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
貴州省職工醫(yī)院檢驗科 貴州貴陽 550025
肺結核患者痰標本結核桿菌檢驗方法比較
李江
貴州省職工醫(yī)院檢驗科 貴州貴陽 550025
目的:探討肺結核患者痰標本中結核桿菌檢驗的方法,提高臨床診斷準確率。方法:對2014年1月-2014年6月我院結核門診接診的185例初診肺結核病患者采用膠體金法、涂片檢查法和PCR檢查法進行痰液結核菌檢查。結果:膠體金法、涂片檢查法和PCR檢查法對于結核桿菌的診斷陽性率分別為34.9%、22.2%和48.6%,其中PCR檢查法陽性率最高。陽性率兩兩比較(P<0.05),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結論:PCR檢查法應用于結核桿菌檢查檢驗,準確率較高,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及時治療。
結核桿菌;檢驗;PCR檢查法
結核桿菌是目前傳染病中威脅人類健康的二號殺手,具世界衛(wèi)生組織統(tǒng)計顯示,每年大概有 900 萬新發(fā)結核病病例,每年死亡病例高達 300 萬[1]。我國結核病疫情比較嚴重,是全球 22個結核病高負擔國家之一,年發(fā)病人數約130萬,占全球發(fā)病人數的14%。近年來,隨著抗生素的濫用,結核桿菌耐藥性的日益加重,人口流動性增加和交叉感染等,導致結核病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目前,結核病的診斷方法較多,包括:X線、涂片法、病原菌培養(yǎng)法和聚合酶鏈反應(PCR)等,而這些方法優(yōu)缺點各異。我們對2014年1月-2014年6月我院結核門診收治的肺結核患者痰結核菌檢測方法進行探討,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對2014年1月-2014年6月我院結核門診收治的185例結核患病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其中男127例,女58例,年齡18歲-68歲。患者臨床表現為盜汗、乏力、咳嗽和低熱等。所有患者均得以確診,診斷標準參照《肺結核診斷和治療指南》[2]。患者感染部位主要為肺、胸膜和淋巴結等。
1.2 檢測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清晨取深呼吸后咳出的痰液。
1.2.1 膠體金法,采用結核桿菌檢測試劑盒進行檢測,操作步驟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主要步驟為,取約0.5 ml的痰液加入緩沖液后震蕩40s,放入37℃恒溫水浴鍋里孵育1h,加入緩沖液分離蛋白,插入試劑盒中的試紙,進行檢測。
1.2.2 涂片檢查法,取痰標本直接涂片,抗酸染色,通過顯微鏡檢檢測涂片上的結核菌。如果100個視野中,發(fā)現3-9條,即可確診為陽性[3]。
1.2.3 PCR檢查法,取1ml痰液于EP管中,13000 rpm離心 10 min,取上清,加生理鹽水洗滌1次,13000 rpm離心 10 min,取上清。于沉淀中加入 30ul TB 提取液,震蕩混勻,依次進行 100℃,30 min;37 ℃ 10min的水浴,13000 rpm離心 10 min,取上清,PCR 反應條件為95 ℃ 1 min、55 ℃ 30s、72 ℃ 1 min,循環(huán) 40 次。
1.3 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9.0 進行數據處理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 檢驗,P<0.05 表示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
檢測結果對比分析:膠體金法、涂片檢查法和 PCR檢查法對于結核桿菌的診斷陽性率分別為34.1%、22.2%和43.8%,其中PCR檢測法陽性率最高,涂片檢查法準確率最低。準確率兩兩比較(P<0.05),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見表1。
表1 檢測結果對比分析
