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深入,應我國《小學語文新課標》的要求,老師們紛紛樂此不疲地追求創(chuàng)新型的教學方式。當然,從目前看來,就作文這一大塊來說,成果還是有的。那么,現在筆者就利用旅游來進行特色作文教學策略的課題進行研究。
【關鍵詞】小學作文;特色教學;旅游學習;武功山文化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為了深化課程改革,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方針政策的指導下,積極響應新課標的要求,在小學語文教學特別是作文教學中,需要整理和分析作文教學的策略,積極創(chuàng)新,探索利用旅游特色進行作文教學的可行之處。爭取把“快樂作文”變成現實,為中國現代教育事業(yè)奠定良好的基礎,培養(yǎng)出更好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一、小學作文教學的現狀
在小學教學中,語文教學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課程,而作文教學是其重中之重。目前,很多學校在教學方式方法方面有很大的變化,越來越多的老師意識到了教學創(chuàng)新的重要性,繼而越來越重視青少年兒童的年齡和心理等方面的變化,爭取用妙趣橫生的內容和簡約易學的方式來激發(fā)學生們的表達欲望,培養(yǎng)樂于表達的好習慣[1]。但是還存在一些問題,雖然偶有新穎點子,但總是曇花一現。嚴重點說,作文教學還是在墨守成規(guī)。例如,老師們重課內輕課外,總是挖空心思為了出題目而出題目;學生們讀寫不能緊密相融,總是閉門造車,內容空洞,千篇一律,難有佳作等等。而《新課標》對作文教學的要求是,要注重學生思維和興趣的培養(yǎng)。
二、小學作文教學的創(chuàng)新
教育改革與教學創(chuàng)新這一矛盾日益尖銳,但是還是有解決之道的。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紙上得來終覺淺,覺知此事要躬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筆者認為如果讓學生們走出封閉的課堂,貼近大自然,激發(fā)學生想要探索大自然秘密的好奇心,那么就能讓學生們的作文大放光彩。
(一)作文教學創(chuàng)新的指導思想
根據教育部門的相關規(guī)定,深化基礎教育的課程改革,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以特色求發(fā)展”的辦學思想,為“快樂作文”創(chuàng)造條件的要求,再依據青少年、兒童的年齡、心理特點,以妙趣橫生的習作內容和簡約易學的寫作方法,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培養(yǎng)自主作文和樂于表達的好習慣。
(二)利用旅游特色進行作文教學
青少年兒童隨著年齡的增長,心理的變化,獵奇心越重,對自然、社會、生活會越來越感興趣。俗話說“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這對于青少年兒童們更是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利用這一心理特征,可以有效地激發(fā)他們的表達欲望,從而達到自主寫作的目的。而旅游恰恰可以滿足他們不同程度的好奇心,因為旅游蘊含了不同的人文地理,民風習俗,迥異的山川河流。正好作文的素材可以從中獲取并儲藏,可以說旅游是連接精彩世界和作文教學的橋梁。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旅游漸漸深入人心,成為一種流行趨勢。家長們在空余時間總是想帶著孩子出去走走看看,讓他們認識社會,親近自然,這也并不是沒有道理的。法國雕塑作家羅丹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利用旅游特色來進行作文教學是一大契機,就以江西武功山為例。
武功山具有2000年的歷史文化,不僅僅是自然景觀奇特,人文景觀更是引人入勝,如天然植物園的生物景觀,巍峨矗立的名峰異石,山水共映的水潭瀑布景觀,活潑生動的動物棲息群,香火鼎盛的道佛圣地,淳樸熱情的萍鄉(xiāng)地道情懷等等。學生們在此可以與文人騷客和佛教道家名人們思想交流,更能體會詩中“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壯美畫卷;武功山地貌奇特,有主峰白鶴峰的巍峨雄壯,學生們可以一飽眼福,進而開闊心胸;武功山還有享有美譽的生物景觀,學生們可以在觀賞之際,在山靈水秀之間,感受大自然的生機勃勃;武功山有著名的戶外帳篷節(jié)和漂流,讓學生們能夠體會并學習人與自然的相處之道。
僅僅一個武功山,僅僅一處旅游景點,就能為青少年學生們提供如此多的素材,名山大川,鐘靈毓秀,鳥語花香,名人雅士,佛家文化,道家學說等等,應有盡有。何況中國大地,有無數的旅游勝地,風格迥異,人文情懷各不相同,更有數不盡的作文素材。如果放棄這一生動的教學題材,談何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培養(yǎng)學生仔細觀察的能力,提高思想認識,作出好的文章。
(三)旅游特色作文教學的意義
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說過,“兒童是個有主動性的人,他的活動受興趣和需要支配,強迫工作是違反心理學原則的,一切有效的活動必須以某種興趣為先決條件”。正如此,旅游能夠開闊視野,豐富知識,激發(fā)興趣,陶冶情操,更能讓人不由自主的文思泉涌。就拿古往今來的名家大儒來說,見到小小一處武功山,都能留下各類詩詞碑刻石刻文章100多篇,其中不乏陸游、陶淵明、徐霞客、楊萬里之流。那如果讓孩子們走進各處旅游名勝,相信未來一定會佳作不斷。更何況現在的人均生活水平已經顯著提高,人們的思想更加開放,對于孩子們的教育大家都在期待能夠創(chuàng)新,利用旅游特色來教學,這一策略的可行性還是很高的。
如果在以后的作文教學中,能夠將旅游特色與語文教材習作內容有機結合,繼承并創(chuàng)新,進而保證作文教學研究的實效性,做好經驗總結,并將作文內容生活化、技能指導結構化、訓練序列網絡化、興趣培養(yǎng)多元化融入作文教學體系中,那么“快樂作文”將不是夢,而是成為現實。
總之,作文教學要以激發(fā)學生興趣為重要手段,讓學生貼近實際,將作文教學融匯于自然、社會、生活當中,讓“要我寫”變成“我愿意寫”。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作文教學的有效性,這才是利用旅游特色來作文教學的意義和目的所在。
參考文獻
[1]郁舒林.淺談小學作文教學的創(chuàng)新[J].中國校外教育,2011(51).
[2]劉建新.作文教學模式的全面改革[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下)[C].2007.
[3]明晶.小學體驗式作文教學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
[4]閭小榮.立足生活,巧妙選材[J].作文教學研究,2012(5).
作者簡介:趙小燕,女,1983年生,江西南昌人,本科,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