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衛(wèi)衛(wèi)
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fā)展,世界各國經濟合作越來越緊密,新重商主義逐漸抬頭,并且對當今貿易造成了不可忽視的影響。本文主要通過分析重商主義的概念和特點來分析其存在的主要危害,并提出相應的對策,以期對當今國際貿易做出良性影響。
關鍵詞:重商主義;國際經濟;應對措施
重商主義是近現代經濟學中發(fā)展的最重要的起源之一,重商主義的發(fā)展曾經為資本的原始積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關于利潤的基礎究竟是資本還是勞動,經濟學界曾經增輪了很久,以馬克思為代表提出的剩余價值的產生為重商主義畫上了句號。
而從2011年的APEC首腦會議上各國對緬甸投資的重新關注,尤其是發(fā)達國家的投資方向和數量都發(fā)生了重大變化。那就是當今國際上又出現了以美國為首的新的國家干預外貿的重商主義論調。重商主義曾經在歷史上起到過不容忽視的作用,但在當今世界經濟日益融合比較親密的環(huán)境中,重商主義可能將嚴重制約經濟貿易的正常發(fā)展,甚至影響到國際政治關系的和平發(fā)展。
一、新重商主義的產生和特征
在15世紀-17世紀左右,瀕臨歐洲封建社會解體資本主義興起的階段,資產階級為了進行資本的原始積累,創(chuàng)造更多的利潤,降低成本而形成了以下幾個重要的觀點:一是視貨幣為唯一的財富;二是財富的主要來源是流通領域的自由貿易和武力掠奪;三是依靠國家和政府之力來干預外貿和市場活動。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西歐國家數量和人口眾多,但資源尤其是礦產中金銀稀缺,迫使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把目光集中在國際市場上,追求貿易順差成為當時國際貿易的主要目的。早期的重商主義對于歐洲的發(fā)展尤其像當時的英國、法國和荷蘭等過的的經濟發(fā)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但當今的的新重商主義不同于以往,有著自己的特點。新重商主義是在20世紀20年代國際經濟體系被一戰(zhàn)打亂的背景下,由當時的美國商務部部長提出的,主要目的是重新祖墀國際貿易關系以防止對美國工資標準的侵蝕,與重商主義一樣都是追求貿易順差,但也有著自身的特點:
1.新重商主義的保護對象和范圍廣。不僅保護農產品、弱勢產品等傳統(tǒng)對象,而且對于一些競爭力強的或者陷入結構性危機的產品也一樣保護,如一些輕紡制品等。這些做法不利于國際貿易的持久健康的發(fā)展。
2.非關稅壁壘明顯加強。隨著各國區(qū)域經濟合作和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國際間的關稅的稅率和稅種逐漸減少,但取而代之的是非關稅的名目越來越多,越來越頻繁,如動物福利等環(huán)境和技術方面的日益增多。對經濟不發(fā)達國家造成了嚴重的沖擊。
3.新貿易保護貿易的目的和手段發(fā)生了變化。重商主義主要是為了提高國內企業(yè)的競爭能力,以能夠參加國際自由競爭。但是新中商主義的目的卻是為了加強自身的壟斷能力。而貿易保護的手段也從原來單一的關稅保護轉變?yōu)楫斀窀佣鄻拥姆顷P稅措施為主。為一些國家進行新一輪的貿易 保護提供了借口,也影響了正常的國際經濟秩序。
4.新重商主義的抬頭加劇了國際貿易壟斷競爭和貿易摩擦的發(fā)生,影響了正常的國際經濟秩序。不僅影響了發(fā)展中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而且對發(fā)達國家也造成了嚴重的不利影響。
5.除此之外,新重商主義扭曲了各國國內經濟資源的配置,惡化了貿易條件,改變了原有的額產業(yè)結構,同時還加大了外匯儲備的難度,增加了外匯儲備的成本和風險。
二、對新重商主義的應對措施
針對日益興盛的新重商主義,各國應調整好心態(tài),進一步規(guī)范國際經濟秩序,制定統(tǒng)一有效的國際規(guī)則,健全經濟全球化的有序發(fā)展的體系。具體可以從以下幾點出發(fā):
1.作為處在貿易第一線的企業(yè),應該有充足的自主意識,同時國家應該逐漸放手對市場和企業(yè)的人為干預,企業(yè)主動采取措施避免國際貿易摩擦,同時進一步熟悉和應用WTO有戲規(guī)則,從而更好的參與國際競爭。
2.同時,進一步健全和統(tǒng)一國際認證體系和標準,尤其是發(fā)展中和落后經濟國家,應該要抓緊建立專門質量認證機構,盡可能的保證與國際認證標準接軌,從而減少國際貿易摩擦的幾率,增強國際競爭力。
3.各國在進出口貿易中應該改變以往出口的方式,應該改變一味追求數量為質量的高端出口方式,盡可能鼓勵發(fā)展高技術和優(yōu)質的產業(yè),減少高利潤,但是高污染和高能耗的產業(yè),注意環(huán)境的維護,提高出口產品數量的同時提高產業(yè)質量,以本國優(yōu)勢為依托,充分利用內外部有利條件,利用外資和本國豐裕的資源,做到真正的平等的參與國際競爭。
4.鼓勵出口和限制進口相結合。新重商主義的明顯特征之一是鼓勵出口明顯,限制進口突出。在限制進口方面除了征收關稅之外,還有非關稅如反傾銷稅、進口許可證、原產地標準、限定進口商品的入口口岸等;而鼓勵出口的措施有出口補貼和退稅、現金獎勵和政策優(yōu)惠、各種國內稅的減免等。這些做法不僅增加了貿易保護,而且嚴重影響了國際貿易的正常秩序。因此應該是鼓勵進口和進口想協調。
5.以美國、日本、中國等為首的經濟大國和強國應該樹立打過姿態(tài),做好表率作用,創(chuàng)造良好的外貿環(huán)境,加強合作而不是沖突對抗,加快發(fā)展而不是因循守舊,著眼于長遠發(fā)展而不是眼前的局部利益,強調合作共贏而不是一己私利。通過談判和磋商來解決國際貿易摩擦問題。
長期以來,各國在瘋狂追求經濟的發(fā)展的同時卻忽略了經濟的穩(wěn)定和持續(xù),數量是進步了,可是各國的國際貿易摩擦也越來越多,而調停貿易爭端的時間和經濟成本也逐漸成為各國首當其沖的大事。因此規(guī)范國際經濟秩序,建立統(tǒng)一的質量認證標準,避免和減少新重商主義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是當今各國快速發(fā)展的關鍵所在。
參考文獻:
[1]張英博.新重商主義對美國經濟負面影響的動態(tài)分析-以中美輪胎特保案為例.克拉瑪依學刊,2009(6):185-186.
[2]關春玉.重商主義的分析研究及新重商主義的弊端分析.天津市財貿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被引量:5.
[3]宗素娟.論新重商主義的表現及由其產生的“囚徒困境”.現代商貿工業(yè),2010,22(9):26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