結核桿菌是一種抗酸陽性棒狀桿菌,屬于結核分枝桿菌復合群,是一類慢生的分枝桿菌群體。肺結核時一種呼吸系統(tǒng)疾病,目前,其已成為傳染病中威脅人類健康的二號殺手,當病情不及時治療時,疾病可向腸道、腎臟和肝臟轉移等。中國結核疫情嚴重,具有感染人數多、發(fā)病人數多、新發(fā)患者多、死亡人數多、農村患者多和耐藥者多等特點。卡介苗是預防結核病的常用藥物,其對預防兒童腦膜炎結核、栗粒性結核等嚴重的結核病有預防作用,但對成人肺結核保護效率據文獻報道18%到80%不等,對潛伏感染結核幾乎無保護作用[4]。盡管卡介苗得到廣泛應用,但面對全球結核病疫情的蔓延卻無能為力。因此,臨床及時的診斷和治療對于生命健康至關重要。
結核病診斷應根據患者感染部位的不同而提取不同的標本,一般包括:痰液、尿、胸水、腦脊液、糞、心包液和組織勻漿等[5]。標本的收集、保存及檢驗的及時性,都是影響診斷結果的重要因素。大量臨床研究表明,對于肺結核患者而言,清晨所獲取的痰液污染率較低,能夠有效說明患者疾病狀況。因此,我們選取清晨深呼吸后咳出的痰液作為檢測標本。
目前,結核病診斷方法較多,包括X線、涂片法、病原菌培養(yǎng)法和聚合酶鏈反應(PCR)等。膠體金法是通過定性檢測結核菌的分泌性蛋白質而對疾病進行診斷。其原理為,將抗結核菌的分泌性蛋白純化后包被在膠體金上,當樣品中含有結核菌分泌性蛋白時,先和包被的膠體金標記物結合,產生反應,通過與試紙上的質控線進行對比,即可判斷。涂片檢查法是最普遍的方法,通過在痰液中檢測結核桿菌對疾病進行判定,具有操作簡便、費用低廉和易掌握等特點而得到臨床的廣泛應用,是檢驗結核病的“金標準”[6]。但是,大量臨床報道顯示,其靈敏度較差,敏感性低,準確率低,影響因素多,易受到檢驗人員人為差異、患者病情和痰液狀況的影響。PCR檢查法是一種以核酸生物化學為基礎的分子生物學診斷技術,具有靈敏度高、特異性好和快速高效等特點,而得到了臨床的廣泛運用[7]。其通過加入一條與靶基因序列互補的核苷酸探針,當標本出現擴增時,通過檢測熒光的變化,即可對診斷結果做出判斷。但相對于基層醫(yī)院,PCR檢查法投入儀器成本較高。
為探討結核患者痰結核桿菌檢驗的方法,提高臨床診斷準確率。我們對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結核門診收治的185例結核桿菌患者采用膠體金法、涂片檢查法和 PCR檢查法對患者痰液進行檢查。結果顯示,膠體金法、涂片檢查法和 PCR檢測法對于結核桿菌的檢測陽性率分別為34.1%、22.2%和43.8%,其中PCR檢查法陽性率最高。準確率兩兩比較(P<0.05),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
綜上所述,PCR檢查法應用于結核桿菌檢查,陽性率較高,可為疾病診斷提供可靠的依據,有利于肺結核患者疾病的及時診斷和治療,對于改善肺結核患者的預后具有重要的作用。
[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WHO Report 2008-Global tuberculosis control- surveillance, planning,financing [J].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8.
[2]中華醫(yī)學會結核病學分會.肺結核診斷和治療指南[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1,24(2):70-74.
[3]楊光武.不同檢驗方法在肺結核早期診斷中的應用[J].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12,23(3):309-310.
[4]吳雪瓊.新型結核病疫苗的研究現狀與發(fā)展趨勢[J].2012,34(3):133-135.
[5]朱杰.肺結核患者痰結核桿菌的實驗室檢查分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16(23):129-130.
[6]楊巍巍.結核患者痰結核桿菌檢驗的方法探討[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4):258-259.
[7]辛茶香,胡銀英,熊麗.三種檢測方法對結核患者標本中結核分枝桿菌檢出率的比較[J].江西醫(yī)學院學報,2008,48(1):92-93.
R521
A
1672-5018(2016)11-246-01
李江,男,貴州省職工醫(yī)院檢驗科,郵編:550025,主要從事醫(yī)學檢驗,副主任技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