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外閱讀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主要陣地,能夠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理解、欣賞和評價能力。當前,小學生由于閱讀量較少,且缺乏生活體驗,閱讀書籍往往具有盲目性和隨意性,這嚴重影響了閱讀的質(zhì)量。因此,強化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是實現(xiàn)素質(zhì)教育的基礎,而如何正確引導小學生進行有效的課外閱讀勢在必行。
【關鍵詞】引導;小學生;課外閱讀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因此,培養(yǎng)和提高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小學生正處于學習文化、長知識的一個重要時期,大量的課外閱讀,不僅有利于他們開闊視野,豐富知識,而且有助于養(yǎng)成正確的世界觀。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除了要教教材上的知識以外,還要有目的、有計劃的正確引導小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如何正確引導小學生進行課外閱讀。
一、激發(fā)小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小學語文課程的要求是在強化語言知識基礎訓練的同時,要逐步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因此,加強對小學生課外閱讀的培養(yǎng)是非常重要的。教學實踐證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中的每一項成功的取得都源于學生的興趣,因此,教師要善于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使之成為一種內(nèi)驅(qū)力,使學生主動愉快地進行課外閱讀。主要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一)教師設置懸念
懸念是給人們的心理上造成一種強烈的想念,它具有很大的誘惑力,容易給人造成一種急于求知的緊迫感。教師可以開展“講故事”“讀書會”等一些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教師在講故事的過程中,當講到情節(jié)向前推進或是在高潮出現(xiàn)時,突然中途停住,由此給學生一種急切期待的情境,從而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這樣學生帶著懸念去閱讀,印象更深刻,就會收到更好的閱讀效果[1]。
(二)教師給學生推薦一些好書
首先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幫助學生選好讀物,針對低年級的學生,應選取一些圖文并茂的課外讀物;針對中高年級的學生,可以適當推薦一些邏輯性、說理性較強的讀物給學生閱讀,從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愿望,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認知水平。
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強化閱讀意識
良好的閱讀習慣不僅可以使得小學生喜歡閱讀,還可以使其能夠有效閱讀、享受閱讀。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首先,要給學生提供良好的課外閱讀條件。教師盡量少給學生布置一些筆頭的作業(yè),有意識地為學生挑選一些經(jīng)典優(yōu)秀的課外閱讀素材,鼓勵和保證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其次,教師要制定完善的獎勵措施。起初組織學生課外閱讀時,一部分學生表現(xiàn)的不夠主動,因此教師要結(jié)合本班級學生的特點等制定出一套完善的獎勵措施,以此激勵和引導學生主動進行課外閱讀,例如經(jīng)常組織學生分組比賽等,要求學生對于閱讀過的一些好的文章、小故事等進行有效的摘錄,對于整理的比較好的小組學生給予相應的獎勵,以幫助學會找主題句和關鍵詞,幫助學生掌握閱讀方法,從而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種方法不僅能夠激勵學生對課外閱讀抱有強烈的愿望,還能夠養(yǎng)成主動探究性的學習習慣。
三、注重方法指導,教會學生會讀書
課外閱讀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發(fā)展,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指導時,要注重以下幾種閱讀方法:首先,要讓學生把閱讀與思考相結(jié)合。學生在閱讀時總會伴隨積極的思維活動。如果閱讀時不進行相應的思考,那么也不會收到相應的閱讀效果。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指導時,要把主動權交給學生,鼓勵學生養(yǎng)成邊閱讀邊思考的好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其次,要鼓勵學生讀與寫相結(jié)合。學生在進行課外閱讀時,可以以練筆、寫讀后感的形式,摘抄一些精彩的詞句、段落等,也可以寫出自己對文章的讀后感或者評價。通過以上兩種方法可以教會學生學會讀書。
四、精選閱讀材料,擴大閱讀范圍
小學生通常在進行課外閱讀時,由于身邊書的種類太多,導致其在閱讀時通常不知道該如何取舍,不知道讀哪一本好,因此一部分學生會盲目的進行閱讀,時間久了學生根本收不到好的閱讀效果,而且很容易對閱讀失去興趣。針對此情況,為了使學生愉快地接受課外閱讀,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必須正確指導學生進行閱讀,適時、適當?shù)亟Y(jié)合當前所學引導學生選擇課外閱讀材料,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所讀內(nèi)容,同時也認識閱讀的意義和價值。教師在精選閱讀材料時要遵守以下幾條原則:一是內(nèi)容健康,思想性強;二是要結(ji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選擇適合學生的實際閱讀能力的材料;三是擴大閱讀范圍,可以涉及兒童生活、歷史故事、科學常識、小說、童話、寓言等,以提高學生的閱讀量[2]。
五、結(jié)語
教學實踐證明,小學生長期進行課外閱讀,不僅可以開闊視野,增長知識,還能夠發(fā)展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正確引導小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必須要改變傳統(tǒng)的“一心只教教科書”的封閉式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強化閱讀意識,擴大學生的閱讀范圍。
參考文獻
[1]馬小改.正確引導小學生進行課外閱讀[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5(6).
[2]王剛.淺談如何正確引導小學生課外閱讀[J].快樂閱讀,2013(7).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