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詩詠
傾情助學二十年
——記南雄市第一中學退休教師周才華夫婦
董詩詠
題記:退休20年、助學20年、累計助學資金20萬。簡單的數(shù)字,折射出人間的大愛。周才華夫婦這兩名退休教師,以其助學路上的堅實足跡,書寫了人生新的篇章。
2006年4月,廣東省南雄市第一中學教師周才華退休了。南雄市是粵北一個經(jīng)濟欠發(fā)達的縣級市,周才華的愛人郭章蓮也是教師,一向尊重、支持他做的事,兩人將省吃儉用攢下來的錢都用于扶貧助學,20年來資助了11名貧困生,累計資金20多萬元。
周老師夫婦資助的第一個學生叫王輝,當時被廣州師范學院錄取,但因家貧面臨輟學困境。周老師知道王輝是個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不能眼看著這棵好苗苗因貧輟學,他主動承擔起了王輝讀大學的學雜費,王輝自己負責生活費。水口鎮(zhèn)學生劉淑芳的父親是一名民辦教師,好不容易熬到轉(zhuǎn)正卻因積勞成疾病逝,母親沒有工作,當時小芳剛上高中,還有一個弟弟也在讀書。他們及時伸出援手,負責小芳的學雜費直至高中畢業(yè),考上大學后繼續(xù)承擔小芳大學期間的費用,大學畢業(yè)后還資助2000元供其找工作。貧困生沈茂斌讀小學時,父親病故,母親改嫁,他們收留小沈到家中同吃同住,親自輔導學業(yè),讀中學6年、技校2年,一切費用都由他們承擔。鄰里都說,周老師夫婦對小沈像親生兒子一樣!
周老師夫婦對貧困生不僅資助他們完成學業(yè),還關心他們的習慣養(yǎng)成、人格塑造。他們經(jīng)常教育這些孩子人窮志不能窮,知識能改變命運,好品德能行走四方,要感恩社會,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王輝大學畢業(yè)回南雄工作,由于種種原因并不那么如意。在周老師的開導下走出人生低谷,目前在一家日資企業(yè)供職。學生歐俊偉,因父親早亡難以繼續(xù)學業(yè),他們資助小歐讀完高中、大學。周老師是小歐思想品德的導航人,小歐也一向嚴格要求自己,成為南雄第一中學第一個學生黨員,大學畢業(yè)后留校任團委書記。
周老師夫婦資助的11名貧困生,不管身在廣深一線城市還是山區(qū)市縣,只要回到南雄,他們首先看望的肯定是恩人周老師夫婦。他們和周老師夫婦談思想、談工作、談人生,其樂融融。歐俊偉去年邀請周老師一家與其家共同歡度春節(jié),當春節(jié)喜慶的鞭炮響起,兩家人團團圍坐在一起,舉杯相互祝福,那幸福的一瞬存留在了他們的相機里,也在他們的心底定格。