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閱讀是一種終身教育好方法,小學教育中就應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學生自主、積極地去探索課內(nèi)外知識,廣泛地閱讀能夠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本文就小學生良好課外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進行探析。
【關(guān)鍵詞】小學生;課外閱讀;習慣;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小學教育中的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規(guī)定了學生課外閱讀總量的要求,根據(jù)語文課程標準來看,學生閱讀教材中的課文是遠遠不夠的,也無法滿足小學生閱讀量的要求,這就需要學生去閱讀課外書籍,而且課外閱讀還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開闊視野,豐富知識。
一、閱讀環(huán)境的建立
在小學教育中,學校領(lǐng)導應該對學生課外閱讀重視起來,學校應該充分利用學校的資源,可以在每個班級設(shè)立一個小圖書柜,學校給每個班級分發(fā)一部分的書籍,其余的可以讓每個學生帶一本到學校來,大家共享,互換閱讀。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下課的游戲之余讓學生們?nèi)ラ喿x書籍,這樣可以形成一種班級閱讀的氛圍,增加學生閱讀的熱情與積極性;教師可以設(shè)計一些有關(guān)閱讀的小游戲與活動,也可以設(shè)計閱讀的排分榜,對于閱讀多的學生進行獎勵,這樣就有效地帶動了學生去閱讀課外書籍。
閱讀環(huán)境的建立不僅僅局限在學校中,學生在家里也要課外閱讀,教師可以與家長溝通,讓家長多給孩子買課外書籍,家長也可以給孩子設(shè)置一個小書房,從小培養(yǎng)孩子課外閱讀的習慣。
二、創(chuàng)設(shè)閱讀時間
學生的課外閱讀就需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時間去閱讀,教師可以在家庭作業(yè)的布置中給學生安排課外書籍的閱讀,在這個過程中也可以讓家長參與進來。對于低年級的學生,可以通過讓家長講故事的形式實現(xiàn)學生的閱讀,家長也可以對學生的閱讀形成一種監(jiān)督作用,保證學生每天的閱讀量。在學校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晨讀與午讀的時間,組織學生們進行閱讀,教師要多給予學生閱讀的時間。在閱讀中,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書籍來閱讀,這種課外閱讀是學生要每天堅持的,這樣就會漸漸養(yǎng)成課外閱讀的習慣。
三、激發(fā)閱讀興趣
學生的閱讀興趣對課外閱讀是非常重要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就說明了只有當學生對一件事有興趣時,學生才有可能會全身心積極地投入進去。教師在平常的課余時間通過與學生的交流對學生的閱讀情況進行了解,然后在課堂中可以對喜歡閱讀的學生進行表揚,這樣其他學生對老師的表揚產(chǎn)生羨慕,從而激發(fā)他們閱讀的興趣;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給學生講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引起學生的注意與興趣,教師也可以對這些故事設(shè)置一些懸念,告訴學生這個故事在哪本書上,讓學生在自己閱讀中去尋找答案,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教師也可以根據(jù)自己班級學生的閱讀情況設(shè)計一個閱讀評分榜,讓學生們都參與到閱讀的活動中來,老師可以給學生安排閱讀任務,最后由家長或者老師認定通過的話就可以累計分數(shù),最后對分數(shù)高的學生進行獎勵,這樣就激發(fā)了學生閱讀的熱情與興趣。
四、開展多樣的閱讀活動
培養(yǎng)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除要讓他們?nèi)ラ喿x課外書籍,還應該給學生提供展示他們閱讀成果的機會,學校與班級可以開展多種多樣的閱讀活動,從而進一步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學校可以以班級為單位,組織全校的閱讀演講賽、朗讀比賽、詩詞大賽等,這樣就讓學生提供了閱讀成果的展示機會,同時也讓學生們知道了閱讀的重要性。班級閱讀活動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閱讀情況設(shè)計有關(guān)閱讀的小活動,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學生可以自己設(shè)計閱讀成果的展示方式,例如演講、朗誦、編排故事等,學生在這些小活動中來感受閱讀給他們帶來的快樂,讓學生在快樂中閱讀,閱讀中快樂。
學生在閱讀課外書籍時會有自己獨到的體會和見解,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學生開展閱讀交流會,鼓勵學生將閱讀的體會和見解分享給大家,老師與學生一起討論分享,也可以達到學生閱讀經(jīng)驗分享的作用。
五、教學生課外閱讀的方法,培養(yǎng)閱讀能力
教師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不只是引導者與組織者,還是幫助者。教師在引導學生喜歡閱讀與養(yǎng)成閱讀習慣的同時還要教會學生如何去閱讀,讓學生做到有效的閱讀。
(一)勤思考
教師要讓學生在閱讀時多思考問題,學生閱讀不僅要知道這篇文章講了什么內(nèi)容,還要對文章的細節(jié)進行思考,在這個思考的過程中,其實就是學生對閱讀的進一步探索。例如,學生在閱讀時,在閱讀到一些好句子時,就要思考這個句子好在哪里?為什么要這么寫?以及讀完文章后還要想想自己學會了什么?
(二)勤動筆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眼看千遍不如手過一遍”,所以,在學生閱讀的時候,教師應該要讓學生多做筆記,養(yǎng)成閱讀做筆記的好習慣。學生在閱讀時遇到的好詞好句可以摘抄在筆記本上,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積累與記憶;學生在閱讀到有疑問的地方可以做相應的標記,例如學生在閱讀中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用“?”來標記,有機會向老師和家長詢問解答,若學生閱讀到精彩的語句和段落時,可以用“﹏”號來標記,這樣方便在最后整理摘抄。
(三)勤誦讀
學生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除了對精彩的詞句摘抄和標記外,勤誦讀也是加強閱讀積累很好的方法,能有效地將別人的東西轉(zhuǎn)化為自己的知識。學生在閱讀課外書籍時,也可以將精彩的地方記下來,通過誦讀的方式展示給大家。
六、結(jié)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教育中,學校要重視小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這種良好的閱讀習慣對學生以后的閱讀打好了基礎(chǔ),教師要注重小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激發(fā)他們閱讀的熱情與潛能,讓他們自主地去探索課外知識,最后讓學生培養(yǎng)了閱讀能力,豐富了課外知識,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
參考文獻
[1]鄧永宏.淺談小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J].河南科技,2013(2).
[2]潘新菊.讓孩子在課外閱讀中得到發(fā)展[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2(18).
[3]張艷平.培養(yǎng)小學生閱讀興趣之策略[J].學生之友(小學版),2010(1).
(編輯:鐘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