、除熱止渴的功效。
而那些被人稱為會長胖的雜糧,例如大豆、玉米和薯類等,則能保持人體營養(yǎng)平衡,對很多疾病都大有裨益。
并且,主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是我們日常飲食中最主要的構成部分,其地位正如大廈的基石。即使從減肥的角度來講,高碳水飲食更有利于控制體重,運動后攝入碳水化合物,可以讓胰島素分泌增加,促進身體對糖、氨基酸等的吸收!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飲食,只有健康的飲食,食物的構成非常重要,想要健康,怎么吃才是關鍵。
1.碳水化合物分階段
碳水化合物除了提供能量外,還影響血糖的高低,平時為了維持血糖穩(wěn)定,建議以低 GI 碳水為主,比如燕麥片、雜糧飯,紅薯等。而運動后,為了更好的促進胰島素分泌,則多食用白米、饅頭等精致細糧。
2.選擇優(yōu)質蛋白質
很多女生覺得,減肥不需要多吃蛋白質,于是一天就吃一個雞蛋或者喝一杯牛奶就算補充蛋白質了。實際上,即使是減肥期間,多吃蛋白也能讓你消耗更多脂肪!并且,動物蛋白在蛋白質含量和氨基酸配比上都比植物蛋白更勝一籌,也更適合人體的攝入。
優(yōu)質蛋白質的來源,主要是那些脂肪含量少、蛋白質含量多的動物蛋白。比如豬牛里脊、后腿肉、去皮禽類等瘦肉,魚蝦貝等海鮮。用少油的方式烹飪即可。
3.油脂關鍵在量
很多女性一聽到脂肪,就避之不及,肥肉肯定是從來不碰的,炒菜也得開水里漂三次才能入口……但實際上,不飽和脂肪雖然可以降血壓降血脂,也會降低睪酮分泌。睪酮對男性和健身效果有著很重要的影響,想要增加睪酮分泌,就必須保證飲食中有一定比例的飽和脂肪。
平時可以適量吃油脂,運動前后 2 小時則不要吃!正常吃瘦紅肉等就能補充飽和脂肪;魚蝦貝、堅果等可以補充不飽和脂肪。
4.不可缺少的蔬菜、水果
保證了上面三條,蔬菜和水果才能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種類繁多的蔬果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營養(yǎng)成分,是膳食維生素和無機鹽的主要來源,還含有豐富的纖維素、果膠和有機酸等,能刺激胃腸蠕動和消化液分泌,對促進人們的食欲和幫助消化起著很大作用,但是蛋白質和脂類含量很低。
食用時,喝果汁和果泥不如直接吃水果營養(yǎng)價值高,還可以鍛煉人的咀嚼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